陈顺德
【摘要】本文通过叩问儿童真情习作的路径在哪里?儿童真情习作的路径是什么?兒童真情习作的路径怎样操作?以及对“班级故事”为何能成为写就儿童真情习作路径的反思。撩开了写作的本然面目:基于我的自由之笔,写我的自得之见,抒我的自然之情,表我的自在之趣。而班级故事叙写的形式,极好地满足了儿童集体交往及情感归属的需求,拨动儿童的“真”弦,谱写儿童的“情”曲,写就儿童真情习作这样一条路的……
【关键词】班级故事;儿童;真情习作;路径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一、 楔子:儿童真情习作现状点击
【案例一】“今天是雷锋日,我拾金不昧。在公园捡到一亿元,全是10块钱的,有一本语文书那么厚!我把钱交给警察叔叔,受到了表扬。”
“我今天看到了一个老大娘从口袋里掉出了4张500块钱。”
以上两则学生习作片断刊登于——《中国青年报》,2013年3月29日。管中窥豹,可见当下儿童习作文风。用喻旭初老师犀利的评析,这是普遍存在于小学生中的三无作文:无根、无我、无魂。
【案例二】“前段时间,妈妈去杭州学习,去了好长时间,可能有一个月吧。今天,妈妈终于从杭州回来了,我非常高兴!因为妈妈的怀抱很暖和,因为妈妈回来了,爸爸的生日就能过得更好,因为妈妈在家里会给我读书……妈妈不在家的时候,我很想她,想妈妈的感觉,是一种想哭的感觉。”——浙江诸暨 郦思哲《妈妈回来了》。这篇除标点外只有107字的文章,竟然荣获2006“首届冰心作文奖”。评委评语是:“自然率真,素面朝天,充满童趣,非常温馨。” 不难发现,打动评委的就是小朋友纯真的感情和宝贵的童趣。浙大中文系教授吴秀明说:“这样的一篇小文获奖其实是一个启迪,它在提醒我们要让学生‘我手写我心,孩子的童心是最起码也是最宝贵的。”
这两则案例有效诠释了真实是习作的重中之重。事实也证明,真实才最有生命力,最能打动人。巴金的著作《随想录》之所以震撼人心,完全是因为它直面自己人格曾经出现的扭曲。“句句都是真心话。”(冰心语)
学语文,写作为之重;教语文,教写作为之重。习作教学可谓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基于这样的认识,找寻一种能抒发真情习作的路径,成了我责无旁贷的义务。那么,有什么路径可以操作?笔者在不断的思索和实践中,做了些探索尝试,有了些许想法,现撰文记之,以飨同仁。
二、启示:儿童真情习作的路径是什么?——“班级故事”
通过以上的思索,笔者为探寻真情习作路径找到了切入点——生活故事。故事可以解释为旧事等含义,也可以理解为文学体裁的一种,侧重于事情过程的描述,强调情节跌宕起伏,从而阐发道理或者价值观。“班级故事”是特指发生在班级师生、生生之间的事情。以“班级故事”写就儿童真情习作的灵感来自:
《记忆的价值》一篇小文。(摘录如下)
多年以后,科技高度发达,克隆技术变得极为容易,很多人一不小心就被克隆了。这天格林先生回到家,他的太太打开门,问:“先生您找谁?”“我……我找格林太太。”“您对她了解吗?”“噢,当然。我和她都出生在佐治亚州:我们在二十岁那年一见钟情……”在格林一连串的回忆中,格林太太终于相信这就是自己的丈夫。
这个故事看似荒唐可笑,却又不禁令人感慨,记忆多么独特,那么神奇,它是每个人独一无二的心灵密码,是最不可替代的人生标志。
启示一:在儿童成长路上,总会有深深浅浅的脚印,儿童的心中泛起怎样的感觉呢?这当中必定有甜蜜,有酸楚。快乐的记忆让儿童一想起就嘴角上翘,而苦涩的记忆同样值得珍视,它能让儿童收获领悟,一步步走向成熟。可见儿童成长中的故事是值得用来珍存的!
启示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记忆,故事是拒绝被克隆。这样就必须有真情实感。孩子的成长故事无疑成为孩子表达真实情感最好的载体,素材鲜活,富含个性,无可复加。语文教师是否可以为班级写就“故事”呢?让学生用文字描述“太阳班”(班名)一周,一月,一学期所发生的感兴趣的人或事或景物,回归写作的本来面目:基于我的自由之笔,写我的自得之见,抒我的自然之情,表我的自在之趣。以“班级故事”写就儿童真情习作的路径,就这样应运而生了。
三、操作:以“班级故事”写就儿童真情习作的路径怎样?
太阳班毕业这一学年的“班级故事”—— 《太阳班的故事》,是在摸索中诞生的。这主要得益于班级故事能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因为每个孩子都希望成为一个有故事的人。六年级刚开学,就共同策划预约写一本“班书”,因为是太阳中队,辑选的是太阳班毕业这一年的真实故事,就直接命名为《太阳班的故事》。大家既是书的作者,也是书的主角,在书中是“正面人物”还是“反面典型”,全凭这一年中每一天发生在自己身上的真实故事,以及同学们对你的看法。接着,进行每日读写,日记积累,收集素材,以免遗忘,每月举行一期现场征文比赛(征文内容仅限于本月发生在班级同学的真实故事),每月教师组织评比一次,基本定在隔四周的周五开展,允许学生比赛前借鉴思考,将优秀稿件的内容引入课堂,但内容务必是发生在本班同学身上的真实事情或物,将“读写”“课内外”“师生”融入课堂故事写作系统。
稿件想要写好,首先要进行自我评价,自己编辑个人作文报,(个人作文报用纸实行统一印发,个人报纸自己命名,如《星星小报》《成长小报》《露珠的故事》……实行半月刊),展示在教室廊道展台里,接着是学习小组互评,一个学习小组一般为4—5人组成,老师浏览了作品内容,并对其进行了筛选。 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每一组的差异评价。在留言栏里盖印“《班级作文报》录用章”或“建议修改后发表录用章”,还可以根据素材及写作技法,相机写几句留言。学生将佳作修改录入上传班级作文报专用邮箱,每月编辑,出一期《小太阳作文报》,然后再根据作品质量,根据班级不同人员的实际作文水平,每月截留5—8篇佳作。专门在作文讲评课上进行评点,赏析与挑刺,让作者再一次进行修改。修改好,让作者根据故事内容,找故事主角,或绘画高手,或自己,给习作配上插图。
四、反思:“班级故事”为何能成为写就儿童真情习作的路径?
班級故事,撬动写作兴趣的支点。“‘作文兴趣本身就是能力,并且是第一重要的能力。写作这件事儿,只要你想写了,只要你有写的冲动,不断地写啊写,改啊改,不一定能成为天才作家,但一定能成为不错写手。”班级故事学生爱写、“畅销”,它尊重儿童写作能力形成的原则——关注生活,注重生活、阅读与写作的同步性,写作实践中能力的培养、课堂故事的形式。很好地满足了儿童集体交流和情感归属感的需要,同样班级故事内容的导向暗合了儿童情感完善等方面的特质。
五、拨动儿童的“真”弦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回归作文的本质,强调作文训练应从学生的主体性出发。 需要与学生的“生活”联系在一起,回归“学生的原始特征”,让学生自由表达。
课堂故事叙事,它为学生的真实写作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和广阔的空间,减少了对学生写作的制约,鼓励了自由、创造性的表达,鼓励学生写感同身受的事或物。老师关注儿童的练笔内容和表达方式,注重其中所蕴含的情感,以情感为切入点,促进内容选择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写作过程中孩子问我“用华丽的词汇好,还是用朴素的词汇好”“写得长好,还是写得短好”“写实的好,还是虚构的好”……我会委婉地告诉他们,只要有份宝贵的童趣,有份纯真的哲思,能充分而恰当地表达出想要表达的意义,表达出想要表达的情感,说清楚想说的道理,怎样都好!但在作文讲评时,又会渗透一些开头、结尾、过渡、详略的写作技法,具有初步谋篇布局的能力,张扬儿童写作的自信与个性。促进集体写作能力提升与正确价值观营造。
“叮铃铃,叮铃铃!随着上课铃声的奏响,我和彬彬异口同声地说:‘NO,怎么办啊?宝宝我还没准备好呢!”——林婧婕《辩论会》。
老师们组织起来欣赏上面的话,首先采访一些小作者,比如“怎么想起这样写的?”等问题,把内蕴外化,思维从模糊到清晰。其次,共同寻找精彩的“秘诀”。会抓住取材、立意、构思、起草、加工环节,运用心理描述、细节描述等,具体写文章,可以用积累起来的名言、成语、格言等来润色自己的文字,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讲评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
六、谱写儿童的“情”曲
孩子们通过自己的情感逐渐建立起自己的世界。认知和情感,身体动作,思维想象,都是一体的。班级故事在写、评、改三管齐下,不仅要注意写作的技术渗透,还要注重写作的情感和理蕴。这暗合了习作教学之路径,也暗合了儿童真实情感存在的特性。
虽然儿童的文字不那么优美,但是情感是纯真的,不夹杂遮掩,也不懂得粉饰自己的思想。班级故事,尊重儿童的鲜活个性,满足孩子的本真情感,从不有意拔高练笔的“境界”,而是让学生知道“平平淡淡也是真,朴朴实实最感人”。那么,我们将会看到孩子的笔端流淌出灵性率真的语言文字,新鲜生活的本质在纸上跳跃。当然无意拉,并不意味着放手。
一个热衷于网络游戏并且成绩极差的小男孩陈锡锟,写下了一篇题为《军人梦》的小文。
……我从小就喜欢看一些关于战争的书籍,也时常从网络上和书上找一些有关军人的作战要领。我学会了很多,例如:卧倒、鸭子步、掩护和手语……这么多都是基本要领。“翔子”、“小传”(杨翔和陈传胜)都是我的小“徒弟”。很多高难度动作,我都教会了他们。我还时常在淘宝网上买一些军用高仿真武器。如:军用匕首、藏刀和袖剑……
这么多的武器,你随便找一样我都可以用得如鱼得水,随心所欲。
大多数人都知道三点一线就可以简单地打中目标。不过我告诉你们,这并不是完全正确的!
三点一线没有错,但还要往下偏那么一点点,再掌握好风向、密度、湿度和距离,不然没有那么容易打中。当然,高精度枪不用往下移……
我被他的真情感动了,在背后留言:你是个了不起的小孩!只要继续写下去,就能写出更多漂亮的文章!然后,我又在班级读了他的文章,将文章编进了《太阳班的故事》。
儿童敞开心扉,把自己最纯真的情感“暴露”给大家,那是他们把信任交予我们手心,老师理应小心呵护,做他们的心灵守护神!用儿童的眼光赏识儿童的作文,用儿童的思想宽容儿童的作品。对学生在作文中流露的真心话,和同学谈的那点“小情感”,泄同学秘的那点“小告状”,对老师提的那点“小抗议”……在大人的眼里也许不值一提,但老师有责任重视它们,积极引导,欣然笑纳,并可以在文末写上几句温馨、慈爱的批语,使小作者能够得到满意的“答复”。
写作能力的形成过程注定是综合性和实践性的,没有捷径可走。“班级故事”写作的诞生,本只想为儿童真情习作开辟一条路径,没想到却登上了大雅之堂,写就儿童真情习作这样一条路的……
参考文献
[1]刘济远.引导儿童写出“本色习作” [J]. 语文教学通讯,2015(11).
[2]王爱民.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3]景洪春.顺学而教:作文教学的最佳路径[J]. 语文教学通讯,2014(6).
[4]茹清平.作文教学:当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J].语文教学通讯,2013(9).
(编辑:郭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