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彦
当代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一个重大课题:如何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于青年人意识形态建设工作的指导精神,“运用新媒体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在以手机、平板移动设备、人工智能技术等新媒体冲击的数字化时代背景下,手机无疑是持有率最高的数字移动终端媒体之一,并且以其迅捷性和嵌入性成为数字媒体终端设备的代表。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线工作者,必须展开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路径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学术传统同现代移动媒体技术结合,形成思想政治教育新范式。
一、科学研究手机端移动数字终端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方法
以手机为代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本质上是以手机提供的大数据为平台,运用手机移动终端设备为手段和工具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教育双方的关系产生积极的影响。其实质开创新的教育教学方法论:借助手机这一数字信息平台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横向宽度和纵向深度进行全方位的扩展,使思想政治工作通过这一平台得到新的发展和演绎。
这种方法论的建立有时代的必然性:当下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新的瓶颈和挑战。当前社会存在思想政治教育诉求不明、理论不透,专注稀缺等。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时效性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求我们探索出符合时代呼唤的新的工作方法和路径。所谓的路径是手机移动数字终端服务于思想政治工作产生的实际效应和教学方法的综合,是手机端实践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途径和技术保障。
二、创制手机端思想政治教育信息,铺垫手机思政工作物质基础
手机端思想政治教育数据平台创立,是开展手机思想政治工作的技术条件,是发挥其学术功能和学科优势的前提基础和保障。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变,是突破当今制约手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瓶颈的关键。海量数据中分辨提炼和归纳表达出足够的有效信息,以便加载到手机上产生思想政治工作效应。然而,手机思政信息到底是什么?应该如何创制?无疑必须深度研究和准确把握。
手机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创建的目标非常明确:首先、牢固掌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话语权、推广权、传播权和异质批判权,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基础功能。
1.创新建设手机端的智能化思政语言体系建设
智能手机作为一种移动通讯终端设备,基础功能是语音通话和传播文本。由此可见,以手机为平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首先是要创新出适合数字手机传播的思想政治学科语言的专业体系,善于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鲜活成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情怀与人文关怀等先进时代理念,变成具体的、鲜活的具有感知性的数字时代语言,充分占领意识形态传播的话语权。
2.丰富手机端的思想政治学术语言信息
手机还是一个实现无纸阅读的移动数字终端,其重要的功能之一就是承载和传递可阅读的短信、动画等可视化信息。这些信息与传统的纸媒界面相比,更加具有亲和力,更能表达抽象的概念和深度的思想理论。不仅如此,有些文本不易于表达的内容,通过手机信息也更有利于教育对象的“意识切换”。
3.强化手机端的视屏思政信息时效性建设
手机还是一款移动数字电视,其重要功能就是承载和传递具体生动、视觉性强的图片和影音。手机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大力创制数字化作品传播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手机视频与电影、电视相比更加具有移动性、实效性、轻量化等特征,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提供了技术平台和时代机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抓住历史机遇、找准技术定位、开发手机思想政治教育的生长点,扩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领域。
三、全面加载手机思政信息保障手机思政工作路径畅达
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无缝链接植入手机移动终端载体上,是创新其方法路径的关键环节:要充分了解手机应用设备的技术优势,科学的加载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最大化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与理论传播的手机化。
1.手机端语音信息着重承载人文关怀语系
语音通话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和沟通性,具有舒缓压力、安抚情绪等效应,弥补了文本交流的抽象性与距离感。最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出发点,本着教育对方、改善交流、转化立场的出发点,思想政治工作者从人文关怀入手,从关爱促动着眼,从关爱进行教育。循序渐进,深入浅出,在语言的细节处加载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诸如“胸有理想,充满希望,迈进阳光,走进温暖”等直接鼓励人们笑对生活的人文关怀话语间接化解人心理郁闷的人文关怀话语,“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等以亲情友情感化人的人文关怀话语。
2.手机端信息要着重加载正向引导
相对于台式终端设备,手机具有更强大的传播的广泛性和阅读的群体集中性,随着社会日常生活和工作事务的流动性增大,手机的使用群体早已覆盖电脑使用群体,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合理的研究和利用手机网络这一技术优势。手机移动终端结合了电视的色彩元素、音频设备的声音元素、纸质媒体的文本元素、传统电子媒体的编辑功能于一体,影响力和渗透力增强。但是如何运用好这些复合型优势,还是一片理论空白和实践空地,因此,还需要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涵入手。
3.手机端交互APP要着重加载公平正义理念
微信群、博客圈是手机媒体的一个重要特色,与现代人的自我性、民主性和追求个性十分契合,成为交互信息的传播平台。因此,借助这些平台是手机开展和监督以及有效的干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传播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首要任务。由于交互媒体APP是发布最新个人近况和心情的平台,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手机交互媒体社交软件上发布公平正义理念、帮助年轻人在价值观多元的传播环境下发扬自主性和民主性,科学展示自我是有必要的。
四、注重优化反馈调节环节力求手机思政工作稳态高效
教育教学反馈机制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監督手段,同时也是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稳态高效的重要保障。反馈信息包括正面信息和负面信息,前者是其反馈信息回馈的效果与预期设定目标相一致的结果反馈,强化正面监控,拓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后者是指反馈信息回馈的效果与预期设定目标相反的成效,起着消解反馈信息功能、稳定正面信息反馈效果机制。思想政治信息的反馈结果优化是思想政治教育反馈的目的,思想政治信息反馈实践是进行思想政治工作调节的基础,在反馈的过程中即时同步监督思想政治传播的功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和手段,三者辩证统一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中。为此,具体反馈调节过程中要注意把握好以下三个环节:
1.科学管理反馈信息,全面加深情感交流
手机思想政治工作的反馈信息,是进行思想政治战略调整的基本依据,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和准确把握。要注重手机上思政反馈信息的即时整合,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的技术构成,在教学同时负责汇集、整理、分析、……,及时将人们的思想危机、情绪焦虑、诉求空白进行归纳整理。要基于海量的数据反馈,及时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方案调整,然后再注重二次反馈信息,如此循环反复,达到动态掌控思想政治工作过程的目的。
2.加强交互双向驱动,全面实现因势利导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提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依据。只有客体真正理顺了情绪,转化了意志,做出了决定,才能采取积极的行动。从现代信息科学与传播学视角看,手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质,就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过程。往往是手机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发出信息,思想政治工作的客体接受信息并反馈信息,进而形成主客体交互教学反馈机制。根据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原理,在手机思想政治工作的“交互性互动”中,要注重主体与客体的辩证统一和互相转化。
3.有效建设信息调节,充分演绎思政艺术
手机思想政治工作的调节方式很多,形成了具有专业特色的方法理论:一、即时调节,讲究快捷高效。信息时代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人的思想,人的思想是个体化的、瞬息万变的,既受群体驱动又保持独立个性;手机思想政治工作更是一个兼顾尊重个性与引导共性的动态过程,工作对象始终处于动态过程之中。二、细节监督,实效到位。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入耳、入心、入脑,学生在接受教学内容的过程中实现专业理论的内化,要借助手机端平台细化劝导工作,积极缓解情绪,循循善诱纠偏。社会意识形态形势是复杂的、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处境是多变的,每个人都处在具体的历史的环境中,其思想变化既受相互影响,又受自身特质所决定。三、全面系统,整体协作。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曾经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他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对教育者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全面学习、深化专业、紧密监督、共同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