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李立
1
关鹏把两根钎子在桌上交叉,摆成个“十”字。钢钎本是用来串羊肉串的。木制带花纹的把手,常年累月沁了油,有些发亮。钎子的细尖挑着一团用过的餐巾纸,皱成一小朵白花。
关鹏指着这个油腻的“十字架”,跟身边的于兰讲,“你看,这就是我们目前的状况。”他难得这么严肃,他总是不够严肃。
于兰发现,从关鹏的角度看过去,这只不过是一个“叉”——代表错误。而于兰眼中的“十字架”,又该代表什么呢?她对这套宗教的理论了解不多。但如果那真的管用,她倒是很愿意在胸前画几个十字,以便让那个上帝改变一下他们眼下的状况。
他们刚刚在这家新疆餐馆各自吃光了一份拌面和五个羊肉串。这里只有新疆餐馆,各式各样的新疆餐馆。他们没费心思就选了一家,其实是没什么选择。饱腹到底给于兰带来一种平安的幻觉。
于兰就听关鹏比划着说,“这是我们现在在的这条国道,这是另一条国道。两条国道交叉。你看,也就是说,我们有四个方向,但是现在,三个方向都不能通过了,剩下的一个,哦?”
“剩下的一个,就是我们来的方向。”于兰接过关鹏的话。其实不用关鹏解释,于兰突然就明白了他所谓的“状况”。
于兰之前没明白,他们在二十公里外的公路检查站的时候,等待的汽车都在那儿排长队。于兰以为不过是一次例行的道路检查。毕竟一路上,他们总被要求出示身份证件,有时还需要拿出驾驶证和行驶本。虽是广袤的新疆,但并不意味着可以随心所欲,事实是,刚好相反。但是这一次的检查,有些不一样。
“昨晚下大雪,现在封路了。”警察站车边上告诉他们。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穿了过于厚重的大衣,在十月这样的时候,所有警察都显得高大到不可思议。他们还都戴着皮帽。不停地落在帽上的雪粒,好像在提醒着,是真的下雪了。
“封路?”于兰问那个警察。
当时,是于兰开车。车是租来的,停在检查站那座巨型大门一样的建筑下方。巨型“大门”上方,垂下一些晶莹的冰凌。于兰疑心那些冰凌随时都会掉下来,刺破车窗玻璃,再刺中她的眉心。如果以这样的方式死去,是不是能上报纸?该死的检查站是不是还得承担一点儿责任?于兰一点儿也不害怕这样死去,但如果换作她的母亲,那就不一样了,母亲肯定害怕极了。于兰从没见过比母亲更怕死的人,虽然母亲总是隔三五天就闹出一桩“我快死了”的事件来。
那几束长长的冰凌,始终没掉下来。于兰将车停在路边,准备和关鹏商量此后的行程。
“封路了。但是封多久呢?只要不再下雪了,是不是很快就可以通过了?”于兰说,更像在自语。
关鹏摇头,说不知道。这样的事情,他确实不知道。老天是不是还会来一场暴雪,就像昨晚一样,“你问我,我问谁?”
“你估计呢?我估计应该快晴了。”于兰把头探出车窗,又想起还没拉手刹,于是她踩住脚刹的右脚只得努力往前伸,这姿势让她很不舒服。
从天色上,于兰看不出什么迹象,那些薄薄的云似乎离她很近,但她不确定太阳的方向。太阳此刻会在任何一处云层后,但是太阳出现之前,没有人知道。
“你应该问警察,不该问我。”关鹏把双臂在胸前交叉,这是代表防卫的姿势,而他在防卫什么呢?于兰想。昨晚那场意外降临的暴雪,倒是值得防卫的。可惜所有人都没为此做好准备,毕竟只是十月初,北京的秋天一如既往姗姗来迟。然而他们在新疆,为这次长久期待的旅行,才不得不提前遭遇降温和暴雪的气候。
他们昨晚入住一家私人小旅馆。这镇上因为紧邻那拉提草原風景区,便有很多名称古怪的小旅馆,多数都有两三层楼高,可以看出刚装修过的痕迹,彩色瓷砖贴得任性,大体总是以“居”、“驿站”或者“屋”命名。他们住的那家,名为2022。于兰对这个数字好奇过,关鹏说也许因为那是一个年份。“也许老板的租约,会在2022年到期。”他猜测。于兰认为那未免太直白了——离现在还有六年,只有六年。而他们结婚也已经六年了。
2022小旅馆的老板,今天早晨好心提醒他们:“昨晚的雪可不小呢,我们这儿,只要一下雪,旅馆就得关门停业。再开业,得等到明年春天,雪化的时候。”老板解释,“因为道路变得危险了,没多少人会到这里来的。你知道,独库公路——它有多美丽,也就有多危险。”
“可是我们还不知道啊,”于兰回答,“因为我们还没有去过独库公路,大名鼎鼎的独库公路。”从独山子到库车,地图上看,并不远的一段距离,却因为翻越地势险要的天山,公路不得不曲折行进,最美的景致也繁衍于公路沿线。不过他们可能看不到了。
老板安慰他们,说刚下雪,也许还能通过,也许还能见到不一样的雪景——那也是漂亮至极的。所以,他们踟蹰之后,到底还是退了房,接着上路。
2022小旅馆所在的那拉提镇,离独库公路入口只有二十公里。倒是他们连日所见最美的二十公里。一夜大雪落在大地上,便被摊薄了。远处连绵的山脉,只被大雪涂白了山峰的一小块三角形,于是每座山看上去都像切好的披萨饼。积雪之下,黯黑的山体,泛着深浅不一的绿色花纹。近处蜿蜒的蓝色缎带般的河、河边不时现身的马匹与羊群,还有比羊群更近的行道树与红白条纹的路桩……错落有致,像那些裹在保鲜膜内的美餐,有种朦胧却闪亮的光彩。这让于兰感到轻松,毕竟昨天她的母亲打来电话后,她就一直不轻松。
母亲的电话,从来都不是意外,是于兰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一个很大的部分。她还怀疑自己对母亲的电话总会提前有预感。昨天就是。当时他们从伊犁往东行驶,想在天黑前赶到那拉提镇。于兰在途中瞥见窗外天山山脉从上而下的褶皱,觉得很像手风琴在弹奏中拉伸的风箱——风的呼啸,也许真是被山的褶皱奏响的。几乎立刻,某种预感便不期而至——这几天母亲怎么这么安静?
现在想来,于兰明白,缘由在于她想到了手风琴——母亲的手风琴。如今那已是四分五裂的一架烂琴。如果从五层楼上落下来,任何东西都会四分五裂。上一次是手风琴,下一次四分五裂的会是母亲自己么?谁也说不好。
“吓死人了,这几天夜里总有人敲我的门。”母亲昨天在电话里讲,母亲认为那是“死神”在敲门。“死神”可不是第一次敲她的门了。
然而并没有谁在夜里敲母亲的门。母亲住的养老院,是北京最好的一家。这意味着良好的管理和同样良好的价格。养老院里住着几十个和母亲看上去一模一样的老太太,以及和母亲差别也不大的老爷爷——到那个年龄,有时你不太容易分辨他们的性别。于兰很确信,养老院里任何一个老太太,都比母亲可爱。母亲是其中最不讨人喜欢的一个,因为母亲总是念叨着死亡。老人们没人愿意探讨死亡。他们有意对其避而不谈,以为这样就能将死亡关在门外。于兰最初让母亲在养老院多交上几个朋友,那应该很容易。但母亲说,“那不过是让我的葬礼上多来几个人。”母亲究竟是怕死还是想死呢,于兰觉得这很难说。母亲已经试过好几种自杀方式,一心一意结果自己。但每当“死神”来敲门的时候,母亲又表现得非常害怕。她說自己被吓得心跳过速,所以她的心脏会很快衰竭,“它跳得太累了,跳了那么多年,怎么不累?”母亲给于兰看过报纸上关于心脏衰竭的文章。还有几次,母亲认为自己见到了死去多年的丈夫,于是她开始收拾行装,准备跟他离开。还有一度,母亲抱怨养老院总是“有种怪味,死人的怪味”。
于兰总是告诉母亲一个数字——养老院的收费标准,近几年上涨了好几次。于兰说:“这没什么,但是你得相信,这个数字意味着,任何怪味在那里都是不允许的。不可能有怪味,我就闻不到怪味。”
“不,那是死亡的味道。没有谁可以拒绝它的味道,钱也不能。”
“这个数字比我告诉我丈夫的还要高很多,如果我告诉他,我支付了这么大一笔钱的话,下一个死的,肯定是你的女儿。”
“关鹏吗?他跟你不合适,我早跟你说过。你跟谁都不合适。”母亲似乎想都没想,就脱口而出,“你们为什么还在一起?”
总是这样。于兰以为下一秒自己便会耐心耗尽,但没有。她比自己意料中更有耐心。她也比关鹏更有耐心。关鹏曾经是有耐心的,但现在没有了,至少对母亲没有了。有一次,他们在医院,因为母亲在急诊室洗胃——天知道母亲吞了些什么药片。药片都是母亲攒起来的,可能有些还是偷来的。在养老院,每个房间都有无数装药片的小塑料瓶。老人们舍不得扔掉空瓶子,又拿来装别的药片,重复使用。没人清楚那些模糊的商标标识的,是否就是瓶内的药片。在急诊室门外,关鹏突然说他要回家了。因为,“谁家的人会一个月进一次急诊室呢”?他几乎是咆哮着讲出这句话的,“真是受够了!”那次之后他再也没有冲她咆哮过,因为不值得——于兰和她不正常的母亲,不再值得他这么当回事地动怒。关鹏还说,他回家,得洗个澡,再看场球赛,他还会为球赛配上薯片和啤酒——这才是生活。于兰让他走了。她没法不让他走。他转身就回到他的生活里去了。关鹏走后,急诊室上方那个大灯泡,忽然一明一灭,随即又一明一灭。母亲没有危险,一切正常。那只是一个老化的灯泡,总是莫名其妙闪烁。于兰想什么是生活啊?她的生活就是应对这些:老化的灯泡,老化的母亲。
昨天接过母亲的电话后,关鹏揶揄:“好吧,这一次,她又闹出什么来了?”
“还是说夜里有人敲门,哦,有死神敲门,让她失眠,因为失眠,她吃不下东西,她说她三天没吃东西了。”
“三天?”
“是,就从我们到新疆那天开始。”
“哈哈,她还真是有想法,没错,一个很有想法的老太太。”
昨天是关鹏开车。于兰不敢告诉关鹏,母亲的电话意味着他们得被“召回”北京,他们还得放弃只进行了三分之一的旅行,退掉订好的酒店,改掉机票时间。她假装欣赏车窗外的景色,却看不出什么景色。这是什么地方?她不是很清楚。路线是关鹏定的。只看见戈壁滩,就像灰色天空复印出来一般。天地同样辽阔、灰蒙蒙,空无一物。她一度错觉他们会永远这样,行驶在路上,没有终点,也不会中途停车。对,还有这辆租来的车,租车费提前付过,如果提前还车,那些不能退还的租车费,是会让她心疼的。他们还不是那种能随心所欲应付收支的人,虽然他们如果把工资数额告诉任何一个人,人们都会表示,那算是一笔不错的收入:“足够在北京体面生活了,虽然这里到处都是不靠工资吃饭的有钱人。”但如果把于兰工资的几乎全部,都交给养老院呢?那情况就大不一样了。但她没说过,也没人知道她这些年为养老院贡献了多少。
“如果你不回去,不出现在养老院,我打包票,她不会有任何事。太后奶奶不会有任何事。”关鹏说。他也许不难猜到,这次旅行将被提前终止。关鹏喜欢背地里叫母亲“太后奶奶”。于兰不喜欢关鹏这么称呼母亲,但他认为这个称呼准确又幽默。
“但她不吃东西,七十岁的人,怕熬不住。”于兰说,她想母亲真的三天没有吃东西吗?
于兰小时候也不怎么吃东西,瘦得像纸片,所有挑食的小孩都胃口不好。父母就说,“饿了你总会吃的。”于兰昨天也在电话里这样跟母亲说,“饿了你总会吃的。”但她其实没把握。因为她记得,小时候,饿太久的话,反倒感觉不到饿了。母亲可能也这样,她可能已经是个不会饿的老太太了。
关鹏说,“太后奶奶只不过想你回去,她就要你在她眼前。她闹出的这些,都是为这个。”
于兰当然知道。她说,“别这样,她是我妈妈,她年纪大了,想我在身边。这很正常。”
“哦?是吗?”关鹏表示怀疑,“我怎么觉得她不是你妈妈呢?我觉得她迟早得毁掉我们。”
没什么好怀疑的。于兰的五官,像蘸了太多墨汁画出来的眉毛、眼睛和大嘴,这种浓墨重彩的面相只能继承自太后奶奶。
每当母亲要死要活的时候,那浓烈的五官挤在一起的时候,于兰都感到那是种可怕的提醒——于兰不知道自己七十岁时会不会成天想着去死然而又并没真的死掉。但她可以确定,她不会有个自己这般对母亲不离不弃的女儿。她不会让自己这些年经受的一切,也依样遗传下去。
于兰没有女儿,也没有儿子。一开始,他们并不是这样决定的,只是事情慢慢就变成了眼下的样子。于兰和关鹏结婚没多久,母亲就说过:“如果你打算生孩子,要先告诉我。”“我会的。”“你应付奶瓶和尿布的时候,我得想想我怎么办?”“妈妈,你什么意思?”“没什么意思。就是我得做点准备。”“我不明白。”“你都明白,新的来了,老的就得死了。”“妈妈,你这样说,是要我怎么办?”“你什么也不用办。”
于兰什么也不用办,也把什么都办了,她没有兄弟姐妹,只能自己来办:因为他们都得上班,而母亲片刻都离不开人,她思前想后,然后把母亲送到最好的养老院,挑了间向阳的、温暖的房间。她每周三次坐公交车去养老院看望,有时一周还要多去一两趟,因为母亲总会遭遇“危机”。“我们说的危机,就是说,你们亲属必须要有人在场的状况。”——养老院当初对于兰提出这个之后想来十分含混的要求。他们没说明白什么是“必须”,然后所有的状况他们都可以判断为“必须”。亲属“必须”到场,不然后果自负。
有一次,母亲把自己锁在房间浴室。每天早上负责叫醒母亲并打扫房间的护士,在打开母亲房门后,没能打开浴室的门。浴室的门从来都无法锁上——养老院当然要拆除浴室的门锁。母亲用什么方法锁住了那扇门?护士不得而知,也不想知道。护士的工作就是给老人的女儿拨电话,护士甚至都不用去打开那个记录亲属联系方式的excel表格,而是从手机通话记录里直接找到了于兰的电话——昨天刚刚通过话,通话记录还在列表中靠前的位置。“您好,我是养老院小杨。您母亲,她把自己锁在浴室,我们很担心。我们认为,您得赶紧过来一趟。”护士的声音听上去温柔又亲切,语气强硬,不容分说。
“她在浴室做什么?”于兰问。她想到浴缸里满是母亲的血。这次是要割腕自杀吗?但母亲没有刀片,不过也说不好她能弄来刀片。
“不清楚,我们会撬门,但是请您立刻过来。”
“撬门?”
“对,您母亲的状况本来就不好。不知道她是怎么锁上浴室的?我们早就把锁拆掉了。”
于兰猜想护士小心翼翼省略掉的词,可能是“精神”。
一个小时后,于兰把母亲从马桶上抱起来的时候,她的胳臂搀进母亲的腋下,母亲松弛的乳房就和她尚待松弛的乳房紧紧积压在一起了。这让于兰感到苦恼。她怀疑自己感觉不出两种乳房之间的差别。就这样老了么?念头突然闪过,令人沮丧。而且她还似乎看见了自己年迈之日,白发苍苍,四肢肿胀,乳房萎缩或下垂,在养老院四壁白墙的房间里不敢呼出一口大气,生怕因此惹恼也许正在热恋期的小护士。
母亲没在浴缸里割腕。她整晚都坐在马桶上,因为便秘。她自己给浴室装了插销,螺丝拧得不到位,门一撞就开了。
“好了,你想死就死吧。”那是于兰第一次对母亲说这样的话(也不是如她以为的那样难以出口,后来说多了,就更容易了)。
母亲坐在床边,衣衫不整地仰头看于兰,没一点愧疚的意思。是啊,母亲为什么应该愧疚呢?她只不过是便秘,只不过想锁上浴室的门来对付便秘。
母亲身上单薄的睡衣仍是多年前那件。于兰想问她买给母亲的那些丝绸和法兰绒的新睡衣去了哪里。母亲为什么总是穿这种稀薄又褪色的纯棉长袖汗衫当睡衣?真是太薄了,母亲的乳头像两只牛眼,虎视眈眈着于兰。
“我为什么要死?”母亲意气风发,倒不像刚刚死里逃生的老人了。她的便秘问题还没解决。母亲说本来都快解决了,“如果不是因为你”。
因为于兰出现,母亲一夜的努力作废,但于兰不会因为母亲的埋怨而真的生气,她所有的窝心火都在来日方长中消磨掉了。现在,于兰和母亲其实只不过是在比赛,比谁更有耐心和耐力。
“昨天我来,你说楼上有拐棍敲地板。”于兰说,她不想听母亲一直说便秘。
“是的,咚咚咚咚。楼上老头睡不好,晚上就用拐棍敲地板。他还想敲穿地板,逃出去呢。我知道,他跟我说过。”母亲瞪着眼睛,那双眼看上去还很有神采,母亲家族一脉相传的双眼皮大眼,总给人一种精神抖擞的错觉。
“我现在就上楼去,告诉他,如果他再在半夜动一下拐棍,我就拿拐棍当柴火烧了,好不好?”她蹲下身,像最体贴的女儿一样轻拍母亲的膝盖,又顺便把母亲肩头那条养老院公用的已经泛黄的白色毛毯,往前扯了扯,让毛毯两角盖住乳房,这样她就不必盯着母亲牛眼般的乳头了。
“楼上老头,他还能逃到哪里去呢?这是全北京最好的地方了,有吃有喝,有人给你叠被穿衣。”如果可能,她真想同母亲换一下,她住进养老院,享受精心的照顾,任性时随便发泄,让母亲去挤公交车,去挣钱。
“哦,如果这是最好的地方,那就再没有不好的地方了。”母亲说着,同时用干瘦的手指摸索著碾压于兰的头皮,似乎在回应于兰轻拍她膝盖的动作。于兰感到头皮发麻。她想起那对乳头曾经被自己的嘴咬过,嘴也一阵发麻。她再不要想、不要看母亲的乳头了,但蓬松的两团肉,仍在纱布般的汗衫里自顾自晃动。
她站起身,告诉母亲,“如果你没事,我就回去了,再不走会堵车,我赶不及做晚饭。”她已经开始穿外套。母亲双脚蹬掉拖鞋,没穿袜子的两只脚,像风干的老鼠在地板上左右腾挪。
她再没去看那两只“老鼠”,而是迅速走出房间。反正用不了多久,她还会出现在这里,同一个房间。她会被同一名护士用同样的口吻召唤,再带着疲惫的责任感,坐一个多小时的公交车。幸好有公交车,幸好养老院位于公交车的终点站。
2
但新疆可没有直达北京的公交车。在天山腹地的小镇那拉提,于兰没看见任何形似公交车的大型交通工具。无法继续行程的越野车都停在国道边。道路封闭后,任何车辆都显得无辜又多余——它们纵横捭阖的光荣经历此时都成为无用的过往。
关鹏和于兰仍坐在餐厅大堂。没人来撤走那些用过的盘盏。冷油在棕色木桌面上凝结成发亮的白色固态。相邻的几张桌子已陆续坐满游人。那些人五颜六色的冲锋衣,完美融入餐厅同样色彩缤纷的墙纸。他们用洪亮的声音抱怨老天,责怪老天蓄意破坏了这里所有的长假旅行计划。那些人的四川方言,混在来回奔走的那个少年高声喊出的维语里。少年肤色发红,小小的发卷儿盖满脑袋,一边赤手用烤馕裹住几根肉串来回搓揉,一边几乎是奔跑着把烤馕和肉串准确送到某张餐桌上。
透过窗玻璃上凝滞的水雾或油渍,于兰可以瞧见窗外忙碌的维族男人们。烤肉串的木炭烧得通红。男人们一个个热气腾腾。他们似乎正在取笑其中一个坐着的人。被取笑那人,只低头笑着,不言语,他忙于给手里的钢钎穿上切好的肉丁。
于兰刚刚问过检查站好几个警察,但“什么时候通车”的问题就像过于深奥的论文,所有警察都避之不及。“不知道”“不清楚”“不好说”,他们只管封路,而通车?那可是老天决定的。
“可是我必须赶回乌鲁木齐,才能坐上今天最晚的航班。”她说。她没说她有个母亲正在北京的养老院寻死觅活、绝食抗议。
關鹏还是抱着两只胳臂,说,“是不是赶不回乌鲁木齐了?老天舍不得我们离开这儿呢。”关鹏当然不想回北京,难道就为了于兰母亲有惊无险的状况大费周章地回去吗?他肯定清楚于兰是想回去的,她的身份先是一个随叫随到的女儿,然后才是妻子。他也没准正在感谢老天这次总算向着自己。
警察似乎根本没听见他们的话,或者只是太忙顾不上。警察一边挥着含义不明的手势,一边走向后面那车辆。
后来,有个没穿制服的当地人,敲他们的车窗。当地人是想让于兰记一下检查站的电话,“你们先回那拉提镇上等着,随时打电话给检查站,如果通车的话,他们会告诉你的。”于兰就在手机上记下了一串号码,尾数是一串6,很好记。号码也是那人说的,但于兰忘记找他要来区号。
“还有别的办法能今天赶回乌鲁木齐吗?”她问那个当地人。
那人一脸困惑,只说自己从来没去过乌鲁木齐,后来又重复叮嘱让她记下检查站的电话。
关鹏有一阵子一直用上扬的语调念叨,“那拉提、那拉提”,他假装自己在说维吾尔语,听起来像磁带被卡住。他们倒真是卡在那拉提了。这个位于国道两侧的小镇,总长不足两百米。他们发现所有车辆都从检查站折返到那拉提镇上来了。所有新疆餐馆都在店门外烤肉串。青烟被风鼓吹,四处漫开,好像舞台四周喷出大量干冰气体。小超市把有线广播放在店外,杂音很大。广播里正说着昨晚的大雪,或者在预报今晚的降雪,“局部地……能见度……历年平均水平……行车安全……零下2度……夜间”,没人知道什么含义,但所有人都知道这其实意义重大。
“我们要在这儿等多久呢?”“不会一等好几天吧?”“好像预报今晚还有雪啊!”“是啊,镇上也住不下这么多人呢?”于兰去那家小超市买水,因为听见这些议论,她就又多买了一些。
小超市货架间距离太近,她只能侧身走,走到货架通道尽头,也没有任何发现。五颜六色的小食品,包装袋都蒙上一层厚灰。世界本是彩色的,但现在蒙了灰。一个男人,看上去比那些包装袋鲜亮一些,问她,“你在找什么?”
她抬头,几乎抬到不可思议的角度,才找到他的脸,他比货架还高。身上菱格形图案的毛衣像一堆塔罗牌。每张牌中心都有神秘的肖像或图案。每一个肖像都预示着未来的不同道路。“塔罗牌”男人挡住了她的方向。
于兰说,“花生?有没有花生?”
她刚好看见左边货架上的“天府花生”,她不需要花生。但她只想迅速说点什么,说什么都无所谓。她从来没想到男人的脸可以长成这样?他们在城市里,大多显得同样疲惫同样虚荣,同样自以为是。但眼前这张脸可以算成另类——可能因为胡子,不算浓密的胡子,刚好把嘴遮住。男人们如果挡住自己油腻的嘴,便总能避免暴露出雷同的浅薄。
“花生?这都是花生。”他一手握着一瓶水,另一只手是一瓶酒——可能是酒。她不敢仔细看。她发现,他和自己都没有避让的打算。
“我想要新疆产的花生。”于兰甚至又往前走了一步,在货架上假装寻找。
他抱歉地说新疆不产花生,“新疆产瓜子,但不产花生。”
“哦,你是本地人?”她打算接着问他新疆还出产什么。但他说不是。她以为他会接着说点什么,有关他从哪里来,准备到哪里去,以及封路如何影响了行程——整个小镇现在都在谈论这个话题。
“我来了三个月,可能刚好比你知道得多一点。”他笑起来,胡须里露出嘴和牙齿,像丛林里钻出的小东西,一闪而过。
她以为他是小超市的老板。现在她恍然大悟,收款台前那个发呆的男人才是老板。“那,我……谢谢!”她没再往前走,而是后退着,挪出那条昏暗的通道。通道不算长,所以她不必转身。他也没转身,而是径直跟她走出通道,两人一进一退,像某种舞步。
一个小插曲——走出小超市,看见关鹏正在研究那个聒噪的收音机的时候——她想。
“怎么这么久?”关鹏没有停止摆弄那个收音机——那是坏消息出发的地方。断续的播音让人焦虑,因为无从得到完整的信息。
“没事,就是多买了一些水。”她提着一袋瓶装水——沉甸甸地把她整个人往一侧坠去。她回头看了一眼,想看见些什么。但那男人不在。
“收音机没问题,信号有问题。”关鹏说。他对无关紧要的东西倾注了太多好奇,这让他有时候也像一个接收不到信号的收音机。
于兰和关鹏直接去了小超市旁那家新疆餐馆。上午十一点,新疆刚刚进入明亮的白天。这一天还会很漫长,似乎除了吃饭也没别的事可做。
关鹏说,他们不应该退掉旅馆的,因为旅馆现在正好坐地起价,怕都没有空房了。
于兰说不,“难道我们还要住一晚吗?”
“就当最坏的打算了。”关鹏说。
“不会的,雪已经停了,路面也快干了,我们肯定能今天走的。”于兰说,好像故意给关鹏暗示:他们得回去了,不能停留,因为她的母亲正在养老院消耗最后一点卡路里。
“但愿吧。”关鹏胃口很好,他刚刚吃掉多少碳水化合物,他怎么能理解绝食者的感受呢?
“我们得想想办法。”于兰说,她知道其实想不出什么办法。
于是关鹏才摆上两根钎子,开始给于兰讲他们“目前的状况”。
“办法就是,要么等检查站放行,通车。那我们就按原计划,往东回乌鲁木齐。要么,我们走回头路,往西,从伊犁方向,绕回乌鲁木齐。”他简短地给出两个选择。事实也确实就这么简单。
“天啊,我不要走回头路。”她认为这是太过妥协的方式了。回头路意味着昨天还有前天走过的路,都是无用的白费力气的,而消耗更多时间也只会带来更多沮丧。她不想要更多沮丧。
“那就等着喽。”关鹏说,手里还玩弄着那两根钎子。他一本正经地像个击剑手那样,让尖锐的钎子从各种角度穿刺空气,仿佛某处真的有让他仇恨的什么东西。“我不怕等,就是,可能有点无聊。”他耸了耸肩。
于兰想到该给养老院打个电话,又不知道如何解释,说自己被困住了,回不去了,这消息只怕会刺激母親做出更过火的事来。母亲会怀疑她根本就是故意的,故意置之不理,还借口“天降大雪、道路封闭”。
万一立刻就通车呢?于兰想,可以给检查站打电话。于是她拨了几次,但无法接通。也许打电话的人太多,检查站应付不来。她过了会儿意识到,她得在号码前加上区号。真是愚蠢,她想,然后加上区号,再拨出。
“你好,平安独山子。”对方的声音出乎意料地平和,对比此刻于兰心急火燎的询问有些不近人情、小题大作。
“你好,”于兰调整呼吸,“我想问,独库公路通车了么?”这样应该可以了,这是她此时能表现出的最理性的声音。
“还没有。”
“什么时候可以通车呢?”
“我们也不清楚。”
没有奇迹发生,她想。但是,“那怎么办?”她很奇怪自己为什么要这样问电话那边的陌生男人,怎么办?谁能告诉她该怎么办?
对方告诉她,“你可以过一个小时再打电话,也许那时会有好消息。”
于兰道谢,挂了电话,告诉关鹏,“他说会有好消息(尽管是也许)。”关鹏说,“会有好消息?”但他的神情在说,“你真的相信他说的,会有好消息?你别傻了。”
关鹏又说他们得做好其他选择的准备,“有好消息当然好,要没有,我们退而求其次,也得准备着。”
于兰不想“退而求其次”,“我们还没有等太久,还可以再等等。”
关鹏喜欢“退而求其次”,有时候他们在北京那些人多的餐厅等位,关鹏总是说:“算了,不如换一家。”他可能是对的,换一家也没什么不好。但于兰不喜欢“换一家”这种事带来的不甘。如果她坚持不换,他们会争吵。多数时候争吵的结果,都是他由着她。但现在关鹏不跟于兰吵架,他越来越懒得跟她吵架,他认为她固执得不可思议,这一点上,她跟太后奶奶一样。关鹏想远离太后奶奶,所以,他也计划着远离于兰。他们已经说过离婚的事,在来新疆旅行前。关鹏的理由是,他的生活被毁了,除了离婚,他没有别的办法改变这种生活了。但这理由不充分。他就没能坚持。关鹏也许还能“退而求其次”,比如离开北京,离开太后奶奶,这样于兰会是一个不错的妻子。他对妻子的要求不高,正常一点就行,但于兰把自己跟母亲合体了,他差不多同时娶了于兰和她母亲。于兰的理由是,关鹏不愿负起责任。他甚至都懒得做些表面上的事情了。这该多让她寒心。比如母亲酒精中毒那次,母亲被抢救,刚醒过来,关鹏就说:“我们可以走了么?”仿佛他终于等到漫长的默剧打出剧终字幕,还是一部沉闷的默剧。但于兰的理由也不够充分,她希望关鹏没准儿能理解自己,毕竟从前他还是一个知书达理的丈夫,他其实知道得体的话都该怎么说。
关鹏第一次去于兰家的时候,两人都三十多岁了。不用说,于兰是关鹏“退而求其次”的选择;于兰呢,她是从来就没得选。那次关鹏的表现真是绝佳。厚实的双唇让他能始终保持最温和的那种微笑,很让人信赖的样子。关鹏甚至还握着母亲的手,好几个小时听母亲讲她的便秘问题。这世界上从此将不只有于兰一个人叫她妈妈了,于兰愉快地想。关鹏带来的苹果和梨,让餐桌显得很热闹;他送给母亲的红围巾当天就挂在了母亲的脖子上。一切都波澜不惊顺理成章地发生。当晚,关鹏躺上了于兰的床。床太旧,摇摇晃晃,有催眠效果。
半夜,一只蝙蝠飞进了隔壁母亲的卧室。关鹏冲锋陷阵,煞有介事抓蝙蝠。不过,于兰始终没看见蝙蝠的半点影子,她觉得这是母亲故弄玄虚的把戏。关鹏只穿纯白的秋衣裤上蹿下跳,倒像一只白色蝙蝠。这个家里突然有了男性的味道。那天晚上于兰甚至特意去闻了闻关鹏身上的秋衣。如果能每天闻见这味道,她可以任何事都不在乎的。
关鹏说,“都是汗,别闻了。”
于兰说,“那有什么?谁还不出汗?”他解释说刚刚在母亲房间抓蝙蝠,跳得太卖力,出了太多汗。
她抱歉地告诉他,“根本就没有蝙蝠,你看见蝙蝠了吗?”
关鹏犹豫着,“灯太暗,我没看清楚。其实也没看见,可能是影子,灯影。”
于兰笑起来,“那你还那么卖力,跟真的似的。”笑过之后,又感到不安。关鹏这样的人,做着买卖,长着无害的脸,在关键时刻当然是长袖善舞、懂得如何表演的。她觉得对他更多了一重了解,只是她暂时还不知道这种了解是好事是坏事。都怪他的味道,让她既无法思考,又无法入睡。
关鹏不好意思地陪她笑,她不再笑的时候,他还在笑。有一刹那,只有他的笑声,低沉的,却极突兀的那么一声。他们都意识到那刹那的尴尬。之后她觉得那声笑,其实是很孤单的。他吞吞吐吐解释着自己为什么要驱赶并不存在的蝙蝠:“我觉得很好玩啊。不过,当然也是,为了讨好你母亲。”
于兰很感动,但仍说:“她总是这样,以后你就习惯了。”
“怎样?每天抓蝙蝠?”
“不,蝙蝠倒是第一次,但她,她跟我们不一样。”
“不正常?”
“如果你非要这么说的话,算是一种不正常吧,但我觉得她是怕我们都走了,剩下她一个人。”
天一亮,关鹏就离开了。卫生间的马桶盖没被放下来。在三个人都辗转难眠的这晚之后,母亲看于兰的眼神开始有了变化。母亲说,于兰,我一夜没睡,我觉得我可以死了。
母亲年轻时倒是温柔,那些年母亲为她受了不少苦,都因为于兰那个从未出生的弟弟或妹妹——如果那个打掉的婴儿是她的妹妹,也许对于兰来说,一切都会容易一些,但如果那是个弟弟呢?母亲认为那一定是个男婴,所以不能生下来。“早知道我就留下那个祸胎。”
“又不是我让你打掉的。”于兰说的是事实,一切与她无关,她那时七岁,上小学一年级。
“但如果不是你,我为什么要打掉他?”越到后来,母亲越发相信这都是真的:那个弟弟之所以不能出生,真的是因为母亲已经有了于兰这个七岁的女儿——留童花头,在班里当小队长,喜欢唱歌和剪纸。“你又不是不知道,你奶奶多喜欢男孩,你爸爸多喜欢男孩,如果那是个男孩,你就什么也得不到。”
“说得好像我从他们身上真的得到过什么一样。” 事实上,是母亲失去了一个,就得看紧这一个——于兰这么理解。
于兰七岁时陪母亲去医院做手术,父亲和奶奶对此全然不知。其实于兰也同样不明白那天在医院发生了什么。她只是在放学后被母亲带到医院,坐在走廊的长椅上背诵乘法口诀。母亲进了一个房间,没多久,又出来了。她们两人坐三轮自行车回家。于兰得到一块有果酱夹心的蛋糕作为晚餐。母亲到家就去睡觉了,直到晚上也没起床。于兰不认为这些事有什么不寻常,不过那块蛋糕里的果酱夹心,倒是非比寻常地甜。几天后,于兰被父亲打肿了手心,因为“不诚实的小孩就该挨打”,然而她还是不知道自己如何成为了“不诚实”的孩子。
“你爸爸再没提过这件事,但是他从没停止过对我的惩罚。”母亲说。“不然还能怎么样?他会丢掉工作,你会没人照顾,我们还要交上大笔钱,就这么简单。我为你们考虑,到头来你们全来惩罚我。”
“我怎么能用好吃好喝的来惩罚你呢?我真是太缺德了,这一点我肯定是遗传你的。”于兰说。
于兰很多年后才知道,去医院那天母亲身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事情是母亲自己原原本本告诉于兰的,在母亲认为于兰可以理解这种手术的时候。还不如不说,于兰想。
于兰对那天的医院记忆模糊——走廊两侧的墙面,下半部漆有绿色油漆,油漆上刻着模糊零乱的字。黄昏时的走廊,光线暗沉,尽头处似乎有两扇黄色大门,门上镶着几块玻璃,于是光线在走廊尽头处就格外明亮,从长椅往那头望去,让人睁不开眼。
母亲那时在新华书店工作,负责收款台,袖套上总有洗不掉的红色印泥。于兰开始害怕那些红色印迹,那毕竟太像血迹了。母亲是个黏带着血迹生活的人,所以母亲的日子不可能太舒心。
也确实是。母亲后来这样形容于兰的爸爸,“他从来不知道自己有个女儿,他花了五分钟生了个女儿,然后就忘了这事。”
于兰并不这样认为,父亲虽不常在家,但他在家的时候,偶尔也会让于兰帮他做点小事,把遥控器递到他手上,然后在他想看着电视打盹儿的时候,给他拿条毯子。但母亲后来又说,“他把你当小猫小狗支使,你还乐得当他的小猫小狗。你肯定不记得了,那年他把你忘在公交车上了。他喝了点酒,但肯定没醉,他只管自己到站下车,他回家我问他于兰在哪里,他说在公交车上,然后,你知道他做了什么吗?他躺床上开始睡觉,他说你自己能回来,他一点儿也不着急。”
“我不记得有这事。”于兰说。
“你当然不记得,你能记得什么?”母亲说,“我担心他是想把你丢掉,像丢小猫小狗一样丢掉,他故意这么干,但他没成功,他肯定跟你奶奶合计过很多次,要把你丢掉,没准根本就是你奶奶的主意。他没想到你那么小还能自己回来,你走了一站路。所以,我得时刻盯着你,不然,你就被他丢掉了。”
“你跟我说这个有什么用?”于兰认为父亲没那么不喜欢自己——毕竟父亲已经死了,死无对证。
“是没用,跟他比,最后还是我赢了。”母亲说,“他用尽各种办法,最后还是我赢了。他好几年都没碰过我,这都没什么,他还以为我怕这个呢?他去碰别的女人,公开碰,我也不怕,我无所谓,我知道我肯定会赢的。”
听母亲说自己和父亲多少年没有性生活的时候,于兰还没遇见关鹏。父亲一死,母亲就变得多话。只是母亲说的从前的事,很多都和于兰的记忆不太一样。母亲从前很沉默,一生都在收款台工作,一开始是新华书店,后来是音像店,最后是电器商场。这些工作都不需要滔滔不绝的口才。父亲不在了,母亲有勇气说话了,宣称自己如何战胜了他。
母亲说,“一开始他就跟我冷战,夫妻都会冷战,但没有像我们这么久的,他以为不理我,我就会崩溃。他真是天真,不,真是愚蠢,我有你,我有女儿。有女儿的女人怎么会崩溃?要是哪天我没有你了,我才会真崩溃。”
“有几年,他疯狂地要,早上要,晚上也要,你问要什么?当然是要我,他以为我不知道他怎么打算的,他想让我再怀孕,怎么可能?他不知道我已经不可能怀孕了,都是国家帮了忙,一劳永逸。”
“后来,他就不要了,几年不碰我。你应该记得吧?那时我每天都在你的小床上,和你一块儿睡觉。你睡觉不老实。你上中学了,半夜偷偷起来,跑去厕所看言情小说。你以为瞒过我了,你不知道我只是懒得揭穿你。而且你去厕所看小说,我可以把胳臂伸开,睡得舒服些。”
于兰有时说:“哦,当年你真该生下那个孩子,那我现在就可以解脱了。”
母亲说:“解脱?你说什么?”
“没什么,妈妈,你不用那么紧张。”于兰想这可能是不该提的事情。
“你解脱吧,你随时可以解脱。我也好把自己解脱了。”母亲转过头去,像小孩很认真地在生气。于兰也转过头去——她确实用错了词,但她也真的找不到比解脱更合适的词了。
后来于兰发现母亲又摆出了父亲的遗像,那曾经被放在衣柜最底层,被弃之不顾。遗像上的父亲太年轻,曝光过度的照片让脸上的皱纹完全消失。三十寸大小的黑白遗像,在不大的房间里最明亮的地方挂着,地位尊贵。有时于兰会以为那是一个陌生人闯进了母亲的房间。
“你怕什么,他是你爸爸,你还不认识么?”母亲对着大遗像說。
母亲还说,“我怎么办?她现在认为那个花言巧语的男的才是亲人。她被那个男的骗走了。我当初为什么没有听你的?你说养儿防老,我想女儿也一样。但现在不一样了,她现在眼睛都没离开过那个男的。她还不知道这是多可怕的事。你是不是早就知道有一天会变成这样,真可怕……”
于兰向母亲做出保证,保证自己不会扔下母亲不管。她还写过好几张保证书,为的是让母亲在父亲遗像前把保证书烧掉。母亲现在和死去的父亲是一伙了,于兰是母亲的敌人。她试图为自己澄清:“我三十多岁了,你不认为我应该结婚吗?你三十多岁的时候不已经结婚了吗?”
母亲说:“如果我不结婚,就没有你,我就该少受多少罪。你奶奶那个老顽固,看见你生下来是个女儿,就再没进过我们家门。”
母亲又说:“你别以为结婚是好事,男的会让你怀孕,然后生下一个忘恩负义的东西。这都是我的教训。”
于兰不得不提到那个过早消失的胚胎,“还不都是因为你瞒着爸爸去打胎,不然他会对你不错的,不是吗?”
于兰耿耿于怀的,其实是母亲居然带着自己就去了医院。她开始怀疑一切都是因为那天她陪母亲去了医院,以至如今她在母亲眼里就成为一个证据。她的存在就证明母亲做过那件也许正确也许错误的事。这些事情让母亲在几十年的婚姻里处于不利地位,尽管母亲宣称自己最终赢了父亲。
“怎么样的母亲才会带着七岁的女儿去做这种事啊?”于兰说。
“不是你想的那样,我不能请假,我还得接送你上下学,你爸爸和你奶奶什么时候接送过你?这都是我的事。我只能带你去医院,我只有那么一点时间。”母亲说,“我又没让你进手术室。”
“你以为真那么简单吗?”于兰说。
3
很不容易才熬过一个小时,于兰再给检查站打电话,仍然是同一个声音告诉她:“你好,这里是平安独山子。”她问了相同的问题。什么时候通车。不清楚。估计呢。估计不出来。那怎么办。过一个小时,再试试。她想再说点什么,一时又想不出说什么。对方先挂了电话。这时于兰发现旁边桌的一男一女,正盯着自己。她猜他们刚刚在偷听她讲电话。
那個男的很胖,发福的肚子抵着桌沿儿。于兰看他的时候,他说:“是给‘平安独山子打电话么?是还没通车么?”
于兰点头,胖男人就朝他身边那个方脸女人说:“我就说吧,不用我再打电话了,因为这位女士刚刚打过了,路还没通!”
方脸女人朝胖男人翻了个很长的白眼,翻完之后才不慌不忙睁眼看于兰,说:“我不过就让他打电话问问,他就是懒得打,说你已经打过了。”
胖男人说:“结果都是一样的,为啥子还要多打个电话?”
方脸女人提高了嗓门:“嘿,你不懂啊?打电话让我觉得,还有点儿希望,要是就这么等着,我真是快绝望死了。”
胖男人笑起来,肚皮拱得餐桌都在颤动,他说:“好,好,从现在开始,我一分钟打一次,要不要得?”
女人也笑,一笑她的方脸就圆润起来,很受用的样子,但嘴上还不依饶:“要得,一分钟一次,哈,那你是恶意霸占线路。这种时候,没完没了等下去的时候,其实最见人品了,你霸占路线,人品真差。”
“我不霸占线路,我只霸占你。我人品是不是就好了?”男人说。
女人娇滴滴地笑,举着拳头做出要打男人的动作。
大部分游客吃过东西,就离开了——那些人只能去走回头路,让旅程公里数延长数倍。也有少数人继续留下来等,大多无所事事,没人喝酒或打牌。偶尔有人起身,去收银台要什么东西,也总不忘问句“什么时候通车”。收银台后,餐厅老板娘一遍遍说“不知道”,有时,老板娘还补充一句:“你自己打电话去问‘平安独山子嘛!”
于兰就问关鹏:“你想出去走走么?”关鹏之前一直把头埋在手机上,这会儿他抬头看了看,胖男人正往方脸女人胸前钻,关鹏皱了皱眉,就说好。
方脸女人突然大声:“小杰呢?小杰不见了。”
她的孩子不见了。十几岁的男孩,之前一直在店门外看男人们烤羊肉串,或者也不是,男孩只因为不愿意跟父母坐在同一张桌上,忍受他们互相埋怨后半真半假的调情。
“我让你看着他呢?”女人吼着胖男人。胖男人一脸委屈,他可能总是承担过错的那一个。
“小杰!小杰!”女人在餐馆内来回跑动,差点钻进后厨门上那条花门帘里去。不过老板娘还是掀开门帘,让女人探头去看了一眼,小杰当然不在里面。
女人皱着鼻子,又去看门帘旁的消毒柜,好像小杰会藏在消毒柜的玻璃柜门里一样。
老板娘站起身,露出有身孕的肚子,她似乎并不理解这个气势汹汹的母亲为什么焦急,“可能跑去哪儿玩了,一会儿就回来了。男孩子嘛,总是坐不住的。我养了三个儿子,要像你这样,早把自己急死了。”
“怎么一下就没了呢?”女人困惑极了,又说,“我要有三个儿子,我也不着急,但我只有这一个。”
“嘿,去卫生间看看。”老板娘招呼来那个在餐桌间奔跑送烤馕和肉串的少年。少年咧开嘴笑着,大概是表示没问题。但他的笑似乎也侵犯了女人,女人仿佛被蒙骗一般,急于问出些什么:“怎么了?怎么回事?卫生间在哪里?”
少年用下巴示意了一下,表示卫生间在二楼。女人要往二楼去,又看见胖男人坐着没动,就临时换了方向,朝胖男人奔过来,像一阵敏捷的风,呼地一下子缠住胖男人的胳膊,来回地摇,好像男人已经昏迷,她得把他摇醒,“你倒是想想啊,有没有看见小杰?”
“他应该在外面的,几分钟前还在那儿的。”
“应该?他会去哪儿?”女人站在店门口,左右扭头看,已经忘掉刚刚自己还打算去二楼卫生间找儿子。“不是你儿子,你巴不得小杰丢了才好。”女人说。
胖男人也站在店门口,他为自己解释,“你要是没有没收他的手机,现在我们还能打电话问问。”
店里有几个顾客也加入了他们的讨论,有人说可能去了旁边的超市,也有人不知道为什么说起人口拐卖。但那是个十几岁的男孩,没人会拐卖那么大的孩子。“拐去挖煤呢?也是个劳动力。”“男孩没那么容易被拐走吧。”
“卫生间没有。”维族少年三步两步地从楼梯上跑下来,朝老板娘喊。他总是急匆匆地,像小铁球一般在人们眼前溜过来又溜过去。
老板娘摸了摸少年的头,少年又去摸老板娘的肚子,被她一巴掌打了回去。
“大窗户是开着的。”少年小声告诉老板娘。
老板娘笑起来,“他能从窗户逃跑啦?那是二楼!你每天就知道看电视剧,真是电视剧看多了。”
于兰想问关鹏,他们需要做点什么吗?孩子不见了,坐视不理,总是说不过去。但也许事情没这么简单,她知道。小时候她被父亲丢在公交车上,也许父亲故意的,也许父亲只是忘了叫她下车,但事情也并非“有意”或“无意”这么简单。她现在猜想,父亲只是犹豫不定,这才符合他的性格。他拿不准要不要丢掉于兰,只好听天由命。他也拿不准要不要跟母亲过下去,又只好听天由命地一直过到自己心脏病发死掉的那一天。
“我为什么没收小杰的手机啊?能怪我吗?你又不是不知道。小杰拿着手机就跟那个小妖精联系,他才十四岁,哪能成天做这些不正经的事?”女人和胖男人也许刚刚去超市找过了。现在,他们又一起回到餐馆。
胖男人提议再等等,他们不能离开餐馆——如果离开,小杰回来的话,就找不到他们了。他说,“人找人,找死人。”
“你才找死人,你留在这里,我去找。”女人不停跺脚。
胖男人不同意,让女人留下,说他去找。
女人并不相信他,“你怎么找?他又不是你身上的肉,你根本不关心,你要是关心,小杰也不会丢了。”
关鹏突然说:“也许被外星人掠走了。”
所有人都盯着关鹏。于兰诧异他为什么这么说。外星人?女人朝他翻了个更长的白眼。
关鹏笑着说:“怎么了?开玩笑嘛。气氛太紧张了。”他一点儿也不着急。于兰发现自己从未对关鹏这么失望。但她还是扯了扯他的衣服,提醒“少说两句”。
“你才被外星人拐走了,你們全家都被外星人拐走了。”女人终于没忍住。
于兰向女人道歉,解释说关鹏不是有意的。那个孩子,小杰,一直在店外,没人看见他进来,也许只是去邻近的地方逛去了,被什么东西吸引着,看入迷了。这是常有的事。
胖男人已经出去找孩子了。
“小杰本来就不愿意来,是我非要带他来的。”女人在距离自己最近的椅子上坐下,软软地瘫住,口中还在自语,“要了命了,这鬼地方,走又走不了,把孩子丢了。小杰会不会被车撞了?”找不到孩子的母亲,总是要死要活。她还可以绝食,像自己母亲一样,如果小杰不出现,她就不吃不喝,于兰想。她没收了小杰的手机,让他跟任何人都无法联系。那个“小妖精”,可能与小杰同龄,他们谈得投机,相约在假期去看电影去吃大餐,于兰相信,很大程度上,他们这个年龄的着迷也就仅此而已。但小杰被困在一个遥远的镇上,等着继续一段前途不明的旅程。女人所做的全部,都是让孩子重新回到自己体内,再也不要出生——这才是永恒的拥有,绝对不再失去。也许母亲从未失去过那个男婴,于兰想。在某种意义上,那个胚胎和母亲一直住在同一个身体里,母亲失去的是于兰。这种失去,真是那么要命的失落么?于兰不明白,也不想弄明白。
于兰把餐巾纸盒放在女人面前。女人没看于兰,也没哭。
关鹏说:“反正封路了,小杰肯定在镇上,哪儿也去不了。”他可能是善意的,只是这样的话听上去更残酷。他们处于相同的处境,类似的命运,陷在走不出去的地方。
“你,你能不能再给‘平安独山子打个电话?”女人突然想起,恳求着于兰。“我没有存他们的电话。”
于兰说:“可是,平安独山子,他们不管找人吧?检查站离这里,还有二十公里啊。”于兰突然有种让自己都害怕的想法,她有点希望男孩真的是被外星人拐走了。在渺无人迹的太空,他除了氧气再也不需要多余的东西。他可以做回自己。如果外星人再帮男孩拐走他那个小妖精,那就是圆满的结局。
但这是童话。成年人不能相信童话。于兰对眼前的方脸女人生出一种厌烦。先前那些同情与关切,都是成人世界里的东西。她现在不想待在这个世界了,因为这个世界的难题,她应付不了,她在经历一场艰难的考试,她还一道题都没解答出来。
“我们很抱歉。但是我们准备出去走走,也许能帮您留意一下。你一定不要离开餐馆,要不小杰回来怎么办?”关鹏总算说了一句不让人难过的话,他偶尔通情达理起来,也让人意外。到底哪一个才是他真实的一面?她已经很久没有闻过他身上的味道了,他现在是个没有味道的人,是绝缘体。他说完向于兰眨了眨眼,他一眨眼,倒是解救了她。她拿上东西,跟关鹏走出餐馆。
“你不是真的要去帮她找孩子吧?”于兰问。
“当然不是。”关鹏微笑着,“就是觉得没这么夸张。女人为什么总是很夸张。”
“对,她们总是很夸张。”于兰说,好像自己不是女人。
国道上,连行驶的车辆也很难见到了。空气再度变得冷峻,似乎云层也变得厚重,至少没有消散的迹象。雪倒是停了。
关鹏和于兰早就过了“一起走走”的阶段,一起走走需要太多默契和兴致。他们为找回这种兴致做了很多事,一起参加了几个聚会,都是有主题的那种,每次都有人主讲,之后所有人讨论电影或者环保的话题。他们加入了一个健身班,还买了一些心理书。那些书里几乎都有关于爱情和家庭的章节,虽然两人都没能读进去,但那些书摆在那里,好像它们迟早还会发生作用一样,有时又觉得那些书是一种提醒:问题还在,还没解决。有朋友建议他们一起去旅行,听上去这比看心理书要简单易行,“一定要去,你们会有不一样的发现。”那位朋友说得很坚决。于是他们一起计划了这次到新疆的旅行。选择新疆是因为它很远,这也是听从那位朋友建议,“要去足够远的地方,跟城市不一样的地方,绝对不能是城市。”
母亲自然不愿他们离开北京,把她独自留在豪华的养老院。于兰不得不为母亲买了羊毛毛衣送去,但母亲说,“都没用。”母亲又说:“你们好不了了,旅行?你怎么信那些?没用的。没血缘关系,怎么生活?不过是凑合一辈子,就像我一样。”于兰明白过来,母亲并不是对那些花花绿绿的毛衣说“没用”的。母亲认为他们试图挽回婚姻的旅行,不会有用。
母亲说,“你们不是一路人,我早说过,你们过不到一起去。”
“那是我的事,你只要管好你的事,你目前的事,就是让自己活着。”于兰说。
母亲说,“哦,是吗?我怎么以为刚好相反?我的事你也别管了,都走吧都走吧。”
于兰和关鹏现在沿国道往检查站的方向走,“这段路,我们半天内第三次走。半天!走三次!”出了餐馆,于兰终于能提高嗓门,她早就想这么喊了。
路面还有不易察觉的一层薄冰。踩上去,能感觉到它们在碎裂,那种不易察觉的碎裂。冰层让道路潜伏危险,然后让她和外面的世界阻隔开。
两人都走得很慢,因为必须小心翼翼。没有目标,他们只知道,二十公里外就是“平安独山子”,那个检查站。
但那又有什么用。于兰说,“他们管自己叫‘平安独山子,但他们又不能让我们一路平安,只会让我们上不了路。”
关鹏低着头,用力跺脚,看着自己大头鞋踩下去的地方,出现一小汪一小汪的水。薄冰先裂开,再迅速融化。
“那个女人说得没错,他们故意让所有人给他们打电话,让人觉得有希望的样子。她还想平安独山子帮她找孩子,她知道那不可能,她只是要做点什么,好像做点什么就有希望了。”于兰继续说。
“那个女人?”关鹏还在跺脚,踏出更多的小水坑,“你说刚刚那个女人。什么希望?哦,我明白了,你是说,这是检查站的小把戏?”
“我不知道。他们应该不至于故意弄个没用的热线电话。但那个女人确实说,打电话这件事,让人觉得等下去还有点希望,如果没有那个电话,等在这里会让人绝望。”重复那女人的话之后,于兰突然感到惊讶,因为她产生了一种上当后才会有的自责,以及懊丧。“啊?真是这样吗?”
“这没什么不好。”关鹏在几个小水坑之间绕着弯走,“是吧?反正没事做,打打电话,也没什么不好。有什么影响呢?”
“我要问问他们。”于兰此时开始确信他们受骗了。一个无用的电话,制造幻觉,让他们本应有的焦躁像那些薄冰一样,碎裂或融化,继而蒸发殆尽。然而,在“平安独山子”的检查站后面,那些真正的冰层,仍终年不化。独库公路沿线,因海拔变化而迅速更迭的景致,她还没有领略过,也永远不会有机会享有——这才是现实,但是,“天啊,我竟然还在往那个方向走,我还在等着通车。”她想。
这次她没等对方说完那句“您好,这里是平安独山子”,就抢先开口,“是不是今天根本就不会通车?”她确实有些愤怒,或者是焦急——反正表达这两种情绪所需要的语气也没太多不同。
“你好,女士,您是问独库公路的情况吗?我们很抱歉。”
“我能问一个问题吗?”
“当然,女士。”
“你们,为什么叫平安独山子?”
“什么?哦,为什么叫平安独山子?”对方笑了一声,又很快止住笑,但于兰听出来他确实笑了。难道他很得意么?“因为这里属于独山子区。”
“不是。为什么叫平安、独山子?平安?”她开始怀疑这并不是自己想问的问题。
“嗯,这个,热线电话总得有个名字吧。我也不知道,没人告诉过我,为什么,叫平安,独山子。”他说得没之前那么流利,也就没那么权威,听上去还有些不严肃,至少也显得他不够自信。之前他那些标准化的回答,虽然无用,但很有威严,具有说服力,让于兰不由想,“说得跟真的一样。”
她说,“你们可以就叫什么服务电话,对,可以就叫独山子交通服务电话。”
“请问您还需要什么帮助吗?”他又回到了那种态度,既亲切又冷漠。
“我,我,我需要什么帮助?我需要很多帮助!”她需要有人帮他们离开这里,用最快的交通方式回到北京,赶去养老院,以便看着母亲吃下麦片或者米饭,总之得是碳水化合物,得慢慢吃,饿过头的人不能狼吞虎咽,那会导致胃绞痛。她还需要和关鹏谈谈,虽然这种谈谈曾经一次次開始然后又一次次中断,最终让两人都没心情再提起。
独库公路就在不远的地方,却也是无法抵达的地方,跟她想要的所有一切一样。她以为自己在努力迈出脚步,去靠近,其实她不过就在原地踏步,甚至连原地踏步都算不上,因为有时候她还不得不折返回去。如果真能折返回去,她希望回到七岁,然后她就可以告诉母亲,有些事情其实应该得到更好的处理,可以告诉父亲不要明明心存芥蒂又决口不提地给自己闷出心脏病来。那样的话,母亲这辈子的日子都会过得轻松一些。她这辈子也会轻松许多。
“女士,如果您没有问题,我们欢迎您再次致电平安独山子。”电话忙音传来。对方也许认为既然无法提供“所有的帮助”,那就只能挂断电话。总是有一些情绪需要发泄的——也许那人挂上电话之后会这么想。于兰认为他还很可能背地里骂句脏话,认为打电话的女人脑子有毛病。
“嘿,你看,那是什么?”关鹏手臂抬得高高的,晃来晃去,于兰根本看不出他指着哪里。
“他不知道为什么叫平安独山子?他还挂了我电话?他们根本不关心封路意味什么。他们想封就封,还一口气封了三个方向。这哪里是封路,根本是封人……”于兰冲关鹏嚷。
关鹏放下手臂,轻轻叹了一声,才慢慢说:“我看,没错,你真是,疯人。这么美的地方,你就用来给那些人打没用的电话?”
于兰先愣住,反应了一会儿,才弄懂关鹏的意思。于是她说她不想继续走了。
一起走走?她真不相信一起走走会解决任何问题。
“那你回餐馆等我?”关鹏没明白她在生气,当然他也可以选择接收不到她生气的信号,“我还是想走走的,餐馆现在气氛不好。”他说。
餐馆当然气氛不好,但和关鹏在一起,气氛只会更不好。也许他们一开始的努力方向就错了,他们走到了一条封闭的路上,根本没有走出去的可能。
4
小杰还没找到。方脸女人在打电话,指挥着电话那头的胖男人,“每一家店铺都去问问啊,镇子就这么大,总有人看见小杰吧?”女人没顾上于兰——她刚刚和丈夫“一起走走”去了,然后她一个人走回来了。
于兰开了一瓶水喝,发现店里顾客更少了。老板娘在收银台后昏昏欲睡。少年站着看电视,小电视机挂在墙角,里面是功夫大师在水面凌波微步。少年踮起脚尖,也摇摇晃晃地学那步伐。
于兰上了二楼,她想去卫生间。但她不知道楼上房间结构如此复杂。狭长的走廊,似乎延伸进入左右两侧建筑内部。这些沿国道修建的小楼,一楼是独立的店面,难道二楼联通在一起?在隐蔽的内部,小镇其实是密不透风的整体。他们这些过路人,带着期待而来,无意停留,却被迫探究,也探究不出所以然。
一个个包间,都开着门。没有顾客在包间里。油腻的地面,满是湿漉漉的脚印。她顺着那些乱七八糟的脚印走,以为地上的水迹应当把她引向卫生间。
但经过五个包间后,她仍没看见卫生间。她想下楼去问,又觉得还可以再往前走走的。走廊另一侧,满满都是玻璃窗。窗外是正在落叶的树。树干有时候像要蹿进房子里,但被房子惊险地躲了过去。恐惧吗?她想,有一点。那些包间敞开的门里,似乎都有无限可能,而且都是很坏的可能。这样一天,无法令人相信会有幸运的事发生。
“你又在找什么?”一个声音问。
声音从她右边传来,右边不是包间,而是另一条走廊。走廊尽头是大大的镜子。镜中她的身影,小得只剩下一个模糊的点。她没看见任何人,“是谁?”谁在说话?
“是我。”男人从走廊中间某个地方突然蹿出来,“这么快就不认识了?”
是超市那个穿着“塔罗牌”毛衣的男人,正用纸巾来回擦手,告诉她,“卫生间在里面。”
“啊?是吗?好的,谢谢。”她匆匆走过去。又一次狭路相逢。然后她意识到,自己想去卫生间的愿望并不强烈,可能她上二楼来,只是想避开餐馆那些人,镇静的老板娘、焦虑的母亲,还有看武侠剧的少年。但她已经不能回头了,她发现他们已经面对面站在一起了。
男人没有退让的打算。这狭窄的走廊,比刚刚的超市货架宽不了多少。小镇在自己隐秘的内部设计迷宫,还让陌生人以为遇见是因为诡异的缘分。
“那是你丈夫?”男人离于兰更近,她几乎看清他头发上的一点烟灰。她认为他这样问不是太礼貌,但她并不生气。她似乎是笑了,算是默认,但她怀疑这笑里还有很多内容,比如胆怯。要不男人也不会一直挡住她的路。他明明知道她是去卫生间的。
她看见镜子上方,用黄色胶带贴出的字:先手日。
洗手间——他们不需要补上那些脱落的偏旁部首么?
“先手日”的发现让她笑了。像不像日语?她说,指给“塔罗牌”男人看。
“你被封路搞得很烦躁嘛!”男人说,好像没有意识到她明明在笑。她闻到他嘴里的酒气。他喝酒了。是的,他在旁边超市买酒,又去了另一家餐馆,然后上楼找卫生间。男人又解释,“我刚看见你们两个在外面走,然后你自己回来了。”
“什么?我没有。”她想从男人的胳膊下挤过去,又觉得那需要去碰他的身体,是否太轻佻?她更喜欢他们这时的距离。“我只是来找洗手间。”
他打了个呵欠,说:“别因为封路不高兴了。我告诉你,今天不会通路了,最早也要明天,明天晚上。”
“是吗?你那么确定?”
“我来新疆三个月了,刚好比你多知道一点,我之前在西藏,还有青海,再之前是内蒙。我是从黑龙江去内蒙的,走了一年。”
驴友吗?她认定他是那种驴友,一直在路上,从未想过停下来。他们能吃苦也能享乐,最藐视的就是于兰这种人,困在生活里,偶尔浮上水面换口气都得小心翼翼。他们不需要换气。
“哦,你别这么看着我。你呢?你下一站要去哪儿?”男人似乎站不稳了,也可能他有意在她面前晃了晃。她刚好看见他身上毛衣某个菱形格内的图案,像太阳,又像星巴克的商标。某种图腾,她猜。
男人终于站稳了。他并不让她讨厌。连那些轻微的酒氣,她也不讨厌。她从来就没有喝过酒。
“我们差不多,我可不是来走马观花的。”她撒谎了,她还把仅仅三天的旅程延长到了半个月——也许该说成一个月。“我喜欢在路上,每年都在外面很长时间,只是不喜欢赶上长假,那样到处都是人。” 她说。
“哦,那很不错。”男人说,这算是一种赞美,或者也是纵容。
他靠墙站着,很放松,仿佛他成天都这么靠墙站着,跟遇见的随便什么人,聊些可有可无的话。
“你去过罗布泊么?那真酷。我刚去过。”男人问。
还能更糟糕么?再也不会了。她说没去过罗布泊。她根本不知道那是什么地方。但她极力想证明,她也去过一些更有趣的地方,仓促间她想到了,敦煌。她也没去过敦煌,她其实没去过任何地方。好在她对敦煌很了解,她看过一部长达五百分钟的敦煌纪录片。
她说,“你一定要去敦煌的,我觉得它把我的人生都改变了。我最喜欢第206号洞窟,但不是每次去都能碰上那个洞窟开放参观……”
男人表现出很有兴趣的样子,她猜是的,毕竟敦煌比男人提到的那些地方,有更多东西是她可以谈论的。
男人说,“我被你说服了,听上去很有意思。我想以后一定要去一次。如果有个你这样的向导,就好了。”
她支持他的决定,去一次敦煌。但她不能做向导,因为她“很忙,忙着在全球各地开展活动”,她说得有些无奈。她宣称自己是一家无政府公益组织的负责人,“哦,你知道,我们主要做环保还有人文方面的活动。”这都不是真的。
他饶有兴致听下去,又问起刚刚和她一起的那个男人,是不是她丈夫,还是她在无政府公益组织的合伙人?
她几乎想都没想就说:“哦,你看见他了?不是,他不是我丈夫,我还没结婚。他也不是我的合伙人。我们只是结伴,路上认识的,前天刚刚认识。”她希望这都是真的。
她假装漫不经心,揣摩着他会不会将她看作那种女人,晃荡在外,艳遇不断,也没有丈夫和母亲,只有她们自己。她为什么不能是那样的女人呢?
“哦,原来这样啊,他看上去,可不像。”男人说。她觉得自己也被他识破了,他可能从一开始就识破她了。但他仍陪她演下去。她演得很拙劣,她意识到了——关鹏才更擅长这种表演。
“是的,我也觉得,他不是我们这种人。”她有意把话说得很慢。电影里女人总是慢吞吞说出最具诱惑力的关键台词。这处狭窄的走廊,像是幕布拉开前的舞场,她有表演的冲动,她确实有过当演员的梦想。
“是的。不过谁知道呢,这就是好玩的地方,你永远不知道你会在哪里遇见什么。”他说,看上去有些醉了,但也似乎因为是酒话,反而听上去很真诚。这难免让她有了更多勇气,可以更大胆地继续编造另一个于兰。
有一瞬间,她觉得自己都快站不住了,因为他太高,跟他说话的时候,她不得不一直仰头,幸好她还能背靠墙壁,两手在后腰处撑着自己的身体。
他也背靠墙壁,说他们都是不安分的人,但“这没什么不好”。
她开始怀疑他一点都没醉。那些酒精分子对他不起作用。他在详细说着他去过的地方和将要去的地方的时候,她一直在听远远的汽车喇叭声、老板娘呵斥的声音,似乎还有狗叫,那些断断续续的收音机的声音,这时她都听见了。她可能并不专注,那些没听过的事情,令她无法专注。她也怕自己一专注,就会意识到她有多害怕。一个醉鬼?她跟一个醉鬼聊天,说着一派胡言。可是,她确实喜欢这样。
她还想起,也许他在路上总是这样,遇见一些不安分的女人,和她们聊天。妖娆多姿的,另类独立的,冷淡的,热情的,她想做哪一种呢?现在,她可以随心所欲选一种,就像在餐馆选择拌面的口味那样,随心所欲。
“我一会儿就出发,往伊犁方向,再往前,去赛里木湖,然后往北,就是喀纳斯。也可能不这么走,但往哪个方向都可以,看心情。”
他只是在跟自己商量,并不是向她说明什么,他也无需解释什么。因为他一切都看心情。
赛里木湖抑或喀纳斯,她害怕听见这些地名。独库公路是一个关键词,现在,关键词又多了两个。
“跟我一起走么?我会是个更好的同伴。”他问,“而且,我觉得你也是个很好的同伴,我们刚好互补。”
她怀疑那些酒精可能已经通过空气,被自己吸入,现在已经进入她的体内。就这么一刻,她想醉一次。
她看見大窗户外那些疯狂想要窜进室内的树枝,根根分明,不多的几片树叶,竭力想在风中保持住,眼睁睁地,有一片最宽大的树叶,快速盘旋着落下,砸在玻璃上,往下坠去了。
她耸耸肩,这动作是关鹏常做的,然后她说,“哦,那很好,但是,但是我还不行,我还要去……”她拼命想自己还要去哪里,这短暂的停顿几乎令她脸红,她希望他没有留意到。“我们在夏威夷有场募捐,关于拯救海洋生态的,很多华人,有钱的华人联系我们,希望有这么一场行动。”她昨晚看过一则新闻,夏威夷华人的示威,针对什么,她想不起来了。她认为提到海洋生态和美国华人,不是太明智,但病急乱投医,好在她说得并不慌乱。
“哦,那太遗憾了。”男人说。
她把掉下来的几缕头发往耳朵后别去,这动作让她感到自己的徒劳——做什么其实都无用——它们稍不注意,还是会掉下来。
“是的,相当遗憾。”她说。
“那么,后会有期吧。”男人说。“跟你聊天很愉快。”
“我也是,后会有期。”
她进了洗手间,几乎是落荒而逃,而且仓促中竟然走对了方向,是女洗手间。
她确定关好小隔间的门后,才长出一口气,精疲力尽地蹲下来,似乎再站不起来。这时,她听见他离开的脚步声了,说不清自己是放心还是失望。那脚步声里没有情绪,仿佛他只是刚刚从洗手间出来,悠闲地离开。
5
于兰匆匆离开餐馆,准备去国道上找关鹏,在试图打电话联系他之前,她已经看见关鹏的背影。不过,他已经走得很远了。关鹏在结冰路面上甩开了步子,倒也走得踏实。他踩过的薄冰上,留下一个个的小水汪,每个都发着光,像水泥路面上出现的一个个窟窿。她想追上他,但她得避开那些明亮的水坑,她觉得那似乎都是一些无底洞,她只要踩上其中任何一个,就会掉进去,掉到地心那么深的地方——她刚刚才避开那个巨大的洞。
“你刚让我看什么啊?”她朝关鹏的背影喊。关鹏没回头。
“你回来!”她喊,“等等我。”
关鹏似乎听见了,他停了下来。他转身的时候趔趄着,眼看要滑倒。
“你!小心!”于兰不由尖叫,“嘿——小心啊!”她想快步赶过去,又明白再怎么快自己也根本来不及去扶他,就看见关鹏两手胡乱挥了几下,像小丑在钢丝上尽力保持平衡。某个时刻他上身似乎要向后倒过去,都已经倾斜成了一个不可思议的角度。但他也不可思议地站直了。最后,他两腿分得很开,站在那里,一动不动,好像稍微动一下就会再次失去平衡。过了几秒钟,似乎他总算确认自己已经站稳后,才把手臂笔直抬高,指着一个方向,大声说,“你看那是太阳?还是月亮?”
于兰慢慢朝关鹏走近,她觉得这段看上去并不远的路实际上却遥远得不行。她说,“你别动,我过来找你。”
越往前走,冰雪混合物铺得越厚,路面越滑。两只小狗追逐着从于兰身边跑过,她受到一点小惊吓,但也努力沉住了气。
关鹏喊着:“慢点,你慢点,嘿,叫你慢点啊,你听没听见啊?”
于兰感觉关鹏的声音离自己越来越近了。他怎么在她毫无察觉的时候走出去那么远呢?
她不敢抬头,她必须盯着脚下,才能让每一步都迈得稳当。她闷着头喊:“你跑那么远干吗?”
“我去看那个东西,就是那个,不知道是太阳还是月亮的东西,好奇妙的东西。”
关鹏去看太阳月亮了。于兰不在乎太阳月亮,她只想快一点走过去,跟他站在一起——他们本就该站在一起的。他们本就应该牵手走的。这样的路上,如果没人在身边扶着你,真是很难前进的。
于兰站在关鹏身边的时候,才抬起头。这次,她看见了,很远的天边,两座山峰凹陷处,有个昏黄的小小的发光体,荷包蛋一般环绕一圈白色花边。她看得不够清楚。但她知道那是个不应该出现的东西,看上去既不像太阳,也不可能是月亮。这地方为什么总会出现扰乱人心的东西?
她说,“都不是,那什么也不是。”她又说了一次,“那什么也不是。”
关鹏说:“我怎么觉得是月亮呢?太阳没这么小。”
怎么可能?不可能是月亮,大白天不会有月亮。这又不是那两根交叉的钎子,可以既是一个叉,又是十字架。
于兰就一直看着那个小小的发光点,使劲儿想看出点什么。她太用力了,直盯得眼睛胀痛,几乎滴出泪来。
她弄不明白这些莫名的景象如何出现,又是如何让他们分开的,所有事都这样,那些惊心动魄的时刻突如其来,只让人心有余悸。她也没力气去弄明白。关鹏的月亮,还有跟她通话的“平安独山子”,“塔罗牌”男人毛衣上的太阳图案,都在很遥远的地方。
关鹏和于兰都不知道他们是如何把手握在一起的,在某个时刻,于兰想,这多不容易啊。
“还挺亲热的嘛!”这时,于兰和关鹏听见有声音从头顶上方传来。那个失踪的男孩,小杰,正晃悠着两条腿,坐在屋顶上。一层小平房,他怎么上去的?小杰冲他们又吹了两声口哨,让他们继续。
“你在上面做什么?”关鹏问。
“看风景,看男男女女,吵来吵去,抱来抱去,还看大狗追小狗,好看的东西多着呢!”小杰嚼着口香糖,含混地说话。
“你妈妈快急死了。”于兰说,说完意识到,这话更适合自己。
“我猜的就是,让她急去吧。小爷我要清静会儿。”小杰毫不在意,甚至又往屋顶内撤了撤,一层平房的水泥屋顶,现在,他只留了两只脚在他们视线里。
“你快下来吧!”于兰发现自己的语气太可怜,像祈求——明明她刚刚还曾希望小杰被外星人拐走。
“放心,我一会儿就下来。”小杰从房顶上探出了脑袋,“我刚刚看见他在下面跑来跑去,是找我来的,但我没吱声儿。”
关鹏仰着脑袋说,“行啊,那我们马上就回去告诉你爸妈,你上房啦。”
小杰着急地把食指立在嘴上,“该死,真不义气,我都说过我马上就下来了。”然后他想了想,说,“他不是我爸,他是后爹。”他愁眉苦脸道,“可怜可怜我这个没爹的孩子吧。”
于兰和关鹏互相看了看,似乎都想在对方眼神中找到什么東西。他们要去告诉小杰的妈妈吗?她牵肠挂肚的儿子已经有了下落。还有小杰那个在这种天气里都跑出了一身大汗的后爹?他们要不要告诉他?
关鹏先做了决定,他对小杰宣称,“你也适可而止吧,我们不说。”
小杰就在房顶上蹦。于兰一会儿看见他的头,一会看见一只手臂,这真让她惊心动魄。
一会儿,小杰大概蹦累了,又趴在房顶上跟他们说话,确切说,他是在跟于兰说话,“我可都看见了。”
她问小杰,“看见什么了?”
小杰坏笑着,什么也没说,但于兰觉得他又把什么都说了。小杰最后说,“看见我该看见的了呗。”
“我们走吧。”于兰拉着关鹏回去。
小杰看他们要走,才又冲他们喊:“谁没过一次想逃的时候啊!”
“他说什么?”关鹏问。
“我怎么知道他说什么?”于兰答。
后来于兰又打了两次电话给“平安独山子”。电话那头的男人立刻就听出了她的声音,“女士,您是想问有没有通车是吗?我负责任地告诉您,没有。”他说得太快了,都没给她留下插话的机会。
于兰已经平静多了,她想向电话那头的男人道歉,但好像又不明白因为什么道歉。“是的,”她的声音听上去很软弱,“我就是想知道,我应该怎么办?”
“女士,我们没有接到任何通知,所以您需要再等等。”
“我来新疆旅游的,现在有急事,要回去。”
“很抱歉,大家都很着急,但没办法,您可以选择别的路。”
“你们就知道选择别的路。你们以为所有时候都能轻轻松松走别的路吗?根本没有一条路是容易的。”
“对不起女士,我理解你的心情。”
“我的心情?你不理解。我得自己选条路。你从头到尾就说了这一件事。”
“是的,女士,你得自己选条路。我们只能提供建议。独库公路景色很美,但很危险。如果您往西走,很安全,就是会远一些。”
“是这样。我早知道,就是这样。”她当然知道,所有事都是自己选的,谁也怨不了。
“如果您没有别的问题,我需要挂断了,因为我们需要把线路留出来,不然其他电话会打不进来,请您谅解。”
“哦,我只是,我还想告诉你,你的工作,很重要。”
于兰想象着那个位于山垭的检查站,巨型大门一样的建筑一角,有座小小的白砖房,裹着冬衣的男人抽着烟,独自守着一部电话。他可以指挥无数人的方向。也许那个上帝就是这么工作的,如果人们能跟上帝通话的话,大概也只不过得到一些早就心知肚明的答案。
“谢谢。我们欢迎您再次致电平安独山子。”
于兰告诉关鹏说她决定不等了,这是个关卡,他们过不去。他们得折返。她已经不认为折返是多么令人沮丧的选择了。
关鹏说早该这样。因为天气太冷,他们那时已经坐进车内,开着暖风。
下午三点的国道上,几乎没有车辆,眼前笔直的路面似乎越来越开阔,行道树在两旁迅速后退。想到还有漫长的路要走,关鹏就把车开得有些慢,这样他们都会轻松些。两人都没有讲话,像两个沉默的豌豆,挤在同一个豆荚里。在他们共度的时日里,难得有这样心照不宣的时候。于兰知道她什么也不用说,道路的阻隔又能怎么样,如果出门在外,这应该是常有的事。
不过天色将晚的时候,关鹏突然振奋起来,他说:“真的月亮,那是真的月亮。”于兰也看见了,那个浑圆的满月,比之前那个浑浊的发光体,大了许多,也近了许多,它就这么突然出现在正前方的视野里。汽车前挡风玻璃真像一个画框,框出一幅有弧度的画。
但这些画面,都是高潮之后的风景——华丽,也索然无味。
于兰于是又打了一个电话。
“您好,这里是平安独山子。”接电话的已经不是先前那人了,声音明显不同。于兰感到意外,但很快又没那么意外了。她隐隐有种报复的快意,尽管她并不清楚自己要报复什么。她只知道这个电话并不能给她任何答案。
她说,“你好,我不是来问通车没有的。因为我已经走了另一条路。”
对方回答:“好的,祝您一路平安!”
责任编辑 吴佳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