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岁殷之光:不要叫我艺术家 叫我朗诵者

2018-06-27 06:22张琳
北广人物 2018年22期
关键词:艺术团舞台艺术

张琳

在甘家口大厦附近一栋不起眼的老楼的一所不起眼的单元房里,殷之光先生吃力地站起身和笔者握手。这几年,笔者几次采访殷老,都被临时“打断”,未尽兴也。此次约好的采访,又在半小时前改变了采访地点。

快乐地奔忙着——这对于84岁高龄的殷之光来说,已是一种生命的常态。

即便当年做完心脏支架手术不久,他也照样坐着轮椅准时出现在演出现场……舞台上击鼓长歌《满江红》,生活中说话,也常做“击节”状。

朗诵是他的生命活泉,也是他全部爱恋之所在。

为朗诵,他节衣缩食;为朗诵,他抛家舍业;为朗诵,他精打细算;为朗诵,他看淡名利;为朗诵,他能豁出一切。心脏手术前,他曾特意叮嘱家人,如果我不行了,一定要把“殷之光杯朗诵艺术大赛”的费用留出来……

一个人为朗诵奋斗了近70年,除了他殷之光,还有谁能这么痴狂?!

殷之光活得很真:真实、真挚、真诚、真切。他站在你面前的时候,是一个人,而不是一座山、一个神。他可以亦师亦友亦玩伴,在你面前打电话,他的无遮无拦甚是生动活泼……

在朗诵方面,他创造的诸多纪录前无古人,后人也恐难超越:他创建了中国第一个以朗诵为专业的艺术团体——北京朗诵艺术团,至今已在全国各地演出近5000场,受到各界好评且一直自负盈亏;他是第一个连续十年自掏腰包为老百姓举办朗诵大赛的人;他在首都文艺舞台上创办的“星期朗诵会”,至今深入人心;他被誉为“建设精神文明的轻骑兵”、“千年诗国的云雀”、“城市里的乌兰牧骑”……

殷之光说:我一生只做了一件事,就是朗诵。假如有来生,我还要朗诵!

我写了两句话:“为时代鼓与诵,开金石之大音。”代表《北广人物》编辑部和广大读者祝福殷老:艺术之树常青,金石之声永在。

6月18日端午节,《声动中国·艺术名家端午诗歌朗诵音乐会》将在北京展览馆剧场举行。届时,殷之光将携手唐国强、方明、陈铎、虹云、任志宏、杜宁林、刘纪宏、哈辉等,为您献上一场朗诵艺术盛宴。

回顾往昔,也许可以这么说:在人生的几个重要节点,殷之光的选择都是偶然中蕴含蓄必然。偶然是从天时地利人和中来,顺乎时代,应和时代。殷之光说:“我敢说我所有的作品都是时代的产物,都充满积极向上的力量。”而必然则是奋斗的结果。如今虽已84岁高龄,而他似乎还跋涉在奋斗的路上。这位自称朗诵者的老人,他的奋斗之路,也许可资借鉴,也许可以为一切奋斗者提供一份精神的“早餐”:永远在奋斗,永远再出发。假如这篇专访能够有此功用,我想殷老也一定会感到幸福。

节点一

1958年的调动

从老“刑侦”到朗诵新星

殷之光1934年出生于上海,自幼酷爱文学艺术,尤喜朗诵。“我这‘南腔人偏喜歡‘北调。我刻苦学习普通话的结果是单位领导很重视我。当然我现在还在努力改我的‘南腔。”

殷之光原名殷新宝,18岁到上海市公安局当了一名刑事侦查员。“跟踪、指纹提取、审讯等等,我都能胜任。干了8年,算是老侦查员了。”而业余时间,殷之光活跃在朗诵舞台上。他首次登台是在上海文化广场的一次万人大会上,他朗诵了芦芒的诗《我乐于为“双钱牌”轮胎写诗的广告》——现在听着有点后现代的意味,但当年却是真情实感的一种诗化流露。自此,芦芒也成为殷之光一生的恩师。

“我原来的名字很土,殷之光这个名字就是芦芒为我起的。当年我调到中国广播电视剧团时,临别那天芦芒说:小殷,你到了北京,要有更大的作为!殷是红色的意思,希望你能在北京的大舞台、在广播电视中放射红色光芒!我的恩师芦芒,写过《铁道游击队》的主题曲——”于是,那些脍炙人口的音符从殷之光的口中自然而然地涌出……“他第一个支持我在上海办工人朗诵班,还去讲了第一课。他每次写出新诗都让我给他朗诵,听一听是否朗朗上口,音乐感强不强,节奏美不美,再据此进行修改和加工。”除了诗人芦芒,殷之光还向秦怡、上官云珠、黄宗英等前辈艺术家取经,老演员沈扬也传授他一些朗诵技巧。

上海工人业余朗诵团成立时,18岁的殷之光当上了副团长。他和20多名团员走上广场,走进校园,下到基层进行演出,朗诵活动一时间搞得红红火火。

1958年,殷之光调入中央广播电视剧团,成为中国第一代广播电视剧演员。此后他相继出演了20多部广播剧、电视剧、舞台剧,朗诵了二百余篇诗歌散文作品,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报刊上发表了朗诵艺术论文20余篇。

殷之光至今感激上海市公安局的老领导和支持他的战友们,“那会儿我干刑事侦查都8年了,(调动时)问我的意见,我怎么说啊……我这人干一行爱一行,我不能说喜欢朗诵就不务我的‘正业了。可以说是上海市公安局的领导和战友们最后把我‘抬进了朗诵艺术的殿堂,他们希望小殷的朗诵能发挥更大的作用,能让全国人民都喜欢!”

1962年,《诗刊》社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开展的朗诵活动如火如荼,群众中也涌现出一大批朗诵爱好者。已是中央广播电视剧团演员的殷之光,坐不住了,他在工会领导的支持下,在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创办了第一个“职工业余朗诵讲习班”,当年的一些团员,后来有的干上了表演专业,有的至今仍活跃在群众文化活动中。他还创办了“北京话剧电影演员业余朗诵研究小组”。

殷之光坚信:朗诵这朵艺术小花,一定会成为一朵最接地气的艺术奇葩。在文艺百花园里,它一定会散发出独特的芳香。

节点二

1963年的奔忙和大庆之行

那颗热爱朗诵的心被彻底点燃了

1963年的一天,殷之光同朱琳等4人,来到中南海西侧的北京音乐厅剧场找到经理,他们想在这里举办一场诗歌朗诵会。听了这几个年轻人的想法,剧场经理面露难色:这票八成儿会卖不出去,谁愿意花钱听大白话啊。

当时的场租大约300元。殷之光马上摘下手表,他愿意以手表作抵押,他恳求经理:票能卖多少我们不计较,如果只卖出一张票,只有一个观众,我们也照样演。我家里还有台不错的收音机,场租我们照付。

经理被感动了,答应试试。没想到这场演出获得了极大成功,买票的人排起了长龙,演出票一小时就被一抢而空。许多没有买到票的人围在音乐厅外面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录音车四周,透过车窗聆听着从剧场里传出来的诗朗诵的声音。这场朗诵会瞬间红遍京城,连演了13场。王震将军也打来电话订票,苏联大使馆也要来观演,首钢工人要求增加演出场次,北大学生邀请他们去做专场演出……

殷之光热爱朗诵的心被彻底点燃了!

1963年3月,殷之光参加中国作协慰问团来到大庆,当年是创业的岁月,他带着全国人民的深情厚谊为大庆石油工人鼓劲加油。这次大庆之行还有一个插曲:在途经哈尔滨时,殷之光见到了时任大庆市市委书记的任仲夷同志,他对殷之光说:希望你能成立朗诵艺术团,到我们这里来演出。

回京后,殷之光四处奔走呼吁成立中国朗诵艺术团,老舍、臧克家、光未然、田间、肖三、李季、柯仲平、阮章竞、艾青等作家、诗人都在他的倡议书上签字以示支持。

1963年10月14日,殷之光参加了由《诗刊》社在北京召开的“朗诵艺术座谈会”。随后,他联络在京的话剧、电影演员苏民、朱琳、王晓棠、王心刚、董行佶、杨启天、赵韫如、周正、曹伯荣、舒绣文、姜湘忱、郑榕、林兆华、田丁、王怀文、陶浩等,在中国作协和北京市文联等单位的支持下,成立了中国第一个以研究、探讨、发展和实践朗诵艺术为宗旨的“北京话剧电影演员业余朗诵研究小组”,在北京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演出,把朗诵艺术送到基层和农村。研究小组的演员还在三十一中举办了北京市第一个“青年学习朗诵训练班”。一辆半旧的自行车成了殷之光的“专车”;一个面包,一碗开水,就是他的晚餐;甚至在停电的夜晚,他都会点上蜡烛为学员讲课……

1963年,殷之光学习借鉴中央乐团举办“星期音乐会”的经验,在首都舞台上成功创建了“星期朗诵会”的品牌节目。然而风云突变,一切的一切都与“文革”不期而遇,几个浊浪将许多美好一股脑儿打翻……可那粒“为朗诵寻找一席之地”的种子却深埋在殷之光的心里。直到改革开放的春天到来,这粒种子才终于“破土而出”。

节点三

1981年的“下海”

舞台是站上去的不是占上去的

上世纪80年代初,在殷之光的不懈努力下,周正、朱琳(老)、朱琳(小)、曹灿、瞿弦和、石维坚、虹云、陈铎、李扬、田华、谢芳等名演员,使“星期朗诵会”在首都舞台上重放异彩。殷之光心中的那粒种子再次萌动、发芽,他想:歌舞团、话剧团、曲艺团……各种文艺团体争奇斗艳,而朗诵作为往立的艺术形式为什么就不能有一个自己的专业团体呢?

1981年,殷之光开始组建北京朗诵艺术团,可谓是“跑断了腿,说干了嘴”。1983年4月23日,几经周折,经北京市文化局批准,北京朗诵艺术团正式成立,在经济上实行自负盈亏,团里的行政工作由演员分别兼任。殷之光也毅然扔掉了中央广播文工团演员剧团的“铁饭碗”。建团后,殷之光率领十几名团员,挤火车、啃面包、睡教室,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服务广大青少年为宗旨,奔赴全国各地举办各类朗诵演出。这支“城市里的乌兰牧骑”辗转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短短几年就为大中小学和基层群众演出近千场,在北京、天津、郑州等地掀起了阵阵朗诵热。

殷之光回忆建团之初的“窘境”时笑着说,他捡废品和砍价儿的功夫就是那会练出来的,“最初是从别的单位借了三间平房,门窗桌椅都得自己想辙,能修的修,能捡的捡。”直到现在,殷之光也爱逛批发市场,“几年前我发明了用打鼓为朗诵配乐,效果非常好。我最初用的鼓就是从天意小商品批发市场买的,大中小三号,150到200元一个,大号我给砍到100元,交钱时我跟摊主说,那两个鼓也卖给我吧,中号的我给80元,小号的50元。摊主说您可真会砍价儿!鼓架子也是我自己买材料找人焊的,漆是我自己刷的。那会儿经常到外地演出,睡觉就在学校拼几张课桌解决,吃饭,有面包和水就行。”

上世纪80年代,这个没有奖金、没有公费医疗的艺术团,刚刚略有盈余就第一时间向中国儿童福利基金会捐了300元,还认购了1000元国库券。

就在记者采访时,殷之光还接了几个演出邀约电话,他反复说的一句话是:我不收钱,我可以尽义务,别的演员我来说,尽量减轻你们的负担。

如今,殷之光更愿以“朗诵者”自称。“艺术家、大师太多了,我就不凑热闹了。搞朗诵,收入和付出是否腋正比,不是我考虑的。而由市场决定的东西不一定是正确的。只要老百姓喜欢听我们的朗诵,我们就去演出,义不容辞。现在我每年能有四五十场演出吧。以前多的时候一天要赶三场,一年两百多场演出。这几年,主要是腰不好。舞台是站上去的,不是占上去的。所以我一直在坚持治疗、服药,越是这岁数儿,越怕让观众失望。

著名诗人臧克家曾送给殷之光一首诗:“你的一张口打动过多少人?到处传播社会主义最强音。一腔热情像翻腾的沸水,你是诗歌朗诵的一名功臣。”有段时间,殷之光不敢把臧老手书的赠诗挂在家里,臧老后来对他说:“我说的是‘一名功臣,又没說你是唯一功臣。大胆挂。”

节点四

1984年的意外之喜

同一首诗30年被朗诵了3000余场

殷之光的朗诵辨识度高且独树一帜。他既能深刻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又能很好地展现作品的艺术魅力。他的朗诵感情真挚、饱满、热烈、奔放,节奏鲜明、生动活泼,如大江奔流,又如金石之声,有着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和震撼力。他朗诵的代表作《我骄傲,我是中国人》《周总理办公室的灯光》《雷锋之歌》《可爱的中国》《有的人》等都给广大观众、听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84年有一个意外之喜,殷之光朗诵了著名诗人王怀让的力作《我骄傲,我是中国人》,反响空前热烈。从此,带着这首诗,殷之光几乎走遍了祖国的城市乡村,他也从激情澎湃的青壮年到了常需轮椅代步的耄耋之年。这同一首诗,被殷之光朗诵了3000余场,且场场掌声如潮。这大约也是朗诵界绝无仅有的一个纪录吧。从某种意义上说,这首诗已然成为殷之光艺术生命的一个特殊印记和符号,记录并承载着他的青春、梦想、执着和追求。

殷之光在电视里、广播中、舞台上朗诵过不同内容、不同题材、不同风格的诗歌、散文、故事、寓言等文学作品总計400余篇,而且每一个作品都被他诠释演绎得不同凡响。尽管这400余首作品的朗诵资料由于各种原因大多没有保存下来,但殷之光在朗诵艺术上的每一次淬炼、每一次前进、每一次创新,都不会湮没无闻。正如诗人臧克家在为他的题词中所写的那样:“人生的价值在于贡献,你为朗诵艺术奋斗了半生,神州大地回荡着你诗的声音,火热的激情鼓舞了千万人心。”

据悉,由中国文化出版社出版的《殷之光朗诵诗选》一书即将出版。这本书收录了殷之光朗诵的300余篇代表作品,分为“祖国之恋”、“伟人情怀”、“红色纪念”、“江山多娇”、“风流人物”、“精神颂歌”、“放歌城市”、“行业礼赞”、“节日抒怀”、“魅力校园”、“人生感悟”、“带刺玫瑰”、“古典诗词”等15个篇章,从中可以管窥殷之光朗诵艺术的精华以及朗诵人生的精彩瞬间。

节点五

1985年的一次“邂逅”

霍英东说:“谢谢你的朗诵,我是一个真正的中国人。”

1985年2月,霍英东先生倡议的四城市网球元老赛即将在广州拉开战幕。在开幕式的盛大宴会上,殷之光激情朗诵了《我骄傲,我是中国人》,赞美伟大祖国的崭新面貌,同时也对霍英东先生的爱国主义精神表示敬意。霍英东先生激动地举起酒杯,对初次见面的殷之光说:“谢谢你的朗诵,我是一个真正的中国人,我做了我应该做的一点事。”就这样,两人由“邂逅”到相识相知。

不久,霍英东到北京参加全国政协会议时,与殷之光再次见面。殷之光将臧克家特意书写的条幅转赠霍英东先生,条幅上写道:身在异乡,爱国情深,富而能仁,乐于助人。

在京期间,霍英东向殷之光提出:可以用他的名义邀请北京朗诵艺术团,在每年的11月到广东省做巡回演出,以朗诵艺术的形式推广普通话,并由他每年提供活动经费3万元……

殷之光至今感念霍英东先生当年对北京朗诵艺术团的支持。“毕竟要维持朗诵团的正常运转,还是需要一些起码的活动费用的。但是我们不是为了赚钱,搞朗诵也无钱可赚!这么多年,我们一直是这么做的。”

30多年来,北京朗诵艺术团在殷之光的带领下,坚持党的文艺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方向,为全国20多个省市的广大观众演出了《我爱你,中国》《理想之光》《奉献之歌》《人生的价值》《公仆颂》《永恒的纪念》《把青春献给祖国》等各种专题朗诵会数千场,同时几乎走遍了京城的大、中、小学。此外还支持许多地区的劳教所、教养院、监狱、收容所、戒毒所的帮教工作,为失足青年演出数十场,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

节点六

2004年的自掏腰包办大赛

总是敢于第一个吃“螃蟹”

在近70年的朗诵生涯中,殷之光总是敢于第一个吃“螃蟹”,在中国当代朗诵史上创造了多个第一:第一个下基层办朗诵艺术讲座;第一个走进少管所;第一个到老山前线;第一个创办朗诵艺术团……

对于为什么总是敢于第一个吃“螃蟹”,殷之光说:“可能是我太爱朗诵的原因吧。因为这种近乎痴狂的爱,使我总是对困难估计不足,同时又总是会想尽办法克服困难,去争取胜利!所以我没有时间和精力瞻前顾后、左右摇摆。你也可以说我傻,说我不懂世故,但我可能也得益于这种不懂吧,因为不懂世故,所以才会最大程度地减少内耗、摩擦和自我消耗。古往今来成大事者,又有哪个是瞻前顾后、左右摇摆之人?”

2004年,殷之光自掏腰包创办“殷之光杯”朗诵艺术大赛,已成功举办了10届。参加者来自全国各地各行各业,人数达2136名之多。

“殷之光杯”朗诵艺术大赛的参赛门槛低、评委门槛高,特色鲜明,辐射面广,对于推动和繁荣群众朗诵活动,服务广大朗诵爱好者做出了积极贡献和有益探索。“我办的这个朗诵大赛从不接受企事业单位的任何赞助,不收取参赛者的任何费用,所有支出均由我个人自掏腰包。”

为朗诵,殷之光真是敢于豁出一切。当年做心脏手术前,他特意叮嘱家人和朗诵团的工作人员:“如果我不行了,一定要把朗诵艺术大赛的费用留出来……”为了这个朗诵大赛,殷之光已累计出资20多万元。在“殷之光杯”朗诵艺术大赛的推动下,有18个群众朗诵团至今仍活跃在公园和社区……

节点七

2018年的再出发

倡议并创办“首都百姓朗诵大舞台”

耄耋之年,殷之光还在探索和创新,还在奋斗路上跋涉着。他明知病痛缠身、余生宝贵,却还是不由分说地投身到大量公益活动中。比如殷之光刚刚倡议并创办了“首都百姓朗诵大舞台”,他称之为:为朗诵艺术再出发!

再出发也意味着再奋斗!

殷之光为“首都百姓朗诵大舞台”制定了周密详细的实施方案,目前已经有序地组织了首次活动和演出。殷老介绍说,“大舞台”的宗旨是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大舞台”的任务是深入基层、服务百姓。通过“快乐朗诵为百姓,百姓朗诵享快乐”,使“大舞台”逐步成为深受首都百姓喜爱的朗诵新品牌、艺术新坐标。“总之一句话,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是‘大舞台的舞台。我们要努力发挥自身的优势和影响力,为传播朗诵艺术、普及朗诵艺术,为传承传统文化、弘扬优秀文化,不断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起到引领和推动作用。”

然而,说到底这一切还是免费!所有付出都是自愿和尽义务。

记者问他是怎么想的,动力是什么?家人是如何看待您这位最早一批下海却一直没发大财的大名人?

殷之光说:“我自己就是怀着对朗诵的热爱这么一路走过来的,我一直觉得自己很幸福、很富有。家人也很支持我。生活中和我有一样感受和追求的人,太多了!我们可以说是志同道合,亲如一家。”

对于朗诵界的现状和未来,殷之光有点喜忧参半。喜的是朗诵越来越深入群众、深入生活,朗诵活动越来越丰富多彩,忧的是协会、组织多了,又出来一堆“主席”、“主任”、“秘书长”等职务。这也是殷之光坚称自己只是一名朗诵者的原因。他是一位深受群众欢迎的朗诵艺术的倡导者、普及者、实践者。他说自己对朗诵是真爱,不是假爱;对公益是真做,不是在那儿忽悠。

记者问他:您的这一身朗诵绝活儿如何传承下去,有没有收徒弟?平时您是如何保健养生的?殷之光说:“我没想过这些。倒是总有人要拜我为师,我不敢应啊。我就是觉得无论干什么,只要真爱、真做就一切都不怕,就一定能成功。”

殷老活得真,舞台上的他真潇洒,生活中的他也是真累。

一旁的助理李妤婧是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毕业,身兼导演、演员、主持人,她笑着说:“您来采访前,殷老师还在指导我朗诵呢。”

不知不觉中,采访已到下午一点多。殷老执意要和家里做好炸酱面等他吃饭的夫人告假,他说想和我们多聊一会儿。李妤婧飞快地到楼下买来几个馅饼几碗粥,我们就蓍点咸菜,吃得很香。

因为下午两点钟殷老还要做腰部治疗。记者起身告辞,看得出殷老还想聊,电话中跟大夫说:“您让我再歇会儿嘛。”我们都乐了……

猜你喜欢
艺术团舞台艺术
军迷大舞台
军迷大舞台
“金钟之星”艺术团走进精准扶贫首倡地花垣县
中国音协金钟之星艺术团慰问演出走进十八洞
纸的艺术
大学生朗诵表演艺术团组织建设和管理研究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
“心连心艺术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