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仁科大连港口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辽宁 大连 116001
正文:
透水性混凝土本身空隙较大,在城市地表温度、城市地标湿度调节上具备显著的优点。目前国内外学生对透水性混凝土均进行了深入研究,为改善透水性混凝土力学性能提供了文献支撑。本文以为试验的形式,分析透水性混凝土设计及性能,详细分析如下。
本实验选择3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9.5-16粒径石灰岩碎石、4.75-16混合粒径石灰岩碎石、4.75-9.5小粒径石灰岩碎石、普通自来水。
考察不同强度水灰比、骨灰比对透水性混凝土强度的影响。水灰比配合比为0.30、0.32、0.34,骨灰比为3.6、4.0、4.4。本文主要选择三种不同的骨料配合比方式,探讨骨料粒径与透水性混凝土的关系。
试件规格为:100mm×100mm×100mm,为正方体试件,主要应用在抗压强度与透水性测试。
选择插捣工艺,开展三层插捣,第一层为试件1/3模具位置,连续插捣15次;第二次为试件2/3模具位置,连续插捣20次;第三次为试件满高位置,连续插捣25次。在试件成型24h后进行编号拆模,温度控制在18℃-22℃,湿度控制在90.0%以上,在此环境下养护28d。
参照GB/T50081-2002标准开展测试,使用液压式万能压力机加压,加载速度为0.5MPa/s-0.8MPa/s,对每组试块样本实施受压承载力试验,取三个试件结果平均是,以此作为抗压强度数值。
从高度为20cm的方形套筒上端边缘进行注水,水流通过截面为z,试块渗透水流入下端盛水容器。在注水阶段需要强化水流量控制,促使水头高度维持在10cm,避免水侧漏受到影响。使用石蜡密封,保障水流区域,T为单位时间,V为体积水量,K为透水系数。
透水性实验装置,具备加快速度方便、测试精准性强、环境适应性强的优势,与其他测试试件相比,实用性更强,可为实验开展奠定基础。在测试阶段不需要刻意维护,两人配合即可完成试验。装置本身为不锈钢整体,为可拆卸形式,可保障密封性与可靠性。
下表1为水灰比为3.60时得到的实验数据,通过分析下表数据可得知,水灰比为0.30-0.34阶段,开展透水性混凝土强度、透水性实验,可得知随着水灰比增加,透水性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与透水性也会增加。若水灰比过小,无法有效包裹骨料颗粒表面,会降低颗粒粘结力,进而降低透水性混凝土抗压强度。通过增加水灰比,可提升水泥浆液的流动性,保障骨料均匀包裹,以此实现透水性混凝土强度的提升。
表1 水灰比对透水性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下表2为水灰比0.30得到的实验数据,随着水灰比数值的不断变化,会增加骨灰比,使得抗压强度减少,透水系数增加。因此,透水性混凝土抗压强度会受到骨料、水泥浆体粘粘强度的影响,导致水泥浆体抗压强度与界面厚度受到影响。
表2 骨灰比对透水性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水泥浆体抗压强度由水灰比决定,若水灰比数值确定,随着水泥量的增加,会增加骨料的包裹强度、水泥浆液的厚度,使得粘结数量增加,进而导致抗压强度提升。另外,随着水泥用量的增加,会减小水泥孔隙率,进而导致透水性混凝土的透水系数降低。
下表3为0.34水灰比获得的实验数据,若水灰比与骨灰比保持不变,透水性混凝土抗压强度与骨料粒径成反比。若骨料粒径为混合粒径,透水性混凝土抗压强度高于单一和料粒径透水性混凝土抗压强度。透水系数与骨料粒径成正比,混合粒径透水系数低于单一骨料粒径透水系数。
表3 料级配对透水性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基于上表数据得知,骨料粒径越小,单位体积内骨料颗粒接触点越多,形成的骨架余越密,胶结面积越大,可实现透水性混凝土整体强度的提升,此阶段透水系数与骨料密集度成反比。笔者认为,混合骨料粒径混凝土形成的节点比小粒径骨料节点更密集,可实现透水性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提升,减少透水性混凝土透水系数。
通过深入研究水灰比、骨料配比、骨灰比等配备的抗压强度与透水性,开展正交试验设计,获得下表4数据。
表4 正交实验结果极差分析
通过整合表1、表4数据,开展深入分析得到以下结论。
第一单位体积水泥用量会影响透水性混凝土性能,降低其透水系数、抗压强度,对水灰比、骨料颗粒影响次之。
第二,透水性混凝土与单位体积水泥用量成反比,随着水泥用量的增加,会导致透水性混凝土性能降低。力学性能与单位体积水泥用量或水灰比成反比。
第三,最佳透水系数为4A,最佳抗压强度为7C。通过对比两个最佳配合比,可保障透水性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与透水性能。笔者建议,透水性混凝土设计配合比分别为:水灰比0.32,粒径9.5-16,骨灰比为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