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军 周跃峰
(1.安阳工学院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455000,安阳; 2.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610031,成都//第一作者,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隧道穿越软弱破碎带时极易发生塌方和突水等突发性灾害。一旦施工方法不当,造成的损失不可想象[1-3]。隧道穿越软弱破碎带时,采取常用开挖支护方式很难避免塌方及涌水等风险。因此,施工中除了按照一般工程施工技术要求外,还要采取针对性较强的辅助方法——信息化施工方法[4-6]。
20世纪40年代后期,土力学理论问世。此后,信息化施工方法随之逐步形成[7]。该方法的特点:评价、修正、再评价,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进行下一道工序。20世纪60年代,奥地利学者拉布西维兹(L.V. Rabcewicz)教授在从事隧道施工实践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新奥法”施工模式。后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岩土力学参数的反分析及计算理论的研究取得了较多的成果[8]。文献[9]基于位移-应变反馈的基础上,提出了确定初始地应力与地层弹性参数值有限元法。文献[10]提出了同时确定初始地应力和地层特性参数的优化反演理论。至20世纪90年代,随着信息化量测技术的应用及数据处理技术手段的不断更新,信息化方法也得到了极大地发展。Palph Peck等在《施工反思》中写到:“信息化方法具有天生解决存在问题的能力……”国际隧协前主席Eisenstein曾指出:“信息化方法特别适于隧道工程。”可见,采用信息化方法施工形成了施工监控、及时反馈的连续性动态体系,可以预见险情,便于施工方及时采取措施,能修正指导施工,可为确保隧道安全通过软弱破碎带提供可靠信息,特别适用于隧道穿越软弱破碎带的施工过程。
本文以某隧道为例,总结相关经验,旨在为类似工程设计施工提供参考。
某隧道全长2 131 m,其进口段(DK 462+235—+390)为4.4‰的上坡,出口段(DK 462+390—DK 464+366)为3‰的下坡。该隧道采用信息化施工方法顺利地穿越了长达322 m的软弱破碎带。
该施工区段地表覆土较厚,相对高差为50~200 m。地表呈波状起伏,丘形与山脊多呈圆形及长条状等。丘间槽地相对平坦,植被较发育。
隧道软弱破碎带所处里程为DK 462+850—DK 463+172,属逆断层。隧道与断层夹角约70°,走向约北西310°,软弱破碎带宽度为5~20 m,且含水量较大。为了加快施工进度,设计上采用进出口双向开挖方式。在施工过程中,进口端围岩出现大变形现象,而出口端也由于隧道涌沙,导致隧道堵塞。
由于隧道处于软弱破碎带地段,故应在相关规范的指导下,并结合具体实际情况布设测线。隧道监测结果显示:
(1) 1月25日~31日,在里程DK 462+515—+528段,衬砌出现了宽度在1~3 mm之间的纵向裂纹;在里程DK 462+530—DK 462+560段,地表出现了最大裂缝宽度为15 cm的环状裂缝。
(2) 5月7日,里程DK 463+200位置的隧道左侧拱腰处,在开挖过程中出现1个溶洞。该溶洞宽约1 m,高约2 m。
(3) 5月24日~27日,上述溶洞突然塌陷,同时出现涌水、涌沙现象,致使初期支护失效。
DK 462+500—DK 463+200段经过设计人员测绘及建议,补充了9个勘探孔。经过进一步勘探分析,该隧道处在岩浆挤压破碎带强风化带内,且节理裂隙及地下水发育;而DK 462+900—DK 463+050段正上方为1所小学及近100家住户。隧道在此软弱破碎带开挖,可能会给房屋带来安全隐患。
在隧道开挖过程中,将通过现场量测获得的监测信息,及时准确地反馈给施工现场;使施工一线的技术人员能及时调整和确定合理的围岩动态支护参数。这个过程即为软弱破碎带隧道信息化施工[11-15]。图1为软弱破碎带隧道信息化施工流程。
图1 软弱破碎带隧道信息化施工流程
针对案例隧道围岩破碎带信息化监测结果,指挥部专项研究小组最终决定采用超前注浆的方法加固围岩,以强化支护,并对该隧道支护及衬砌等进行了相应调整。
3.2.1 DK 462+635—DK 462+850段
(1) 拱部采用每环15根、长为8 m,φ75的超前注浆管棚。该注浆管棚纵向间距为3 m,环向间距为0.6 m,浆液采用单液水泥浆。
(2) 支护结构采用全环I18型、榀间距为0.6 m的钢架,同时加设网格间距为25 cm×25 cm的φ8钢筋网,混凝土喷层厚度为25 cm。此外,为补充注浆,还在拱墙上布置了长为3 m、间距为1 m的φ42预留锚管。
3.2.2 DK 462+850—DK 463+172段
为了防止地下水涌入,采用水泥-水玻璃双液浆超前帷幕进行加固。加固范围为:拱部开挖轮廓线以外5 m以内,边墙开挖轮廓线外3 m以内。注浆帷幕布置见图2。具体技术要求如下:
(1) 水泥浆与水玻璃浆液体积比为1∶0.8,其中水泥浆水灰比为1∶1,水玻璃浓度为40 Be,水玻璃模数为2.4~2.8。Na2HPO4为缓凝剂,其掺入的质量为水泥质量的2%。
a) 注浆纵断面布置
b) A-A断面
c) B-B断面
(2) 拱部采用8 m长、间距为30~40 cm的φ75超前管棚预支护,并配合采用榀间距为0.6 m的I18型钢架支护。
(3) 加设网格间距为25 cm×25 cm的φ8钢筋网,混凝土喷层厚度为25 cm。此外,为补充注浆,还在拱墙上布置了长为5 m、间距为1 m的φ52预留锚管。
(4) 在可能出现流沙的掌子面地段,开挖时应喷射厚度为10 cm的混凝土面层,以及时封闭流沙。
(5) 采用台阶法开挖,在拱脚处设锁脚锚管,以防止拱脚收缩和掉拱,同时还设置了临时仰拱。
针对案例隧道开挖过程中遭遇复杂的地质条件(如岩体破碎、含水量大,小溶洞塌陷等),采取了超前注浆帷幕加固及现场围岩监测等措施,确保了隧道安全顺利地通过此次破碎带。
对DK 462+632里程处断面起拱点的水平净空收敛测量,测量结果如表1所示。起拱点的收敛-时间曲线见图3。
表1 隧道水平净空收敛观测记录
图3 水平净空收敛-时间曲线
(1) 通过对某隧道实施信息化施工方法,准确及时地反馈了施工信息,从而有效地指导和确保隧道得以安全顺利进行穿越300 m以上的破碎带,既避免发生事故后再处理,节省工程投资,又保证施工进度。
(2) 在隧道软弱破碎带施工中,需根据现场的实际工程地质条件,对围岩的变形进行监测和严格控制,便于在施工中第一时间掌握突发情况,能迅速调整施工方案,使现场施工安全始终可控。
[1] 杨会军, 胡春林, 谌文武, 等. 断层及其破碎带隧道信息化施工[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4, 23(22): 3917.
[2] 肖林萍, 赵玉光, 李永树. 单拱大跨隧道信息化施工监控量测技术研究[J]. 中国公路学报, 2005, 18(4): 62.
[3] 刘志刚, 赵勇. 隧道隧洞施工地质技术[M]. 北京: 中国铁道出版社, 2001.
[4] 谭忠盛, 任少强, 张弥. 风火山多年冻土隧道信息化施工[J]. 土木工程学报, 2005, 38(1): 99.
[5] 曲海锋, 刘志刚, 朱合华. 隧道信息化施工中综合超前地质预报技术[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6, 25(6): 1246.
[6] 张桂生, 刘新荣, 胡元鑫. 隧道信息化施工监测的项目化管理实践与思考[J].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09, 5(1): 175.
[7] 陈勇. 灰色理论在隧道信息化施工中的应用及施工数值分析[D]. 长沙: 中南大学, 2008.
[8] 龚立强. 水布垭导流大跨度隧道信息化施工及有限元数值分析[D]. 成都: 西南交通大学, 2007.
[9] Sakurai S, Takeuchi K B. Anlysis of measured displacement of tunnel[J]. Rock Mechanics and Rock Engineering, 1983, 16(3): 173.
[10] 古德曼R E. 岩石力学原理及其应用[M]. 北京: 水利电力出版社, 1990.
[11] 中国公路学报编辑部. 中国隧道工程学术研究综述[J]. 中国公路学报, 2015, 28(5): 1.
[12] 罗兴虎. 港珠澳大桥珠海连接线拱北隧道信息化检测分析[J]. 铁道建筑, 2015(5): 86.
[13] 雷军, 白明洲, 许兆义, 等. 地铁隧道施工期冻结法穿越断层破碎带施工效果现场试验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8, 27(7): 1492.
[14] 徐福田. 大跨度平顶直墙暗挖通道穿越高危风险源施工技术[J]. 施工技术, 2015, 44(6): 108.
[15] 沙爱敏, 吕凡任, 邵红才, 等. 某商业中心深基坑变形检测与分析[J]. 施工技术, 2014, 43(4): 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