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伟锋,谢莹莹
(武夷学院 旅游学院,福建 武夷山 354300)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期,旅游经济的勃兴为城市空间网络结构研究带来新的话题,其中,区域旅游经济的协调发展已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这在客观上要求学术界梳理区域旅游经济的关联程度、空间网络结构特征、演化规律等问题,寻求学理支持,制订科学的旅游经济发展政策,促进区域旅游的协同发展。闽北是朱子文化、茶文化发祥地,是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地,具有突出的资源优势,旅游业是经济发展的动力引擎,区域旅游经济协调发展是学术界研究的重要问题域。闽北确立了大武夷旅游发展目标,各城市的旅游合作和旅游经济关联度不断增强,区域旅游经济空间结构从单极核心逐步向网络结构演化,形成了全域旅游格局。
闽北旅游经济的研究重在资源整合与区域合作,城市空间联接为网络结构。21世纪以来,旅游业已成为支柱产业,鉴于旅游资源的有限性和互补性,区域间的旅游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区域旅游合作日渐加强,旅游经济空间结构的研究越来越重要(王德忠等,1996)[1]。区域经济空间在旅游推动下相互作用(谭传凤等,2001)[2],其关联性促进了旅游空间结构形成(杨国良等,2007)[3],该结构通过旅游节点来联接,并且需要根据旅游节点城市进行选址(Shih,2006)[4]。如入境旅游上海和西部省份之间存在着强关系 (刘宏盈、马耀峰,2008)[5],区域一体化背景下,京津冀地区(尚雪梅,2012)[6]、湖南省(方世敏等,2014)[7]、武汉城市圈(王博、吴清等,2015)[8]等地区旅游经济空间存在着较强联系度,而多地区联动、多核心旅游经济圈构建、特色品牌培育等措施是重要路径(赵惠莎等,2016)[9]。旅游经济关联性研究的主要范式是社会网络理论(Scotto,Cooper,2008)[10],乡村旅游(Lee,Choi,2013)[11]、区域旅游(于洪雁等,2015)[12]等空间之间的旅游经济联系适用于该研究方法。本研究借助社会网络分析法,通过观测旅游经济空间结构的演化来分析闽北旅游产业的发展历程,为区域旅游合作及城市旅游圈建设提供理论基础和分析视角。
闽北涵括了南平市所有县级行政单元,即武夷山、延平、建阳、建瓯、邵武、松溪、浦城、光泽、顺昌、政和等10个城市,以这些城市作为区域旅游的研究样本,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其一,以世界双遗产地为核心,旅游经济向周边城市辐射,形成了旅游圈,推动着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其二,区位优势明显,客源潜力大。闽北毗邻浙江省和江西省,随着合福铁路的开通,客源优势日益明显,有利于向周边地区输送游客;其三,旅游资源和产品差异化,便于旅游的延伸与合作;其四,旅游服务业是闽北的支柱产业。千亿计划所制定的大武夷、大产业、大发展等旅游产业规划,推动着各个县市旅游业的协同发展。
为保证数据分析的信度和效度,本研究以10年为观测周期,选取2005、2010、2015年3个时间截面,采用旅游总收入与总人数数据分析闽北各县市旅游经济的空间变化。城市间距离由百度地图里的测距工具测量获取,其他数据从各旅游地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统计年鉴以及旅游局官网中获得。
本文在引力模型的基础上,引入修正系数加以修正,对南平各个地区的旅游 经济联系度和旅游经济发展方向进行探析,其公式为:
式中:Rij为 i、j旅游地的旅游经济联系指数;Pi、Pj为 i、j旅游地的旅游总人数;Vi、Vj为 i、j旅游地的旅游总收入;Dij为两中心地的公路距离,修正系数Kij,表示地区i对Rij的贡献率。
本文运用Ucinet 6软件对闽北各节点的整体网络密度、中心度、核心—边缘等社会网络方法进行计算,分析闽北各地区旅游经济网络结构的演化特征,从而得出相应的结论与对策。
(1)整体网络密度
网络密度通常用于研究节点之间的接近度,是对旅游目的地网络整体结构的有效指导。取值范围为[0,1],各节点的关系越紧密,密度就越大。其表达式为
(2)中心度
中心度是用来反映城市节点在网络中的权力与重要程度及关系程度,从而分析出该地区是否处于中心之地,主要包括:
点度中心度,通过它的测量,我们可以很明显的分析出居于中心地位的行动者,从而反应出节点自身的交际能力。计算公式为:
其中,CRD(i)为点i的相对点度中心度 ;CAD(i)为点i的绝对点度中心度。
中间中心度,中间中心度是用来检验该节点位于中心的可能程度,其数值越大,表示其它节点越受它控制,计算公式为:
其中,CRBi为点i的相对中间中心度;CABi为点i的绝对中间中心度;bjk(i)表示点 i能控制点 j、k 交往的能力;gjk表示点 i、k 之间存在的捷径数目;gik(i)表示点 j、K之间存在的经过点i的捷径数目;其中bjk(i)=gjk(i)/gjk[13]。
接近中心度,体现节点之间的捷径距离之和,显露不受其他节点控制的程度,计算公式为:
其中分别表示点i的相对接近中心度和绝对接近中心度;dij表示点i和j之间的捷径距离[14]。
(3)核心— 边缘
核心—边缘结构分析反映了闽北各地区在旅游经济网络结构中的位置,从而显示出哪些地区节点是位于核心区的,哪些又是位于边缘区,然后寻找出它们之间存在的内在关联,进而为改善区域经济的不协调发展提供依据和方法。本文采用Ucinet 6软件的Core/periphery进行核心—边缘分析。
为了分析南平市各个区、县的旅游经济空间网络结构的发展变化特征,选取2005年、2010年、2015年为研究节点,分别计算出南平市各个地区之间的旅游经济联系指数,利用Ucinet 6软件生成邻接矩阵,分别计算出三个时间段的网络密度,并绘制出闽北旅游经济网络结构图(图1)。2005年,南平市的旅游经济整体网络密度为0.14,网络密度较低。如图1所示,网络空间关系线数仅包含13条关系线数,闽北各城市与武夷山建立着单项联系,形成了以武夷山为核心的旅游经济网络结构。而顺昌、建阳、政和、浦城、松溪之间尚未建立直接联系,表明这一时期闽北区域旅游经济联系不紧密,相互依赖性弱。2010年,网络密度上升到0.4778,延平、建阳和邵武已与其他城市建立双向联系,空间结构由主核心向次核心延伸,空间网络初步形成。但从网络密度看,旅游经济空间联系不够紧密。2015年,网络密度增加到0.8778,各节点城市基本实现了双向联系,表明了闽北10县市旅游经济空间聚集度增强,旅游经济依赖性日益明显,也表明闽北各县市的旅游经济空间格局变得越来越合理。
中心度通过城市间的联系紧密程度来量化一个城市在空间中的中心地位。划分为点度中心度、中间中心度和接近中心度。点度中心度表示城市节点之间彼此相连的中心指数。连接指数越高,城市的中心地位越明显。中间中心度是指一城市处于城市之间相互联系空间网络捷径之上,掌握着资源的控制权。而接近中心度用于测度一种不受他人控制的程度,若一城市在空间网络结构中与其它城市距离均较短,表明该城市不受控程度越高。
点度中心度包括点出度和点入度两个指标,通过Ucinet 6软件中Network/Centrality/Degree模块可以计算出点度中心度的点入度和点出度的值。如图2所示,旅游经济空间网络结构经过三个阶段的演化,点出度和点入度的值都在不断的增加,可以看出闽北各县市旅游经济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不断增强。2005年,武夷山点出度值较高,光泽、松溪、浦城、建瓯、顺昌、建阳、政和等城市点出度值为0,说明除武夷山外,其他县市尚不具有对外影响力。而从点入度指标值可以看出,各个城市的值都比较低,表明空间网络尚未形成双向联系。2010年,从点出度的值来看,各个地方的数值都在逐渐增大,延平、邵武、建瓯、建阳点出度的值增加的尤为明显,对旅游经济网络的影响逐步增强。从点入度来讲,除了松溪、光泽、政和等地外,其他县市的旅游经济联系明显增强。至2015年,武夷山、延平、邵武、浦城、建瓯、顺昌、建阳的点出度、点入度值明显增大,闽北逐步形成了彼此依赖的旅游经济空间网络。
图1 闽北旅游经济网络结构(2005-2015)Figure 1 The tourism economic network structure in Northern Fujian(2005-2015)
图2 闽北旅游经济网络结构网络中心度(2005-2015)Figure 2 The network center degree of tourism economic network structure in Northern Fujian
中间中心度就像一个中介者,其他节点经过该桥梁与其他节点建立联系,对其他节点具有控制作用。运用Ucinet 6软件中Network/Centrality/Betweenness模块计算网络的中间中心度。由图2可知,2005年,除了邵武,其他地区的中间中心度均为0,说明闽北各地区的旅游经济相对独立。2010年,武夷山、邵武的中间中心度的值分别为5.667和9.667,是均值的两倍,表明这一时期旅游经济网络逐渐被武夷山和邵武所操控。同时,延平、浦城、建阳、建瓯的指标值也在上升,结合图1分析,延平、浦城、建阳和建瓯等城市空间网络结构的构建主要是通过武夷山这一中心节点实现的。2015年,武夷山、延平、邵武等地区的中间中心度大幅度降低,而浦城、建瓯、顺昌、建阳和政和的指标值有所上升,其影响力逐渐增大,表明网络结构日渐完善,各城市旅游经济的协调性日渐增强。
接近中心度包括点出度和点入度,除了测量行动者是否控制其他旅游地外,也测量其是否受其他旅游地的控制。运用Ucinet 6软件中Network/Centrality/Closeness模块计算网络的接近中心度(图2)。通过对比发现,2005年,南平市各个地区的接近中心度的点出度和点入度的值都比较高,均值达到77.5,表明各城市的接近中心度较低;2010年,接近中心度的指标值大幅下降,均值降至35.5,2015年下降到10.1,可见,经过10余年的旅游发展,武夷山、延平、建阳、邵武已逐渐实现了与其他城市的“短距离”,减少对其他城市旅游经济的依赖性。武夷山的中心区域地位也逐渐减弱,旅游经济空间结构已呈现出网络状特征。
根据Ucinet 6软件中Network/Core/Periphery模块计算出闽北旅游经济网络的核心-边缘结构数据。如表1所示,2005-2010年,闽北旅游经济空间网络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核心城市由原来的4个增长到7个,呈现出多核心共同发展的格局。关系密度由0.417提升为0.786,增长了近1倍,表明核心地区的城市旅游经济关联程度不断增大。至2015年,核心区的关系密度增长到1.000,边缘区城市之间的关系密度也大幅提升到0.75,二者相差不大,同时,二者的拟合指数为0.439。表明闽北各地区的旅游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旅游经济网络基本完善,多数城市旅游业的发展基本趋于稳定。
经上文分析可知,闽北旅游经济空间结构经过三个时间阶段的演化,旅游经济空间结构从松散孤立发展到网络关联。事实上,影响结构演化的因素十分复杂,以“世界遗产地旅游为引擎”,以“政府、资源为两轮”的驱动机制等多种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推动空间结构的完善。
表1 闽北旅游经济网络核心-边缘结构(2005-2015)Table 1 The core-periphery structure of tourism economic network in Northern Fujian(2005-2015)
2012年,南平市政府在《关于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已提出“舞活龙头、带动周边”的旅游发展战略。闽北旅游业发展过程中,武夷山市作为世界双遗产地,引擎作用明显。从游客量、旅游收入来看,2016年,南平市共接待旅游总人数3441.72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463.57亿元。其中,武夷山市共接待中外游客1093.88万人次,占比32%;旅游总收入192.63亿元,占比42%。可见,武夷山作为旅游业龙头,需发挥增长极作用,推动其游客流、资金流、信息流等向周边地区扩散,促进旅游经济空间网络结构不断升级和完善。
2012年,南平市政府提出培育“千亿旅游产业”政策,推动旅游产业快速发展。为贯彻产业发展战略,南平市政府先后通过十余个旅游发展规划推进闽北全域旅游的开展。《大武夷旅游发展创新提升规划》启动大武夷旅游圈概念并进一步对旅游产品进行提质升级;制定《南平市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规划》,对闽北旅游业未来的发展目标进行定位,打造休闲度假、康体养生、文化研学等功能于一体的国家养生休闲度假城市。同时,将绿色产业、创意产业政策贯穿到旅游产业之中,将全域旅游推行到武夷山、浦城、顺昌等各县市,不断完善旅游经济空间网络结构。
首先,闽北地区旅游资源类型多样,山体资源具有武夷山、佛子山、湛卢山等中国名山,水体资源有九曲溪、闽江、瀑布林温泉等,人文资源有朱子理学文化、宗教文化、红色文化、名人文化等。其次,资源禀赋具有独特性。庄园景观如武夷山香江茗苑茶庄园、邵武瀑布林温泉庄园、浦城小蜜包酒庄园等;特色村镇资源如五夫镇、和平古镇、元坑古镇等十镇廿村,这些独特资源逐渐开发为旅游产品,成为闽北山水、人文旅游产品的重要补充,推动着闽北旅游经济空间不断演化。
本研究以闽北10县市为案例地,选取2005、2010、2015年三个时间截面,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法,观测旅游经济空间结构的演变,分析区域城市旅游发展过程中的依赖性和协同性。结论如下:
第一,从整体上看,在武夷山旅游业拉动、政府政策和旅游资源推动等因素的作用下,闽北旅游经济网络密度不断增大,空间结构日益完善,各地区的旅游经济联系变得越来越密切,这有利于闽北区域旅游经济的协调发展及旅游资源的优化配置。
第二,从中心度的角度来看,武夷山作为旅游中心,发挥着“引领、辐射、扩散、均衡”等支配作用,带动其余城市旅游崛起,产生多点依赖,区域旅游经济的关联性增强,区域旅游经济圈逐渐形成。
第三,闽北各县市旅游经济的发展存在非均衡性,空间网络存在着核心—边缘的结构特征,整体网络由以武夷山为主体的单核心结构逐渐向以武夷山—建阳—建瓯—光泽—邵武—浦城为主体的多核心结构转变。而武夷山、邵武等城市旅游业发展较快,一直处于网络结构的核心位置。
根据南平市旅游经济网络结构的演化过程及特征,提出以下讨论:
第一,找差异,谋合作,求共赢。闽北各县市区位相近,资源同质化程度高,再加上武夷山作为世界双遗产,存在“形象遮蔽”现象。因此,需要依照地方特色,优势互补、互惠共赢。如建阳建窑遗址、邵武和平古镇、松溪湛卢山等资源具有不可替代性。只有各县市通过联合营销、资源整合等方式,进行功能互补和旅游分工,加强各城市之间的旅游联系度,才能互惠互利、实现共赢。
第二,发挥网络中核心节点的辐射作用,带动其他城市旅游业协同发展,逐步形成多层次空间网络结构的全域旅游。首先,武夷山为第一核心层,加强以武夷山为龙头的旅游目的地建设。依托世界遗产地、国家公园等品牌优势,凭借丰富的山水资源、茶文化、朱子文化资源,加快国际养生度假旅游城市建设,注重开发休闲度假、会议商务、文化旅游、科普考察等较高端的体验性旅游产品。其次,邵武、建阳、建瓯为大武夷全域旅游的第二核心层。依托武夷山品牌、客源、交通等优势,引导游客流、资金流、人才流等向次核心层延伸。通过大武夷旅游直通车,引导游客向周边地区扩散。最后,其余城市为全域旅游的第三层次,整合旅游资源,融入全域旅游发展格局。该地区以创新创意为先导,对区域旅游资源禀赋和旅游文化的趋同性与差异性进行梳理,依据特色文化与地缘优势,发展各自的特色旅游,并主动呼应旅游优质资源的整合的要求,进行大区域合作,塑造闽北整体旅游形象,共同形成多层次空间网络结构的全域旅游。
第三,加快培育特色旅游品牌,降低可替代性。在全域旅游经济网络中,城市间旅游产品差异化开发,整合特色资源,延长其生命周期。例如,邵武开发养生度假旅游产品、松溪开发湛卢山剑侠体育旅游产品、建阳开发建盏艺术旅游产品等,形成大武夷旅游线路,打造“泰宁-邵武-武夷山-松溪”最美生态漫游小道。将沿途田园风光、古镇名村、人文圣迹等进行串联,把生态景观道打造成为集观光、休闲、餐饮、养生等于一体的绿色旅游长廊,形成区域旅游品牌。
[1]王德忠,庄仁兴.区域经济联系定量分析初探:以上海与苏锡常地区经济联系为例[J].地理科学,1996(1):51-57.
[2]谭传凤,李祥妹.试论区域经济空间相互作用的微观机制[J].地理研究,2001(3):315-321.
[3]杨国良,张捷等.旅游系统空间结构及旅游经济联系:以四川省为例[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8):24-30.
[4]SHIH H.Y.Network characteristics of drive tourism destinations:An application of network analysis in tourism[J].Tourism Management,2006,27(1):1029-1039.
[5]刘宏盈,马耀峰.入境旅游流空间转移与省域旅游经济联系强度耦合分析:以上海入境旅游流西向扩散为例[J].资源科学,2008(8):1162-1168.
[6]尚雪梅.京津冀区域旅游经济空间结构研究[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114-119.
[7]方世敏,祝丹.湖南省城市旅游经济网络的结构演变与角色定位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4(7):48-54.
[8]王博,吴清,罗静.武汉城市圈旅游经济网络结构及其演化[J].经济地理,2015(5):192-197.
[9]赵慧莎,陈来生.长三角旅游经济空间结构演变及功能定位研究[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15-21.
[10]SCOTIN,COOPER C,BAGGIO R.Destination networks:four Australian cases[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8,35(1):169-188.
[11]LEE S.H,CHOIJ.Y.Evaluating spatial centrality for integrated tourism management in ruralareas using GISand network analysis[J].Tourism Management,2013,34(1):14-24.
[12]于洪雁,李秋雨,梅林,刘继生.社会网络视角下黑龙江省城市旅游经济联系的空间结构和空间发展模式研究[J].地理科学,2015,35(11):1429-1436.
[13]刘军.社会网络分析导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124-125.
[14]刘春.基于社会网络方法的中部地区城市群旅游空间结构研究[J].世界地理研究,2015,24(2):167-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