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朱子文化旅游开发研究

2018-06-27 11:32:58刘丹丹黄安民
武夷学院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朱子朱熹书院

刘丹丹,黄安民

(华侨大学 旅游学院,福建 泉州 362021)

中国著名历史学家蔡尚思教授赞誉:“东周出孔丘,南宋有朱熹,中国古文化,泰山与武夷。”以朱子理学为核心的“闽学”,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标识,也是福建省文化旅游的瑰宝。朱子理学影响远及东亚、东南亚以及欧美诸国,与海上丝绸之路契合度很高,在大力倡导“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下[1],在全面复兴传统文化的重要国策下,保护传承、创新发展朱子文化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发挥着重要作用。而福建省作为朱熹的诞生之地、成长之地、从师之地、树帜之地、颐年之地和长眠之地,几乎涵盖了朱熹所有重要人生阶段,是当之无愧的朱子圣地。借力“一带一路”倡议,打造朱子文化品牌,大力发展朱子文化旅游是福建省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数据与方法

研究数据资料来自福建省旅游局、福建省文物局、各地市政府、各地朱子文化研究会、各地朱氏宗亲会等各相关部门。并通过实地考察,调研了漳州、厦门、泉州、武夷山、建阳、尤溪等地的朱子文化旅游资源现状。根据考察结果与资料整理,通过Google Earth获取福建省朱子文化旅游资源点的经纬度坐标,将有效的151个研究样本数据录入Excel数据库,利用ArcGIS10.2操作平台将样本以点状要素标注在已配准地理坐标的福建省地图上,制作出福建省朱子文化旅游资源空间分布地图,并运用空间分析法,进行核密度测算等。

二、福建省朱子文化旅游资源概况

(一)旅游资源分类

福建各地市现有多处朱子文化遗存,通过对福建省朱子之路的主要地方节点、文物四大板块的资料搜集、旅游资源调查。发现目前福建省拥有关于朱子文化的不可移动文物134处和朱子家宴、朱子祭祀典礼等非物质文化遗产4处。另外还有朱子文化延伸的各式菜品饮食、人物事件、景物风光等旅游资源,主要分布在南平、福州、泉州、厦门、漳州等地。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的分类系统,其主要资源类型涉及7大主类、15大亚类和31个基本类型,共151个旅游资源点。

(二)旅游资源空间分布

1.总体分布特征

借助Google Earth对福建省朱子文化旅游资源所在的地理坐标进行提取,再利用ArcGIS10.2将这些旅游资源以点状要素可视化标注在福建省地图上,并对其进行核密度分析,生成福建省朱子文化旅游资源分布的核密度分析图(见图1)。由图1可知,其分布形成了武夷山-建阳-尤溪和泉州-厦门为核心圈的高密度分布地区。福建省可通过其空间核密度分布特点,在旅游开发上确定重点区域。

2.空间分布类型

以福建省朱子文化旅游资源所在的地理坐标作为点状数据在ArcGIS中进行空间可视化表达。点状要素有均匀、随机和凝聚3种空间分布类型,可用最邻近距离和最邻近点指数进行判别。其公式表示为:

最邻近点指数R定义为实际最邻近距离与理论最邻近距离之比当R=1时,说明点状分布为随机型;当R>1时,,点状要素趋于均匀分布;当R<1时,点状要素趋于凝聚分布。利用ArcGIS的Spatial Statistics Tools中的Average Nearest Neighbor进行运算,得出实际最邻近距离均值与理论最邻近距离均值之比R,结果如下:,由此可见,福建省朱子文化旅游资源分布属于凝聚分布。

3.县市分布特征

对朱子文化旅游资源点进行空间分析,在ArcGIS10.2中进行可视化处理,最后得出福建省朱子文化旅游资源县市分布情况(见图2)。由图2可以看出,福建省朱子文化旅游资源在各县市的分布具有不均衡性。其中南平市分布最为密集,其次是泉州市、厦门市、福州市。主要原因是朱熹长时间在南平活动,其诞生在尤溪,成长在武夷,拜师在延平,长眠于建阳。

图1 福建省朱子文化旅游资源分布的核密度图Figure 1 The nuclear densitymap of Zhu Xi's cultural tourism resources distribution in Fujian

图2 福建省朱子文化旅游资源空间分布Figure 2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Zhu Xi's cultural tourism resources in Fujian

(三)旅游资源评价

1.资源种类丰富,保护程度好

按照国家标准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福建省朱子文化资源涉及7大主类、13大亚类,22种基本类型,资源种类丰富、特色鲜明。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有机结合,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共生发展,现代社会与传统文化珠璧交辉。厦门同安、尤溪县、五夫镇、武夷山、建阳市对朱子文化相关的书院、遗址、居住地等多项资源被列入国家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旅游资源的保护程度良好。

2.文化底蕴深厚,影响范围广

“北孔南朱”说明朱子理学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化上的深远影响。朱子学远播东亚诸国,传入欧洲,对欧洲启蒙思潮中的一些思想家产生了影响。[2]至今韩国、日本、法国等国家成立专门朱子文化研究团体,研学游客定期考察研究朱子之路。

3.观赏游憩价值高,规模丰度大

朱子虽然出生于尤溪,做官时间仅8年,但过化范围广、游历足迹长,所经之处留下众多具有极高价值的诗词楹联、摩崖石刻、书院遗存。朱子文化承载福建省特有地域文化,全国仅福建省拥有如此规模数量的景观,在其他地区罕见。朱子文化作为文化旅游资源与山水自然景观结合,适游期每年超过300天,适宜所有游客使用和参与。

三、福建省朱子文化旅游开发现状

朱熹的足迹几乎遍布福建全省,目前福建省各地市都积极投入朱子文化旅游开发。本研究以朱熹生平活动事迹及路线为线索,现存朱子文化各类遗址遗迹、前文的资源分布,结合福建省各区县市旅游发展、基础设施,道路交通等实际情况,从旅游开发潜力、资源禀赋等情况确定福建省朱子文化旅游开发的两大板块,闽北和闽南。闽北地区的主要有尤溪、武夷山、延平和建阳四个区域,为朱子的诞生之地、成长之地、拜师之地与长眠之地。而闽南地区主要有同安与泉州,为朱子的首仕之地与传道之地。

(一)朱子诞生地尤溪

尤溪县地处福建省中部,有“闽中明珠”之称,是理学家朱熹的诞生地,朱熹在尤溪留下许多文物古迹、传说故事。目前拥有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单位共22处,主要旅游资源有朱熹公园、南溪书院、韦斋旧治碑、紫阳公园等。

近几年,尤溪县提出举全县之力打造“朱子文化城”战略口号,把朱子文化融入整个县城的城市建设。[3]首先是建立研究机构,宣传普及知识,累计编辑出版《朱熹行迹传》等著作10余册,在各级各类刊物发表论文300多篇,还设立了(国际)“南溪书院学术奖”,并在首届颁奖大会奖励了作出贡献的国际朱子研究专家。其次是恢复祭祀活动,推出特色线路,形成了一整套严格的祭祀仪程,如小学生的“开笔礼”。最后是修复或新建了朱熹公园、朱子文化广场、南溪书院、文公祠、半亩方塘等与朱子文化相关文化设施和名胜古迹,创建了朱子生态园的4A景区。

尤溪县应该以“朱子诞生地”为主打品牌,打造以“诞生、启蒙”为主题的朱子公祭、古迹游览、启蒙教育和文化体验等为特色的国家5A级朱子文化旅游景区。以朱熹公祭大典为平台,举办中国(尤溪)朱子文化节、(国际)南溪书院学术奖颁奖大会,打造尤溪国际理学名城。策划以朱子遗迹、朱子家礼、朱子礼乐、(小学生)开笔礼等为形式的主轴旅游线路,重点开拓家庭旅游市场、青少年旅游市场,深化和优化当地的旅游品牌。串联政和、五夫、建阳等地的旅游线路,形成尤溪特色朱子文化启蒙旅游产品。突出“朱熹诞生地—中国尤溪”品牌,凸显诞生地的优势、特色,提高尤溪县朱子文化在全省的地位与影响力。

(二)朱子成长地武夷

朱熹在武夷山蛰居40多年,武夷山是朱熹成长、成家、成才、成就之地,是朱子理学发祥地,留下了众多遗迹,据文献记载讲学处有武夷精舍、冲佑观、水帘洞、金谷洞等4处,手书的的石刻有10余处。根据文物局不完全统计拥有文物点47处,其中古建筑29处,古遗址18处。在朱子文化旅游建设中发挥着核心区作用。

近几年,武夷山举办朱子文化节,完善“朱子四礼”活动,力争形成国家标准。修缮文保遗迹,打造古镇旅游,已修缮完成武夷文庙、兴贤书院、朱子社仓、刘氏家祠、紫阳楼、彭氏宗祠等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常态设置书院文化展、社仓文化展、家祠文化展、朱子故居展等系列主题展览。创办朱子书院,加强文化交流,武夷山还举办了“武夷书院讲坛”“武夷书院·讲理堂”“武夷书院·明伦堂讲座”等系列讲座,旨在打造优秀传统文化研学基地。[4]开通了“朱子理学摇篮武夷山”微信公众号,坚持走出去交流和引进来观光,有效地向台湾和世界各地,发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声音,在海内外营造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浓厚氛围。武夷山政府以打造朱子文化品牌为目标主导开发,旅游企业积极投入建设运营。目前存在问题有:武夷山东站到达五夫镇仅需20分钟车程,但缺乏直达旅游交通,游客需到武夷山游客集散中心乘坐旅游大巴车,费时1个多小时;旅投公司未投入运营,朱熹文化旅游投资有限公司处于建设期间,未开始运营,配套设施不齐全,未能与慕名而来的旅游团增加趋势相适应,造成前期游客游玩体验不够的情况;朱子文化旅游开发尚未与到达游客浅层理解方面,游客接收信息不完整,体验感不强。

武夷山应该充分利用自身双世遗优势,打造世界级朱子文化品牌,以五夫镇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为依托,将朱子文化遗迹和建筑修缮保护,形成系统展示朱子理学文化的载体,深挖物质文化资源潜力,延伸文化产业发展链条,形成独居特色的朱子文化休闲小镇;突出朱子文化部分,形成集静态观光、动态演绎、研学、会展、节庆等于一体的朱子文化生态园。将全国乃至世界的朱子文化节庆活动放在武夷山举办,高举“朱子故里”的大旗,打造“朱子故里·中国五夫”的旅游品牌,打造世界朱子文化传承高地和朱子文化产业高地。

(三)朱子拜师地延平

延平区为旧福州十邑之一,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沉厚,名人辈出,也是朱熹拜师之地。朱熹曾六次到延平,在这里拜有“文延平”之称的李侗为师,“六谒李侗”成为佳话。延平区有朱子文化不可移动文物18处,可移动文物11处,民间收藏朱子文物8处、馆藏朱子文物6处等,遗迹主要集中在延平区城郊九峰山、玉屏山及水南街道、夏道镇、南山镇、炉下镇。

目前延平区抓住合福高铁开通契机,在合福高铁安济高铁站至南平城区朱熹路、成功路、海瑞路沿线新建“延平四贤”塑像、“四贤公园”“四贤文化广场”、朱子家训等景点,目前已正式对游人和市民开放。[5]同时投资300万元,修缮了理学先贤游定夫纪念馆、书院,杨时祠、罗从彦墓、李侗纪念馆。目前在建延平书院,项目选址东侧与规划建设的九峰山公园东大门毗邻,环境幽静,交通便利。并立足延平朱子文化旅游资源特点,编制“延平特色朱子文化”二日游旅游线路,组织人员撰写延平朱子文化旅游导游词,并举办导游培训讲解活动。

在打造朱子文化旅游时要找准定位,以“游学山水·问道延平”为主题,结合朱子游历、拜师感悟、“程门立雪”典故,学习传统尊师重教文化,培养全民尊师重教传统。结合“延平四贤”,以理学为核心,加强对延平各历史人物与朱子关系的研究,整合资源,加大朱子文化物化项目建设力度,与尤溪、武夷山、建阳共推朱子文化品牌。

(四)朱子长眠地建阳

朱熹晚年居于建阳,在建阳考亭书院授徒讲学八年,形成学术史上具有重大影响的“考亭学派”,庆元六年(1200年)入春以后,朱熹足疾大发,病情恶化。于十一月,逝世葬于建阳县黄坑大林谷,其“朱子墓”现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据福建省文物局不完全统计,建阳区拥有关于朱子的不可移动文物多达20处,其中国家级1处,省级1处。

2016年建阳区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加强朱子文化研究,提升朱子文化品牌影响力,扩大建阳朱子文化知名度和美誉度。进一步开发保护好朱子文化遗产,积极谋划一批朱子文化项目,加快推进朱子文化园、朱熹墓等一批朱子文化项目建设步伐,搭建朱子文化展示平台。目前建阳朱子文化旅游建设以黄坑和考亭为主,正在积极建设黄坑休闲旅游区和考亭武夷山旅游文化园,重点项目为“朱熹墓”“考亭书院”“朱子林”。建阳黄坑朱子文化项目纳入水美城项目中,已启动一期建设。

建阳应该以朱子理学文化与建盏、建本文化相结合,促进文旅、农旅、商旅大融合。依托建阳丰富的自然生物资源、农业资源,以朱子文化为龙头,整合朱子文化中的农耕读思想、格物致知思想、社会公共道德法则等文化内涵,结合美丽乡村和旅游扶贫等重大社会建设工程,采用农业旅游模式、休闲度假旅游模式、文化创意旅游模式,打造出具有建阳特色的朱子文化生态休闲度假旅游区。利用现状众多遗存将延平书院打造成为朱子文化的静态博览区;将朱子墓打造成为中国唯一一处古朴优雅、缅怀祭祀朱子的朱子陵园;将建瓯博士府打造成为朱子文化对外交流中心;将考亭朱子文化园集中打造成为综合性朱子文化旅游目的地,朱子理学文化的活态博物馆,以“理学名邦·书香建阳”为主题打造国际理学名邦。

(五)朱子首仕地同安

朱熹19岁中进士,24岁赴同安 (今厦门同安区)任主簿,开启了仕途的第一站。朱熹任同安主簿时勤政廉政,并在同安兴办县学,通过大力倡议儒学教育,教导百姓要务实,留下诸多文化遗迹。

目前同安区政府于“高士轩”原址修建朱子书院,携同筼筜书院共同创办与运营。2016年在厦门同安举行了“厦门(同安)首届国际朱子文化节”,并举行朱子书院的开院仪式。然后也存在许多问题,厦门多处遗存遗迹被破坏,急需加强保护力度。紫阳书院现无专人管理,重要节庆期间才开放,总体上缺乏旅游专业人才,管理人员少。

厦门可以利用朱熹首仕同安的历史文化遗迹和典故,在同安县衙旧址举办朱子文化节,旨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朱子文化的普及与发展,打造具有国内外影响力和辐射力的朱子文化地标,进一步提升同安的文化软实力,将朱子书院打造成为厦门市及同安区传承和展示朱熹文化的重要阵地。朱熹在同安为官的4年,思想经历了“逃禅归儒”的重要转折,最终使其成为理学的集大成者。厦门应当以“世界闽学文化发源地”为品牌打响朱子文化,并利用海峡两岸的区位优势,在海峡两岸文化交流中,发挥桥梁作用。

(六)朱子传道地泉州

泉州市为全国唯一一处朱松朱熹朱在祖孙三代都有活动轨迹的地方。朱熹足迹遍及泉州郡治及泉属各县,对泉州人事、风物的吟咏诗达100多首;在泉州留下的文化遗存极其丰富,据不完全统计就有100多处,其中共2处国家级、2处省级和7处县市级文物;在南宋,泉州相继创建的几所书院,几乎都与朱熹有关系,泉州因此也被称为“二朱过化之地”。

泉州现已恢复众多书院、遗留书院保存较为完好。晋江、南安、朱子有关遗存书院都有专人负责管理,安溪凤山风景区内的朱熹遗迹属景区管理保护,永春县朱熹文物遗存众多。九日山书院已毁,现就近新建。晋江石井书院内设朱熹相关展览室,正在重修;计划重建尊德堂。

泉州可借助海丝之路先行区的建设,将朱子文化旅游与海丝文化旅游的建设相融合,以重点项目推动,整合石狮、南安、晋江等朱子文化资源和文化旅游项目,利用泉州良好的区位条件与朱子文化巨大的影响力,打造“海丝泉州·朱子文韵”的旅游品牌,与厦门联合,共同举办朱子文化旅游活动,增加朱子文化旅游的影响力。

四、福建省朱子文化旅游存在问题

(一)同质开发与重复建设问题严重

福建省没有对其进行统一整合、整体开发,而是由各地利用本土朱子文化资源各自打造文化牌,形不成有效合力和规模效应,项目同质开发与项目重复建设问题严重。[6]地方各自为政、定位不清、定位不高,对朱子文化研究、开发、利用属于分散零乱的局面。

(二)文化传播与宣传教育力度小

福建省在朱子文化的普及和宣传方面也有待进一步加强。由于对朱子文化精髓的通俗化、普及化,大众化和宣传教育不够,使大部份普通民众对朱子文化有很深的隔膜,仅知道朱熹是理学宗师,文化巨匠,对他的崇文尚教、明理诚信、人格美育等方面的思想精粹和其它基本思想知之不多,从而阻碍了朱子文化影响的进一步传播和扩大。[6]

(三)文化底蕴与品牌效益差距大

朱子文化是世界级的文化,是福建宝贵的精神文化资源,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福建省对它的定位偏低,还没有把它作为一个建设文化大省的世界级品牌来打造。朱子文化作为福建省最具特色、最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一,在今天仍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

(四)产品开发的层次低

目前主要开发的是朱子文化的观光产品,缺乏动态参与和体验式的产品,衍生产品缺乏,产品的创意性不足,产业链不深,产品体系不长,景区产业化程度低,旅游要素不完整,旅游服务设施不配套等。

五、福建朱子文化旅游开发建议

(一)资源开发建议

1.整合资源,提升价值

朱子一生寄寓、藏修、优游和从事著述、传道授徒的众多活动使得其在福建省内所留遗迹众多,类型丰富,但分布较为分散,因此需要优化整合旅游资源,并结合各地市不同地区的旅游文化特色,实施“朱子文化+”战略,以朱子文化联动茶文化、海丝文化、乡村文化等发展。通过主题文化的品牌塑造,提升朱子文化的形象价值。提炼精神内涵,整合开发,提升福建省朱子文化旅游的总体价值。

2.保护第一,合理开发

福建省朱子文化旅游的开发应是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文化遗产高度的个性化、浓缩的民族性、传承的经验性决定了这种文化产品非常脆弱,易于萎缩甚至流失。因此,在旅游开发中,必须以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持续发展为基本前提,朱子文化旅游的开发应有法律、法规保障,资金保障,科研、教育保障。

(二)市场开发建议

1.区域协同,共建品牌

要注重区域协同发展,朱熹的一生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在福建度过的,在尤溪、同安、五夫、建阳、武夷山等地度过了人生的不同阶段,留下了众多历史遗产遗迹。各地区应整合当地的朱子文化旅游资源,树立主题旅游形象,形成各具特色的朱子文化旅游品牌。每年以省旅游局出面举办大型的公祭活动,可让各个县市轮流协办。而各县市举办自己的特色活动,如尤溪“开笔礼”活动,延平“拜师礼”活动等。减轻一个县市的财政负担,也可以形成强有力的文化品牌。

2.文旅融合,打造市场

引导文旅融合发展,需要充分发挥朱子文化的人文优势,在福建省各地市生成一批重点文化旅游项目,将文化融入到旅游中,让旅游元素更加多元,合力推出一批内涵丰富、形式多样、富有吸引力、经济效益好的项目,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同时,三明市、泉州市、南平市等地区除了朱子文化旅游资源之外,还拥有其他类型的旅游资源,可与区域内其他知名旅游景区联合发展,形成串联旅游线路,逐步扩大朱子文化旅游的知名度,形成稳定的客源市场。

(三)产品开发建议

1.创意研发,互动体验

体验经济时代,福建省朱子文化旅游的开发应着力强调项目的体验性和互动融合性,通过营造氛围、制造环境、设计场景或是还原过程,活化朱子文化资源,为旅游者提供难忘的经历。挖掘整理与朱子有关的民间故事,并以此创作制作出版更多图书、动画、电视剧、电影等产品。[7]同时加大朱子文化的文创旅游商品研发力度,设计一批有创意、有特点、有文化内涵的旅游商品,丰富旅游市场,满足市场需求,提高旅游商品的朱子文化品位和附加值。

2.国际视角,精品路线

精心培育“朱子之路”国际文化旅游黄金带。福建省对台、外事部门要加快推动“朱子之路研习营”列入国家级对台、对外交流重点项目。由福建省旅游局牵头,发挥武夷山作为福建三大旅游核心的带动作用,会同延平、建阳等南平有关县市以及三明尤溪、厦门同安、泉州安海等地,建立“朱子之路”文化旅游联盟,加强旅游线路整体策划、组合包装和差位发展,推动“朱子之路”由学生学者之路拓展为文化旅游之路,纳入“清新福建”重点旅游线路。把分散的朱子文化旅游产业项目穿成线、连成片,打造一系列具有朱子文化品牌特色的精品旅游线路体系,形成多样化、差异化的旅游产业集群。未来,还应结合海上丝绸之路旅游开发,将“朱子之路”拓展延伸到“海丝”沿线的东亚、东南亚的国家与地区,打造“朱子之路”国际文化旅游黄金带。[8]

[1]刘辉,金文莲.朱子文化:塑造“海丝”的文化范[N].福建日报,2016-03-22(9).

[2]刘辉,吴旭涛,金文莲.朱子文化:一个世界级品牌的复兴路[EB/OL].(2013-06-25)[2017-06-08].http://www.fujian.gov.cn/xw/ztzl/lyfj/lyzx/201306/t20130625_599695.htm.

[3]闫旭.“朱熹诞生地”福建尤溪县兴朱子文化游[EB/OL].(2016-08-02)[2017-07-08].http://www.chinanews.com/cul/2016/08-02/7959894.shtml.

[4]张丽君,金文莲.福建武夷山加强朱子文化遗存保护[EB/OL].(2016-06-17)[2017-07-12].http://new.163.com/1610617/16/BPPDA78P00014JB6.htm.

[5]吴祥生.延平启动朱子文化游[N].闽北日报,2015-08-26(7).

[6]黄建华.福建朱子文化现状及发展策略[EB/OL].(2009-12-26)[2017-11-08].http://blog.sina.com.cn/s/blog_63d094dc0100 fxgm.html.

[7]何强.活态视野下的朱子文化保护与传承[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5(5):91-95.

[8]龙敏.朱子文化迎“一带一路”新机遇 将打造国际文化旅游黄金带[EB/OL].(2016-01-15)[2017-07-08].http://www.chinanews.com/cul/2016/01-15/7718784.shtml.

猜你喜欢
朱子朱熹书院
“理一分殊”是朱子學的“一貫之道”
国学(2021年0期)2022-01-18 05:57:48
朵云书院黄岩店
现代装饰(2021年5期)2021-12-02 02:18:48
多肉
朱子对《诗经》学旧说的自我完善
天一阁文丛(2020年0期)2020-11-05 08:28:48
YAU’S UNIFORMIZATION CONJECTURE FOR MANIFOLDS WITH NON-MAXIMAL VOLUME GROWTH∗
My Diary
武夷山
EnglishReadingTeachingBasedonSchemaTheory
白鹿洞书院记
老友(2017年7期)2017-08-22 02:36:34
“朱子深衣”与朱熹
海峡姐妹(2016年4期)2016-02-27 15:1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