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画的完美结合
——以《停琴听阮图》为例

2018-06-27 06:09邹杰杰广州艺术博物院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2018年5期
关键词:仇英文人画音乐

◆邹杰杰(广州艺术博物院)

《停琴听阮图》,明四家中仇英的代表作之一,为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馆)所藏。作品描绘了两位雅士身着白衣,相对盘坐,抚琴奏乐。音乐与绘画的完美结合,激发了笔者从一个独特的视角对这件作品进行分析,以帮助人们从画中听琴,从琴中赏画。

一、《停琴听阮图》的流传

《停琴听阮图》轴,纸本设色,纵112.5厘米,横43厘米。画面上有款识“仇英实父制”,有印章十洲(朱文葫芦印)、仇英之印(白文方印)、田溪书屋鉴藏(朱文长方印)、李佐贤收藏书画之印(白文方印)、丽圃心赏(白文方印)、休阳汪彦宣小梅甫珍藏(朱文长方印)、后山珍藏(白文长方印)。①

仇英(约1482—1552),字实父,号十洲,江苏太仓人。与沈周、文征明、唐寅并称“明四家”。初为漆工,后师周臣学画。擅长人物、山水、花鸟、楼阁界画。

从款识“仇英实父制”五字来看,这是一幅仇英精心绘制的自娱作品。由于出身工匠,仇英年少时读书较少,不会写诗,不会写文章,字迹欠缺工整,作品一般落穷款:“仇英实父制”“仇英”“实父”等。

《停琴听阮图》上有五方鉴藏印,分别是:何冠五,田溪书屋鉴藏、丽圃心赏;李佐贤,李佐贤收藏书画之印;汪彦宣,休阳汪彦宣小梅甫珍藏;文鼎,后山珍藏。

何冠五,生卒年不详。原名何寿,字冠五,号丽甫,又称荔甫,广东三水人。斋号“田溪书屋”。1923年参与癸亥合作社,后为广东国画研究会会员,近代广东著名画家、收藏家。

李佐贤(1807-1876),字仲敏,号竹朋,山东利津人。道光十五年(1835)进士,曾任清朝翰林院编修、文渊阁校理、国史馆总纂。清代著名金石学家、钱币学家、收藏家和书画鉴赏家。

文鼎(1766-1852),字学匡,号后山,秀水(今浙江嘉兴)人,清代书画篆刻家。善书画、篆刻,精鉴赏,收藏金石、书、画多为上品。

停琴听阮图

最后,《停琴听阮图》由“南海诗人”黄咏雩所得。黄咏雩(1902-1975),字肇沂,号芋园,广东南海人,是集商人、诗词人、教育家、鉴藏家于一身的岭南名士,其书斋“天蚃楼”曾收藏各类古籍、名家书画、青铜器、陶瓷、古琴等。时任国家文物局文物处副处长、鉴定小组成员的张珩在1938年1月4日的日记中写到:“访黄咏雩,子静亦在,示余仇十洲《停琴听阮图》,纸本设色,真虚斋旧物也。”②根据黄咏雩六子黄福禄的回忆,土地改革时期,黄咏雩收藏的《停琴听阮图》被国家购买转给广州美术馆(广州艺术博物院)收藏。黄家至今仍然保留着当年收购所有藏品的单据,但《停琴听阮图》并没有收录在单据中,只是被夹在其中一起送到了公库。

二、《停琴听阮图》的内容

古琴,双手配合弹奏,左手按弦取音,右手弹弦出音。阮,左手按弦取音,右手作技巧性弹奏。画中抚琴者,琴头在右,尾于左,置于膝上,右手悬于琴上,左手放于琴下,右脚蜷膝作休闲状,很显然,是刚刚弹奏完。他神情专注又面含微笑地看着对方。奏阮者左手在品柱上按弦,应是弹奏状态。可见,二人在山林瀑布流水边,或合奏,或独奏,或倾听,或等待,天籁之音犹在耳畔,好一幅和谐自然的画面。

此外,卷积神经网络还涉及到多层次的输出类别以及输入图像类别。针对不同种类的输出与输入图像而言,通常都需将其分成相应的隐含层,然后将其连接于整个卷积网络。在这其中,图像隐含层能够容纳某些中间信息,且可以用来显示图片中的边缘点以及特征点。由此可见,卷积神经网络具备的核心价值就在于开展全方位的逻辑判断,其在本质上很近似人脑固有的性能,同时也涉及到多层次的技术细节。

从画面上来看,前景以小斧劈皴描绘山石,造型概括;中景以精谨的白描勾勒人物,以工致的笔法双勾树干及枝叶,并施以花青色点衬之,树木后隐现的瀑布笔直如练,从山间倾泻而下;远景山体朦胧,用勾云法表现云气缭绕。纵观整幅作品,人物刻画造型准确,线条简洁流畅,甚至树石也一丝不苟,笔小而墨精,工整秀丽之余又融入了文雅清新的韵味。从整体画风来看,该作应是仇英晚年的作品,深受吴门画家的影响,已褪去了早年作品中的些许匠气,融入了文人画的意趣。仇英留存于世的作品不多,且多以设色浓丽的重彩为主,而这幅《停琴听阮图》则是其传世画迹中少见且难得的淡雅之作。

画是画者对所画内容的向往。仇英虽文化修养不高,但却是个很有悟性的画家,其作品工整、细腻。他曾先后在大收藏家周凤来和项元汴家客居,得以临摹各家名迹,取得了丰富的创作资源,特别是对高士题材和园林生活非常熟悉;还受到文徵明的器重,敲开了吴门上流文人圈的大门。正是这样的经历,决定了仇英不会是一个普通的艺匠,他朋友圈的文化背景决定了他是一个有觉悟和认知水平的职业画家。所以,《停琴听阮图》一方面表达了他对文人“雅士”身份的向往,另一方面也表达了他对人世间真诚美好的友情的怀恋和渴望。

文人画一般认为兴起于汉代,张衡、蔡邕皆有画名,他们的画品虽不传世,但是典籍皆有所记载。魏晋南北朝时期,姚最“不学为人,自娱而已”成为文人画的中心论调,后代文人将姚最尊为绘画的宗旨。唐代诗歌盛行,大诗人王维以诗入画,后世把王维奉为文人画的鼻祖。王维的绘画作品成为后世文人画家的范本。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蔚然成风,代代相传。

南北宋时期,文人画进一步发展和成熟起来,到元代,文人画进入兴盛时期。元统治者重武轻文,导致更多的文人从事绘画。最著名的文人画家有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即后世所说的“元四家”。他们的画多表现“隐居”“高隐”“小隐”“渔隐”,以“出世成仙”的态度表达一种士大夫阶层的孤傲、空虚的情感。艺术上提倡“高雅”“平淡天真”“天真幽淡”,理论上主张“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写胸中逸气”等。

明代出现了“吴门画派”和“浙派”,沈周、文征明、戴进等是这一时期的重要代表人物。明代中后期理论家、画家董其昌根据苏轼的“士人画”理论进一步提出画分南北宗和文人画理论,文人画的名字正式被提出和使用。

清代是文人画鼎盛的时期,涌现了以“四僧”为代表的顶极文人画家,最突出的是八大、石涛。他们身为明末遗民,在书画中寄寓国破家亡之痛,八大笔法恣肆、放纵、简括、凝练,造形夸张,意境冷寂。

三、《停琴听阮图》的表演形式

古琴,历来为文人阶层重视,是中国古代乐器中的雅士。古琴造型精美,音色浑厚,穿透力强,常常出现在文人雅士的聚会里,用以即兴演奏,是文人抒情寄意、修身养性的重要工具。

阮,在古代一直被称为“秦琵琶”。阮的音域广阔,音色淳朴。演奏技巧灵活多变,表现力丰富,既可以表现严肃的音乐,也可以表现通俗音乐,具有动人的艺术效果。

竹林七贤的聚会经常以嵇康抚琴、阮咸弹阮而取兴。两人一见如故,互为音乐知己。在中国的文学史上,他们的名字也经常被写在一起。在很多描绘竹林七贤的古画中,经常出现嵇康与琴为伴、阮咸也总是抱着一把阮的场景。因此,《停琴听阮图》描绘的两位雅士很有可能就是嵇康和阮咸。

据史料记载,琴、阮合奏的历史源远悠长,常见于古代名画中。五代周文矩的名画《宫中图》、宋代以前的《琴阮二弄谱l卷》,表现的就是琴阮合奏,琴阮合奏曾一度成为时尚。

北宋的张邦基于《墨庄漫录》中写道:

“琴、阮,皆乐之雅者也。琴则人多能之,而艺精者亦众,至阮则人罕有造其妙者。中都盛时,有醴泉观道士王庆之颇有此乐,同时有安敏修者,以此艺供奉上前,徽庙顾遇,厚于伦辈。二人者其能相抗,予在京师皆尝听之。庆之则闲雅多则古曲,优逸不迫;敏修则变移宫徵,抑怨取兴,杂以新声,然皆妙手绝艺也。后庆之不知存亡,敏修被虏北去,未几窜而南归。今习阮者,未有能及此二人也。”

四、以音乐为表现内容的绘画作品

《停琴听阮图》乃音乐样式的山水画,以古琴和阮为表现题材。

在历代名画中,文人和古琴总是形影不离,很多作品直接取名于画面描绘的乐器,如:北宋赵佶《听琴图》,描绘宋徽宗颔首正襟,抚琴启弦;元王振鹏《伯牙鼓琴图》,描绘伯牙为知音钟子期弹琴的故事;明“吴门四家”文徵明《携琴访友图》,描绘画家寻觅知音的美好寓意;清原济的《对牛弹琴图》,描绘作者难遇知音、孤独落寞的心境。这些乐器的描绘,寄托了画者的心声。

在音乐作品中,用旋律直接表现绘画作品的作曲家也不少,如:我国著名作曲家谭盾创作的钢琴组曲《八幅水彩画的记忆》,用钢琴把自己的家乡描绘成一幅色彩鲜明、风景优美的水彩画;德国浪漫主义作曲家门德尔松是公认的“音乐风景画大师”,作品风格优美,是唯美音画的绝妙结合;法国近代“印象主义”音乐的鼻祖德彪西,把法国印象派的艺术手法运用到音乐上,创立了印象主义音乐,其钢琴套曲《版画》,描绘了他欣赏《版画——塔》的一些瞬间印象。这些旋律的表达,为我们呈现了灵活、生动、绘声绘色的画面。

绘画与音乐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绘画作品中的 “造型”“色彩”“线条”常与音乐作品中的“调性”“节奏”“旋律”相对应。它们之间相互渗透,互相影响。清四王之王原祁在《雨窗漫笔》中曾有一段论述:“声音一道,未尝不与画通;音之清浊,犹画之气韵也;音之品节,犹画之间架也;音之出落,犹画之笔墨也。”这句话形象地描述出绘画作品中的音乐感。

《停琴听阮图》中,画面的点、线,以及点线的组合,与音乐作品中的单音、旋律以及它们的组合,在理解和欣赏上是一致的。《停琴听阮图》构图饱满,线条简洁,树叶呈花青色冷色调,就像音乐中的小调式一样,给人们平静和安宁的感觉。雄浑的瀑布声,犹如古朴的古琴,悠远、绵长。作品设色淡雅,与古琴追求“和雅”“清淡”的审美情趣相一致。画面灰色的底子上大小不一的山石,稀疏的皴笔、浓淡相间的墨色,远处的烟云白雾,虚与实的对比,时隐时现,深浅不同的树叶穿插交错,犹如灵动的旋律,带来层层叠加的节奏感。细心聆听,风吹树叶的沙沙细响,阮声、瀑布声,恬淡幽远,使人内心渐趋平静,进入慢而悠远的意境。

传统的中国画,讲求思想的寄托,作品背后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停琴听阮图》表面是赏景,实际是描绘了嵇康与阮咸两位志同道合的朋友惺惺相惜、以弹琴抚弦自娱、在青山绿水的大自然中寻找精神寄托的场景。他们通过画笔在绘画中的反映,表达出心中的所思所想,不仅饱含了双方觅得知音的和合之意,也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音乐与绘画,一个用音符当色彩,一个用线条作旋律,两者都是心灵的艺术。读《停琴听阮图》,与古人交流对话,不仅能获得美的享受,还能通过画面见证嵇康与阮咸的相惜之情。嵇康读懂了阮咸的琴声:高山流水,知音可贵;观者读懂了仇英的作品,于画面中觅得了心神相交的知音……

注释:

①陈滢:广州艺术博物院收藏的中国历代绘画珍品,岭南美术出版社,2010年。

②张珩: 《张珩文集:张葱玉日记诗稿》,上海书画出版社,2011年。

猜你喜欢
仇英文人画音乐
古代文人的特殊规定性及文人画的发生
“文人画”里写春秋
禅画文人画中的简约与萧散
仇英的绘画人生
大秦岭·山水
仇英与丹青之缘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