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社记者 李天琪
图1 三上三下 民主治村 李天琪摄
2018年5月29日上午,记者一行四人驱车前往浙江省诸暨市枫桥镇枫源村,这里是“枫桥经验”的发源地之一。距离“枫桥经验”的诞生之年已过55载,为何“枫桥经验”仍能长久不衰?新时代,在这片土地的孕育下,“枫桥经验”是否又有了新发展?记者带着问题来到枫源村一探究竟。
枫源村位于枫桥镇东南部,枫桥江上游,毗邻赵家镇,由大竺、大悟、泰山三个自然村合并而成。区域面积5.93平方公里,有595户,共1766人,现有村两委干部7名、村民代表50名、党员103名。
走进枫桥镇枫源村综治中心,记者见到了枫源村村主任、第一支部书记骆根土。据老骆介绍,枫源村先后获得“浙江省全面建设小康示范村”“浙江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绍兴市民主法治村”等荣誉,但最让老骆自豪的是,这么多年来,枫源村没有发生过一起上访事件,矛盾调解率高达100%,真正做到将矛盾化解在村中。
“‘枫桥经验’为何50多年来长久不衰?因为它的精髓就是‘走群众路线’。运用‘枫桥经验’能够使社会和谐稳定,创造一个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提高人们发展经济的积极性。”老骆精辟地总结道。
这几年利用信息技术、电子平台,村委会可以及时了解群众的意见建议,保障村民的人身财产安全。他们是怎么做的呢?在综治中心的一间办公室内立有一块大大的电子显示屏,在全村多地点安置的高清摄像头可以实时将监控录像传到显示屏上。如果村中发生盗窃事件,村民可以凭借身份证来查看录像。去年,在枫桥镇上发生一起交通肇事逃逸案件,逃逸车辆的行车路径就是在枫源村被查到的,成功帮助警方追到逃逸车主。老骆说:“这对不法分子造成很大的威慑力,近几年间村中鲜有盗窃抢劫案件发生,就连原先卖假冒伪劣产品的人都不敢再登门,真正做到平安不出事。”
图2 新时代枫桥经验发源地枫源村 李天琪摄
图3 枫源村村主任、第一支部书记骆根土 侯兆晓摄
综治中心里,老骆通过点击鼠标快速切换页面,在新的文字页面内,跳出一条新信息迅速置顶。这就是老骆要说的新“枫桥经验”内涵之一——服务不缺位的新体现。
以前,村中出现矛盾纠纷、不文明行为等异常情况时,村民需要跑好远反映情况,不方便不说,还容易遗漏、说错信息。现在村民发现情况后,可以用手机直接通过“平安浙江App”上传爆料信息。根据老百姓爆料,村委会人员在综治中心就可以迅速处理具体事项。
爆料信息内容首先通过分流,经手枫桥镇信息中心,下传到枫源村信息中心。就如刚刚接到的爆料是发现有村民在村口小河中私自撒网捞鱼。经“受理、分流、督办、反馈”四步骤,一般情况下,平台收到消息后,首先会受理下来,再由两名村干部根据事件的具体情形分流处置。接受处理的事项还会在每周二召开的民情分析会上作总结,督办近一周受理的案件是否处理好,其中没有办好的,需要总结原因。完成后向举报人反馈结果,没办好需要交代清楚进度及原因。
考虑到一部分年龄较大的村民不会操作手机App,村内专门设有网格信息员,村民可以找到网格信息员帮忙上传举报信息。网格信息员需要每天在村中巡逻,且他们上班时的活动路线,综治中心都能实时定位。
老骆还会悉心观察,一段时间内什么类型的事件被举报反映的最多、最频繁,下一步根据群众反映的情况制定相应的可行性方案。老骆管这叫“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以往群众的意见都是口头表述的,不易于被记录以及传播,现在通过专门的手机软件,将群众关心的事落到实处,依靠群众的力量,最后一切为了群众。
新“枫桥经验”服务不缺位的内涵还体现在枫源村便民服务中心的工作上,枫源村便民服务中心以“只进这扇门,最多跑一次”为宗旨,为老百姓办理日常可能涉及的事项106件,其中可直办的事项31件、可代办的事项75件。比如村民丢失了驾驶证,可以不用跑车管所,直接来到服务中心,提交身份证和照片,两分钟事情就办好。考虑到老百姓办事过程当中程序难懂、人员难寻、事情难办的问题,村委会想方设法让群众方便,力求做到群众办事最多跑一次。老骆笑称:“我们就是要做到‘帮着办、跑着办、代着办’。”
社会管理重心向基层下移,老骆认为重心仅仅下移到村还不够,应该深入到枫源村的村民小组。枫源村共有13个村民小组,一个村民小组便是一个网格,一个组由50户村民组成,这50户人中的村民小组长即是最基层的网格员。小组长的人选由村民投票选举,能够被选中说明小组长在这50户人家中有一定的威信,因为村民只会投票给最会办事、最能办事、最肯办事的人。
从2008年至今,十年的时间里,枫源村总结出最基层的网格员起到的三个作用:“民间纠纷的和事佬;发现事情的信息员;不稳定因素的侦察兵。”老骆常常跟村干部说:“不怕矛盾有,就怕信息无;不怕矛盾发生,只怕调解无人。”网格化管理的优势在于,当矛盾发生的时候,有人能发现矛盾、调解矛盾。为了矛盾不上交,老骆还强调要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
老骆说:“十九大报告中,发挥社会组织作用一共出现了五次,而小小一个枫源村就有12个社会组织。”在这些群体中,有一类人群不仅是机关干部,还是机关干部中的“能人”,他们坐得下板凳、拉得起家常,日常处理起干部与村民、村民与村民间的矛盾得心应手,他们被称为“返乡走亲干部”。这是诸暨市2015年开始推行的制度,按照市里规定的实施办法,4000多名干部每个季度“返乡走亲”不少于一次,除了走访联系户外,还要主动帮助村民,收集民情信息。比如最近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好多村民不理解,工作做不下来,就是这群干部攻下了这个难关。
图1 诸暨市志愿服务中心
图2 在诸暨人人都是志愿者
近几年,枫源村正打造“三上三下、民主治村”的新理念。“村民为什么会闹事、会上访?问题往往出在村干部不按规矩办事上。”虽然老骆是村干部,但是他丝毫没有偏向自己这一方,他认为要想让村里和谐,村中所有的重大决策,都应该由村民群众一起来决定,而不是村干部们去决定。
如何做到矛盾不上交,老骆认为一定要民主。为了做到民主,枫源村2008年就开始探索实践“三上三下三公开”。何为“三上三下三公开”?
一上一下——收集议题。“群众意见上,干部征求下。”以往群众通过口头方式提出意见,现在村民可以足不出户,利用微信将意见发给村干部。村干部根据大多数村民反映的意见制定三年村里工作方案,主要内容是村民们认为涉及村子发展最重要的几件事;村干部拿着统计方案到村中各家各户收集反馈信息,像老骆就需要跑86户人家,收集反馈意见。通常村民们要选出三年里村中主要实施的五件大事,如果碰到自己认为的要紧事项不在方案中,村民也可以重新建议,再走程序。
二上二下——酝酿方案。“初步方案上,民主恳谈下。”在依法治国、依法治村的背景下,老骆认为村民们制定的方案需要有专业人士把关,因此在民主恳谈过程中积极邀请法律顾问把舵。
三上三下——审议决策。“党员审议上,代表决策下。”三年大事方案制定好后,首先交给党员审议,再交村民代表不记名投票表决。一个村民代表代表五六户人家,力求投选的方案真实表达民意,反映民众需求。
为了让民主决策公开透明,创新机制要求整个流程做到尽可能多的公开。首先,表决的结果必须当场公开。其次,方案什么时候实施,需要多少钱都需要每个村民知晓,因此实施方案必须公开。最后,制定好的方案进度如何,当年要做何事,群众满意度如何均需要公布,也就是测评情况必须公开。
在枫源村,5万元以上的事情即是重大事情,都需要走“三上三下三公开”的民主决策流程。老骆认为,真正做到让群众当家做主,才能从根源上化解群众与干部之间的矛盾,这也是自2006年到现在枫源村没有一起上访事件的奥秘。
在村委会的努力下,枫源村现在正朝着“自治为基,法治为本,德治为先,三治融合,实现善治”的方向前进,逐步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
自治为基,在不与法律相冲突的情况下,不断完善村规民约。一旦违反村规民约,村民们自愿承担相应赔偿,让老百姓办事有章可循。法治为本,首先让百姓学法、懂法、守法。村里有法律顾问,聘请专职律师,力求做到“四个每”:每一天要发一条普法信息的微信群;每个月的10日在村中坐镇一天,解答百姓法律疑问;每一季度在村里会议室给村民代表培训法律知识;每一年搞两次大型法律宣传活动。努力让百姓学习用法律武器维权。德治为先,发扬传统美德,学习老一代的高尚品德,在村里评奖。
当村干部的三十余载,老骆渐生心得:
“工作千头万绪,目标只有一个,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思路千条万条,走得通的只有一条,就是走群众的路线。”
人民调解,一项在国际上被誉为“东方之花”和“东方经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制度和基层社会管理制度,通过说服、教育、协商的方式,在公正平等的前提下,使矛盾双方互让互谅达成共识,形成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近年来,浙江省诸暨市枫桥镇人民政府不断深化“枫桥经验”,努力拓展工作领域,深入探索人民调解工作新方法,相继成立枫桥老杨调解中心、枫桥镇调解志愿者联合会、枫桥镇娟子工作室。
图3 调解中心现场调解村里纠纷
图4 “红枫义警”秘书长陈荣周 李天琪摄
2016年夏天,枫桥镇某村的村民钱奶奶怒气冲冲来到枫桥镇人民调解委员会,反映邻居许大爷在她家墙角下搭鸭棚,夏天气温高,鸭棚散发的阵阵恶臭让钱奶奶不敢开窗,严重影响了生活质量。几次交涉,许大爷都置之不理,钱奶奶没办法,希望镇调委会能帮助解决这件事。
调解员老杨(杨光照)和老毛(毛仲木)立即上门了解情况。真如钱奶奶所说,许大爷把自家的鸭棚搭在了钱奶奶家墙角,鸭棚里面脏得一塌糊涂,散发出难闻的臭味。鸭棚上方正对着钱奶奶家的窗户,随着天气逐渐转热,确实会影响钱奶奶一家的生活。
调解员老杨和老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八十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八十三条规定的处理相邻权利冲突的基本原则,首先给许大爷做思想工作,劝他换个地方养鸭。许大爷却振振有词:“农村养鸡养鸭天经地义,不养城里人哪来的鸡鸭可吃!养鸭是我的权利,凭什么让我拆?不拆!”老杨语重心长地说:“您是老党员了,年轻的时候还当过村干部,道理您应该懂的。暂不说这事违章,现在开展‘五水共治’,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再说,把鸭棚搭在别人墙角,确实难闻。将心比心,您说呢?”老毛也劝他把鸭棚换个位置,同样是养鸭,省得跟邻居闹别扭。许大爷自感理亏,许诺一周内把鸭棚搬到自家院子角落。
本想着是一起简单的邻里纠纷,至此画上句号。不料过了一周,钱奶奶又一次上门投诉,说许大爷不讲信用,仍是老样子,并扬言许大爷再不搬,就把他家的鸭子全杀了。一次不成,调解员再次登门。许大爷解释道:“最近天气不好,等天一好,就会尽快搬离。”
鉴于许大爷态度恳切,老杨劝钱奶奶再宽限几天。岂料过了十几天,钱奶奶再一次出现在调解室,原来许大爷不但没如约拆鸭棚,而且辱骂钱奶奶,双方矛盾升级。邻里纠纷是民事调解的重头戏,虽然往往涉及的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但是不能小看这些小事,如果不能及时化解纠纷,轻则伤了邻里和气,结下怨恨,重则矛盾激化,甚至酿成严重后果。第三次上门,调解员法、理、情三管齐下,拉动亲戚朋友做工作,最终促使双方达成调解协议,皆大欢喜。
除了处理传统的邻里纠纷、劳资纠纷、小型或重大交通伤亡纠纷、生活生产中意外伤亡事故纠纷、工伤纠纷、债务纠纷、家庭赡养抚养纠纷等,还要面对新时期利益冲突多元化、复杂化趋势和社会管理方面的诸多挑战。为进一步巩固和提升人民调解制度,充分发挥非诉解决机制的先导性、基础性作用,近几年枫桥镇积极借助新媒体服务平台,利用互联网构建网上调解室。
2017年,福建一家汽车公司的负责人杨总主动找到枫桥司法所,请求他们帮助自己调解一起跨省纠纷。杨总的公司2013年开始与枫桥镇一家汽配生产公司有业务往来,签订了多份买卖合同。因杨总的公司未及时给付货款,枫桥镇汽配公司将杨总的公司及其控股的另外两家公司诉至法院。一审判决后,双方都对判决不服。杨总偶然间想起他当初来枫桥镇洽谈业务时,看到墙上宣传的“枫桥经验”,这才找上门来。
枫桥司法所接到求助后,与枫桥镇娟子工作室就此案进行了沟通。娟子工作室详细调查后发现,因业务时间久远,且账目数量较大,又实行滚动付款,双方当事人的往来账目不清,举证、质证无法一次完成,需要双方耗费较长时间和精力核对确认欠款。由于一方当事人远在福建,采用传统方法调解需要杨总多次往返奔波。
调解员决定先让双方进行证据交换,引导他们将各自的账目清单发送至对方电子邮箱,提交对方审核,仅用三天时间就查清了长达四年的业务陈账,接着利用微信视频,最终对双方当事人进行了调解。
枫桥镇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通过网络办案方式,开启“互联网+”移动办案、移动办公新模式,实现了精细化、规范化运作,形成了调解执法办案的新平台、新阵地,改变了人民调解的传统手段,体现了“便民利民”的原则和枫桥经验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
如果没有来诸暨市,记者竟不知志愿者真的可以做到全民化。
2017年8月2日中午,陈荣周独自走在枫桥镇孝义路上,拐过路口,他看到前方有一白一蓝两辆汽车停在路边。三五个操着广东口音的年轻男子靠着车门正一边杀黄鳝,一边拿着矿泉水瓶接着黄鳝血,几人不时警惕地回头张望。这种反常的表现引起了陈荣周的注意,他放慢步伐,继续留意这几人的举动。不一会儿黄鳝血就装满了数个塑料瓶,几人迅速收拾工具后,让陈荣周疑惑的画面出现了——这几人把最值钱的放完血的黄鳝草草地扔在路旁,把装满黄鳝血的塑料瓶小心翼翼装进包。
直觉告诉陈荣周,这几个人有问题,陈荣周记下两辆车的车牌号和车型,立即打电话给派出所。之后,他又叫上朋友,一同驱车尾随嫌疑车辆。
当天下午四点多钟,陈荣周一行与警方合力截停嫌疑车中的一辆。原来,这几人是广东过来的碰瓷儿团伙,专门在高速路上利用事先准备好的黄鳝血,碰瓷儿敲诈路上的来往车辆。他们从广东到浙江的路上已经成功得手好几起,不过进入枫桥镇刚准备好犯罪工具就被陈荣周发现了。确认信息后,警方全力追缉另一车辆,于次日凌晨在绍兴市成功抓获该团伙其他成员。
陈荣周除了是枫桥镇上一名普通的居民外,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红枫义警”的秘书长。“红枫义警”是当地警方的左膀右臂,像这样的维稳行动,“红枫义警”并非是第一次。
“红枫义警”是诸暨市公安局派出所辖区内一支由群众组成的民间新警力,成员最开始是几个要好的以开店为主的个体户老板,创建组织的渊源还要从一次夜间散步说起。2017年7月21日晚,陈荣周和几个好友晚饭后出门散步,看到警察在周边巡逻,很是辛苦,几个人合计决定帮着警察留意社区周边是否有险情或者异常。正巧枫桥派出所也在那段时间研究如何为群众参与党的十九大安保提供良好工作平台,于是两方智慧产生化学反应,经过挑选和培训,7月底“红枫义警”正式成立。发展至今已成为有119名义警的庞大队伍,名号传遍枫桥镇的大街小巷。
为什么取名“红枫义警”呢?这里面还有个小典故。古时的枫桥镇名叫义安县,那时的人们以“尚义”为宗旨,家家秉承“忠孝义”的优良传统。现在镇上居民这种义务性、公益性的自发活动,正与“义安”的传统相映衬,成就“古有义安,今有义警”的佳话。
在枫桥镇,镇级社会组织共50家,但获得先进集体荣誉称号的就只有“红枫义警”一家。“红枫义警”对自身职能进行明确定位:治安巡逻、纠纷调解、法制宣传、安防教育、文明劝导、社会关怀等等。凭借自身出身民间的志愿特色,“红枫义警”在社区平安共建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如果以为仅仅在枫桥镇是因为自身文化底蕴才会让当地的居民拥有乐于奉献的志愿意识,那么就太小瞧诸暨市人民了。不光一个枫桥镇,整个诸暨市,社会组织数目多到难以想象、范围大到不可思议。为了探解这其中的奥妙,记者驱车前往位于诸暨市市民公园3号楼的诸暨市志愿服务中心,这里也是诸暨市社会组织的孵化中心。
志愿服务中心不仅面向拥有好想法的社会组织筹备者,也同样对怀揣为社会贡献一份力的普通民众敞开怀抱。在志愿服务中心二楼,你会看见各种各样的社会组织值班点,他们面向的群体十分广泛,社会救助、社区矫正、残障人士、老年人、戒毒人员、灾害救助……用他们的话——有困难,找社工;有时间,做义工。
当记者走进志愿服务中心成长区的时候,壹加壹义工服务中心的负责人俞忠达主任正在整理今天刚收到的志愿者申请报告。其中,一份字迹娟秀的申请书吸引了记者的注意,这份申请来自一位名叫小燕的年轻人。小燕的情况有些特殊,因为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小燕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十个月,缓刑三年六个月。自2017年9月开始社区矫正,2018年3月参加诸暨市壹加壹义工服务中心,进行劳动学习。第一次参加服务中心的劳动,小燕心里很抵触,用小燕的话:“第一次穿上服务中心的黄马甲,戴上黄帽子,不是自豪,而是深深的反感。”即便是心中各种不适,小燕还是跟着其他志愿者在马路上帮忙疏导交通。累了一个上午,小燕站在一家银行门口时遇到了一位骑着电动车带着小朋友的母亲,这位母亲轻轻地对小燕说:“辛苦了!”这三个字让小燕始料未及,思绪万千。小燕这时才明白——“原来看不起我的竟然是我自己!”从这之后,小燕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让自己活得更坦然、更轻松。社区矫正结束后,小燕不愿意脱下这身黄马甲,还想继续帮助更多的人。
参观过程中记者发现,在诸暨多的不仅仅是乐于助人的社会组织,更有大量的社会民众愿意报名化身志愿者,以实际行动奉献爱心。“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在这片土地上不仅是一句歌词,更是一份扎根心底的坚定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