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家训文化中的德育思想及其现代意蕴

2018-06-26 12:02王丹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8年1期

王丹

摘 要:传统家训是古代社会进行道德教化的有效方式,既蕴含着励志修身、睦亲齐家、处世为人等方面的德育内容,也包含着严爱殷责、知行结合、榜样示范和环境濡染等德育方法。继承传统家训,挖掘其中的德育精华,对于当前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突出德育过程的日常化与生活化、增强德育方法的体验性与实践性具有极强的现实启示价值。

关键词:传统家训;德育内容;德育方法;现代意蕴

DOI:10.15938/j.cnki.iper.2018.01.029

中图分类号: 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8)01-0135-04

“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无论经济社会如何发展……家庭的生活依托都不可替代,家庭的社会功能都不可替代,家庭的文明作用都不可替代。”[1]传统社会以家庭为本位、家国一体,端蒙养、重家教受到帝王将相、硕儒贤士、商贾百工以及乡闾百姓等各个阶层的普遍关注,从而形成了包括家书、诗训、启蒙读物以及家规族法等众多形式的家训文献。作为儒家思想民间化的桥梁,传统家训实现了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家庭化,从而有效促进个体将社会主流价值观念内化为精神信仰,外化为实际行动。受所处时代的制约,传统家训充斥着糟粕,但其中蕴含的德育精华为解决现代德育困境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资源。

一、传统家训蕴含的德育内容

传统家训卷帙浩繁,蕴含的内容十分丰富,但其核心思想是教子做人,以德立身。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中国家训史就是一部道德教育史。尽管不同家训在德育内容的侧重点上有所不同,但基本上是围绕着励志修身教育、睦亲齐家教育、处世为人教育三个方面展开。

1.励志修身教育

传统家训将修身教育置于家庭教化的首位,旨在塑造子嗣君子般的理想人格和道德品质,进而实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至高理想。传统家训有关修身教育的内容主要是教子立志、勤勉和修德。

志存高远,心怀天下。立志是修身之基,是成才成贤的基础。传统家训中的立志教育主要有三方面的内容:其一,立志要趁早。少年时期是人生的黄金时期,在这一阶段,人的思想单纯,精神集中,应及早立志,明确人生努力的方向。其二,立志要高远。许多家训勉励子弟立大志,成大器,把学做圣贤、报效祖国作为人生目标。郑玄嘱托儿子“勖求君子之道,研钻勿替”[2],诸葛亮要求外甥“志当存高远,慕先贤”[3],王守仁勉励其弟王守文树立“圣贤之志”。其三,立志要坚定。传统家训强调,志向一旦确定,就应该持之以恒,勇往直前,不为眼前困难而退缩,不为琐碎小事所局限。

勤勉不息,自立自强。主体的勤勉努力是达成志向的前提,所以历代家训都把勤勉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汉高祖刘邦以自己的切身体会告诫太子刘盈“汝可勤学习,每上疏宜自书,勿使人也”[4],西汉大儒孔臧以水滴石穿、蠹虫穿木为例,教导儿子只有坚持不懈、日积月累方能学有所成。不仅帝王将相、名臣名儒认识到“勤勉”的重要性,寻常百姓也非常重视对子弟勤勉品质的培养,至今仍广泛流传的带经而锄、悬梁刺股、囊虫映雪等勤奋苦读的典故就是最好的例证。自立自强是人生之根本,许多家庭认为“银钱、田产最易长骄气逸气”[5],极力主张不给子弟保留万贯家产以督促他们自立自强。

进德修身,以德为本。在传统家训文本中,“德”是一个核心的概念,历代家训作者总是旁征博引、循循善诱,反复论证“德”的重要性。其一,“德”是人之为人的根本。“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伦理而已”[6],古代家长要求子弟以德立身,在天地间做一个好人。其二,“德”是读书学习的根本要义。传统家训把“进德”和“修业”视为人生的两大主题,而二者又以“进德”为本。古代家长认为读书的根本目的是涵养道德人格,提高道德修养,而不是猎奇章句、求取名利,要求子弟“将所读之書,句句体贴到自己的身上来”[7]。

2.睦亲齐家教育

传统社会非常重视对子孙进行“齐家”的道德教育,有专门针对治家而作的家训家规,一些家训中有独立篇章论述治家的道德思想,一些篇幅短小的家训也不乏齐家方面的道德教育内容。家训中的齐家教育主要围绕父子、夫妻、兄弟三伦展开。

父慈子孝,长少有序。父母对子女的慈爱之心发乎本能,但更重要的是爱而有教,“人爱其子,当教子成人”[8],历代家训都把教诫子弟作为为人父母者义不容辞的道德责任。“孝”是为人子女者应具备的首要的道德品性,它的最基本要求和表现是物质上奉养父母,但是,“养父母而不恭敬,何异于养犬马”[9],因而,许多家训教诫子女把“养亲”上升为“敬亲”,使父母衣食无忧,精神愉悦。传统家训教化把继承祖业、扬名显亲视为行孝的最高标准。

夫义妇顺,相敬如宾。夫妻之间以情义为基础,“夫妇以义和,义绝则离之”[10]。在儒家“夫为妻纲”思想的影响下,传统教化更多强调妻子的德操,认为妻子应温和、柔弱、顺从丈夫。司马光把柔顺置于妻子六德的首位,认为“妇人专以柔顺为德,不以强辩为美也”[11],荀爽详尽地列出了顺妇的标准:“竭节从理,昏定晨省,夜卧早起,和颜悦色,事如依恃,正身洁行”[12]。在强调“夫义妇顺”的同时,传统家训也主张夫妇相互尊重,以礼相待,依礼行事,彼此“发乎情,止乎礼”,做到“敬慎重正而后亲之”。

兄友弟悌,兄弟怡怡。“兄友”即兄长对弟妹要亲仁宽厚,友好相待。在传统社会,兄长是家庭的继承人,当父亲过世后,兄长应担负起教育弟妹成才的职责,对弟妹德业相劝、过失相规。“弟悌”即弟妹要尊敬、爱戴兄长,视兄长如父母一样。司马光认为“弟之事兄,主于敬爱。”[13]《郑氏规范》中的兄弟之礼更为严格,“见兄长,坐必起,行必以序,应对必以名,勿以尔我。”[14]“兄弟怡怡”即兄弟之间要和睦相处,互帮互助。王夫之主张兄弟“有贫弱者,当生怜念,扶助安生;有富强者,当生欢喜心”[15]。颜之推从反面论证了兄弟和睦的重要性,认为兄弟关系牵涉子侄关系、妯娌关系、奴仆关系等,如果兄弟不和睦,就会淡漠以上各种关系,甚至会造成“行路皆踖其面而蹈其心”[16]的局面。

3.处世为人教育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生在世同他人打交道是不可避免的,这就要求人们学习处世技巧和处世规则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传统家训作者往往结合自己的经历与体验向子孙传授处世哲学、处世之道。

审择交友,近善远佞。朋友对个体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具有重要影响,历代家训反复强调谨慎交游的重要性,训导子弟以德交友,近善远佞。朱熹在《与长子受之》中嘱咐儿子:“交游之间,尤当审择,虽是同学,亦不可无亲疏之辨”,劝诫儿子交“敦厚忠信,能攻吾过”的诤友,远离“傲慢裹挟,导人为恶”[17]的损友;杨继盛要求儿子交老成忠厚、勤奋好学的益友;纪晓岚告诫儿子交正直诚信、见多识广的贤友,勿交伪君子。

谦恭礼让,严己宽人。中华民族素称“礼仪之邦”,因而教子“谦恭”成为历代家训的重要内容。古代家长总是教导子弟“人之胜似你,则敬重之,不可有傲忌之心;人之不如你,则谦待之,不可有轻贱之意。”[18]“礼让”即当与他人有利益冲突和矛盾时,主动谦让,“同事则勿避劳苦,同饮食则勿贪甘美,同行走则勿择好路,同睡寝则勿占床席”[19]。“严己”意味着要求他人遵守的原则首先要求自己做到。袁采教诫子弟,对于忠信笃敬、公平正直这一做人的重要准则只有自己做到才能要求别人做到。“宽人”表现为以宽容厚道之心对待他人,当受到他人的毁誉时,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切勿针锋相对,以牙还牙。

与人为善,救难济贫。“善”作为一种道德范畴,颇受古人重视。古代家长要求子弟在待人接物中涵养爱心,做好人、行善举。姚舜牧训导子弟以仁爱之心待人,不可使用权谋之术。许多家庭还要求子弟把爱心付诸乐善好施的实际行动,体恤下人,善待佃户,资助贫苦族党乡人。传统家训教化中倡导家人积极支持公益慈善事业的事例也不胜枚举,如袁采教诫子孙出钱出力资助造桥修路,以利己利人;袁黄要求子孙筑堤防洪、兴建水利,以积善积德;郑太和要求子孙炎热夏季在交通要道设立茶水供应站以济行路的“渴者”。

二、传统家训体现的德育方法

传统社会建立在血缘宗法制的基础之上,家庭成员之间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客观上促使家训作者十分重视道德教化的成效。他们在长期的教化实践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德育方法,有效地塑造了个体品行,培育了良风美俗。

1.严爱殷责

家庭教育以血缘关系为依托,子女对父母长辈的依从感强化了道德教化的说服力和威慑力,所谓“同言而信,信其所亲;同命而行,行其所服”[20]。但由于血亲情感,父母往往爱子过度,结果反而害了子女。家训作者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处理爱与教这对矛盾时,主张有爱有教、有慈有严。

在家训作者看来,父母爱子是人之天性,但爱要有度,切忌因爱而溺。颜之推在《教子篇》中对世间的溺爱现象进行了深刻批判,认为对孩子该训诫的时候反而夸奖,该呵责的时候反而嬉笑,等到孩子骄慢的习惯养成后再来管教,父母的威严无存,孩子对父母的忿恨日增,孩子长大之后必然沦为道德败坏之人。他进一步提出了父母爱子的正确方法,即严慈相济,严爱殷责,“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父子之严,不可以狎;骨肉之爱,不可以简”[21]。北宋司马光继承并进一步发展了这一思想,主张慈训并重,爱教结合,“慈而不训,失尊之义;训而不慈,害亲之理。慈训曲全,尊亲斯备。”[22]

古代家长不仅重视教导和感化,而且强调训诫和处罚,尤其是对那些不孝不悌、游手好闲、作奸犯科者绝不能包庇纵容、姑息迁就,而要严厉惩罚,促其改过迁善、明辨荣辱。明清时期的家规族法强化了惩罚的力度,对屡次违反家族行为规范的家庭成员给予记过、罚跪、罚钱甚至出族等处罚。当然,家训作者也强调把握严教的尺度,“严”是严格要求,而不是动辄打骂。有些明智的家长还提出对子女的过错进行劝说诱导,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从而取得教化的最佳效果。

2.知行结合

“知”即全面理解、深刻领会道德规范和道德原则,做到内化于心,“行”即在“知”的基础上主动践行,把道德规范和道德准则外化为具體行为。在个体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过程中,“知”是前提,“行”是关键,二者不可分割、互相促进、共同提升。传统家训特别强调知与行的结合,要求子弟言行一致,身体力行,在道德实践中巩固和深化道德准则。

传统教化首先强调道德知识的学习与掌握。古代家长认为,读书是进德修业之要,“凡人进德修业,事事从读书起”[23]。因此,很多家庭都把勉励子弟读书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要求子弟研读儒家经典,觉解圣贤之道。孔子劝导孔鲤“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论语·阳货》),要求其读经学礼。王应麟告诫子弟“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24],勉励子弟读书学习以改变气质、陶铸德性。另外,家训作者还经常以家书或耳提面命的形式对子弟进行道德训诫,促使子弟把社会所倡导的伦理道德和行为规范入耳入脑入心。

家训作者特别重视道德践行,要求子弟把读书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做到学以致用;把读书和做人结合起来,在生活实践中推仁施礼。陆游教导儿子读书做学问要身体力行,“纸上来得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25]杨继盛教导儿子“读书见一件好事,则便思量:我将来必定要行;见一件不好的事,则便思量:我将来必定要戒。见一个好人则思量:我将来必要与他一般;见一个不好的人则思量:我将来切休要学他。”[26]在他看来,读书与做人是统一的,读书贵在立德做人,做好人乃至圣贤。

3.榜样示范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其模范行为及高尚人格具有强大的感召力,能够引发受众的情感共鸣,进而自觉学习和积极效仿榜样,将榜样承载的主流道德规范内化为个体道德规范。家训作者非常重视榜样在教化实践中的示范引领作用。

引用道德典范佐证道德规范的意义、阐明道德实践的可能是家训作者普遍使用的教化方式。颜之推所著《颜氏家训》,在20个独立篇章中,除专门设立“慕贤篇”外,其他各章也不乏用道德典范补充道德主张之处。如在“勉学”篇中,为了证明“固须早教”与“犹为晚学”的道理,颜之推列举了曹操、袁遗、曾子、荀子等先贤的勤学事例。司马光堪称运用典型施教的“大家”,据粗略统计,在《家范》中,他引用各种道德典型共二百二十多个,其中不仅有广为人知的孟母三迁、曾子杀彘、举案齐眉等道德典故,还有“柳母口含黄连劝子苦读”,“乐羊子拾金遗金”、“隽母教子清廉”等鲜为人知的道德楷模,前朝当代应有尽有,可谓一部教子道德楷模荟萃。

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是子女学习和效仿的榜样,其言行举止、道德水准对子女的思想道德品质形成和发展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在教化实践中,父母长辈必须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做子女道德的楷模。颜之推强调“夫风化者,自上而行于下者也,自先而施于后者也。”[27]郑太和要求家中长辈正己修身,规范言行,提升道德境界,为子孙树立榜样。

4.环境濡染

个体思想道德观念总会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良好的外部环境可以使道德教育与环境渲染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不良的外部环境则会抵消道德教育的效果。古代家长特别注重为家庭成员营造良好的受教育环境。

重视传承与发扬优良家风。家风是一个家庭世代相传的风尚,优良家风犹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使家庭成员在耳濡目染中形成高尚的道德人格、合乎规范的道德行为。古代家长重视各种优良家风的孕育和传承,以此强化家庭环境的教化功能。其一,孝友传家。传统社会将“孝梯”视为立身治家之本,很多家庭都非常注重子弟孝亲敬长、友爱兄弟德性的培养,使其传承孝友家风。其二,勤俭传家。司马光要求子孙在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等方面尚俭去奢,发扬清白家风。其三,耕读传家。陆游告诫儿子在饱读诗书的同时不忘稼穑之事,保持陆氏家族的良好家风。

强调良好外部环境的创设。居住环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的价值观念和处事态度,“与善人居,如入兰芝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28],因此,古代家长非常重视“择邻而居”,从而使家庭成员受到良好环境的熏陶。家训作者还强调良好的人际环境的营造,他们不仅教诫子弟要“善从师,慎择友”,而且给出了“从师”和“择友”的标准,甚至还帮助子弟分析优劣、选择师友,目的就是使子弟受到良师益友的感染。

三、传统家训中德育思想的现代启示

传统家训是封建社会的产物,受时代和阶级的局限,传统家训不可避免充斥着消极因素,如愚忠愚孝、男尊女卑、因果报应等封建思想、“棍棒主义”教育方式等。但传统家训中重德主义的价值取向、丰富的德育内容以及独特的德育方法对做好当下德育工作有着极强的现实启示价值。

1.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

传统家训把道德教化提高到关乎国家兴衰存亡的高度,将个体道德品行的塑造放在首位,并渗透到个体的智育、日常生活以及娱乐活动之中,从而培养了一批廉吏忠臣、烈女孝子、诚信商贾、温良百姓。现代德育应批判地继承传统家训中重德主义的价值取向,坚持立德树人,把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作为根本价值取向。

坚持立德树人,要坚定不移地把“德”放在人才培养的首位。“教家立范,品行为先”是历代家训一以贯之的教化主旨。在“立德”、“立功”、“立言”三大人生不朽事业中,家训作者将“立德”视为“太上”之功,重在培养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贤人君子。高校应批判地继承传统家训中“德教为先,以德为本”的优良传统,始终把“德”放在人才培养的首位,把德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各环节。一是要整合教师资源,推进全员育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课教师以及基础课教师都要承担起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坚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学识魅力和人格魅力教化学生,引导学生常修善德、常怀善念、常做善举。二是要注重整体衔接,推进全程育人。高校应对大学生进入校园到步入社会的各阶段德育进行统筹规划、精心设计,促进各阶段德育的有机衔接和整体关照,形成倍增的协同效应。三是要构建协同机制,推进全方位育人。高校不仅应把德育贯穿到教学、科研、服务和管理各环节,还要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教育机制,打通部门协同的壁垒,扫除家校合作的盲区,实现三方的无缝对接,形成立德树人的整体合力。

坚持立德树人,还要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德育理念。学生不仅是德育的客体,也是德育的主体,只有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德育才能取得实效。传统家训在这方面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做法,它不仅把道德教育分为胎教、幼教、少教和成教等不同阶段,在不同的阶段提出不同的德育内容,还根据受教育者的资质、天赋、性格和秉性的不同,进行因材施教、随性而教。另外,古代家长还要求子弟念诵先贤语录、填写功过格、慎独自省等,以调动其内在积极性。教育者有必要吸收传统教化的精髓,主动接触学生,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和群体特征,掌握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成长成才规律,有层次有差别地开展教育,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亲和力;改变“一言堂”、“满堂灌”的授课方式,综合运用专题讨论、问题探究、情景模拟等方式营造师生互动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引导学生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学业、情感、职业选择等方面的问题,做到明辨是非、站稳立场、正确抉择。

2.突出德育过程的日常化与生活化

传统家训注重在日常生活中对子弟进行劝导与教诫,并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把社会主流价值观念转换为个体在饮食起居、视听言动、读书写作、为人处世等方面的具体行为规范,取得了“百姓日用而不知”的良好效果。教育者应借鉴传统家训经验,用生活化的话语开展教育教学,以生活化的内容主导德育过程,让德育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

转换话语风格,用生活化的话语开展教育教学。传统家训道德教化并不耽于玄理大道,而是以通俗易懂、朴实自然的生活化话语将玄奥艰深的儒家经典、高深抽象的社会主流价值观念转换为个体日常行为规范,从而有效地将古代社会主流价值原则传递到个体中去。然而在当前的德育教学实践中,一些教师不注重话语转换,不善于使用通俗接地气的话语表达高大上的理论内容,从而影响了德育的解释力、说服力和吸引力。因此,加强话语体系建设,推动话语风格转换势在必行。教育者要向生活学习,把日常生活中优良的表达方式、话语风格、修辞习惯融入课堂教学,尽量使用生动活泼、引人入胜的生活话语传授道德原理,避免宏大叙事、学术化的道德说教,让道德原理变成生动道理;要尊重学生的话语权,加强与学生的真情交往、真心沟通,寓理于情,以情动人,营造平等互动的对话环境,推动说事话语向情感话语、灌输话语向交流话语的转换;要分析学生的话语接受习惯与偏好,在教学中积极借鉴学生喜闻乐见的新媒体话语,增强话语的时代感和吸引力,推動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话语朋友圈”的架构。

改革德育内容,以生活化的内容主导德育过程。传统家训道德教化不仅着眼于个体的生活细节,将儒家伦理道德具体化为一条条日常行为规范,而且坚持与时俱进,根据社会发展要求和时代特色不断发展完善教化内容,从而有效地实现了德育内容的日常化、生活化和时代化。当前,德育内容与生活的脱离是影响德育成效的主要原因之一,据调查,分别有69.0%、60.4%的大学生认为德育内容改进的重点是“密切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积极回应社会热点问题”[29]。教育者应在改革德育内容上下功夫,坚持因事而化,结合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具体事件进行教化,廓清学生的模糊认识,化解学生的思想困惑,解决学生的现实困难;坚持问题导向,增强问题意识,积极回应时事政治和社会热点,增强理论对现实问题的阐释力;坚持因时而进,倾听时代声音,把准时代脉搏,摈弃不合时宜的旧观念,吸纳富有时代特征的新论断、新观点,使德育与时代发展同步,与社会现实接轨,与学生生活融通。

3.增强德育方法的体验性与实践性

德育方法是实现德育目标的中介和桥梁,方法得当,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长期以来,我国德育更多采用直接灌输和道德说教模式,淡化了情感关怀和道德实践,致使道德教育呈现效应递减的趋势。传统家训德育方法的成功之处就在于重视受教育者的情感因素和躬身践行,使受教育者在情感体验和实践参与中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高校应借鉴传统家训的德育精华,增强德育方法的体验性与实践性,促进德育实效性的提高。

德育方法突出体验,激发受教育者的积极情感。道德情感是道德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行为的催化剂。“道德教育的核心方式在于恰当地运用道德情感。”[30]基于对子女的爱与关切,家训作者在面对子女时往往能剖肺腑、吐真言、动真情,言传身教,以心感化,以行培养,因而能引发受教育者的情感共鸣和内心认同,收到润物无声、教化无痕的效果。当前,德育陷入困境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对个体道德情感的关照,使受教育者的道德发展失去了最重要的心理支撑。道德教育若要成为一种抵达心灵的教育,就必须诉诸情感,触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教育者要在教学中投入真情,既以饱满的热情面对教学工作,演绎出教学魅力,也用真心、真诚滋润学生的心田,关爱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发挥情感的动力价值;要坚持教书育人,既做“经师”,为学生释疑解惑,也做“人师”,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和模范的言行举止感染学生,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要充分挖掘学生身边的模范人物,广泛宣传模范人物的鲜活事例,使学生感受到道德榜样可亲、可信、可学,从而参与到各种善行义举之中。

德育方法突出实践,强化受教育者的道德行为。传统家训教化非常重视道德实践,不仅教诫子弟知行统一,言行一致,而且强调以耕佐读,劝导子弟在生产实践中接受教育,涵养德性,规范行为。高校应借鉴这一有效德育方式,强化实践育人优势。一方面,广泛开展形式多样、主题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大学生深入农村、企业、社区,围绕社会热点问题开展主题调研活动,了解基层群众的新需求和新期待,从而认识到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增强社会责任感;开展常态化的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培养大学生友善、奉献的优良品质;组织科技、文化、艺术“三下乡”活动,引导大学生在参与中增长才干、磨砺品质、提高服务社会的能力。另一方面,充分挖掘校内校外资源,建设一批优质的专业实习实训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学生构筑社会实践平台,促进社会实践活动规范化、常态化。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12-16(02).

[2][3][6][15][17][18][19][24][25][26] 翟博.中国家训经典[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2:45,63,500,611,435,528,528,467,446,528.

[4][23] [清]康熙.帝王家训[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33:34,282.

[5] 成晓军.曾国藩家族家训[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3:39.

[7] 《清代诗文集汇编》编纂委员会.清代诗文集汇编117[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396.

[8][9][10][11][13] [宋]司马光.家范(全译评点本)[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9:52,102,259,262,212.

[12] [清]严可均.全后汉文(下)[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689.

[14] 卞利.明清徽州族规家法选编[M].合肥:黄山书社,2014:206.

[16][20][21][27][28] [南北]颜之推.颜氏家训[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3:22,3,8-13,35,3.

[22] [宋]司马光.家范[M].武汉:湖北辞书出版社,1998:16.

[29] 沈壮海.中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报告(2016)[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495.

[30] 杨韶刚.道德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297.

[責任编辑:张俊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