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芸芬
摘 要:在幼儿数学教育活动中,数学教具就是抽象性与现实性的对结的桥梁。幼儿学习数学最初是通过他们亲自动手操作物体来完成的。正是通过经常动手操作材料,幼儿才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反映数量关系的理性认识,即幼儿对抽象的数学知识的认识。因此,教学具是帮助幼儿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的前提和必要条件。
关键词:数学 教学具 有效应用
数学是一门抽象的科学,它研究的是事物与事物之间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 “数和形的概念不是从其它任何地方,而是从现实世界中得来的(恩格斯在其著作《反杜林论》)”。数学具有抽象与现实两重性的特点,那么在幼儿数学教育活动中,教学具就是抽象性与现实性的对结的桥梁。
幼儿园数学活动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它既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对幼儿来说非常难理解。只有提供丰富、有效的操作材料,让幼儿摆弄、探索,才能根本解決这一难点,帮助幼儿形成并掌握正确的数概念。
由于操作法是幼儿学习数学最基本的方法,同时也是幼儿园数学教学的主要方法。所以教学具的有效制作和科学投放就显得至关重要。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很多老师制作和投放的数学教学具都不能有效地为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服务,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的效果和质量。而教学具的使用,除了制作本身的原因,还应考虑材料投放的时机与层次性。为了提高幼儿园数学活动的质量,培养幼儿良好的思维品质和数学能力,关于操作材料的使用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
那么,在幼儿园数学活动中,怎样做到教学具的有效应用,使其为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服务呢?
一、科学合理地投放教学具,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与幼儿发展
1.紧扣教学目标与内容,提供体现数学本质的教学具
目标是行动的宗旨,教学具的提供必须从活动目标出发来考虑,把教师的教育意图和要求融进材料之中。如:教幼儿认识几何图形时,提供几何图形板、钉子板、小棍、画剪工具材料等,这样就把图形概念的属性转化成具体事物,成为幼儿操作的材料。通过看看、摸摸、拼摆图形,用皮筋在钉子板上套图形,用小棍摆图形及用画笔画,剪子剪图形的操作过程,使幼儿在与材料相互作用中获得图形特征的感觉和体验,进行概念属性的抽象,形成几何图形的概念。这样得到的知识是幼儿理解的,有意义的。
2.根据幼儿年龄特征,提供遵循期数学知识内部的逻辑顺序的教学具
数学知识的抽象逻辑性和幼儿思维的具体形象性,决定了幼儿数学概念形成要经过操作层次→形象层次→ 符号层次的逐步抽象和内化的过程。为了适应每一个阶段的幼儿的思维形式,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选择和运用的教具应包括完全直观教具(实物教具、贴绒或带磁性的教具等)、半直观教具(图片、实物卡片、点子卡片等)及带抽象成分的教具(数字卡片、试题卡片等)。如:大班幼儿学习7的分解,可以先通过给每个幼儿7块积木或雪花片分成数量不同的两组,体验7的分解有6种不同的分法;然后可以通过看图填分合式,根据物体的形状、大小、位置、动态等变化,按标记进行7的分解;还可以通过“给点子分家”的材料,让幼儿先数数有几个点子,然后把点子分在两个格子里,每次分的数量不同,但总数相同,然后学习记录分合式及加减计算题。
3.了解幼儿最近发展区,提供适应幼儿学习需要和学习兴趣的教学具
心理学研究表明,幼儿的探索活动常常发端于对探索对象的兴趣上,这种兴趣越浓,幼儿探索活动就越持久。同时,教师观察了解幼儿在数学经验方面的最近发展区,知道他们需要什么,能够接受怎样的挑战度。结合幼儿的兴趣与需要,将幼儿关注的话题与热点融入到教具的设计当中,从而引起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增强教具本身的实效性。
4.尊重幼儿个体差异性,提供满足不同水平幼儿的教学具。
每个幼儿都具有与生俱来的独特性,在教学活动中,幼儿的个别差异变现的很明显如:思维发展、发展速度、学习风格上的差异,例如:在进行某一内容的学习时,提供的教学具应尽量设计成不同的层次、不同难度的材料,以供幼儿自由选择适合自己水平和能力的活动,同时,在实践中留心观察,分析幼儿活动中具体的情况,针对不同的困难,给予不同的指导,让每个幼儿都能轻松自如地驾驭和使用材料,达到真正意义上的自我发现、自由探索、自我发展的目的。
二、建立良好的操作教学具规则,保障教学具在活动中的正确而灵活地运用
为保证幼儿在操作学习中的目的性、方向性,并能从操作活动中发现所有学习的数学规律及关系,教师在提供适宜的材料的同时,还要制定操作的规则,让幼儿能在规则的指导下学习。
1.规则的建立途径
根据幼儿的认知特点和能力,操作规则可以通过三个途径让幼儿领会:
(1)材料中蕴涵规则
例如:5以内序数的活动,只要给幼儿提供1—5张扑克牌,幼儿能连续使两张牌吻合,就表示对了。幼儿在反复操作这些材料后便会领悟到:这个活动的规则就是把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
(2)范例暗示规则
例如长短排序的活动,给幼儿提供一份范例和等长的6根木棍,幼儿可以用重叠法将木棍放在范例下的对应位置上,通过幼儿自己的尝试找出规律,领悟到:范例暗示的规则是从短到长的排列物体的顺序。
(3)语言表述规则
由简单的规则到复杂的规则,小班的孩子一、二条够了,随着幼儿理解能力的增强,中、大班逐步增加。
2.操作规则要体现数学概念的属性、关系和规律
例如大班学习二次分类,给幼儿提供若干几何图形卡片,要求幼儿“把同样颜色同样大小的图形放在一起”。这条规则反映了集合的属性,这些颜色、形状各不相同的集合图形,有其共同特征:它们分别是同样颜色同样形状集合中的元素。再如大班学习9的加减,要求幼儿“用三个数摆四道题”,这条规则包含了交换、互逆的含义,让幼儿体验了加法交换律和加减的互逆性。
3.灵活运用操作规则
规则的制定不是一成不变的,当发现幼儿领会规则有困难时,教师应该即使的调整规则。此外,可以通过改变规则,充分利用材料,使一物多用。例如,给小班幼儿提供不同颜色的塑料飞机,提出“把同一颜色的飞机放在一起”的要求就是分类活动,提出“给每只小动物送一架飞机”的要求就是一一对应比多少的活动,等等。
由此可见,在幼儿数学操作活动中,规则的使用将直接影响教学具在活动中的成效。
三、运用教育评价的手段,促进教学具在操作活动质量的提高
数学教育目标的实施是一个连续的螺旋式上升和有序层次发展的过程。通过对幼儿数学活动的评价,对保证数学活动的质量至关重要
1.对幼儿数学认知水平的评价:
(1)师测:
即幼儿在自己操作材料的后面写上学号(大班)或标记(中小班),便于教师课后检测。我设计了《幼儿操作情况观察表》和《教师汇总表》,上面清晰地反映出每一次操作材料投放的名称、小样、幼儿操作情况等。
(2)互测:
即幼儿间的相互检测。操作活动时幼儿可两两或多人在一起,你出题我做,我出题你做,一方面让幼儿做小老师,检测别人是否正确,另一方面也使幼儿巩固验证所学知识。
(3)自测:
即幼儿将操作结果与教师提供的正确答案相比较来评价自己的活动情况。
2.对幼儿思维能力的评价:
(1)思维过程:
观察幼儿解决问题的方法:分组操作时,注意观察幼儿在操作过程中通过什么途径,采用什么方法来解决问题,鼓励幼儿大胆探索,独立思考。
多观察当天新授内容:由于操作材料中经常采用新旧内容相结合的形式,对于新授内容幼儿往往会有陌生感,因此要特别关注幼儿在操作新授内容时的情况,给予有效的帮助与指导。
(2)对幼儿分析、综合、比较、推理和抽象概括能力的评价。
3.对幼儿学习兴趣的培养与学习习惯的评价。
综上所述,在数学活动中,提供带教学目标的、适合幼儿年龄特征与能力特点的幼儿数学操作材料,指导幼儿正确而灵活地操作教学具,以及根据目标的设定以不同的方式评价幼儿,这样才能最大发挥教学具在活动中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