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少威
以前我曾经写过一篇短文,探讨一个叫“算什么东西”的问题。
我們在公共空间里看到的各种“实体的”口角,或线上的“对撕”,多数情况下都不是因为真正的是非之争。人们都有一种惊人的能力,把几乎所有的矛盾都迅速转化为同一个问题—“你算什么东西”。正是这个与是非和规则都不相干的问题,每次都成功地把矛盾无谓地升级。
举个例子,A在电梯里抽烟,B说了他一句,A感觉不好意思,灭掉烟道个歉就完事了。这就是按照是非和规则来处理问题。但事实往往并不这么发展,而是在B说了一句之后,A心里无名火起,脑子里或嘴上冒出来一句“你算什么东西”,然后双方大吵一场。
所有的关于是非、规则的实体问题,最后都可以变成一个关乎人格、地位、尊严的虚拟问题,后者还非常敏感。过去的闾阎、乡土,有族长、长老一类的权威人物,他们起着平息争端的作用,但大部分时候,事情不是以分清是非对错、惩罚规则破坏者结束,而是以各打50大板、和稀泥收场,很大程度上就是这个原因。
城市空间由陌生人组成,彼此不知底细,这种“偷换概念”的矛盾冲突就更是常见。此时的权威变成了警察,因此中国的警察就会非常头大。人民警察和他国警察不一样的地方,是还要纠缠于这种特别的“人民内部矛盾”。
是非与规则,究竟在什么情况下才会起作用?且用事实说话。
感慨之余,不由思考其起源。他们抵制还是服从,看两个因素:1,对方牛不牛;2,规则对自己是否有利。
数月前,我去看一场国际顶级马戏表演。同一个团队的,都是资产以亿计的富裕人士,因为入口人太多,而有的团员一家四五口的门票还都集中在一个人手上,导致查票现场非常混乱。年轻的工作人员—大概是从当地临时雇来的小伙子—大声喊叫起来。很快他就招致了强烈的反弹:“喊什么喊!不就几百元钱的事,用得着这么大声吗?什么东西!”
道理似乎没错,除了“什么东西”这几个字。
不过我想起了另一件事。同是这批人,在前一个晚上围着一名歌星合影,为了维持秩序,合影的人要一个一个上,而且得由歌星的助理安排。
那位中年女助理的嗓门可比查票小哥要大上几倍,而且凄厉如夜半鬼哭,是真正意义上的“鬼吼鬼叫”。不但如此,她的声音里还带着明显的蔑视、呵斥乃至侮辱。有的人未经安排凑了上去,还没拍成照,就被女助理扯住胳膊猛推了出去,厉声喝道:“你是什么东西,一边去!”
然而人们并没有反弹,被训斥的人都是尴尬地笑笑,继续闹哄哄往前凑。都是维护秩序,前面的小哥维护的是公共秩序,后面的助理维护的是私人秩序,但前者被抵制,后者被服从。
感慨之余,不由思考其起源。他们抵制还是服从,看两个因素:1,对方牛不牛;2,规则对自己是否有利。“牛不牛”又看两个因素:钱多不多,官大不大。在答案为肯定之情况下,规则就生效,是非便清晰,反之就变成一锅粥。
这时再回头看让警察“头大”的问题,还有了一点新的进展:他们不但处理纠纷很难,而且在对单独的对象执法时,自身还会成为纠纷的一方,因为在许多人眼里,警察既不牛,规则又常常对自己不利。
前段时间,深圳那个神奇的楼盘认筹,交500万诚意金才能参与抽签。一批人感叹,像我们这种能拿出5000万现金去全款买房的人,这时也只能在墙角蹲一下。
阅后暗笑,他们是去炒房赚大钱的,对方既很牛,规则又对自己有利,所以就蹲到墙角去了,临了却还不忘“装精”,回头对只能围观的大多数说:“你们算什么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