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仄 刘侃
Aiming to find out the crux of the problem,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existing flaws in Chinese design education.By analyzing the issues left over from the past, this paper point out that the deficiency of industrial civilization culture deposit in China leads to a serious lack of modern and post modern industrial era conscious, the short of contemporary art aesthetic and synchronous education as well as the incomplete knowledge structure of the teachers in Chinese design education.
本文反思中国设计教育存在的问题,旨在找寻症结所在。文章分析了中国设计教育的先天不足,其根源在于工业文明的土壤在中国不深厚,以致在设计教育中严重缺乏现代工业和后工业时代意识;缺乏当代艺术的审美和同步教育;以及师资知识结构的欠缺。
毋庸置疑,现今中国大学里的设计类专业遍及大江南北,且涉及各类院校,除美术院校外,综合院校、工科、农科皆有设计专业,且定位、方向不尽相同,可谓百花齐放,五彩纷呈。
但回首中国设计教育的源起,其发轫、发展、理念及师资皆存在诸多先天的缺陷,中国设计教育的先天不足。
与百多年前类似,因西方列强用洋抢洋炮打进中国以后,中国开设洋学堂,引入数学、物理等课程。类似的是,中国设计教育也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暮然回首,发觉有一门学科,叫Design(设计)。最初的设计专业大多是工艺美术类专业转变过来,除上海等少数学院设有工商广告设计的专业外,大部分师生对真正工业时代的设计教育还十分懵懂。不久以后,由香港大一学院传入的三大构成方法被国内业界如获至宝,其也确实给我设计教育过往模式注入一剂清新剂。以后相当长时间平面构成、立体构成、色彩构成成为主打设计基础课程,随后渐渐开出了平面设计、工业设计、服装设计、产品设计等具现代意味的专业。
不可否认,这些专业的开设和师生的努力,也令中国的现代设计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是,在一派歌舞升平之时,我们的教育始终囿于自我的某些成就之中,尚未觉察设计教育的几个根本性的问题。
《公牛——向毕加索致敬》以布料演绎的OP艺术作品 袁仄
“羌绣”做成装置艺术
中国是个传统农业国,中国的工业来自清末民初从西方引入,甚至有些急功近利式地引入。引入的主导思维乃是师夷长技以制夷,西学为用,颇具功利色彩。在民国的教育里就没有现代工业设计的内容,除了少数工商广告设计外,从事设计的基本上都是插画师等。1949年后,现代设计概念仍未在教育界里确立,加之被国际封锁,故当时的设计教育停留在工艺美术层面上,也就是继承了一批曾经留日的教授们,将日式的图案教学带入中国。由于中国并未自觉地从农耕文明步入工业文明,也并非自觉地从封建帝制跨入民主政体,所以在相当长时间里,除了与工业相关的工科尚有发展,设计教育未能完全自觉步入工业时代,何况当时中国的工业基础也是十分薄弱。
《量子纠缠之视觉解读1号》 布、缆绳 袁仄
后现代绘画
具有当代艺术审美意味的壁饰
后现代绘画
上个世纪80年代初,国门终于打开,西方的美术、设计、教育及各种艺术流派、创新理念涌入中国,可以说,西方的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两架班机同时降落中国。在我们这样一个既缺乏工业生产基础,更缺乏工业设计基础和历史的国度里,根本分不清何为现代主义?何为后现代主义?又为何后现代主义,又为何现代主义?甚至可以说,我们一边还在咀嚼装饰艺术(ART DECO),一边又惊诧国际主义的玻璃幕墙;我们一边未及消化包豪斯(BAUHAUS),一边又在苦思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的奇特建筑。
林林总总的设计方法、艺术形式让国人开了眼界,也摸不着头脑,于是出现类似盲人摸象式的中国式设计教育,有讲象鼻的,有讲象腿的。留洋的大讲包豪斯,密斯凡德罗(Ludwig Mies Van der Rohe),本土的就讲工艺美术加三大构成。甚至在现代设计史学的教学中,有诸多权威专家在编纂设计史中,都将古代工艺美术列入设计史中。殊不知,现代Design(设计)是随工业革命、工业化大机器生产而产生的崭新的学科门类,其与手工作坊的创作有本质的不同。若仅仅将平面、立体、产品设计视作形式上的变化,那绝非时代的产物。这就是在中国设计教育里普遍缺乏工业时代的概念,缺乏把设计教育摆在整个大时代,即工业生产的时代,具体而言就是大机器批量化生产的语境下,以及后工业时代的平台上。其实这也就如同封建的土壤上很难培育民主之花,乡土农业对机器毕竟陌生。
包豪斯建筑
可以肯定地说,除了中国传统艺术外,国人的审美绝大部分停留在古典主义到印象主义,以后各流派中唯独让大家接受的大概只有波普艺术(POP ART)。在整个大学设计教育中当代艺术是缺位的。几乎没有院校把当代艺术视作设计学生的必修课程、重要课程。反之,现今的大部分学生在艺术审美上排斥或鄙视当代艺术,包括我们的教师。也恰是过往教育下的徒子徒孙们,在他们走上讲台后,由于他们对当代艺术的不解不屑,致使设计教育缺乏一种创新思维的引领,也致使当代艺术在中国高校没有市场。
其实,当代艺术与工业设计是一个根上的两个果,是相濡以沫的关系。西方当代艺术是用工业文明对物质世界、社会生活和心灵世界的认识,提出艺术新形式、新语言,是对理想、秩序、个性的追求,工业设计是与其同步的。设计同样运用工业文明创造的多种新技术新材料和新思维进行新的设计,形式上有平面的、立体的、视觉的、听觉的、嗅觉的、触觉的等,当代的设计与当代艺术涉猎的深度广度并无二致。然而,我们设计教育中如此缺乏对当代艺术的推介、研究、分析,缺乏对当代艺术的认知,又如何将我们的设计水平提高呢?!当年包豪斯就有康定斯基(Wassily Kandinsky)、保罗 克里(Paul Klee)、施莱默(Oskar Schlemmer)等前卫艺术家的加盟,但国内个别设计界理论专家曾扬言当年那些现代艺术家因无处可去,不得已落地包豪斯,其荒谬言论影响颇广。其实从包豪斯的经验就可以得出结论,当代艺术必须成为设计教育的必修内容(其实也应该成为高校甚至中小学的一门课)。
笔者同意一位学者的观点:中国对世界当代艺术缺乏贡献。尽管我们有一些当代艺术家在国际画廊上小有成就,但那只是滋养在外国的土壤中,而非中国。总体而言,我们如果还只沉醉在后殖民的语境里,或传统的水墨、笔墨之中,就绝对难有突破。其实,反观西方艺术家,他们在文艺复兴、巴洛克、洛可可、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以后,写实油画已臻极致,难以超越。如朱青生所言:率先现代化的西方艺术家首先打破的是自己的传统。于是欧洲艺术家酝酿出了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以及毕加索(Pablo Puiz Picasso)、马蒂斯(Henri Matisse)、杜尚(Marcel Duchamp)等,以后又诞生了像波洛克(Paul Jackson Pollock)、博伊斯(Joseph Beuys)、杰夫昆斯(Jeff Koons)等颠覆传统的艺术家。尤其一个仅仅两百年历史的美利坚,居然成为文化大国,其文化贡献何为?最重要的就是当代艺术。虽然我们可以质疑当代艺术的某种理念、形式,但不可否认的是后工业时代需要的是新艺术语言,我们可以继续欣赏“蒙娜莉萨”,欣赏“富春江山居图”,但倘若我们继续创作“富春江山居图”、“蒙娜莉萨”,又对时代有何创举呢?当代艺术已经成为不同于传统博物馆、美术馆视野里的艺术,那是全新的,其滋养在工业、后工业(信息)时代的土壤里,其形式往往让人惊骇,让人不解,或者惊悚,但不能不承认,那是创新。
我们的设计教育往往与美术教育联系在一起,而美术教师中大部分是直接或间接接受的是苏式教育,曾经苏俄美术非常深入中国美术界和大学,几乎绝大多数现在年长的教师皆如此。而他们的徒子徒孙也直接间接地受到苏式教育,因此在所有的设计基础及以后专业教育中,苏式的审美(巡回画派)多多少少也传递给现在的学生。素描头像、静物默写,一成不变的试题和评判标准已经桎梏了现在学生的审美判断。
再则,现在大学设计教育专业设置里大致分设计类与工艺美术类,工艺美术类基本延用过往的传统教学,当然对传统技艺和非遗是有意义的,但他们也往往纠结和徘徊在现代与传统之间,其结果是培养出的设计师不新不旧(当然无妨)。但若在工业设计类里的不新不旧就有问题,因为这是一群应该具有工业与后工业时代审美意识的人才,他们应该了解传统,但更应具备现代与未来的创新思维,创新审美。现代设计不仅仅是几个图标、几个版面、几个字体,或一些产品造型,或建筑造型,而是需要整体的设计思维与体系,需要工业与后工业的审美方能步入世界。而显然我们许多教师难以担纲时代创新的教育重任,甚至尚未察觉,也许与其硕导、博导不无关系。目前我国设计教育尚缺乏前瞻的思维和想法,有些甚至还未达到包豪斯时代的思维,这不能不值得深思。毕竟“这是一个人们用头脑替代双手进行劳动的世界……”,若设计教育缺乏现代(工业、信息)时代意识和当代艺术审美,就难以提供和储备优秀人才,更难在世界文化史上奉献中国的文化创新,文化的复兴不仅仅是传统的修复,更应该着眼新的、更新的文化艺术。而师资则是重中之重,毋庸讳言。
故简而言之,回顾几十年中国设计教育的成绩之外,笔者以为中国设计教育尚有失当之处,应引起重视。借用百多年前的一位澳门学者郑观应所著的书名“盛世危言”,重新审视我们的设计教育,并为设计教育建言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