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娜
象牙柄蕾丝阳伞
象牙柄刺绣花卉流苏阳伞
In 1840, the First Opium War broke out. The foreign powers broke into the secluded China. Western goods or the so-called “foreign goods” began to flow continuously into the Chinese market, and shocked China’s self-sufficient economic model, thereby causing a series of dramatic changes to China. Western umbrellas also swarmed into China along with other “foreign goods”, which had an impa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Chinese umbrella industry.
欧洲在工业革命之后,社会整体上升了一个层次,尤其是工业技术的进步大大降低了工业品的生产费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急于向外寻找市场、原材料和廉价劳动力,而长期处于贸易顺差的中国是西方国家掠夺财富的重要目标。他们不断向中国倾销鸦片,导致中国的白银不断外流,终于矛盾激发,在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随后各种不平等条约接踵而至,中国的大门被列强打开了。伴随中国大门的打开,西方的商品即“洋货”开始源源不断地流入中国市场,冲击着中国自给自足的经济模式,带给中国一系列的巨变。西方的洋伞此时也随其他“洋货”进入中国,影响了中国近代伞业的发展。
“洋伞”是近代中国对于进入中国的西方伞的统称,伴随近代西方的“洋货倾销”而来,按功能分,主要包括雨伞及阳伞。在西方,伞的出现距今已有3000年历史,西方早期的伞可能与宗教、王权、礼仪等有关,并非是为了抵御阳光或者雨水。埃及有可能是西方伞的起源地之一,用于表达天赋的王权。在16世纪早期,伞闻名于南欧的许多国家,主要是作为宗教性事物流行,但是也同时是一种时尚的新奇事物。在18世纪,阳伞逐渐成为妇女专用的物品,并成为一种时尚,是受欢迎的替代各种不雅致的面纱或者遮挡物(包括精致的扇子)的物品。这些面纱和遮挡物数百年来欧洲妇女们都用它们来防止晒黑和产生雀斑。19世纪,西方伞的功能化区分日趋明显,雨伞本身的变化不多但更加注重实用性,阳伞则向更加时尚轻奢方面发展,它的风格、材质、色彩不断变换,既可作为妇女服饰的配饰,亦可作为遮挡别人目光或者卖弄风情的物品。这一时期的女士阳伞,样式奇特,种类繁多,极具观赏性。
弯钩柄丝绸白纱阳伞
珊瑚柄蕾丝阳伞
中西贸易在较长时间里都是中国占据优势地位的,从丝绸之路开拓起,中国的丝绸、茶叶、瓷器等等,都是西方追逐的物品。尤其是16世纪以后,西方对中国的神往越来越强烈,终于在18世纪的时候,演变成一股风靡欧洲的“中国风”,人们喜欢在西方的一些物件上模仿中式的风格,喜欢用中国的半成品点缀物品......西方的贸易商船还不停地往来中西,清政府为此还专门设置了广州十三行作为通商往来据点,大量的中国外销商品从这里被运往西方,以满足西方人对中式物品的追慕。18、19世纪的西方伞尤其是女士阳伞由于西方“中国风”的盛行,很多阳伞的部件及装饰设计采用了来自于中国的元素,有的直接采用中国广东十三行的象牙雕刻伞柄,有的采用中式的髹漆装饰工艺,有的伞面采用中国的丝绸和绣花图案等等,阳伞的“中国风”韵味浓厚。
象牙雕刻柄蕾丝阳伞
“中国风”象牙雕刻伞柄
漆绘柄丝绸阳伞
“中国风”漆绘伞柄
但是,西方列强不愿意中国继续保持贸易顺差地位,加强了对中国的掠夺,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的50余年间,占主导地位的是外国资本主义的对华商品输出。种类繁多的洋货,经由通商口岸逐渐向中国内地渗透。在鸦片战争结束后不久,广州的洋货商店就已经在经营“红毛洋灯”、“红毛洋针”等外国工业制品;上海在1850年后也出现了一批洋货商店,经营的洋货几乎无所不包 。洋货一时成为流行时尚,《申报》上有人记载1872年的上海街头人们“撑洋伞于路上,挂时表于身旁” 。这段时期,进入中国的外国机械工业制品越来越多,价值也越来越高,不可避免地与中国传统的社会商品提供者手工业生产部门发生冲突。19世纪90年代,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大声疾呼:外国进口货除鸦片每年3300万两,棉纱棉布5300万两外,又有“杂货,约共耗银三千五百万两。如洋药水、药丸、药粉、洋烟丝、吕宋烟......此食物之凡为我害者也。洋布之外,又有洋绸、洋缎、洋呢、洋羽毛......洋伞、洋灯、洋纸......此用物之凡为我害者也。......以上各种皆畅行各口,销入内地,人置家备,弃旧翻新,耗我资财,何可悉数?”
尽管国内一些传统手工业生产受到洋货进口和机械工业的冲击,但并没有迅速没落,比如制伞业就在冲击之下寻找到了一线生存的希望。上文提到,西方阳伞有许多中式元素,许多原材料、半成品等都是来自于中国。香港被英国占领后,香港继续成为英国等西方国家半成品、原材料的供应地,西方伞的伞架很多就来源于香港的工厂。广州十三行被烧毁以后,十三行一些商铺和工艺制作也转移到香港、澳门一带,继续为西方提供伞制作的半成品。广州靠近香港,清同治年间的制伞作坊从港、澳等地购进零部件,在广州加工装配成伞运往其他口岸和内地销售。不过仿制初期工艺、技术落后,伞面用缎绢、棉布作原料,缝制靠手工,本地没有伞骨生产,乃收购旧伞骨翻新使用。后来制作日趋改进,其仿制之精,除了丝伞伞面比较厚重外,与洋伞几无差别,至于布伞面则毫无区别 。在1886年,一家制作钢骨伞的手工工场——梁苏记伞厂成立,所制作的伞以藤钩木柄为特征,这也是延续了西方洋伞的柄部特色。梁苏记伞以“整钢骨、保修整”为口号,驰名省、港、澳。除了在广州设立伞厂以外,1912年,上海的民生阳伞厂成立,专事阳伞生产,但是没过多久就歇业了。
象牙柄刺绣中国风图案流苏阳伞(左) 象牙柄刺绣花卉流苏阳伞(右)
西方伞输出至中国,以“洋伞”为名,这个“洋伞”不单对中国伞业有影响,对日本的女士阳伞也有影响,而日本的阳伞又倾销至中国,进而对我国的伞业又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日本在明治维新以后,也加入了资本主义队列,其工业生产有西方的烙印,受西方阳伞的影响也生产使用钢骨绸面阳伞,其产品倾销至中国。在清光绪至民国十五年间,日货非常盛行,日本的阳伞相较西方的阳伞虽品质劣但价格低,一时间也成为国人首选,尤其是一种铁柄自开关阳伞很受国人喜欢。毛泽东在《寻乌调查》也提到过洋伞有一种是日本货,叫“羽绸伞”,羽绸伞每把价一块大几(谓一块五毛以上),洋布伞每把一块二三。纸伞、洋布伞、羽绸伞的销行比例是:纸伞、洋布伞各百分之三十,羽绸伞百分之四十。不过国内开展抵制日货运动以后,日货阳伞逐年锐减,民国十九年起,日货阳伞市面上几近绝迹。在抵制日货的运动中,国内制伞业乘机获得发展,“一切附件,国人亦皆能自制”,很快就抵消了洋伞进口,当时手工制伞业分布很广,以江浙、湖广、闽粤等省为多,但是“资本极少,组织极简” 。抗日战争爆发前十年,是广州传统伞业的发展期,这些伞业店铺大多是合股经营,前店后场。生产过程简单,雇请8至10名男工当师傅,负责剪裁伞面,装配伞架,组装成品伞等。伞钩、伞杆、伞骨及各种金属部件需从个体专业户购进。车缝和装伞面工序则发厂外加工。民国24年,广州制伞店铺发展到58间,全行业总资产为10.3万元。民国25年,全行业布伞年产量为332.6万把。这些产品除少部分作门市零售外,大部分销往云南、贵州、四川、上海等省市和广东省内韶关、汕头、梅县一带 。抗日战争期间,全国的制伞业一度衰落,战后才逐步恢复。
洋货涌入中国,对我国传统手工业商品产生了不可避免的冲击,在这一过程中,除了被动接受以及冲击之后的反思和抗争,我们也能看到国人的模仿和创新。除了上文提到的以外,在当时的报刊上我们还可以了解到一些仿制或者创新洋伞的信息。1918年的《申报》上刊登了一则题为“新出仿造洋伞”的新闻:鄞县商民史翔熊平日研究实业颇有心得,新制一种翔熊伞,其式样与舶来品无异,唯完全用本国原料制成,成本低廉,且轻巧耐用,还详细介绍了此伞的制作方法——毛竹当伞骨,伞撑上下盘用牛角或者硬木制成,样式与洋伞一样,伞柄用竖竹或各种树藤及有坚韧性的材料,把手处雕刻,伞面用木机细斜纹布或者盛纺及杭州生纺,出品分上、中、普通三等 。当时的铁制伞骨还是很难得,成本也较高,因此这篇新闻里提到了采用中国传统的竹质伞骨替代西方铁制伞骨的方法,也是一种中洋结合的创新。还有一篇《女用纱洋伞》 的文章,刊登在名为《自修》的杂志里,该杂志1938年“工艺讲座之十一”栏目刊发了这篇文章,文章作者向读者介绍了“女用纱洋伞”的做法。文里提到我国制造普通洋伞已有很好的成绩,可与舶来品媲美,不过纱洋伞却未发现,所以向读者介绍在欧美各国十分流行的纱洋伞做法。首先伞骨铁制,数量稍多达十二三根,伞顶、伞柄用人造象牙包裹,伞柄用丝带或克罗木链条装饰。最重要的是伞面用纱必须薄而美丽,淡色为宜,可以拼接图案,纱下面以双层丝绸为衬里,可以有深色印花图案。通过这个纱洋伞的描述,我们的确可以了解到19世纪晚期20世纪早期西方阳伞的一个典型类型:伞骨铁制,伞面第一层用薄纱,第二层与第三层用丝绸,第二层伞面的颜色便于通过薄纱映衬出来。这篇文章还继续介绍说可以将我国传统的竹纸伞改造为纱洋伞,其方法是:先制作精细光滑的竹伞骨,要和普通的油纸伞骨完全不同;伞柄也要打磨得十分光滑,用硫酸涂成花纹;伞柄仍用人造象牙;竹骨上面不用油纸,而用纱,以丝线连接纱和竹骨。如此这般,竹骨的纱洋伞就算成了。这种伞比油纸伞耐用,价格比铁骨的便宜。但是制作的时候要注意几点:一是要轻巧耐用;二是颜色文雅,花纹新颖;三是每次出货花样要多。还要注意附一布套以便平时收藏。
这篇文章后面提到的竹质纱洋伞的做法似曾相识,仔细辨来,与杭州的西湖绸伞的创制有很多相似的地方。西湖绸伞是都锦生在20世纪30年代初创制的女士用伞,主要也是阳伞类型。都锦生在20年代末前往日本考察,发现日本流行的阳伞很别致,因此特意购买了几把日本阳伞,还订购了制伞用的钢骨,回来想创造出比日本阳伞更好的绸伞。回国后,都锦生和技术人员商议先是以法国产电力机织造的“乔其纱”作为伞面材料,覆盖在钢骨上制成了织锦阳伞。但是这种伞面虽薄但不防雨,使用效率不高,售价也高,销路不好。后来又以杭州本地真丝织成的经纬密度极高的绸缎作伞面,以杭州近郊特有的淡竹制伞骨进行改造,以降低成本。由于这种新品种绸伞伞面以刻版刷花西湖风景图案为伞面装饰,故称之为“西湖绸伞”。西湖绸伞的伞头、伞柄最初采用牛角质地,是当时国内洋伞制造相对高端的用材;以淡竹为伞骨,不同于毛竹,使得西湖绸伞轻巧,外观雅致、秀丽;伞面刷花工艺使得图案在日光下显得隐约含蓄。西湖绸伞的这些特色与《女用纱洋伞》里提到的竹骨纱洋伞的特点是不是很相像?当然西湖绸伞这种结合了中国的丝绸、图案和原材料的新物品,又一次在世界市场获得了欣赏和认可。西湖绸伞创制成功后在日本和东南亚获得了人们的喜爱,解放后,大量出口前苏联、波兰、加拿大、比利时、新西兰、意大利、法国、挪威等国,巅峰时的年出口产量达40万件。从西湖绸伞的创制过程可以看出洋为中用、中西结合的道理。
在西方洋伞涌入中国之前,中国传统的纸伞是人们常用的抵御雨水和阳光的物品,近代西方洋伞的倾销,破坏了原有的中国本土传统制伞业,但是富有韧性的中国制伞业在逆境中破土而生,不断调整和探索,通过模仿和创新,达到了一个洋为中用、中西结合的境界,使民族制伞业得以延续,为现代制伞业奠定了基础。
刷花苏堤春晓西湖绸伞
手绣蝶恋花西湖绸伞
竹骨西湖绸伞
〔1〕王翔:《中国近代手工业的经济学考察》,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年,第3页。
〔2〕《上海洋场序·仿滕王阁序》,《申报》,1872年9月13日。
〔3〕(清)郑观应著,辛俊玲评注:《盛世危言》,北京:华夏出版社出版,2002年10月,第339-340页。
〔4〕杨贤镐编:《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1840-1895)》(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11月,第1095页。
〔5〕王翔:《中国近代手工业的经济学考察》,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年3月,第76-77页。
〔6〕佚名:《广州制伞业》。
〔7〕《申报》,宁波史料集,第2151页,1918年8月19日。
〔8〕吉云:《女用纱洋伞》,《自修》,1938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