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中医科,广东 佛山 528200
感冒后咳嗽原称感染后咳嗽(PIC),是指一系列急性期症状,如发热、呼吸道感染等症状消失后,咳嗽现象依旧没有缓解,并且持续时间长达3~8周[1]。呼吸道感染后,一般呈现的并发症有干咳或咳少量白色黏性痰、喉痒,C-反应蛋白、胸片、血常规均显示无异常。本病常呈自限性,即经过一段时间便可自行缓解或给予经验性治疗可痊愈。大部分学者认为本病的发病机制与气道上皮损伤、炎症和神经因素、气道高反应性等有关。而频繁剧烈的咳嗽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笔者对收治的门诊及住院患者使用小青龙汤联合西药治疗,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门诊及住院患者61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纳入标准:①由普通感冒引发的咳嗽,一般干咳或咳少量白痰;②病程长达3~8周或以上;③支气管激发试验呈阴性,肺通气功能正常;④胸部X线/CT检查无异常;⑤年龄20~56岁;⑥中医辨证为风寒,即咽痒气急,咳嗽声重,咳痰清稀,舌质淡且苔薄白,脉浮或紧。诊断标准:参考中华医学会《咳嗽的诊断以及治疗指南(2009版)》[2]制定。排除标准:①既往有慢性阻塞性肺病、支气管哮喘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史;②既往有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病史或合并其他系统严重疾病的原发病者;③近1个月服用过卡托普利、依那普利等ACEI类药物;④平时有胃痛、反酸或鼻塞流清涕等症状;⑤体温超过37.3℃者;⑦有精神疾病,即不能配合研究的患者;⑧处于妊娠期及准备妊娠或哺乳期的妇女。所有均知情同意本研究,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研究组31例。对照组男15例,女15例;年龄20~55岁,平均(36.4±4.9)岁;病程3.1~7.7周,平均病程(3.5±0.7)周。研究组男15例,女16例;年龄21~56岁,平均(36.5±4.8)岁;病程3.2~8.0周,平均病程(3.4±0.6)周。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应用阿莫西林胶囊(国药准字H20123142,哈药集团三精明水药业公司生产,规格0.5 g)治疗,每次口服0.5 g,3次/d;还同时口服盐酸氨溴索片(国药准字H20000280,扬州市三药制药公司生产,规格30 mg),1片/次,3次/d。1个疗程为3 d,共治疗3个疗程。
1.2.2 研究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小青龙汤治疗,药物组成:炒白芍 15 g,干姜8 g,生麻黄10 g,细辛3 g,桂枝15 g,炙甘草10 g,清水半夏12 g,五味子6 g。咽痒难耐者加蝉蜕10 g,射干10 g;兼见伤阴者加北沙参30 g,芦根15 g;兼见热象者加生石膏30 g,黄芩10 g。以上药物第一煎加水800 mL,浸泡1 h,大火煎至沸腾,再文火煮20 min,取汁200 mL;二煎加水500 mL,取汁200 mL。两煎混合,早晚分温服,每日1剂。1个疗程为3d,共治疗3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两组中医症候评分: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将六个症状分别为咳嗽、咳痰、咽干、咽痒、喘息、胸闷分为无、轻、中、重四个程度,咳嗽记0、2、4、6分,其余症状记0、1、2、3分[3];两组治疗前后PCT(降钙素原)水平;对比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
2.1 两组咳嗽积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咳嗽积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咳嗽积分对比 (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两组其他中医症候积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其他中医症候积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其他中医症候积分对比 (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3 两组PCT含量比较 治疗前两组PCT含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4 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 研究组咳嗽缓解时间、消失时间以及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组别例数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对照组300.9±0.20.6±0.2研究组310.8±0.20.3±0.1∗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例数咳嗽消失时间咳嗽缓解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对照组306.42±1.285.68±0.945.24±1.02研究组314.82±0.69∗4.71±0.59∗4.17±0.56∗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咳嗽是临床上常见的呼吸道疾病的反应症状,它是机体的一种防御反应。感冒后咳嗽是一种独立性病症,指患者因感冒带来的急性期症状,如咽喉肿痛、鼻塞流涕以及头脑发热等症状消失后,咳嗽仍反复发作[4-7]。该病属中医“咳嗽”的范畴,患者在发病的早期阶段,因为外感六淫而导致肺之宣降失常,从而出现咳嗽,在发病的后期阶段,部分患者由于长期、不合理应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加剧咳嗽的病情。小青龙汤最早记载于《伤寒论》,君药桂枝、麻黄都属于温肺散寒的药物,臣药为干姜、细辛,佐药为白芍、五味子。桂枝、干姜祛寒温肺,细辛、半夏化痰温肺,白芍、五味子可以缓解干姜、桂枝的辛热,从而达到平喘止咳的治疗效果[8]。诸药合用能够温肺化痰、止咳,从而减轻患者的咳嗽症状。现代药理研究显示,桂枝药煎剂有解热、降温作的功效,可抑制多种病毒和细菌[9];麻黄的成分包括伪麻黄碱和麻黄碱,均有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痉挛的功效,麻黄挥发油有祛痰的作用[10];细辛挥发油、醇提取物以及水分别具有解热、镇静、抗惊厥、抗菌抗炎及局部麻醉作用等[11]。因此,小青龙汤对于治疗感冒后咳嗽具有较好的疗效。故治疗后研究组的咳嗽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伤寒论》第40条云:“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 在《伤寒论》中,小青龙汤主要应用于治疗太阳伤寒及水饮,其病因病机是外有表邪,内挟水饮。《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指出:“咳逆倚息不得卧,小青龙汤主之。”“病溢饮者,当发其汗,大青龙汤主之,小青龙汤亦主之。”本方可用于治疗支饮溢饮。支饮的发病机制为水饮内停上焦,肺气郁闭,外邪郁而不解[12]。溢饮病因主要为受寒或外邪,肺气郁闭,气津失布,变为饮邪,当汗出而不汗出,饮邪泛溢与四肢以及表面肌肤;《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妇人吐涎沫,医反下之,心下即痞,当先治其吐涎沫,小青龙汤主之。”病因主要为寒饮加之寒邪,又经误下致多吐涎沫。
综上所述,利用小青龙汤医治的疾病病因主要为外寒兼内饮,病变部位关键在上焦肺脏,症状多为发热受寒且无汗,身痛头痛,干呕咳嗽,咳痰清稀、舌质淡、苔薄白脉浮或紧,因此不论是外感风寒,或是内伤杂病,小青龙汤均可医治[13]。本研究当中,治疗前两组的中医症候积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有研究表明,支气管有炎症、肥厚、水肿、纤毛功能存在障碍以及平滑肌痉挛等都能成为小青龙汤证的主要症状。交感神经在兴奋状态下释放出的介质,在腺苷酸环化酶(AC)的作用下,将三磷酸腺苷 (ATP)分解成环磷酸腺苷(cAMP),这种微量元素有助于松弛支气管平滑肌。迷走神经在兴奋状态下释放的神经递质-乙酞胆碱,在鸟苷酸环化酶的作用下,将三磷酸鸟苷 (GTP)分解成环磷酸鸟苷(cGMP),和前列腺素F2a(P(a)一样,也有助于支气管平滑肌收缩。出现哮喘的症状是因为外寒兼内饮的病因使神经体液调节和免疫反应失调。有研究认为哮喘的严重程度与痰EOS的计数呈正相关,直接参与了哮喘的发病过程[14]。因此本质上,小青龙汤证可能与EOS的活化有关。本研究结果提示,治疗前两组的PCT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虽然临床上有许多有关小青龙汤的研究,但其中的研究方法都相对不严谨,缺乏可靠的临床随机、对照和双盲,需要多加完善临床应用标准。因此,对本方进行严谨的临床随机、对照、双盲显得尤为重要[15]。制剂方面,有许多因素限制了汤剂的服用,有研究表明剂量和剂型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因此,从中医药临床现代化发展的角度来看,日后要在制剂工艺方面以及药源、药效、剂量、剂型方面加强研究,致力于将其开发为成药,并广泛应用于临床。
综上所述,感冒后咳嗽患者应用小青龙汤联合西药治疗,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咳嗽症状评分以及其他中医症候评分,降低患者炎性因子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张忠鲁. 变应性咳嗽和感冒后咳嗽[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06, 26(1):13-15.
[2]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 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09版)[J].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09, 19(6):407-413.
[3]郑筱萸.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2:91-92.
[4]李星,蒋鹏娜,王雪慧,等.小青龙汤联合西药治疗成人哮喘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6,3(9):3502-3508.
[5] Dicpinigaitis P V, Dhar S, Johnson A, et al. Inhibition of cough reflex sensitivity by diphenhydramine during acute viral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nical Pharmacy, 2015, 37(3):471-474.
[6]温柠如,黄赫,范英兰,等.小青龙汤加减治疗支气管哮喘寒哮型疗效观察[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5,2(12):2912-2915.
[7]Sharma I, Reddy K R, Kamath R M. Marriage, mental illness and law[J]. Indi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2015, 57(Suppl2):S339-S344.
[8]张春华.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急性支气管炎临床疗效分析及其安全性评价[J].辽宁中医杂志,2016,3(12):2600-2602.
[9]Goze A, Gose I, Alim A, et al. Investigation of Effects of Essential Oil from Berries of Juniperus excelsa Bieb. Subsp excelsa (Cupressaceae) on Angiogenesis in Shell-less Chick Embryo (CAM) Culture[J]. Journal of Essential Oil Bearing Plants, 2015, 18(5):1100-1107.
[10]马莉娜.小青龙汤方证研究[J].中医学报,2016,31(8):1242-1248.
[11]张贝,赵鸣芳.小青龙汤临床应用思路及作用机理分析[J].中医学报,2015,1(5):663-664.
[12]Michailopoulos P, Kontakiotis T, Spyratos D, et al. Reference Equations for Static Lung Volumes and TLCO from a Population Sample in Northern Greece[J]. Respiration, 2015, 89(3):226-234.
[13]樊建平. 论小青龙汤在《金匮要略》中的应用[J].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 11(11):1500-1503.
[14]杜建波,陆艳燕,王艳会.小青龙汤联合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13(20):2970-2971.
[15] 王月娇,壮健.感染后咳嗽的中医临床辨治进展[J].环球中医药,2017,10(5):618-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