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文植 安秀兰
摘要:专业课程体系作为实现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我们应在遵循课程设置原则的基础上,正视现行课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社会和市场岗位能力需求为导向,不断对其进行改革和优化,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 以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应用韩语 课程体系 改革
中图分类号:H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08-0044-02
课程体系作为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规定了培养目标实施的规划方案。众所周知,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社会和市场对相关专业人才的实际需求是不断变化的,因此,课程体系的改革可以说是一个永恒的课题。我们需要不断地发现现行课程体系中的问题和不足,与时俱进,努力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以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韩语人才。适应市场需求是课程设置的重要原则,因此,本文通过前期调查的韩语人才的多元化需求趋势、毕业生访谈、走访用人单位听取从业人员的意见为基础,试图提出对课程体系优化改革的若干建议。
一、应用韩语专业课程体系现状
高职教育历来强调以市场为导向。笔者曾在2015年、2017年下半年分别对韩语人才的市场需求进行过调查,调查中发现,面向应用韩语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岗位有:韩语(朝鲜语)翻译,行政专员/助理,韩语教师(培训师/讲师),外贸(贸易)专员等岗位。通过韩语人才的市场需求统计和定量分析及毕业生访谈、用人单位走访等途径,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到行业用人需求现状,并结合教学实际,对韩语人才培养方案中韩语相关课程的设置作出剖析。下面以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应用韩语专业课程设置为例,简要介绍韩语课程体系现状。
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确定,在培养学生过硬的韩语应用能力、国际商务业务技能、跨文化交际素质、熟练运用网络和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同时,注重人文素质培养,使得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使得学生具备较强的岗位竞争能力和创新、创业精神,成为高素质应用型、技能型、复合型韩语人才。以商务翻译、行政助理、韩语教育培训为核心岗位(群),基于“韩语与商务(两融合)、教学实践实训贯通(三贯通)、基础能力—专业能力—职业综合能力进阶(三进阶)”的“通商务、会外语、精技能、善沟通”的国际商务贸易人才培养模式,形成“语言技能模块+职业能力模块+素质培养模块”课程体系。具体课程主要包括:“职业基本能力学习领域”“职业通用能力学习领域”“职业专项能力学习领域”“职业综合能力学习领域”“计划技能考级项目”“个性化培养项目”领域,教学安排1-4学期及第五学期的前十周。毕业设计在第五学期启动,并结合顶岗实习在第六学期完成。根据课程性质,专业课程可以分为“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其中必修模块中包括:“思品与法律”“形势与政策”“体育与保健”等17门职业基本素质学习领域和“综合韩语”“韩语听力”“韩语口语”“韩语阅读”“韩语翻译”“韩语综合实训”“韩语翻译实训”等专业基本能力学习领域,“商务韩语”“国际贸易实务”“外贸单证实务”“国际贸易实训”等专业专项能力学习领域,“商务韩语综合技能训练”“TOPIK综合技能训练”“毕业设计”“顶岗实习”等专业综合能力学习领域。选修模块包括:“公共选修课”“创新创业类选修课”“公共艺术选修课”等公共选修课以及“办公韩国语”“国际商务秘书实务(韩语)”“韩国概况”“韩语基础写作”“韩国报刊选读”“韩语视听说”“汉字词解读”“韩语课本剧”“韩国语语法”“商务谈判与礼仪”“外贸韩语函电”“美容与服装韩语”“影视韩语”“韩国企业实务”等专业拓展选修课程。
二、课程体系的优化改革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应用韩语专业是在中韩两国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日趋频繁的大环境下,为适应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对韩语人才需求日益增多的实际情况下应运而生的。经过十余年的不断发展和改革,应用韩语专业以韩语专业学生所必需的知识结构和专业能力的需要为依据,将课程分解为“职业基本能力学习领域”“职业通用能力学习领域”“职业专项能力学习领域”“职业综合能力学习领域”等几大类型。在每一学习领域的下面,再根据课程的特点细分出具体的课程类别,并从课程类型和韩语专业岗位群的角度对专业课程进行分解,为课程结构的构建打下基础。学生在完成必要的基础课后,可根据自身的专业发展需要选修相应的专业知识拓展课程,与能力模块课程相结合,构建以能力课程为核心,充分体现“两融合、三贯通、三进阶”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韩语人才的市场需求调研分析及毕业生访谈、用人单位走访等途径获取的信息结果表明,本校应用韩语专业课程为适用市场需求、实用性强的课程,同时也是符合社会要求和学习者需求的课程,能够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和社会适应性。但具体实施环节上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和优化改革。
笔者认为,科学的课程体系应确保课程设置的系统性和规范性,虽然每一个课程模块下面设置的课程门类比较合理, 但这些课程适宜在哪个学期开设,开设几个学期,每周安排多少学时,占多少学分等,这些内容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社会需求来不断完善和进一步调整。首先,从课程设置的类别上,专业综合能力学习领域中有“商务韩语”,专业拓展选修课程中有“办公韩国语”和“外贸韩语函电”,笔者认为这三门课程可以整合为一门“商务韩语”,这样就可以解决课程交叉和重复。另外,“国际贸易实务”“国际贸易实训”等专业课程可以开设于大二下学期或大三上学期,选用韩语或韩汉双语编写的教材, 并用韩语教学, 至少可以使用韩汉双语教学, 使学生在学习商务知识的同时增加韩语的词汇和提高相关表达能力,这样就可以避免韩语和商务课程的简单相加,能够使语言课与商务专业课始终贯穿于整个学习阶段,并通过综合实训课程来提高学生韩语和商务两方面的综合应用能力。笔者曾经进行的韩语人才市场需求调研结果表明,韩语翻译岗位是在几次调查中,都显现出人才需求量最多的岗位,说明当前就业市场对中韩互译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随着中韩两国在经贸领域中的不断深入发展,韩语翻译技能已然成为从事相关工作岗位所需的基本技能。但目前专业课程体系中,对“韩语翻译”课程的重视度不够,学时数也日趨减少。金成花(2007)在探讨当前日语专业面临的问题
时,也谈到通识课程所占比例过高的问题,并指出已“大大侵占了专业课课时”。另外,课程内容安排上,主要的问题与不足体现在教材方面。笔者认为,我们应继续努力开发适合高职学生的具有实用性、趣味性相结合的应用韩语专业的各门课程教材。
三、结语
以上我们探讨了应用韩语专业课程体系的现状及不足,并结合本校应用韩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设置方面存在的几个问题进行梳理,进一步明确课程设置应体现“实用化”的特点,必须注重培养韩语基础扎实的实用型人才。我们要在遵循课程设置原则的基础上,根据学校类型和培养目标,整合优化专业课程设置,制定与培养目标相配套的课程内容,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 以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金文植.从就业市场看高职院校韩语人才就业竞争力的提升[J].考试周刊,2015(83):164-165.
[2]金文植. 高职韩语人才的岗位能力需求调查分析[J].科技风,2017(22):223.
[3]金成花.高师院校零起点日语专业课程设置改革探究[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7(1):66-69.
责任编辑:孙 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