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兴贵
摘 要:当前,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自然保护区,并且就全国自然保护区的设置来看,具有类型齐全、布局合理等诸多优势。自然保护区的设置为保持生态平衡,合理利用野生动植物资源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就当前我国自然保护区管理的实际状况来看,依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本文将就自然保护区的管理现状展开论述,然后详细分析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以期推动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管理;问题;对策
总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为了保护生态多样性,我国就开始着手建立自然保护区,发展至今,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庞大的保护体系。据相关数据表明,截止2013年底,我国拥有的各类自然保护区的数量超过2200个,各类自然保护区为保持我国自然生态平衡,保护生态多样性、改善生态环境以及推动生态建设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社会创造了巨大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然而,就当前我国各类自然保护区管理的现状来看,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保护与发展的冲突、保护模式落后、法律法规的不健全以及资金紧缺等问题。
一、自然保护区的管理现状
我国的自然保护区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历程,基本上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管理体系,当前,我自然保护区的管理状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依法治区
在我国自然保护区管理体制方面,做到了依法管理,主要以《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为基础,以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相辅助,在自然保護区的建设和管理过程中,实现了基本的依法管理。本自然保护区的依法治区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出来。首先,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做到了有法可依。其次,自然保护区的检查监督有法可依;自然保护区的目标就是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维持生物种类的多样化;在自然保护区内的检查依据、立案标准以及审理依据基本都是以森林法和野生动植物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为基础的。最后,有法必依,对违法案件的查处和打击不遗余力。包括林业保护部门与森林公检法机构,在打击违法者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规范管理
首先,建立了科学的自然保护区管理统计制度,对保护区的面积、权属、退耕还林、天然林、人工林、旅游人数、收入状况、巡护状况、以及发生的案件数量等资料,建立统一的动态汇总表,从而对自然保护区的实际状况有切实了解。其次,建立了有效的自然保护区动态监测。当前,我自然保护区已经投入使用了监测体系软件,并以《自然保护区管理有效评估办法》为基础,建立了动态监测制度,将自然保护区的管理、财务状况、资金投入,人员状况、社区状况等内容纳入监测系统中,从而使得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实现规范化和科学化。再次,在重视基础工作的基础上,突出重点工作;近年来,围绕自然保护区的旅游管理、自然保护区的发展规划,我区实施了一系列探索和规划,制定了《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总体规划》,并在此规划的指导下,出台了《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等。
3.更新观念
在自然保护区的发展过程中,坚持保护与发展并举,以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作为切入点,从而达到吸引社会资金的投入的目的,从而逐步完善自然保护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大多数自然保护区都有很好的景观资源,因此充分挖掘自然保护区的旅游潜力,在保护、利用和发展之间找到平衡度,掌握好国家相关政策的尺度,是做好自然保护区管理的关键。而且,在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的同时,还能够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从而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步增长。
二、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自从自然保护区建立开始,无论是国家还是地方政府都将自然保护区看作是保护自然资源的最有效的措施,并且自然保护区被看作是遏制资源被破坏性利用的有效方法。然而,在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我们可以看出,仅仅通过自然保护区这种行政加法律的手段管理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方式,其效率和效果都不甚理想。当前,我国的自然保护区管理中依然存在着较多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保护与发展之间的矛盾无法有效解决;二是保护模式较为落后;三是法律法规依然不够健全;四是保护资金依然存在不足。
1.保护与发展之间的矛盾无法有效解决
在自然保护区设立之前,当地的居民长期以来依靠自然资源维持生计,自然资源是当地居民生活的物质基础。然而,当自然保护区设立以后,为了使得自然资源得到有效的保护,必然对当地居民的生产活动和生活方式造成了一定的限制。不得不说,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当地居民的生活造成了影响,一直以来祖祖辈辈依靠着丰富的自然资源生活的社区居民,早已习惯了“靠山吃山”,一旦这种依靠被断绝,必然会寄希望于通过保护区来弥补自身损失。再加上自然保护区社区居民文化程度不高、信息较为闭塞,对于自然保护区的意义无法真正理解,就会出现各种违规违法行为,有的人会进入保护区内放牧、狩猎;有的会在保护区内采集农副产品;甚至有的会依靠带人违规进入林区获得收入。种种这些行为,都会对自然保护区形成一定的破坏,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自然资源保护与社区发展之间的矛盾。
(1)自然资源保护与资源利用的矛盾。自然资源,是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对象,是当地生物多样性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然而,自然资源也是当地居民时代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当地经济发展的源泉。正是因为自然资源同时存在着这样两种不同的性质,导致自然资源保护与自然资源利用之间存在着无法避免的矛盾。
一方面,就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分布来看,通常都处在较为偏远的地区,这些地区的文化、经济往往较为落后,再加上生活习俗、生产条件等多方面原因,导致当地居民普遍以传统农业、牧业、养殖业为主要生产方式,林木开发、野生动物狩猎等等也是居民常见的生产方式。可以说,这里的居民对于自然资源有很强的依赖性。这样的依赖性越强,居民与自然资源的联系越紧密,保护区的保护所面对的压力就更大。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升;自然保护区周围的居民的人数不断增加,对于自然资源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这也使得自然保护区的工作面临更大的难度。
所以说,从自然保护区已成立,就面临着严重的资源保护与资源利用之间的矛盾。
(2)自然资源保护与社区经济发展的矛盾。自然保护区内有着十分丰富的水资源、矿物资源、旅游资源以及生物资源。当地居民传统的生产方式离不开这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可以说,对于很多自然保护区当地来说,自然资源不仅是当地居民生活的物质基础,也是当地经济发展的基础,通过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能够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然而,根据我国自然保护区相关法律法规,在自然保护区内,不得进行各种生产活动,包括砍伐、狩猎、捕捞、放牧、开垦、开采、挖沙、采矿等等;也就是说,设立了自然保护区,对自然资源实施保护的同时,也限制了对保护区内自然资源的利用,从而制约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所以说,自然保护区的设立面临着资源保护与社区经济发展的矛盾。
(3)自然保护区内野生动物与社区居民的矛盾。自然保护区的设立,是希望能够保护生物的多样性。然而从自然保护区设立开始,就对当地社区居民的生活和生产方式造成了影响,而这种影响又无法给予真正有效的弥补。因此,居民便希望将损失从自然保护区索取回来,于是各种违规砍伐、狩猎等行为便屡禁不止,这种行为对于自然保护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初衷完全背道而驰,存在着无法调和的矛盾。另一方面,自然保护区的设立,让野生动物面临着更加友善的生活环境,于是大量繁殖,数量持续增加。然而这个可喜的局面背后,可能引发野生动物对庄稼生物破坏,甚至出现伤人事件。野生动物的活跃让当地社区居民的生活面临更大的困难;而地方政府往往受财力限制,无法给予应有补偿,也导致自然保护区的发展与社区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越发加剧。
2.保护模式较为落后
当前,我国自然保护区依然采用传统的保护模式,这种保护模式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从上而下、强制性管理。这种管理模式的优点是管理的目标性很强,然而其特点也同样显著,管理成本较高。这种保护模式的理论基础是认为人的存在对于野生动物是天然的威胁,甚至会导致野生动物的灭亡,植被的破坏,所以保护的核心理念就是对人的行为做明确限制,进而将人与自然的联系切断,以此达到保护自然资源的目的。事实上,这种保护模式与较为落后的,一方面完全无视当地社区居民的利益,采用一刀切的方式让居民利益全方位让步给自然资源保护,而政府又没有能力给予相应的补偿;另一方面是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定位错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和谐发展的关系,并不是人的存在会毁灭自然,完全隔离人与自然并不是理想的保护方法。所以说,传统保护模式在当前环境中,适应性并不强。
3.法律法规不健全
尽管当前我国就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与发展,已经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然而就法律法规体系来说,依然存在着健全性不足的文体。一方面,我国现阶段针对自然保护区的立法位阶不高,导致法律法规的约束力不足;另一方面,不同自然保护区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全国统一的保护性法规无法完全就各个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内容做全面规范,只能给出原则性指导。这就导致在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存在着较多的法律空白。所以,必须持续加强法律法规建设,重点是要对各自然保护区的管理细务给予有效指导,“一区一法”是未来的发展方向,然而其实现难度较高。
4.管理资金不足
大多数自然保护区所在地区都较为偏远,地方经济状况无法给予自然保护区有效的支持。当前大多数自然保护区经费依然依靠国家政府投入、社会捐助为主,资金来源相对狭窄。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自然保护也就无从谈起。另外,由于经费压力,大多数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严重不足,而且自然保护区也存在着重经营轻管理的局面。
三、自然保护区管理的解决对策
1.转变管理模式,发展社区共管
在自然保护区的建立与管理过程中,必须在保护自然资源的同时,本着以人为本的观念,充分考虑保护区当地居民的利益。保护自然资源并不是要摒弃人的价值,因此,传统的一刀切的管理模式必须予以转变,自然资源保护要与当地居民利益做到和谐统一,毕竟再珍贵的自然资源也不能替代人的价值。因此,要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推动并逐步实现自然资源社区共管。一方面,社区居民对自然保护区的自然资源依然可以保持合理利用;另一方面,要想方设法帮助当地居民提高生活水平,附近当地经济發展,从而降低居民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从而做到自然资源保护与社区经济发展和谐统一。
2.加强宣传教育,明确保护责任
自然资源的保护,完全依靠行政手段、强制手段是很难真正发挥作用的,必须得到当地居民的支持。因此,要加强宣传教育,明确保护责任。保护区居民认为自己世代居住于此,因此利用自然是合理合法的。因此,只有通过强化宣传,引导居民理解资源保护与资源、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同时,对于自然保护区,要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明确权责,确保自然保护区的工作得到有效落实。只有在自然保护区与社区居民共同努力的基础上,才能够对自然资源实现最好的保护。
3.持续健全法律法规
就当前自然保护区的法律法规体系来说,一方面,需要持续提升法律法规的健全性,以作为各个单位之间相互协调和工作的依据,另一方面,在建立全国统一保护区法规的基础上,要重视对不同类型保护区的分别立法。我国的自然保护区类型多样,保护的对象也同样很多,因此统一的指导性法规必然无法满足每个保护区需要,所以,要逐步推行“一区一法”的落实,当然,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逐步完善。
4.增加资金投入
自然保护区的管理,离不开资金的支持。一方面,应当积极争取国际援助资金,保护自然资源的受益者不仅是我们,而是全人类,因此应当重视国际资金的争取。另一方面,发展多种融资渠道,拓展自然保护资金来源,既可以通过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也可以通过引进社会资金的方式来募集资金,从而为自然保护区的发展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
四、结语
我国的自然保护区发展至今,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然而在管理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只有认识到这些问题,并从上面几个方面入手,才能够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才能推动自然资源保护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郭娟. 我国自然保护区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J]. 科技展望,2016,26(21):198.
[2]王秋凤,于贵瑞,何洪林,何念鹏,盛文萍,马安娜,郑涵,左尧. 中国自然保护区体系和综合管理体系建设的思考[J]. 资源科学,2015,37(07):1357-1366.
[3]刀娜. 对云南省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问题的探讨[J]. 林业建设,2014(05):55-61.
[4]郑世昌. 辽宁省自然保护区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J]. 江西农业,2017(07):104.
[5]彭志远. 自然保护区管理若干问题浅析[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26):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