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金亮 常美英
摘 要:旱作农业是在降水量偏少又没有灌溉条件的情况下,依靠天然降水从事农业生产的一种耕作技术。紧紧围绕水资源利用率这个中心,坚持生物措施、农艺措施、技术措施并举蓄水,保水,节水,三水并举,充分利用雨水和光能最大限度发挥,保墒、增温、增产的作用,走好“五条路子”,即以地膜覆盖和全膜双垄沟播为重点的覆盖保墒路子;以少耕穴灌和机械化旱作为重点的高效节水路子;以抗旱品种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应用为基础的生物节水路子;以测土配方施肥与抗旱剂应用为保障的化学调控路子;以深耕、秸杆还田为手段的耕作培肥路子。
关键词:旱作农业;提高综合生产能力
阳曲县属于山西省太原市,地处忻州与晋中盆地之脊梁地带,扼晋要冲太原门户。有三晋首邑之称,总面积2070.67平方公里。阳曲县是山西省的粮食大县,也是全省干旱缺水严重的地区之一。全县总人口1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1.45万人,耕地面积39.7万亩。近年来,阳曲县在积极探索旱作农业技术的集成推广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和实践,阳曲县旱作农业集成技术的推广应用走在全国前列。连续三年获得山西省“粮食生产大县”称号。
一、发展现代旱作农业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可靠途径
水是农业的命脉。水资源短缺一直是制约阳曲县农业发展的最大瓶颈。阳曲县水浇地仅为2.2万亩,95%的土地为丘陵沟坡地,靠天吃饭,土地产出低。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旱作农业要实现跨越发展,必须从传统的“种在地里、收在天上”的弱质农业向主要依靠现代科技的现代农业转变,必须从传统的抗旱措施向现代集成旱作技术升级。紧紧围绕水资源利用率这个中心,坚持生物措施、农艺措施、技术措施并举,蓄水、保水、节水“三水”并举,充分利用雨水和光能,最大限度发挥保墒、增温、增产的作用,走好“五条路子”,即以地膜覆盖和全膜双垄沟播为重点的覆盖保墒路子;以少耕穴灌和机械化旱作为重点的高效节水路子;以抗旱品种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应用为基础的生物节水路子;以测土配方施肥与抗旱剂应用为保障的化学调控路子;以深耕、秸杆还田为手段的耕作培肥路子。坚持先试点、示范再推广的原则,首先在条件相对较好的平川地区,大力推广旱作节水集成技术,旱作农业是在降水量偏少又没有灌溉条件的情况下,依靠天然降水从事农业生产的一种耕作技术。阳曲县年平均降水量456毫米,年蒸发量1400mm,是降水量的三倍。阳曲县粮食播种面积34万亩左右,其中玉米种植面积24万亩。据阳曲县高村乡示范区6月份采集数据:采用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地块膜下根际0-20cm土壤水量13.74%,株高135cm,茎围5.5cm,比对照(半膜覆)土壤含水量9.8%,株高76cm,茎围3.2cm,提高3.94%,59cm和2.3cm。节水保肥增产效果非常明显。单产达1026公斤,增产310公斤。显著提高了旱作农业的效益。
二、推广运用旱作农业技术要因地制宜
一是因地制宜选择抗旱播种方法。墒情好的平川地区以全膜覆盖、半膜覆盖抢墒播种为主;土壤墒情差的山区,以少耕穴灌聚肥节水造墒播种为主,做到—次播种保全苗。二是实施保护性耕作。主要采取机械深耕、茎杆与根茬粉碎还田、少耕轮耕或免耕等技术。全县秸秆还田面积每年都在10万亩以上,占玉米面积的41.6%。三是推广机械化旱作节水技术。从甘肃省引进3种不同型号全膜双垄沟播机械,进行了试验示范。大力推广了深松蓄水保护性耕作技术,少耕穴灌播种机、VVVV型精密沟播机、全膜起垄马铃薯播种机、残膜清除机、深松犁、粉碎还田机等在生产中得到广泛推广应用,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实现了增产增收。目前,阳曲县农业发展的科技贡献率还比较低,仅为40%左右,发达国家已达到60%,有的高达80%。阳曲县玉米种植由最初的亩产200公斤左右达到1000公斤左右,完全是科技进步的结果。我们要坚持不懈地把工程措施与生物技术相结合、蓄墒技术与保墒技术相结合、传统抗旱措施与现代抗旱技术相结合、良种与良法相结合、农机与农艺相结合,变单一的抗旱技术为综合的抗旱技术,努力提高旱作农业的科技水平。第二,加强宣传,提高认识。旱作农业技术经过长期的生产实践,逐步确立了与水资源短缺相适应的,富有“旱農”特色的耕作技术体系,对旱作农业发展有着难以估量的重大作用。要加强对新技术、新成果的宣传,使农民群众和技术人员充分认识到发展旱作农业的巨大潜力,为发展旱作农业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第三,加强配合,上下齐抓。充分利用好各项旱作农业生产支持政策,关键是要做好规划、超前部署、形成合力,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社会投入为主的多元化投入体系。要注重资金整合,发挥政策合力。将现有的农业高产创建、农业技术推广、农民培训、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示范建设、现代农业生产发展、农机购置补贴、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等资金统筹安排使用。第四,加强生态保护,注重解决新问题。推广旱作农业技术,既要看到其战略重要性,又不能忽视物化技术可能带来的弊端,必须着力研究解决出现的新问题。例如,在旱作技术推广中大面积使用地膜,残膜回收还没有引起群众重视,长此下去会污染耕地,对农业生态环境带来危害。为此,要在扶持推广旱作技术时做到整体考虑,同时,也要逐步普及可降解地膜等新技术,在为民兴利的同时切实将其存在危害降到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