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佳将
(南京大学, 江苏 南京 210046;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 浙江 杭州310025)
自1995年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以来,中国妇女/社会性别学学科建设得到了迅猛发展。妇女/社会性别学学科逐步构建并不断发展,研究机构和研究队伍不断壮大,课程体系日臻完善,教辅教材不断推陈出新,已成为人文社会学科中一个新的综合交叉学科。尤其是2006年以来,妇女/社会性别学学科在经历了发展的准备期和起飞期后,迈入了加速成长期,在学术界的影响进一步扩大,学科地位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提升,形成多重、交叉视角,开始更多地从本土立场发掘学科的内在价值,学科知识与推动性别平等行动的联系更加紧密,在合作中寻找双赢的契机,推进了妇女学领域的知识建构和行动发展[1]。
在全国妇联、中国妇女研究会的支持和推动下,2006年,全国妇联、中国妇女研究会在浙江省社会科学院正式挂牌成立了“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作为第一批成立的21个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之一,该基地主要从事以下工作:(1)推进全国妇女/社会性别学学科建设工作的发展,包括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的编写、课程建设、师资培训,学科、区域子网络的建设等。(2)有关性别与家庭议题的研究和行动包括:社会性别与社会学学科建设、农村妇女发展、妇女犯罪、身体与性(包括商业性性交易)、家务劳动、家庭冲突、家庭教育、工作—家庭平衡、社会性别视角下的性病/艾滋病蔓延等。(3)预防性病/艾滋病的研究、调研和行动。(4)反对针对妇女的暴力的研究和行动,尤其是反对家庭暴力、性骚扰、拐卖妇女儿童的研究和行动。(5)参与大众传媒,如电视台、电台、报刊、杂志等有关妇女与家庭议题节目/栏目的制作。(6)进行工会女工干部、妇联干部等的社会性别意识的培训。(7)向大众提供婚姻咨询、法律咨询服务。(8)为政府制定有关妇女、性病/艾滋病、婚姻家庭等方面的法律及政策提供咨询服务。
本文将以浙江省社科院全国妇联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下文简称“浙江省社科院性别基地”)的十余年建设经验为例,总结妇女/社会性别学学科建设的相关理论、实践经验,以期为推动妇女/社会性别学学科建设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相关的借鉴与启示。
浙江省社科院性别基地的战略理念来源于女性主义在理论研究、理念普及和社会行动上的本质要求,女性主义的历史缘起便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主要以女性经验为来源与动机的社会理论与政治运动。也就是说,女性主义不仅是一种崭新的理论观念,更是为改变性别不平等的权利关系而努力的知识实践,因此,“强知识、强行动”的扎根社会的战略理念和实践逻辑就显得尤为重要,指导着浙江省社科院性别基地的理论知识研究、行动策略构建和社会行动展开。由此,浙江省社科院性别基地以知识构建作为社会行动和行动策略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并把社会行动的实践经验贯通于理论研究之中,作为知识更新与经验总结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即,以“知识行动化”和“行动知识化”作为基地的战略理念和行动逻辑。
第一,“知识行动化”指的是行动不仅关系到知识生产,也关系到知识实践,更关系到知识传承和知识再生产,即知识来自哪个群体、所生产的知识为谁所用、如何在内省中更好地传承。如果没有知识行动化,我们无法判定所生产的知识是否能够用于社会变迁,也无法在运用中进一步完善和更新知识,即知识是在行动化的过程中和行动者的内省中扩展与再生的。
第三,“知识行动化”要求打破妇女/社会性别和女性主义相关理论知识的“学院性”“学术性”和“纯理论性”,使理论知识具有一定的可行动性;“行动知识化”则要求凝聚、总结、再现已有的社会行动的妇女/性别经验,使其上升、转变为一种知识,并得以纳入主流知识体系中进行考量、传承和再生产,让妇女/社会性别学进入教育实践和社会行动的主流。
综上所述,浙江省社科院性别基地的战略理念和行动逻辑主要为:在学科化、网络化、组织化的基础上,通过“知识的行动化”和“行动的知识化”,不断推进妇女/社会性别学学科的建设和发展;通过“强知识、强行动”为特征的扎根社会的知识实践和行动逻辑,使弱势性别群体,尤其是妇女的经验理论化、系统化、知识化,并进入知识生产、传承、再生产的主流渠道中,不断推进性别平等和公正。简而言之,即以行动性的知识和知识性的行动推进妇女发展和性别平等,进而促进社会的和谐和发展。
第一,以子网建设为学科建设“做大”的基础之一。作为妇女/社会性别学学科发展网络②的牵头单位,基地特别注重借助妇女/社会性别学学科发展网络的经济、人脉、组织力量等,依托妇女/社会性别学学科发展总网络开展子网组织(包括地区性和专业性网络)的建设和发展。基地在借助网络力量的基础上,在能力建设、领域扩展等方面注重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强调其在学科建设中的主导地位。目前,基地依托总网络在中国大陆建有22个子网络,包括10个学科性网络和12个地区性网络。其中,学科性网络分别为社会学子网络、妇女史子网络、哲学子网络、文化研究子网络、传媒学子网络、民族学子网络、教育学子网络、法律子网络、政治学子网络、心理学子网络;地区性网络分别为江苏子网络、浙江子网络、新疆子网络、福建子网络、湖南子网络、广西子网络、广东子网络、东北三省子网络、江西子网络、山东子网络、四川子网络、河南子网络。各子网都按照年度工作计划,开展了各具特色的工作,并不断摸索新的工作方式,为基地的“知识行动化和行动知识化”提供了诸多发展经验、专家/师资力量、学生力量、经费力量和行动力量。
第二,以制度建设为学科建设“做稳”的规范保障。制度建设是学科建设“规范化发展”的基础。基地依托妇女/社会性别学学科发展网络,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包括参与式管理制度、年度工作计划和检查制度、公示制度、利益回避制度等管理制度,以及包括工作流程、工作细则、资助管理、财务审核、项目申报书、拨款协议、项目通知函等规范性文本和工作规则,使学科建设的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
第三,以资金保障为学科建设“做长”的财务保障。基地经费的来源较广,包括浙江省社科院资助经费、中国妇女研究会基地建设资助经费、各基金会如美国福特基金会、香港乐施会等的基金会资助经费、政府合作项目的项目经费等等,使得学科建设的各项工作和行动可以有效运作,拥有财力、物力、人力的保障。此外,与各种合作伙伴开展合作共赢,如共同举办会议、培训,承办单位均有相关额度的经费投入。
第四,以内生能力培育为学科建设“做久”的能力保障。内生能力培育主要包括人员参与式培训/会议交流/研修访学、创新模式探索与经验复制推广、梯队建设与代际传承、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动态探索。注重青年学者和学生的参与,积极推广学生校园行动,并通过会议、培训、项目资助等建立新人培养机制,支持新人的成长,关注新人队伍的发展,如选送高校师生赴台湾大学、台湾交通大学等访学;积极争取外部合作,与社科文献出版社、中国妇女报社、台湾相关高校、网易等机构开展了相关的合作活动,如社科文献出版社资助出版妇女/社会性别研究书系、网易资助专家点评工作经费、中国妇女报社资助刊登相关活动成果等等;注重基地成员的梯队建设与代际传承,建构老中青三代研究/行动人员的导师制成长模式;积极探索其他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第一,以师资培训和经验交流为学科建设“做强”的方法。基地从会员需求和培训可行性出发,举办多次全国性的师资培训及地区性的巡讲培训,主题涵盖妇女/社会性别学基础、妇女/社会性别学概述、教学方法、教学经验交流等,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100多所高校/科研机构的近500位教师/科研人员参加培训。在推进师资培训工作中,倾听和采纳会员建议,创新培训方法,提高培训效果。师资培训方法由原有的全国性统一培训延伸出巡回授课培训的新方法,并于2008年成立了巡回授课团,将授课教师和授课内容挂网,由需求者按需订购的菜单式合作培训的方法开展师资培训。这不仅提高了培训对参训教师不同层次、不同面向需要的适用度,也开辟了一条具有推广意义的师资培训的新路子③。
1.4.1 检查因素:为了明确病变的部位、病因、病理解剖和病理生理等诊断要素,除了问诊和体检,还需要做一系列的检查,但各种检查都存在敏感性和特异性的问题,也就是说这些检查客观上不是百分之百正确无误的。至于正常值则是一个参考范围,必然有一部分患者会纳入正常,也会有一部分正常人归为异常。此外,检查结果有测定前误差、测定误差和测定后误差。上述因素都会从客观上干扰我们的思维,影响疾病的诊断。病理检查的结果应当是特异性最高的实验检查,也是临床医师最为重视的报告。但病理检查的各个环节都会影响结果,如标本的采集、固定和保存,切片染色以及阅片等等。
第二,以教材教辅出版和课程开发为学科建设“做优”的途径。通过资助和收购优秀教材和教学参考书并出版,资助新课程、收购并推出已有的优秀课程,评选推荐课程等方法,向教师、研究者和行动者,尤其是新人提供经验和范本,为提升教学、科研、行动水平创造了有利条件。截止目前,推荐课程评选是中国大陆妇女/社会性别学领域唯一的课程评选活动。具体而言,基地共资助、收购、开发了“性别社会学”(本科课程)、“中国古代经典文献的社会性别解读”(研究生课程)、“性别与社会”(研究生课程)、“女性社会学”(本科课程)等22门优秀课程,资助开发、出版了《女性主义研究方法解析》(郑丹丹著)、《民国娼妓史》(张超著)、《当代土家族女性婚姻变迁:以埃山村为例》(尹旦萍著)、《女性主义科学观探究》(董美珍著)等9部教材/教参,评选了34门推荐课程。
第三,以“三联动”课程创新为学科建设“做精”的关键。资助开发“行动——研究——教学”三联动品牌新课程。三联动课程注重发挥教师和学生在课程建设和开发中的主体性,将教师的首创精神和知识行动化、行动知识化相结合。如,厦门大学林丹娅教授的“中国女性写作史”课程将课堂教学与校园行动相结合,文字写作与行动写作相结合,从女性主义角度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美人计”进行了改写,师生一起编写了话剧《美人计》,并由学生自导自演,在校园和社会中引起轰动。此课程将女性主义文学的教学融入到行动过程中,提升了学生知识行动化的能力。林丹娅教授的另一门“性别与文学”课程和“土风计划”云南普米族音乐小组合作在厦门大学推出的教学剧《风语》,是一部以普米族原生态演唱与女性主义诗乐构成的对话与沟通、展示与思考的舞台剧,它一方面展示了云南普米族这个特少数民族珍贵的原生态文化,另一方面也在展示中显示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性别境遇的异同。由厦门大学师生和普米族音乐小组一起编剧,厦门大学学生和普米族农家歌手一起演出,开创了一种新的课堂教学方式。再如,由北京林业大学方刚副教授和中央财经大学心理学系苑媛教授进行的北京高校学生性别学情景剧大赛也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的反响,推进了社会性别视角在心理学领域的发展。
第一,以网站建设为学科建设“做大”的基础之一。开发沟通、交流、共享、展示的平台——妇女/社会性别学学科发展网,该网站设有专题讨论、课程荟萃、网络文库、网络资讯、网络行动、爱心仓库、新闻动态、论坛等板块,是发布信息、展示成果的窗口,也是反映诉求的渠道之一。如推出网络专题建设,针对热点问题开展专题评论、讨论等工作,扩大网站的影响力;加强与国内知名门户网站的合作,共同推出时评专题,如与网易女人、网易教育等网络合作,对时下热点、爆点问题进行专家点评,扩大了在主流社会发声的机会;开通微博宣传基地相关消息。此外,网站通过与同类型网络机构如中国妇女研究网、GAD网络、反家暴网络、陕西妇女婚姻家庭研究会等网站的交流、合作,努力学习同行经验,也扩大了网站在同类型网站中的影响力。作为对外宣传的平台、窗口和主渠道,网站为内外部的信息沟通、资源共享、观点交流及成果展示作出了重要贡献。
第二,以机构合作为学科建设“做实”的伙伴保障。
其一,注重与其他NGO,尤其是妇女NGO的沟通、交流与合作是学科建设“行动化”的策略。十余年来基地与国内外诸多NGO组织开展了合作,如:(1)承担了中国妇女非政府组织对中国政府执行《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评估分报告部分内容的撰写。(2)与国内相关非政府组织合作,通过《妇女蓝皮书》系列的出版进行社会倡导。蓝皮书各章内容的每位作者除了是本领域有较高学术造诣的学者外,还是承担和参与了众多妇女发展项目行动的社会活动家,更强调站在妇女立场上的写作。在知识行动化和行动知识化的交叉点上,各位作者通过直接倾听来自妇女,尤其是草根妇女、边缘妇女的声音,通过自己的项目行动经验,努力对政府和非政府的工作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并提出相应建议。(3)与美国福特基金会合作开展了“社会—心理—医学新模式赋权性服务妇女”项目,该项目以浙江省女子劳动教养学校为实验点,第一期从教育环境改善、技能培训、文化知识教育、心理建设、生殖疾病治疗、性健康和艾滋病防治知识传授等方面开展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第二期主要对该校的干警开展提升社会性别意识的培训,同时开展一些巩固一期工作成效方面的工作。第三期注重对干警新的教育方法的培训,改进和改善了传统的治理模式。(4)与美国福特基金会合作开展了“两岸三地全面的性与生殖健康教育专家圆桌会议”,讨论主题包括现有相关法律和公共政策、商业性性交易的背景与内部结构、性服务者的生存现状与可能的改善、国外和历史经验的借鉴等,推进中国大陆性健康教育的转变。(5)与北京红枫妇女热线、中山大学妇女中心一起进行了“中国性骚扰现状调查”,形成提案,递交全国人大会议。
其二,注重与政府的合作,积极发挥智库的作用,建言献策,推进社会行动,为政府推进妇女发展和性别平等发挥应有的作用。如“中国拐卖拐骗人口问题研究”课题通过田野调查和个案访谈,深入了解被拐卖/骗者在被拐卖/骗前的基本情况,系统分析被拐卖/骗的社会和个人原因、流动意愿、人生影响,以及在流入地的生存、发展和权利保障状况等,进一步阐释了目前中国拐卖/骗妇女儿童现象的特征、类型、原因、规律及趋势,提出了具有较高可行性和有效性的法律/政策建议、社区行动对策、个人行动对策,为政府部门进一步完善、改进相关法律、政策和措施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对策,引起了广泛关注和深层思考。再如,与省政府合作,开展儿童意外伤害状况调查,以把握儿童伤害因素的基本特征,进而针对儿童伤害的主要原因提出了更具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和行动计划,以更有效地预防和减少儿童伤害,为儿童创造安全的生活环境。
其三,注重与其他社会机构合作,在主流中发声并扩大自己的发展空间,实现跨学科、跨界的跨越式发展。如与中国社会学会合作,在社会学年会中设立性别论坛,主题涵盖“性别发展与美丽中国建设”“性别视角:经济新常态下的社会改革”“性别与生活:小康社会建设新视角”等,扩大性别学科在社会学界的号召力和影响力;与性别专业委员会和生活方式专业委员会等学术机构合作,学习相关跨学科的理论研究资料和实践经验;与社科文献出版社合作评奖,设立“王金玲性别研究奖励基金”,评奖对象为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有关性别研究的图书,扩大了学术影响力。
在社会学理论的传统中,关于知识与行动关系研究的方法论主要有两种模式:“强知识、弱行动”的社会知识论和“强行动、弱知识”的社会行动论,吉登斯的“结构二重性”理论则力图调和这一对立视角[2],认为,结构和行动不是外在作用的二元关系,而体现为内在的二重性:行动者利用结构,并且在利用结构的特质时,改变或再生产了这个结构[3]。在浙江省社科院性别基地学科建设的过程中不难发现,基地的理论知识研究、行动策略构建和社会行动展开的经验和成效可以借鉴吉登斯的结构二重性理论加以概括和解释,二重性理论为基地战略理念和实践逻辑的形成提供了一定的理论解释框架和社会学的想象力。可以将之概括为:“知识行动化”和“行动知识化”的“知识/行动二重性”。
综上所述,浙江省社科院性别研究基地学科建设的经验框架可以梳理、总结为:知识行动化、行动知识化下的“知识/行动双重推进”经验框架(如图1所示)。其一,以知识行动化(即扎根社会行动的知识实践)和行动知识化(即蕴涵知识实践的社会行动)为战略/目标,“知识行动化”要求打破妇女/社会性别知识的“学院性”“学术性”和“纯理论性”,使知识具有可行动性;“行动知识化”则要求凝聚、总结、再现已有的社会行动的妇女/性别经验,并得以纳入主流知识体系中进行考量、传承和再生产,让妇女/社会性别学进入教育实践和社会行动的主流。其二,以学科化、网络化、组织化的“整合模式”为运作策略,提供竞争力保障、平台保障和制度保障。注重以学科化为核心,推进教学、科研、行动的“三联动”;以网络化为路径,搭建合作、共生、多赢的“大平台”;以组织化为保障,培养持续、内生、发展的“竞争力”。其三,学科化的具体策略/手段包括课程建设、师资培训、教材开发和经验交流等;网络化的具体策略/手段包括网络平台、NGO合作、政府合作以及其他机构合作等;组织化的具体策略/手段包括子网建设、制度建设、财务保障和内生能力发展等。其四,在运作策略上始终贯穿并坚持“知识行动化”和“行动知识化”的战略目标,以“强知识、强行动”为特征的扎根社会的知识实践和行动逻辑,推进妇女/社会性别学的学科建设和行动发展。
图1 “知识/行动双重推进”经验框架示意图
总而言之,知识不应建立在空中楼阁之上,也不应建立于象牙塔之中,知识源于行动,最终还要回归行动,使得行动更具理论性,也使得知识更具可操作性。浙江省社科院性别研究基地正是在“全球语境+本土社会”的文化脉络和社会情境下,遵循女性主义和吉登斯结构二重性理论的本质要求,通过“多元教学—学术研究—政策倡导—社会行动”等跨学科、跨领域的合作和推动,努力构建平等、多元、创新的妇女/社会性别学科教学、研究与行动协调共处的学科模式,从不同角度审视和批判传统知识体系与制度结构的性别权力关系,高度关注本土妇女的生存、发展需要,旨在构建一种知识生产、传播、积累、传承的全新机制,进而不断推进行动的知识化、主流化、持续化,从而规避在研究社会和世界时容易犯的唯智主义偏见,跳脱传统的主流社会学学术场域和惯习,遵循“决裂/反思—构建—事实检验—决裂/反思”的认知秩序和行动逻辑。
注释:
① 感谢王金玲研究员对论文写作过程的指导和帮助。
② 妇女/社会性别学学科发展网络由美国福特基金会资助成立于2006年,项目负责人为王金玲研究员,总网络办公室设在浙江省社科院全国妇联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由基地牵头实施此项目,网络项目发展为基地的资金、人员、子网拓展、能力建设、可持续发展等提供了诸多资源和保障。
③ 妇女/社会性别学学科发展网络理事会编,《妇女/社会性别学学科发展网络结项报告(内部版)》,2011年。
参考文献:
[ 1 ] 王金玲,王平.从意识觉醒到社会关照:中国妇女学的发展(1995~2011)[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6):46-55.
[ 2 ] 郭强.“强强纲领”:知识行动论的知识逻辑[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67-76.
[ 3 ] [英]吉登斯.社会的构成[M].李康,李猛. 译.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2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