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文帅
摘 要:湿地植物作为水域的生态系统主要构成内容,实现了生态系统自然运行的动力支持,并且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和碳汇潜力。芦苇湿地开发阶段,必须重视人为活动不能影响到动植物生存的原则。以芦苇为例,是湿地核心的代表植物,结合湿地功能和碳汇经济的价值展开分析,进一步提出湿地开发和保护内容,以供参考。
关键词:芦苇湿地;低碳经济;湿地;碳汇
中图分类号:S5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80233149
1 湿地的功能
1.1 维持生物多样性
湿地具有水生和陆地2种生态圈,使得湿地整体生态结构更加复杂,而按照生態学角度分析,越是复杂的湿地结构具有更高稳定性,能够为生物提供养分和水分充沛的生存环境,提供生物多样性的物质基础。
1.2 水资源保持
湿地是由透水基质组成,维持了湿地水资源平衡,具有自然界海绵的称号。针对水源过剩情况能够提供外部用水,针对水资源的匮乏问题能够采用地下水和雨水维持自身环境平衡,是地球的主要淡水储存库。
1.3 净化水资源
湿地水体内含有丰富的微生物,其生存主要通过分解水质中有机物,微生物作为水质有机污染物主要消除工具。由于透水基质具有一定缓冲性,有效减少水流速,留余时间沉降大颗粒水杂质。湿地植物特有运输的机制,将空气中CO2光合作用后产生O2,实现污染物净化作用。
2 芦苇碳汇经济价值实例分析
2.1 洞庭湖湿地
洞庭湖湿地作为国内第二大淡水湖泊,面积27万hm2,
湖岸含有宽窄不一芦苇澡泽,植物资源非常丰富,是国内主要育肥场和产苇区。洞庭湖年产100万t芦苇,近10万当地人靠芦苇收入生存。碳汇产业年实现CO2碳汇12万t,按照国际碳汇交易的平均价格20欧元/t,芦苇收购单价为400~700元/t进行计算,年实现经济总值为5.25亿元。所以,通过芦苇发展低碳产业,是确保洞庭湖可持续经济发展比如趋势。
2.2 博斯腾湖湿地
博斯滕湖的湿地芦苇高度主要分为4类:芦苇的高度在3.5m以上;芦苇的高度在2.5~3.5m;芦苇的高度在1.5~2.5m;芦苇的高度在1.5m以下。按照测定数据显示,博湖1类的芦苇高度主要为5~6m,直径为1.5mm以上,平均纤维长度为1.34RAM。所以,国内纸厂主要通过博湖芦苇来取代木浆来生产文化类用纸,能够在减少成本的基础上提高质量。相关部门综合性调查博湖芦苇的实际资源情况,直至20世纪50年代末,湖区芦苇总蕴藏量60万t。从1965—1966年,芦苇的年均产量增长至40万t。通过国内勘测部门和行政组织计算后得出,博斯腾湖的湿地芦苇低碳产业年均吸收CO2是24万t,可实现的年经济价值为1.47亿元。
3 湿地的开发与保护
3.1 湿地的主要形式
芦苇湿地作为湿地主要的存在形式,其中芦苇生长量非常丰富并且具有速率极快的生长速度,可以积极使用芦苇来开发湿地产业效益。芦苇是纸厂生产主要原材料,现阶段芦苇品种不断增加,例如:造纸所需纸苇,作品原料工艺苇。芦苇市场大幅度拓宽,秸秆与纤维技术研发的提高,使得芦苇的利用率更加高。
芦苇成为湿地主要的组成植物,在湿地整体生态系统内发挥生产作用,采用光合作用朝向水体输入氧气,为水质微生物和鱼类生存提供基本条件。虽然芦苇经济效益比较高,在利用开发基础上综合性考虑湿地生态的效益。芦苇湿地管理和保护必须严格遵守可持续生态循环原则,基于不破坏湿地生态的系统平衡条件下,进一步提高湿地低碳经济利益。
3.2 湿地其他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想要提高芦苇湿地保护意识,贯彻落实管理部门对湿地的自然资源使用制度和政策,严厉打击任何不合理的湿地资源利用行为;健全湿地保护的各项法规,结合国内现有的针对湿地资源保护规范。按照湿地实际情况指定和调整保护方案,将湿地建设的开发工作法制化和规范化,确保做到湿地破坏行为的有法可依;指定科学合理的保护和管理机制。湿地管辖区域所对应的环保部门,做到巡检监督工作,联合地方公安、土地征用部门以及消防单位,周期性做好芦苇湿地各项指标巡检和监督;提高湿地维护的人工技术。芦苇湿地如果发生突发情况,会直接影响生态系统的不平衡。相关部门和人员必须按照科学方式来恢复湿地平衡,地方政府需要合理划拨预算,维护湿地整体的平衡。
4 结语
芦苇湿地作为栖息物种多样化的环境,在低碳经济发展领域有着重要指导作用。湿地具有水资源充足、自然景色美观以及气候宜人等特征,对湿地旅游和经济开发做出极大贡献。总结芦苇湿地的各项数据信息,对生态系统保护提供指导。实际发展研究阶段不能破坏稀有物种和动植物生存环境,针对旅游资源开发工作,必须最大程度上发挥当地政府监管性能。科学合理的建设休闲设施,确保游客游览更加有序和安全,进一步控制人为活动对芦苇湿地影响。
参考文献
[1]王明成.保护芦苇湿地自然资源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J].黑龙江水产,2007(3):4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