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政工干部培养模式创新思考

2018-06-23 11:16蒋卫
山东青年 2018年1期
关键词:政工干部国企培养

蒋卫

摘 要:随着改革的深入,在新时代对政工干部有了新的要求。政工干部在国企肩负着着输出企业文化、处理企业内部矛盾以及反馈基层信息的职能。国企如何培养出肯干事、干好事的政工干部,影响到国企的长远发展。基于此,本文对政工干部的培养模式做出了一些思考,以供参考。

关键词:国企;政工干部;培养

1.政工干部职能分析

政工工作是国企灵魂的源头活水,政工工作做得好,可以提升职工对企业的归属感与认同感,形成企业共同体,提高企业效能;政工工作做得不好,企业职工人心涣散,不利于企业发展。因此培养一个好的政工干部,做好企业政工工作,对企业尤为重要。国企政工干部主要行使以下几大职能:(1)输出企业文化。政工干部要做好企业文化教育宣传工作,将国企文化与党的意志、行业趋势、职工职业道德、生产实践相结合,改变单向教与学的互动模式,增强互通互联,从实践中输出企业文化,开展个性化教育,增强企业凝聚力[1]。(2)处理内部矛盾。改革力度的加大势必会带来一系列的利益矛盾,在利益分配不均,政工干部要具备细致的观察能力与优良的沟通能力,给困难职工予以精神支持与物质帮助,及早发现并化解企业内部矛盾,促進企业和谐稳定。(3)反馈基层信息。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得国企职工对未来美好生活有了更多向往。政工干部要深入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积极与企业职工进行沟通,想职工所想,真心真意为职工谋福利。做好高层领导与群众的接线员,主动了解基层职工在工作中遇到的困境与需求,做好总结工作,及时将职工的想法与要求与领导反馈,为领导作出更符合民意的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2.影响政工干部培养的相关因素

国企政工干部培养主要受到外部因素与内部因素的双重影响。(1)外部因素。一是国企思政体制对政工干部培养的影响。党组织要在国企中发挥核心作用,在传统行政手段发生转变的时候,离不开对国企关键部门工作的参与。然而,在实践中,法律规定企业生产经营的过程和结果由企业法人全权负责,党组织没有充分参与到企业管理的依据和方法,因此党组织对国企的管理与监督无法落到实处。二是领导重视程度对政工干部培养的影响。改革开放以后,国企由计划经济为主导转向以市场经济为主导,围绕着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市场的激烈竞争使得企业必须把公司的经营与发展放在第一位。虽然一岗双责的提出强调了政工的重要性,但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国企对企业经营工作与企业政工工作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依旧存在。这直接导致优秀的职工往往从事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工作,政工干部队伍弱化[2]。(2)内部因素。内部因素主要体现在职工干部自身的专业素质与个人品格上。专业素质上,政工干部不光要具备较高的政治理论功底,也要对企业管理和生产经营方面的相关知识有所了解,这对政工干部提高了较高的要求,实践中往往难以达到理想要求。个人品格上,全球化的冲击使得人们的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加之网络信息化的发展,正统价值观受到了许多挑战。政治工作者也经常出现如漠视主流价值观、不顾集体利益过于追求个人利益、工作怕苦怕累的现象,政工干部难以做好示范作用。

3.政工干部培养模式创新策略分析

3.1树立大政工理念

在对政工干部的培养上,树立大政工理念,把政工干部的培养与党组织培养、社会学习和家风建设协同起来,将企业内教育与线上教育结合起来,形成多角度、多维度的政工干部培养格局,培育符合企业发展的政工干部[3]。理顺政工干部的岗位职责分配关系,形成权责匹配的政工干部责任体系。企业党委负责人和董事会监事会组成人员可以交叉任职,企业党委负责人要对董事会监事会予以工作支持,同时,董事会监事会在做重大决策前要征求党委意见。将企业政工工作与企业文化、企业内部管理与监督、企业选人用人等生产实践工作内容相结合,建立有企业个体特色的政工系统,改变政工工作内容过虚的情况,将政工工作融入到企业建设的大中心里去。积极组织政工干部拓宽政工干部对国企管理与经营方面、心理学、沟通与交流的方式与方法等专业的了解,将学科根据工作需要进行融合,提炼其新观点、新方法用于国企思政工作,提高政工干部的专业水准与工作水平。

3.2完善相关机制建设

培养优秀的政工干部,需要完善好一系列的政工培养机制做保障。(1)完善政工干部考核体系。以往依据干部考核办法对政工干部进行考核,不能客观全面地对政工干部的工作作出评价。要依据政工干部的工作内容与特点,定制考核办法。考核内容在个人品德上应更偏向于对“德”的考核,重点对其理想信念、工作作风、家庭家风进行考核;在专业素质上,对其党建工作、思想教育工作、心理疏导服务、矛盾处理工作等内容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考核。(2)完善政工干部奖惩机制。形成奖罚分明的用人机制,对在考核评价体系中评分优秀的政工干部予以物质上或者精神上的奖励。列出责任清单,责任具体到个人,完善责任追究制度,对履责不力的政工干部予以惩罚,建立能上能下的政工队伍。(3)完善政工干部监督机制。一方面,领导层要对国企政工干部的工作过程和工作成效予以日常监督;另一方面,拓宽群众监督渠道,通过建立群众意见箱、群众留言栏、开通群众监督热线等途径促进政工干部在各个方面受到群众监督,提高和完善自我工作水平,为企业职工提供更好的政工服务。

3.3传统培养方式与信息网络平台并重

目前,社会已经进入了大数据时代,特别是近年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移动终端(手机)普及面愈来愈大,已经完全融入到人们的生活当中。政工干部培养不单可以延续传统的常规有效手段,还可以借助这些现代化工具,将政工工作融入到政工干部的日常生活当中,不断强化其思想意识,以此提升培养效能。(1)传统培育方式。通过集中学习、组织考试、知识技能竞赛、野外拓展等方式提高政工干部的专业素质;通过企业举办文体活动、兴趣小组等加强政工干部与职工的多方面交流;通过指导政工干部处理突发事件在实践中分析和解决问题提升综合素质。(2)信息网络方式。一方面,充分运用现代通信网络技术,构建数据库和专家系统组成的信息平台来帮助政工干部更好了解和分析职工情况;另一方面,通过利用工作平台以及微信、微博等自媒体平台传递相关政工学习资料、工作流程等信息,促进政工干部提升自我。

4.结语

新时期和新情况在向政工干部培养提出挑战的同时,也为政工干部培养模式的创新提供了新的途径。在面对改革出现的机制不完善、政工队伍弱、领导不重视等问题时,我们需要创新思维、形成多角度的培养模式,利用传统模式与新技术,打造出一支出色的国企政工队伍。

参考文献:

[1]李霞.新时期企业政工工作创新及干部队伍建设思路分析[J].现代国企研究,2018(02):229-233.

[2]林素清.提高国有企业政工干部素质与能力的思考[J].经贸实践,2018(01):224.

[3]闫水平.论新形势下加强国有企业政工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性[J].改革与开放,2017(24):58-59.

(作者单位:长沙望城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管理中心,湖南 长沙 410200)

猜你喜欢
政工干部国企培养
探索国企政工干部队伍建设的强化路径
加强医院政工干部道德修养的思考
论国企政工干部的劳动成果评价
浅谈新形势下煤炭企业政工干部的休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