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靓
摘 要:思维导图是由英国学者东尼·博赞提出来的一种将大脑思维与图像有机结合的思维工具。本文对思维导图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应该如何开展进行了探讨和研究。本文指出通过运用思维导图,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兴趣,而且可以更有效和科学地提高学生的阅读方法和思维能力。
关键词:思维导图;大学英语;英语阅读;阅读教学
一、思维导图的定义和特征
思维导图也叫心智图,是由世界大脑先生、世界创造力智商最高保持者东尼·博赞发明创造的。在《思维导图宝典》的引言中,博赞先生提到,自从20世纪60年代发明思维导图之后,它就被人们当作“终极思维工具”。思维导图之所以有效,是因为它的制作过程模仿了显微镜下脑细胞的结构,用图表的形式来表现大脑的发散性思维,遵循大脑连接和加工信息的方式。它是以图解的形式和网状的结构,用于储存、组织、优化和输出信息的思维工具。
二、思维导图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主要作用
1.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兴趣
大学英语的教学主要是以阅读为主,听力、写作和口语为辅的教学模式。尤其在不方便开展小班语言授课,班级人数较多的高校来说,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被视为大学英语课程的主要教学目的,因此如何提高学生对英语阅读的兴趣,对保证教学质量,提升教学效果起着重要的作用。首先,通过对不同颜色、线条和图案的运用,思维导图把知识按照不同的层次呈现出来,增强了英语阅读文章学习的趣味性。另外,以关键词为中心绘制的思维导图,重点突出;向四周发散型的分支将结构复杂的阅读内容简易化,将文章的逻辑关系更加具体化,减少学生对阅读单纯文字信息的乏味感。因此,思维导图对大学英语阅读知识的系统化与形象化的展现,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兴趣和激情。
2.培养学生更科学的阅读方法
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主要强调对词汇、习语和语法等知识点的学习,主要采取老师讲授,学生记录笔记的课堂形式。学生的思考能力和阅读能力难以在阅读教学中得到训练与增强。传统课堂上缺少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缺少对学生阅读方法和技巧的培养和训练。通过和老师一起绘制思维导图,可以促进学生们积极的参与,加强学生们对篇章处理和基本框架的把握,加深他们对阅读材料的整体理解和记忆。因此,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有助于培养学生更科学的阅读方法。
3.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
采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开展大学英语阅读课的教学,可以更好的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首先,通过绘制思维导图,学生需要把关键词、图像、逻辑层次、文章节奏等因素进行综合思考和运用,使学生对阅读课所学到的语言知识点、阅读方法和技巧进行主观的分析和加工,从而锻炼了学生的思考能力,改变了传统英语阅读课教学—“教师讲,学生听”的学生被动接受模式。其次,按照人脑发散性思维特点而绘制的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地思考分析问题,促使学生进行发散思维的培养和训练。另外,通过对关键词、图像、文章层次的有机组合,思维导图可以将学生的思维过程可视化。因为其开放性特质,思维导图可以促进学生在学习英语材料的过程中不断将自己的理解和观点融入到思维导图中,从而形成自己的思维导图。
三、思维导图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1.英语阅读课的词汇教学
一词多义在大学英语词汇的学习和使用中经常出。但很多学生仍然采取初高中阶段学习单词的方法,一一对应的记忆大学单词的汉语意思。当同一个单词在不同语境下出现时,学生们不知道如何灵活应对,依旧墨守成规,导致他们在句子理解上出现偏差和错误。教师可以用单词为中心词汇,不同的含义为二级分支来绘制思维导图,使一词多义现象能够更为清晰的展示出来。
派生法即派生构词,是指在词根上加后缀而构成新词,它是学生在大学期间学习和扩大词汇量的最佳途径,派生法要求大學生掌握它的词根,以及帮助构成派生词的前缀和后缀。例如,通过学习词根“sist”的含义,大学生们可以更好的理解和记忆resist, consist, persist, assist, insist, exist等以“sist”为词根的一系列词汇。此时,以思维导图为展示形式,学习英语中常用的词根和词缀的使用,来进一步扩大学生们英语的词汇量,显得更加合理和有效。还是以“sist”为例,在英语阅读课堂上,教师首先讲解词根“sist”的含义和用法。然后教师进一步列举含该词根的其他词汇进行展开解释和说明。最后,为了巩固学生对该词根的理解和记忆,学生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开展头脑风暴,鼓励学生列举更多关于词根“sist”的单词。
2.英语阅读课的篇章教学
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是英语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前以思维导图的形式,针对特定的文化背景展开头脑风暴。这样,通过师生互动的形式,教师可以对阅读文章所涉及到的文化知识点展开多角度、多方面的讨论和学习。另外,在阅读课上绘制思维导图可以促进学生进一步分析文章的整体结构和上下文的逻辑关系,可以使学生对语篇的理解最大化。
结语
思维导图是一种整体思维工具,可应用到所有认知功能领域,尤其是记忆、创造、学习和各种形式的思考。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使用思维导图,可以突出学生的中心地位,激发他们学习英语阅读的主观性和积极性,提升他们的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东尼 博赞.卜煜婷 陆时文译.思维导图宝典[M].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贾志颖. 基于信息化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 (01).
[3]宁建华,苗莉珺.思维导图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5(12).
(作者单位:沈阳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辽宁 沈阳 110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