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丽虹
[摘 要]文章从公立医院遇到电脑硬件资产部分更新时,由于被替换部分硬件的价值无法确认而得不到及时准确的会计账务处理这一问题出发,探讨了为进一步完善公立医院电脑硬件资产的管理而采取的措施。
[关键词]电脑硬件资产;部分替换;管理;对策
[DOI]10.13939/j.cnki.zgsc.2018.17.147
随着智慧医院建设、医院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计算机应用技术越来越普及。电脑(计算机)已被广泛应用于医院管理的各个方面,并且成为医院快速发展必不可少的工具,医院所拥有的电脑设备也越来越多。以浙江省丽水市某医院为例,该院是一家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职工人數2600多人,床位1600多张,年门诊病人数150多万人次,年出院病人数近7万人次,医院这么大规模,信息化建设也上了一定档次,电脑无处不在,一年365天,每天24小时,每时每刻都有一定数量的电脑在使用运行,据统计,到2017年底医院拥有电脑1938台。电脑数量多了,电脑硬件资产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也日益凸显,电脑硬件资产管理难度也逐渐增加。根据工作实践,就目前医院电脑硬件资产管理中一个棘手的共性问题作一探讨、分析、解决。
1 电脑硬件资产部分替换引发的问题
众所周知,一台电脑是由多个部分组成的,它既有电脑硬件部分,又有电脑软件部分,文章没有探讨软件部分,主要是探讨电脑硬件部分的资产管理问题。电脑硬件资产有它的特殊性,主要在于其是由主机、显示器、鼠标和键盘多个部分组成,电脑硬件资产的更新可分为整体更新和部分替换更新两种情况。整体更新的情况容易操作,只需按正常的固定资产报废、重置程序作会计处理即可;部分替换的情况就比较复杂,在对其进行更新时,可以进行主机、显示器、键盘或鼠标的部分替换,应属于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的范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文件精神及其应用指南规定,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是指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的更新改造支出、修理费用等。固定资产的更新改造等支出,满足与该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和该固定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计量的确认条件的,应当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如有被替换的部分,应扣除其价值;不满足该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修理费用等,应当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问题的关键在于以往的实际工作中,当医院购入一批电脑时,均按每台电脑的整套价值进行入库,入库时并未区分出主机、显示器、键盘或鼠标的价格,所以当遇到电脑资产部分硬件损坏、更换、更新时,由于被替换部分的价值无法确认而得不到及时准确的会计账务的处理。
2 解决电脑硬件资产部分替换问题的对策
医院的电脑硬件资产有着用途多、分布广、数量大、流动性强等特点。例如:2017年,浙江省丽水市某三甲医院实有电脑硬件资产1938台,其中当年报损整机132台,显示器更新74台,电脑主机更新271台,键盘更新123只,鼠标更新587只。医院的电脑硬件资产有着用途多、分布广、数量大,流动性强等这些特点,一直是医院资产管理中较为复杂、较为混乱的难点问题,为了进一步完善电脑硬件资产的管理制度,并解决电脑硬件资产部分替换这一会计事项的账务处理。该院在院领导的支持和组织领导下,由财务处、设备处及信息中心(计算机管理中心)共同协商,统一协调处理,院部明确主要由财务处牵头对全院电脑硬件资产的会计账务管理进行全面整治,具体实施办法如下。
2.1 进行电脑硬件资产调查摸底,建立电脑硬件设备管理卡片
由财务处、设备处、信息中心(计算机管理中心)派专人组成综合清查小组,对医院每一个区域、每个科室、每个办公场所进行电脑设备全院大清查工作。深入到各个科室,建立电脑硬件设备管理卡片,将各科室电脑资产分别按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打印机等认真进行清点并分门别类贴上卡片,卡片内容包括:名称、规格、型号、价格、设备编号、使用科室、购入日期等。
2.2 建立电脑硬件资产台账,按比例分摊登记入账
信息中心(计算机管理中心)指定专人按照“全院电脑大清点”得出结果,建立电脑硬件资产台账,将主机与显示器、键盘、鼠标价格,分别按照新机购入时的整台电脑的入账价格,以7∶2∶0.8∶0.2的比例分摊登记入账。
2.3 加强电脑硬件资产核对,做到“账账相符,账卡相符,账实相符”
将电脑硬件资产台账与设备仓库财产管理会计的固定资产明细账进行核对,确定各科室的电脑资产是否与账面相符,对盘盈盘亏的电脑硬件资产认真查明误差原因和明确误差的责任,报请财务主管院长、信息中心(计算机管理中心)主管院长和上级有关部门(市卫生计生委、财政局)审批后进行账务调整,严格做到“账账相符,账卡相符,账实相符”。
2.4 建立三级账卡管理制度,定期按规定核对到位
财务处设置总分类账,控制电脑硬件资产总额;设备仓库财产管理会计设置电脑硬件资产明细账,按科室进行数量、金额核算;信息中心(计算机管理中心)按科室设置电脑台数、型号、价格等内容的台账。财务处总账月末与设备仓库财产管理会计资产明细账户进行核对,设备仓库财产管理会计资产明细账与信息中心(计算机管理中心)台账进行核对,信息中心(计算机管理中心)台账每年与使用科室核对一次。通过三级账卡管理制度的落实,财务处、设备处、信息中心(计算机管理中心)联系更加密切。
2.5 领用、调拨、报损手续完备,按制度严格管理流程
第一,专门管理,分项列示。电脑硬件资产的购入,需经信息中心(计算机管理中心)专人负责验收,并签名确认,验收合格后,填制入库验收单,分项列示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及打印机等的数量、型号与金额等,同时完成电脑硬件资产卡片的登记。
第二,规范出库,登记台账。当电脑硬件资产离开设备仓库时,需由使用科室负责人填写领用单,经信息中心(计算机管理中心人员)和设备处仓库保管人员签字确认,办理出库手续,同时登记电脑资产登记表建立台账。
第三,报损转科,及时登记。信息中心(计算机管理中心)人员负责电脑资产报损及平时因业务需要或其他原因在本院内部各科室之间的调拨,及时办理报损及转科手续,根据电脑资产名称、规格、型号、价格、数量登账转科,并对电脑资产台账做相应调整,按规定账务调整的当天将电脑转移到位。
第四,单据齐全,账物相符。设备仓库财产管理会计要根据出入库单、报损单、调拨单及时进行账务处理,确保科室电脑实物、台账与设备处财产管理会计明细账相符。
2.6 开发电脑设备管理系统软件,科学、轻松、有效、便捷的管理
为了让信息中心(计算机管理中心)人员对医院电脑的购置、维修、报废、调拨等进行更科学、轻松、有效、便捷的管理,在今后的工作中可逐步应用电脑设备管理系统软件进行管理。
管理出效益,实践出真知,创新出价值。通过“电脑硬件资产清查、设立管理卡片、建立资产台账、分摊价格登记、三级卡片管理、加强定期核对、完备变更流程、系统软件管理”等以上几项工作的管理,该院顺利解决了关于电脑硬件资产部分替换的会计账务处理问题,更重要的是进一步厘清了电脑硬件资产管理的思路,强化了制度管理。同时,举一反三,逐步将大型仪器设备的管理也借鉴这种管理方法强化管理,如:CT、B超等一台机器由多部分组成,又不可能同时报损的仪器设备,使用这种会计账务处理方法,都比较顺利地解决了问题,使类似该项繁杂的资产管理工作变得更加科学、有序、规范。
参考文献:
[1]陈丽群.探讨如何完善计算机办公软件应用[J].中国市场,2016(31).
[2]孙维成.浅析会计信息处理的计算机舞弊问题[J].中国市场,201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