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央企效益增量和增速创五年来最好水平

2018-06-23 05:29
妇女生活 2018年6期
关键词:情事戴笠郁达夫

2017年中央企业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6.4万亿元,同比增长13.3%,实现利润总额14230.8亿元,同比增长15.2%,经济效益的增量和增速均为五年来最好水平。

(摘自2018年1月17日人民网)

“全面两孩”第二年:

人口出生率下降

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全年共出生人口1723万,比2016年减少了63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2.43‰,比2016年的12.95‰也有所下降。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人口统计室主任王广州表示,2017年出生人口数量比2016年还要少,主要是因为一孩出生数量下降幅度很大,如果不是全面两孩政策,出生规模下降幅度会更大。长期关注生育意愿与生育行为研究的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郑真真表示,2017年出现出生人口的下降说明,个人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受到很多复杂因素的影响,包括经济能力、年龄、生育偏好等,政策对生育行为的影响并没有原来预想的大。

(摘自2018年1月24日《报刊文摘》)

郁达夫美妻的两次外遇

在民国年间,在现代文学史上,王映霞都大名鼎鼎。她与郁达夫的故事,一直被认为是现代文学史中最著名的情事之一。王映霞当年有“杭州第一美人”的美誉,时人送她“荸荠白”的雅号,来形容她惊人的美丽。王映霞嫁给郁达夫后,在婚外有两件隐秘的情事,与两大政客有染,一是浙江省教育厅长许绍棣,另一位则是戴笠。

郁达夫和王映霞相识于一次偶然的机会。那是1927年,郁达夫31岁,王映霞才19岁。邂逅王映霞,郁达夫惊为天人,遂求再见、三见。王映霞经不住自己崇拜的大作家的苦苦追求,于是和他上演了一段轰轰烈烈的恋爱传奇。1928年4月,郁达夫、王映霞在上海举行了婚礼。美人才子的结合,在当时的文坛被传成佳话。当时柳亚子赠诗郁达夫,其中“富春江上神仙侣”一句傳诵一时。

王映霞对郁达夫无比满意,甚至还在自传里写:每月开支为银洋200元,折合白米二十多石,可说是中等以上家庭了。其中100元用之于吃。物价便宜,银洋1元可以买一只大甲鱼,也可以买60个鸡蛋。我家比鲁迅家吃得好。

1933年,郁达夫王映霞夫妇由上海迁到杭州,建了一座“风雨茅庐”居住下来,与当时的上流社会有了很多交往。极喜结交名人的王映霞由此成为一颗交际明星。与其相识几十年的汪静之曾经说过:“王映霞最爱郁达夫带她去认识所有的朋友,专门同人家交际。”

王映霞之美,令时人叹为观止。据当年曾去过“风雨茅庐”的日本历史学家增井经夫回忆:“(王映霞)漂亮得简直像个电影明星,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当时她在杭州的社交界是颗明星,而她在席上以主人的身份频频向我敬酒,说‘增井先生,干杯时,就把喝干了的酒杯倒转来给我看,确是惯于社交应酬的样子。又有她那深绿色翡翠耳环和手镯,在灯光下摇曳闪烁的情景,至今还很清晰地如在眼前。想起来,那个时候大概是郁先生最幸福的时期吧。一下子就在饭馆里款待十个客人,实在是豪兴不浅。”

婚后日久,郁达夫渐渐地觉得王映霞把金钱、物质看得比什么都重,是一个未脱尽世俗的女子。于是“幻灭的悲哀”涌上心头。此后,二人误解日深,裂痕越来越大。

后来,郁达夫在家中发现了浙江教育厅厅长许绍棣写给王映霞的情书,又发现了戴笠与王映霞有染,致使夫妻反目,王映霞离家出走。后经友人调解,一场风波才告平息。然而感情的裂痕却愈裂愈深,终至最后在新加坡恶脸相向。郁达夫推出《毁家诗纪》,详细叙说王映霞与许绍棣的“热恋情事”,而王映霞也以《一封长信的开始》和《请看事实》相回应。如此互揭疮疤,冷战分居,最后王映霞第二次离家出走。1940年8月中旬,王映霞只身返国,经香港飞往战时首都重庆。郁、王两人在新加坡和香港、重庆分别刊出离婚启事,从此两人的生活再无交集。

20世纪90年代初,郁达夫的生前好友、著名诗人汪静之撰文透露了一个鲜为人知的秘密,王映霞曾经在武汉为戴笠打过胎。

(摘自2018年2月27日网易网)

猜你喜欢
情事戴笠郁达夫
杜月笙之子详释戴笠死亡之谜
戴笠 生活超奢侈
贵人
戴笠 ,黑暗时代里最黑的人
镜花水月
从《故都的秋》看郁达夫与北京的关系
《郁达夫手稿:〈她是一个弱女子〉》
戴笠竟然终身未加入国民党
不是所有的坦白都是对的
刍议情事变更原则在商品房预售合同纠纷中的理解及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