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之
他40岁时被查出左肾细胞癌,医生断言他活不過3年。可他不愿被命运打垮,不愿向病魔低头,硬是凭着坚强的意志,与疾病抗争,成为轰动全国的励志“网红”。2012年,46岁的他成功通过“全国第一考”,获得了司法职业资格证书;2017年,52岁的他又顺利通过浙江大学硕士学业考试和论文答辩,穿上了他盼望已久的法律硕士学位服!十多年来,他一路昂首前行,他说,妻女是他前进的动力——
董燎宇供职于浙江海宁国税局。2005年3月20日,单位例行体检,40岁的董燎宇被检出左肾细胞癌!他清晰地记得,当听到医生对他说出“左肾细胞癌,3年生存率20%、5年生存率只有7%”的断言时,他脑海中一片空白。董燎宇说,他有年迈的父母,深爱的妻子和幼小的女儿,一想到很快要和他们及整个世界永别,他真是心如刀绞。那天,董燎宇一个人躲在医院的角落里失声痛哭。
和大多数癌症患者一样,董燎宇一开始也很脆弱。他试图一边治病,一边用玩乐放松的方式缓解心中的焦虑、恐惧和身体上的痛苦。“说出来不怕你笑话。我当时就跟20岁出头的年轻人似的,什么都想去尝试一下。旅游、与朋友聚餐,甚至学年轻人去电影院看电影,上网吧打游戏,我都试过。”董燎宇笑着摇摇头说。不过,看似热闹放松之后,他却觉得内心更加空虚,那些“快乐”无法抵达内心。
自己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精神支柱?什么样的快乐可以抵达内心?面对眼前的困境,自己又可以做些什么呢?董燎宇不停地追问自己。那段时间,他在病房里阅读着与肿瘤相关的各种科普书籍,了解癌症病人康复的医学知识。他发现,古今中外有许多癌症病人,通过科学的治疗加上自己积极的心态,最终战胜了癌症。“命运几乎给我判了死刑,但我不能自己再给自己判死刑。相反,我应该向不可能挑战,做些更有意义的事,让或许比别人短暂的生命变得充实。”董燎宇说。
董燎宇忽然想到了小时候看过的一部电影《流浪者》。电影中,美丽的女律师丽达帮助一位落魄青年拉兹奔走辩护,拯救了一个可怜的灵魂。丽达的形象让他对律师这个职业十分向往。可后来上学、工作,忙于生活,他把自己的梦想埋到了内心最深处。如今,也许时日不多,他忽然觉得可以奋力拼搏一下,不管结果如何,自己也算不留遗憾。这样想着,董燎宇一下子振奋起来,他发誓在治病休养期间,自学攻克司法考试,争当一名律师,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董燎宇的这个想法,在旁人看来几近疯狂。妻子第一个站出来反对,她害怕丈夫的身体吃不消,不想让他再劳累。紧跟着是父母,老母亲含泪规劝他:“儿子,我和你爸都老了,现在你又生了病。所以,别折腾自己了,好好养身体吧,能活几年算几年。”最后女儿也欲言又止地对他说:“爸爸,司法考试很难的,你这么大年纪了,又生了病,考起来估计……”总之,全家人都不看好他能考过,都想让他安安静静地养病。可董燎宇下了决心,他和女儿约定:“女儿呀,你读书,我也读书,看看咱俩谁读得好。”
全家人拗不过董燎宇,只好眼睁睁地看着他在病房里努力啃着一本本厚厚的法学书,照顾好他的饮食和生活。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抗癌之路漫长而艰辛,手术、生物疗法、中药调理、瑞能理疗等,躯体承受的痛苦是常人无法体会的,加上我还有糖尿病,增加了治疗难度,并且还面临着巨额的医疗费用。”董燎宇说,这些就像沉重的大山压在他心头,他一想起来就烦恼不已。“后来,我索性不去想这些。”为了分散注意力,董燎宇在病房的床头放了一堆法律专业的书籍,一有空就看。病房里,当别的病友都在消极地长吁短叹,哀叹命运不公时,董燎宇却徜徉在知识的海洋中乐而忘返,常常挑灯夜战。“一些病友和医务人员看我对着课本神采奕奕的样子,都窃窃议论我是不是精神也出了毛病。”一位病友还悄悄提醒他:“老董,你胡搞啥呢?生了这个病不注意休息,瞎倒腾折寿啊!”
对外人的议论,董燎宇都不理会,既然患了这病,消极对待的结果只有一个,那何不放手一搏呢?或许强大的精神动力会给自己另一番天地。心态变了,董燎宇感觉也没那么难受了。2009年,他加入嘉兴市癌症康复俱乐部,认识了更多和他一样身患癌症的病友。大家互相鼓励,互相分享抗癌经验,积极参与俱乐部组织的各类活动。从那些积极生活的人们身上,董燎宇看到了更多的希望。
病床就是战场,病床也是课堂。经历了5年治疗后,董燎宇的法律本科也学完了,这时候,意外的好消息从天而降,经过复查,他的病情非常稳定,他可以出院了,全家人都惊喜不已。“我女儿曾经告诉我,我最让她感动的一点是无论她学习成绩好坏,我都不曾放弃过她。其实,这也是我对自己的态度。我觉得每一个人面对困境时,只要能迎难而上,敢于挑战,都有机会活出精彩!”董燎宇感慨。
司法考试通过率只有10%,号称“天下第一考”,其内容杂、范围广、试题难,让很多法学才子和司法界职员都望而却步。为了备考,董燎宇真是下了苦功夫。“我是癌症病人,40多岁的大龄考生,考前辅导班的老师委婉地跟我说,在正常情况下,35岁以上的考生很难过关,劝我‘还是算了吧。可我不服气,就对老师说,连7%的生存率我都通过了,我还怕通过率10%的司法考试吗?”最终,老师被感动了,破例收下了他这名特殊的学生。
夜深人静,董燎宇仍在挑灯夜读,累了稍作休息,过后继续做习题、背法条。“那段时间,糖尿病加重让我痛苦不堪,血糖仪一度测不出血糖浓度,我的脑子昏沉沉的。我经常一边看书一边担忧:会不会某天晚上,我就这样趴在书桌上再也醒不过来了呢。”现在回忆起那段苦读的日子,董燎宇仍一副乐呵呵的样子。妻子看着则心疼不已。
就在这个节骨眼儿上,董燎宇的母亲因癌症去世。巨大的悲痛中,他决定以坚持和成功告慰天堂里的母亲:儿子没有倒下,儿子永远在拼搏的路上!“那时候,我每天至少学习五六个小时,最多的时候每天要学十个小时,朋友们都以为我失踪了。”有一次,董燎宇的左脚不小心被划伤,因糖尿病伤口复原很慢,还逐渐发热红肿,连走路都需要借助拐杖。医生劝他好好休息,否则再恶化下去会有截肢的危险。家人都快急死了,想让他放弃考试。可董燎宇摆摆手说:“只要我的双手还能写字、大脑还能思考,就还能参加考试,我不怕。”
报考那年,董燎宇已经46岁了,最大的困难就是記忆力跟不上,一个知识点,往往要复习很多次,经常是看了忘,忘了看,一天下来头晕眼花的。然而,上苍总会眷顾勤奋的人。2012年9月,董燎宇创下奇迹——通过了司法考试,如愿获得法律职业资格证书。得知消息,董燎宇激动得彻夜难眠。他的妻子统计过,在备战司法考试的两年时间里,他问了将近7000个问题,有时候老师都来不及给予回答。“他一定要参加考试,我也拦不住,只有在生活上多照顾他,想着他心里有目标精神有奔头对身体好,没想到他真考过了。”妻子说这话时,语气里满是对丈夫的敬佩。
从一个普通公务员到法律专业人士,董燎宇的生活改变了许多,可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初衷——为弱者伸张正义,于是他成了海宁法律界的一名公益人士。2013年的一天,女病友林某,被老公打得身上青一块紫一块,“遭受家暴的她哭诉着向我们求救”,董燎宇第一时间给予病友帮助,帮她取证、报警,以免她遭受再一次伤害,并就子女扶养、财产等问题对她进行法律指导。另一名病友王某,身患重病多年,经济窘迫,家里老房子拆迁,因拆迁款和兄长发生纠纷,想找律师咨询,但高额的咨询费让他望而却步。董燎宇知道后,二话不说,马上找到王某,了解具体情况,对拆迁款的分配从法律的角度给出了建议,并帮他代写法律文书,维护了王某应得的利益。
2014年3月,董燎宇被海宁市人民法院聘为人民陪审员,并且是当地为数不多的、拥有法律专业知识的人民陪审员,让人刮目相看。此后,他每个月要去法院三四次,如今已参与庭审100多次。“用法学知识帮助弱势群体、维护公平正义是我的梦想,也是我的快乐。”董燎宇笑言。业余时间,董燎宇在嘉兴康复俱乐部当起了法律顾问,帮助病友争取权利。这样的快乐,似乎连身体里的癌细胞也被感动了,在此后的体检中,他体内癌细胞抗原物质明显改善,就像他在日记里写的那样:“我收获了事业的累累硕果,也实现了生命的凤凰涅槃。”
由于董燎宇具有扎实的法律理论功底,法院遇到疑难司法案件,经常请他协助。“董老师已经参加了38个案件的审理,对我们案审工作帮助很大。”海宁市人民法院院长这样说他。
为了向生命和事业新的高峰攀登,浴火重生的董燎宇,再次做了一个让家人和同事感到不可思议的决定——攻读浙江大学法律学的硕士学位。五十知天命。董燎宇除了继续与癌症对抗,还要承受攻读硕士学位的心理关、身体关、英语关、考试关、论文关等,无数的艰难险阻摆在他面前。可董燎宇不怕,他说,那时女儿正读高三,他想在女儿面前证明一下自己的实力,也给女儿做个学习的榜样。
2014年,董燎宇的女儿19岁。看着父亲一路顽强不屈,与病魔做斗争,她被父亲的坚强与毅力感动了,学习更加刻苦。“女儿从小成绩并不理想,初中最差的一次,在全班41个学生中考了第40名。”董燎宇说,当时他没责怪女儿半句,而是想着如何为女儿树立榜样,让女儿进步。他的苦心没有白费,女儿很争气,在那年的高考中,上了一本线,考入昆明医科大学。她说她之所以学医,就是想着毕业后可以一边工作一边照顾父亲。董燎宇学习并不只是嘴上说说,而是真的刻苦努力,通过了全国硕士联考,成功进入面试。回忆起全国联考参加面试时的情景,他说坐在一群洋溢着青春活力的学弟学妹中间,感觉自己就像个“怪物”。面试的老师看到他也惊讶得一个个瞪大双眼,可听完他的人生经历后都很感动,破天荒地当场就同意录取他。在那届报考浙大的考生中,董燎宇是最年长的。
接下来,三年读研生涯是艰辛而又快乐的。在浙大法学院,同学们都知道,他们身边有一个大叔级别的研究生。一开始,大家不清楚他患癌的情况,只是觉得他那么大年龄了还来上学有些奇怪,后来得知他的情况,都被他执着求学的精神感染了,非常尊重他。
穿梭于课堂、图书馆之间,董燎宇在追求知识、提升法学素养的路上忘却了自己的病情,甚至自己的年龄。他经常在学校和单位两头奔波,忙得不亦乐乎。2017年6月,董燎宇以一篇《醉酒驾驶的刑事责任分析》硕士论文,顺利通过答辩,终于拿到了硕士学位证书,曾经濒临枯萎的生命再次绽放出炫目的光彩!老董成了家族里学位最高的人。捧着硕士证书的那一刻,董燎宇哭得很“凶”,但跟12年前的泪水相比,不再苦涩和悲怆,而是甜蜜与幸福。妻子和女儿看着董燎宇穿着硕士服的样子,抿着嘴笑个不停,她们都为老董感到自豪!
时至今日,说起自己的事情,董燎宇仍无比感慨:“对我来说,从此世上没有什么不可能的事。”
晏爱明是董燎宇的主治医生,在过去的12年里,他们从医患关系,渐渐变成了朋友。晏爱明知道,12年里,折磨老董的除了癌症,还有糖尿病,他说:“参加司法考试那天,老董被糖尿病折磨得很厉害,考试全程手都是发抖的,但他凭着强大的意志力坚持了下来,并取得那么好的成绩。以前看电视,有人说自己遭遇各种变故,但因为梦想坚持下来,我是不相信的。但老董身上发生的奇迹,让我不得不相信梦想真是有力量的,而这样的力量,没办法用医学来解释。”
一时间,董燎宇成了励志名人,更成了闻名全国的“网红”,仅人民日报客户端推送的新闻热点,点击量就超过152万,网友评论数万条,有祝福,有钦佩,有鼓励。全国多家媒体蜂拥而至,争相报道董燎宇抗击癌症所创造的奇迹。2017年11月1日,央视三套节目组的工作人员专程从北京赶到浙江,邀请董燎宇参加一档节目,谈谈他抗争病魔的体会与成就,还要让他唱首歌。10天后,董燎宇飞往北京,如约参加节目。
如今,董燎宇还想继续读博士,但深爱他的妻子还是出面阻拦了:“说实在的,我都被他感动了。我想让他健康地活着,不管下半辈子还有多久,只希望他能在我身边,读书花费的精力太大了,我舍不得。”女儿也骄傲地说:“爸爸是我的励志榜样,他取得了非常了不起的成就。不过我还是希望他以后歇一歇,毕竟他是个病人呀!”董燎宇说,有妻女的照顾和关爱,他觉得全身充满了能量,这能量让他无惧未来,无惧病魔!
〔编辑:潘金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