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稿 /中国能源化学地质工会煤矿工作部
1991年9月,刚从技校毕业的谢彪带着几分憧憬、几分不安走进了石台煤矿,刚当上井下皮带机司机时,着实让他激动了一阵,可冷静之后,接下来便是凝重的思考了:“我要干什么?”他静下心来,决定一方面踏实干好本职工作,另一方面不断学习机电设备运行原理及维修知识,弥补理论与实操的知识缺陷,积极进行设备的检修及维护。很快,这个头脑灵活、工作积极的小伙子在岗位上脱颖而出,于1992年2月,被调到了技术含量高的四大件电修班,开始了他平凡而又充实的工作生涯。
四大件电修班,承担着矿井提升、通风、压风、供电、地面运输、锅炉车间、井下主排水、矿灯、全矿供水、生产用水等数百台电器设备的管理及维护,是矿井生产的主动脉,稍有疏忽就有可能造成重大机电事故或人身安全事故。由于其工作的特殊性及重要性,对维修工的业务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面对着面前不断闪烁的信号,看着设备飞速的运转,听着机器轰鸣的声响,复杂的电气原理图和繁琐的公式计算让人眼花缭乱……当时,对他来说一条条纤细的电路图就像是一堵无法翻越的高墙,深不可测,充满了神秘。可谢彪骨子里带着一股倔劲,他认为越是困难的事情就越有挑战性,越要去攻克掌握它。谢彪当时的工资每月只有几十块钱,不够支付购买更多的学习资料,他只能淘一些旧书籍来看。那时,他经历过坎坷,遭遇过失败,但从来就没想过放弃。他深知,要想获得最终的成功,必须要把自己铸就成钢铁战士,不畏艰险,勇往直前。
岁月无痕,时光荏苒。谢彪已成家立业,可他的学习劲头仍不减当年,平时他身上总是装着记事本和铅笔,一旦思想上有了新的认识或不解的地方,便立即标记在小本子上,想方设法进行解决。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在煤矿行业得到大量应用,对维修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实现设备的集约、高效的运转,提高设备的维护水平,他严格要求自己,刻苦钻研新技术,大胆对机电系统进行技术革新。谢彪常说,技术改造就是对影响、制约机电设备安全运转的环节进行革新,提高设备安全运转水平。为了攻克一个技术难题,他经常是别人下班他上班,有时干脆吃住在区里。参加工作以来,他始终严格要求自己,耐得住平淡寂寞,严谨求实,做得到干一行、钻一行、爱一行,以严谨的工作作风、务实的思想态度,不断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多年如一日的在机电维修的岗位上默默奉献。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不懈的努力,谢彪快速成长为保运区技术领域的中流砥柱。
2004年,矿35KV变电所6KV高压开关柜无油化改造施工中,时值酷暑,室内温度达四十多度,他带领四名电修工,对变电所内三十多台高压开关柜进行改造施工,因该变电所关系到全矿地面、井下供电安全,若不能及时完成改造任务将对矿井的安全带来重大的影响,在短短1个多月的时间里,他一身扑在现场,从开关拆除到保护装置改线、接线,直到设备的安装,他都亲力亲为。作业期间,他紧盯施工现场,严把施工质量和作业安全,严格执行停送电安全措施及组织措施,严格进行安全确认,顺利完成了整体施工项目,并一次性通过验收,比计划时间节省了4个班。为矿井系统安全高效的运行提供了坚强保障。
2009年,年近40岁的谢彪,在不断提升自己技能的同时,还不忘时刻对自己进行检验。煤炭行业在2009年10月举行了“兖矿杯”全国维修电工职业技能竞赛。该项大赛主要是以PLC技术作为考试基础项目,要求参赛人员有很高的技术基础及实践操作能力,谢彪参加了集团公司的选拔赛,并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代表集团公司参赛。在比赛前不断的充实自己,最终在全国总决赛中,凭借着过硬的本领,获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也为集团公司及矿赢得了荣誉。
2010年9月,矿井进行破产重组,部分职工将离开工作岗位,造成部分岗位人员不足,特别反映在压风及供电车间,针对这一状况,谢彪查阅相关资料,提出了压风机车间无人值守方案,即利用集控装置实现压风机的自动连续稳定运转,通过监控装置实现车间的远程监控,实现压风、变电车间合并以减少操作人员的的改造方案。经论证,该措施严谨、可靠、针对性强,有极高的可操作性,可有效的解决设备运行与人员不足之间的矛盾,同年11月,他带领人员开始对方案进行实施,经过紧张的安装和调试,高质量完成了该项目的改造任务,实现了压风车间无人值守,减少岗位用工9人,利用自动化的手段解决了生产上的不足。
2015年,煤炭行业跌入低谷,人员流失严重,谢彪同志和他的团队大胆进行技术改革,对煤矿井下主要运输系统进行集控和自动化革新改造,利用触摸屏作为上位机控制,PLC作为控制核心,采用485通讯手段,将两千米的皮带机和6部给煤机有效的结合,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仅减少人员达12人,每年的经济效益达到二十多万元。
谢彪同志的奋斗足迹和精神特质深深感染了每一个熟悉他的人。对待工作,他严谨认真,求真务实;对待同志,他积极热情;在班组建设上,以提高班组凝聚力及战斗力为重点;在师徒帮带上,认真发扬“传、帮、带”的优良作风。他常说:“一个人的荣誉不算什么,如果能带出一支本领过硬、打得赢、攻得下的‘兄弟连’,让先进的技术和科学的管理创造更大价值,那才是真正的成功。”
他用个人的实际行动践行了他的理想,经受了重重考验,诠释了矿山职工坚韧的品质。他勤于钻研,踏实工作,展示了矿山职工的优秀情怀;他不计报酬,忘我工作,展现了新时期矿山职工的风采;他用火热的激情,谱写着无悔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