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建国 丁蕾
改革开放以来,借助劳动力成本等比较优势,中国对外贸易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中国已经成为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据Wind统计数据,1978年,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355亿元,占GDP比重不到10%;2015年,中国货物出口总额达245849亿元,占GDP比重36%左右,对外贸易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在对外贸易快速发展的同时,中国企业的研发投入也与日俱增,据Wind统计数据,2015年中国国内的研究开发费支出达到14220亿元,占GDP的比重在2.07%左右,其中2014年企业研发经费支出达9 816.51亿元,占全社会研发支出的比重达75%。企业通过加大研发投入,能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改善产品质量,以便更好地适应国内和国际市场的竞争。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一个国家的生产力和竞争力与该国企业的研发能力息息相关,中国也不例外,企业研发能力的提升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竞争力的增强有着重要的意义。那么,出口贸易是否能够提高企业的研发能力,企业研发能力的影响因素有哪些?这成为当前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
本文使用2005-2007年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微观数据,研究了出口贸易对企业研发能力的影响。本文的贡献如下:首先,本文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构建了大面板数据,从企业的研发投入和研发产出两个角度分析了企业的出口选择对企业研发能力的影响,相对于现有研究,可以得到一个更加普遍的结果;其次,根据文章划分不同地区、不同所有制类型、不同技术差距建立模型,研究了出口对企业研发能力的影响,拓展了相关研究;最后,本文采用倾向值得分匹配法进行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提高文章结论的可靠性。本文余下部分结构如下:第二部分文献综述;第三部分是出口贸易对企业创新的影响逻辑分析,并提出本文的检验假定;第四部分是计量模型与结果;第五部分结果与分析;第六部分稳健性检验;第七部分结论。
出口贸易对企业的研发能力有着显著的提升作用。Grossman和 Helpman(1991a,1991b)较早分析了出口提升企业研发能力的作用机制,他们认为,首先,贸易壁垒的降低,鼓励企业进入国外市场,参与国外竞争,对本国经济发展会有积极的溢出效应,从而激励本土企业进行研发创新。其次,通过出口贸易,企业有机会接触到更加先进的知识资本,“出口中学效应”的存在会激励企业不断学习来提高自身的研发创新能力。Stokey(1991)和Young(1991)则认为出口贸易对一国研发能力的影响,与该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有关,出口不会提升甚至会损害发展中国的技术研发能力。Balidwin和 Gu(2004)选取加拿大企业为研究对象,以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来衡量企业研发能力,用R&D支出和人员培训支出来衡量创新投入,用新产品和生产流程创新来衡量创新产出,研究发现,出口贸易提升了企业的研发能力,包括企业的研发投入和研发产出。该结论经 Salomon和 Shaver(2005)研究证实,对 1990-1997年的西班牙企业也同样适用。Constantini和Melitz(2008)、Aw,Robert和Xu(2008)以及Bustos(2008)基于企业异质性的贸易模型进行分析,发现企业是否选择创新主要是在成本与回报之间的平衡,出口贸易会提高企业的生产率,由此带来的收益大于其研发创新的成本,进而会推动企业进行研发创新。Bratti和Felice(2011)选取西班牙企业的调查数据作为研究样本,以产品创新指标来衡量企业研发能力,研究发现相较于非出口企业,出口企业更倾向于进行产品创新,这是因为出口贸易会产生信息的溢出效应,使企业获得国际市场上对产品和技术的反馈信息,从而激励企业不断研发创新来满足国际竞争需要。Harris和Moffat(2011)选取了英国企业中占较低比例的高技术、高增长企业为研究样本,重新定义产品创新,研究发现出口和创新之间是正向关系,生产率较高的企业能更好地克服进入出口市场的障碍,从而会促进企业的创新。此外,文章还指出内部研发能力和供应链合作对创新能力有着提升作用,建议加强企业间的商业合作。
近年来,国内学者也开始研究出口贸易与企业研发能力之间的关系。一类研究是基于宏观视角。王明成(2011)基于中国1985-2008年的时间序列,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发现出口能促进企业研发能力,其作用机制是知识的溢出效应。杨青峰(2013)选取1995-2009年的中国高技术产业数据作为研究样本,通过随机前沿模型,研究发现出口强度与企业的创新效率有正向关系,此外,文章还指出了企业的规模与企业创新能力之间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倒 U型的关系。另一类研究是基于企业层面的微观视角。李正卫、池仁勇(2010)以我国的浙江省作为研究对象,划分不同的技术差距进行研究,发现出口对企业的研发能力与企业技术差距相关,技术密集型企业的出口会提升研发能力,而非技术密集型企业的出口不利于提升其创新能力;康志勇(2011)将研究范围扩大到我国,经过研究,否定了一直以来的“出口促进论”假说,建设性提出出口对我国研发能力的作用是复杂的。此外,研究还发现企业规模是重要的控制变量,其在出口对企业研发能力的影响中发挥着正向的促进作用。李逢春(2013)认为技术水平和研发能力正向相关,因此针对性选取了高技术行业的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发现出口对企业的研发能力的影响与企业目标相关,对以提升绩效为目标的企业,出口贸易会提升其研发能力,而对追求短期利润最大化的企业,出口贸易不利于其研发能力的提升。刘晨旭(2014)选取2005-2007年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微观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基于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进行研究,发现出口会提升企业的研发能力,但是他将企业的研发投入作为控制变量,并且发现研发投入对企业创新能力有着显著的提升作用。李兵、岳云崇等(2016)合并了1998-2007年的专利数据库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采用倾向值得分匹配之后的双重差分法研究出口对企业自主技术创新的影响,发现出口促进企业的自主技术创新,主要是中高和高技术行业企业,对中低和低技术行业企业的自主创新影响并不显著。
综合以上中外关于出口对企业研发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不难发现,多数文章都认为出口贸易有利于提升企业的研发能力。在研究对象上,国外的相关研究主要是针对发达国家的企业,针对发展中国家企业的研究很少;近年来国内虽然开始侧重对企业层面的研究,但多是针对某个省市或是选取某类产业的企业数据作为研究样本,缺少大样本的使用,对影响因素缺少进一步的细化分析。此外,已有文献对内生性的检验较为缺乏。本文拟采用2005-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统计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出口贸易对企业研发能力的影响,划分不同地域、不同所有制和不同技术差距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并采用倾向值得分匹配法进行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
理论上分析,出口贸易可以通过竞争效应、规模经济效应和出口的“干中学效应”(Grossman和Helpman,1991a,1991b),激励企业创新。当一国选择对外贸易时,竞争者的加入使得企业面临更激烈的竞争,为了在全球化市场中不被淘汰,企业在加大研发投入的同时会不断提高研发效率。Aghion et al.(2005)研究发现企业通过对外贸易进入国际市场后,为了应对激烈的竞争,旗鼓相当的企业更倾向于通过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来培养竞争优势。Gorodinichenko et al.(2008)将27个新兴市场经济体的企业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国际市场会带来更大的竞争压力,这会激励新兴经济体的本土企业进行研发创新。此外,研究发现,不论是制造业还是服务业,经济全球化带来的竞争效应都对企业创新有着积极的提升作用。
出口产生了额外的市场需求,还会带来规模经济。Krugamn(1997)研究发现企业通过出口,进入国际市场,拥有了更大的市场规模和需求规模,那么企业研发效率的提高所带来的边际收益将会大大增加,从而激励企业不断进行创新,形成良性循环。康志勇(2011)选取我国企业数据为研究对象,发现企业规模对出口与创新之间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即企业规模越大,出口越有利于提升企业的研发创新能力。
此外,出口促进了国家间的知识和技术的交流合作,带来了溢出效应,激励企业提高生产率,降低创新成本。通过出口,企业可以获得更多国外先进技术信息,包括竞争性产品信息、消费者偏好需求和相关生产技术,这鼓励企业加强与贸易伙伴国的研发合作,加大人力资本投入、研发投入,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Balidwin和Gu,2004;Salomon和Shaver,2005;Bratti和Felice,2011)。因此,我们有:
假说1:出口可以促进企业的研发能力。
出口对企业创新的促进还取决于企业的学习吸收能力,在这一过程中,企业的学习吸收能力会不断收敛,直到达到这一领域的前沿(Rescorla和Wagner,1972),即与前沿的差距越大,学习的速度越快,随着企业接近该前沿,学习速度会减缓。作为改革开放前沿的中国东部地区,出口对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与技术进步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东部地区企业与世界前沿技术企业的差距越来越小,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出口贸易对东部企业创新能力的促进更多的是体现在创新效率的提升上;相对于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出口贸易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上升空间较大,学习速度较快,同样规模的出口使企业创新能力提升,进而带来生产率的提高,最终使企业获得的边际收益更大。与出口对地区创新差异影响效应相同,外资企业与国有企业也存在同样的学习速度收敛问题,因此,我们有:
假说2:相对于东部地区企业,出口使中西部地区企业的创新能力提升幅度更大。
假说3:相对于外资企业,出口使国有企业的创新能力提升幅度更大。
对于技术密集型企业来说,一方面,这类企业主要依靠核心技术,而技术更新换代的速度很快,需要不断进行技术创新。那么通过出口贸易,加强同国际市场的技术交流合作,实现技术的跨国转移,可以更好地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另一方面,欧美等发达国家较早注重技术密集型企业的发展,通过出口可以学习其先进的经营理念等,激励我国技术密集型企业不断进行研发创新,来适应国际市场的竞争。然而,我国的非技术密集型企业主要是依靠大规模的廉价劳动力,这种比较优势会降低非技术密集型企业通过加强研发投入来促进产品转型升级的动力。因此,我们有:
假说4:相对于非技术密集型企业,出口使技术密集型企业的创新能力提升幅度更大。
本文选用企业的研发投入和研发产出来衡量企业的研发能力。Becker和Egger(2007)、Harris和Li(2009)使用研发投入和科研人员数作为衡量企业研发能力的重要指标。但是,研发投入并不一定会产生相应的研发成果,Wang和Kafouros(2009)认为,产品创新(新产品产值、专利技术等)指标能更全面地表示企业研发能力。本文为了更全面综合考虑企业的研发能力,将其分为研发投入和研发产出分别衡量,本文的模型构建如下:
在模型(1)中,被解释变量R&D1ijkt衡量的是企业的研发投入,用“研究开发费用”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值来表示。在模型(2)中,被解释变量R&D2ijkt衡量的是企业的研发产出,用“新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值来表示。本文的核心解释变量是出口贸易,为了衡量是否存在出口,我们引入“出口交货值(exportjt)”的虚拟变量,当存在出口即出口交货值为正时,exportjt取值为1,否则为0。本文选取的控制变量如下:
(1)企业规模。企业规模的衡量指标一般有三种,分别是企业的销售收入、总资产和员工人数。Scherer(1967)指出企业的销售收入是最优的指标,这主要是因为相比其他两个指标来说,销售收入一方面受要素禀赋影响较小,另一方面能较好地反映企业短期的经营状况。因此,本文选取“产品销售收入”的对数来表示。此外,有研究显示企业的规模与企业研发能力之间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对此,本文增加企业规模的平方项来作进一步的检验。
(2)企业年龄。本文用年份减去企业的开工年份来衡量企业的年龄。
(3)地域特征。不同地区的企业在经济发展水平和技术水平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企业的地理位置可能会影响企业的研发能力。一般而言,中西部地区技术创新上升空间较大,学习速度较快,“学习效应”的存在,使得出口贸易对创新能力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我们引入企业地域哑变量(region),当企业所在地区是东部地区时,region取1,否则region取0。
(4)企业所有制。与出口对地区创新差异影响效应相同,外资企业与国有企业也存在同样的学习速度收敛问题,因此,我们引入企业所有制作为控制变量。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企业的登记注册类型有九种,我们引入企业性质哑变量(nature)控制企业的所有制类型,当企业为外资企业(港澳台企业、外商企业)时,nature取1,当企业为非外资企业(除外资企业的其他所有制类型企业)时,nature取0。
(5)利润。利润用“利润总额与补贴收入的差额”表示。
(6)补贴收入。刘晨旭(2014)的研究显示,企业接受补贴的程度与企业创新间有较强的正相关关系,企业接受补贴越多,企业越会增加研发投入,同时研发产出也会增加。本文引入政府的补贴收入,用补贴收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表示,企业接受的补贴收入越多,越会进行研发创新。
(7)融资约束程度。企业从投入研发到取得研发成果,再到通过这项研发决策获得利润,这需要一个过程。考虑到企业自身的财务状况和资金的机会成本,企业在进行研发创新时,往往会进行融资。本文引入融资约束程度变量,并且参照Cai, Hongbin(2005)和Li, Qiancher(2009),用企业利息支出额占销售收入的比重来衡量融资约束程度。
(8)市场竞争程度。熊彼特认为市场竞争程度与创新能力之间呈反向关系,即市场竞争程度越低,越有利于企业创新。Arrow(1962)则提出相反的结论,他认为市场竞争程度越高,企业创新能力越强。Scherer(1967)等学者指出市场竞争程度与企业研发能力间可能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本文引入市场竞争程度变量,并且参照聂辉华(2008),用企业广告支出占销售收入的比重来衡量该变量。
(9)技术差距。本文根据企业的R&D费用/销售额①本文分类标准参考王岳平《开放条件下的工业结构升级》(2004)。本文分类标准参考王岳平(2004),《开放条件下的工业结构升级》。技术密集型行业包括: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烟草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塑料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非技术密集型行业包括: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纺织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家具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橡胶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金属制品业、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非金属矿采选业、其他采矿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工程技术人员数/就业人员数、微电子设备数/生产经营设备数,这三个指标,将企业划分为技术密集型与非技术密集型。引入虚拟变量“dummy_techintensity”,若为技术密集型产业,则“dummy_techintensity”取1,否则取0。
(10)资本密集度。根据资本密集度这一指标可以将企业分为劳动密集型企业和资本密集型企业。一般来说,我国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主要竞争优势在于大规模的廉价劳动力,较少进行创新活动,相较而言,资本密集型企业的创新能力较强。本文用“固定资产净值年平均余额”占“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的比值来衡量该变量。
以上各解释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如表1所示。
表1 计量模型解释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
本文数据来源于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该数据库的统计是基于国家统计局进行的“规模以上工业统计报表统计”取得的资料整理而成。该数据库整合了我国33万多家工业企业的截至2007年的相关数据,单家企业的数据量达上百条,所涉企业的规模达中国工业总产值的近95%,所涉企业类型包含40多个大类、90多个中类和600多个小类。由于工业企业数据库“研究开发费”数据的缺失,因此我们从样本中剔除了数据缺失年份的数据,选取 2005-2007年间持续经营的企业构造平衡面板数据。另外,借鉴Bai(2009)、谢千里(2008)和聂辉华(2012)等人的做法,结合本文研究内容,删除解释变量、被解释变量和控制变量为负数或者存在异常的观测值,删除类似出口交货值大于销售额等违背事实逻辑的观测值,处理后的企业数据有557 304条,占总样本的68%。
表 2反映了出口对企业研发投入与研发产出的影响,其中各回归(1)-(3)列是分别单独控制了企业基本层面、企业特性层面及大环境层面的特征变量,考察出口对企业研发能力的影响。第(4)列为总体样本回归。
表2回归结果显示:
(1)出口显著地提升了企业的研发投入与研发产出。由表2结果可以看出,无论是控制企业的基本层面还是控制企业特性及大环境影响,结果仍然高度稳健。相当多的研究(Constantini和Melitz,2008;Aw,Robert和Xu,2008;Bustos,2008)探讨了对外贸易对企业研发的影响,这些研究一般认为,出口贸易可以通过竞争效应、规模经济效应和出口的“干中学效应”激励企业创新。本文结果显示,出口不仅提升了我国企业的研发投入水平,对企业的研发产出也存在显著的影响。由表2结果可以看出,出口对中国微观企业研发产出的影响比对研发投入的影响更大,出口显著提升了中国企业的研发效率。这一结果表明,对中国政府而言,保持持续的对外开放,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不仅可以促进中国经济的短期快速发展,更可能通过提高中国企业的创新能力与创新效率从而提高中国的经济增长潜力,从而有利于中国经济的长期发展。
表2 出口对企业研发投入与研发产出的影响
(2)企业规模项与研发能力是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但企业规模的二次项和研发能力是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一结果表明企业规模与研发能力之间存在稳健的 U型关系,即规模较小和较大的企业具有较高的创新倾向,这一结果与Bound et al.(1982)和赵伟(2012)等的结论基本一致。这一结果可能的原因在于,对小企业而言,由于自身规模限制,更倾向于通过提高创新能力来培养竞争优势;大企业因其长期积累,已形成较强的资金实力和较高的技术水平,具备从事研发创新的两大重要前提,有较高的创新倾向。研究结果显示,中等规模的企业往往很少进行创新,这可能是因为他们更倾向于采用“追随战略”,即效仿同行业中的大型企业来进行新产品的研发(周黎安、罗凯,2005)。
(3)融资约束对企业研发投入和研发产出的影响存在差异。由表2结果可以看出,融资约束越高,企业研发投入越少,而融资约束越高,企业研发产出越多。企业从投入研发到取得研发成果,再到通过这项研发决策获得利润,这需要一个过程。考虑到企业自身的财务状况和资金的机会成本,企业在进行研发创新时,往往会进行融资,低融资约束程度意味着低融资成本,那么企业会融入更多的资金,企业的研发投入也会相应增加,而高融资约束会使得企业的研发投入减少(赵伟,2012)。更进一步,在面临更高的融资约束时,企业会谨慎选择研发项目,优先考虑那些风险较小的研发投资项目,这一决策反而可能提高了研发产出与企业的研发效率,表2的回归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此外,高融资约束提高了研发产出也可能与企业的技术差距相关,国内企业的技术水平差距较大(刘晨旭,2014),我国的低技术水平的企业通常竞争力相对较弱,受资金约束的程度较大,高融资约束导致这类企业退出研发,从而间接提高了企业的研发效率。如何提高企业特别是大量的中低技术企业的研发能力与研发效率,仍然是未来几年各级政府需要解决的问题。
(4)政府补贴对研发能力有正向的促进作用,但是对研发投入的影响不显著。这一结果可能与政府现行的补贴机制相关,政府对创新的激励补贴可能更倾向于补贴那些有确定产出的研发项目,而对不确定的研发项目的支持意愿较低。而对企业本身而言,其创新投入判断标准在于企业对市场动向的判断,而不在于有无政府补贴(李礼,2014),因此,政府补贴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不显著。如何甄别与补贴哪些风险虽高但是仍然具有较高潜在收益的项目,是政府需要高度关注的问题。
(5)企业利润显著提升了企业的研发能力。一方面,企业盈利产生现金流,可以增加企业的创新投入,另一方面,企业创新能力提升有助于企业创造更大的利润。企业年龄对企业研发能力有正向的促进作用,企业年龄越长,研发投入越多,生产经验和技术积累越多,研发产出越高。市场竞争程度对企业研发能力有正向的促进作用,企业面临的外部竞争越激烈,企业越会加强创新投入,提高竞争力,竞争效应也会使企业获得更多创新产出。朱恒鹏(2006)研究发现企业的市场竞争程度越高,企业在该行业中拥有的话语权越多,所获得的优质资源和企业利润也就越多,越会促进企业研发创新能力的提升。技术差距对研发能力有正向的促进作用,技术水平高的企业,吸收能力越强,越会加强创新投入,增加创新产出,以提升竞争力。这一结果表明,未来中国政府要加快推动企业发展方式的转型,即要加大对技术密集型企业出口的政策支持,完善相关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同时减少对非技术密集型企业出口的政策鼓励。此外,要鼓励企业通过出口参与国际竞争,获得技术外溢,从而不断提升自身研发能力。
为了研究出口对不同地区企业研发能力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异,我们按企业归属地把企业划分为东部地区企业与中西部地区企业两大类,检验了出口对不同地区企业研发能力的影响。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的企业共覆盖包括22个省、4个直辖市和4个民族自治区(不包括内蒙古)在内的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山东、福建、广东和海南,中西部地区是除东部地区以外的其他地区。表3显示了分区域回归结果。
从表3可以看出,划分不同地域时,出口贸易对东部地区企业的研发投入影响不显著,但却显著提升了东部地区的研发产出水平,这一结果表明,对外贸易显著提升了东部地区的研发效率。回归结果同时显示,出口贸易对中西部地区企业的研发投入和研发产出都有显著促进作用,其中,对研发产出的促进作用高于对研发投入的促进。与东部地区结果一样,对外贸易显著提升了中西部地区的研发能力与研发效率,验证了前文假说2。
表3 出口对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企业研发能力的影响
为了研究出口对不同类型所有制企业研发能力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异,我们按企业登记注册类型把企业划分为外资企业、国有企业与其他企业三大类,检验了出口对不同类型所有制企业研发能力的影响。本文按照工业企业数据库中的登记注册类型代码指标将企业按所有制划分为三类,分别是外资企业、国有企业和其他企业。其中,国有企业包括国有联营企业、国有与集体联营企业和国有独资企业;外资企业包括外商投资企业、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资(独资)企业和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除这两类外的其余企业则为其他企业。表4显示了分所有制回归结果。
从表4可以看出,划分不同所有制时,出口贸易对外资企业的研发投入影响不显著,但却显著提升了外资企业的研发产出,这一结果表明,对外贸易显著提升了外资企业的研发效率。回归结果同时显示,出口贸易对国有企业的研发投入和研发产出都有显著促进作用,其中,对研发产出的促进作用高于对研发投入的促进,与外资企业结果一样,对外贸易显著提升了国有企业的研发能力和研发效率。另外,从表4可以看出,国有企业相较于外资企业,出口使其创新能力提升幅度更大,验证了前文的假说 3。从控制变量来看,划分不同所有制时,企业规模、企业年龄、市场竞争程度和技术差距的系数结果是和预期一致且显著的。
表4 出口对外资企业和非外资企业研发能力的影响
为了研究出口对不同技术水平企业研发能力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异,我们按企业四分位行业代码把企业划分为技术密集型企业与非技术密集型企业两大类,检验了出口对不同技术水平企业研发能力的影响。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按四分位行业代码对行业进行分类,记录了40个工业行业,本文根据企业的R&D费用/销售额、工程技术人员数/就业人员数、微电子设备数/生产经营设备数这三个指标,划分技术密集型产业与非技术密集型产业,分类结果见附表。
从表5可以发现,划分不同技术水平时,出口贸易对技术密集型企业的研发产出影响不显著,但却显著提升了技术密集型企业的研发投入水平,这一结果表明,对外贸易显著提升了技术密集型企业的研发能力。回归结果同时显示,出口贸易对非技术密集型企业的研发投入和研发产出都有显著促进作用,其中,对研发产出的促进作用高于对研发投入的促进。与技术密集型企业结果一样,对外贸易显著提升了非技术密集型企业的研发能力和研发效率。另外,从表5可以看出,出口使技术密集型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幅度更大,验证了前文假说4。
表5 出口对技术密集型和非技术密集型企业研发能力的影响
受选择性偏误与变量内生性的影响,普通最小二乘估计方法将可能会得到一个有偏的结果。本文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通过选取匹配变量来控制出口对企业研发能力的影响,对某些结果的稳健性进行检验。考虑到不同年份开始出口的新出口企业,出口行为的“自选择”表现特征可能不同,出口行为对研发能力的影响也可能会有差异。所以本文将新出口企业按开始出口年份划分为两类:2006年开始出口企业和2007年开始出口企业,分别基于匹配变量(剔除变量企业所有制)进行倾向评分匹配估计,找出与处理组近似的企业,这样就可以消除由于出口与研发互为因果的内生性问题引起的偏差,计算企业出口对研发能力影响的平均处理效应。
主要的研究思路分三步:第一是筛选出用于分析的处理组企业和对照组企业。对照组企业指非出口企业,本文选取2005-2007年出口交货值均为0的企业;处理组企业指新出口企业,本文选取2005-2007年首次出现不出口、在某期开始出口的企业,具体来说是2006年开始出口的企业和2007年开始出口的企业两类。第二是匹配。由于处理组企业根据开始出口的时间分为两类,需要分别对2006年开始出口企业和2007年开始出口企业匹配。在分别对这两类企业匹配时,以出口与否为因变量、可观测的协变量为自变量进行Logit模型估计。选取的协变量即是(1)式和(2)式中的控制变量。根据估计结果,为处理组企业匹配最为相近的对照组企业,并赋予每个对照组企业相应权重;第三,计算每个对照组企业与匹配企业之间的差距,分析出口对企业研发能力的因果效应。
倾向评分匹配估计要求匹配后新出口企业与非出口企业在匹配变量(出口年份前一年)上不存在显著差异,若二者存在显著差异,则表示匹配变量的选取或匹配方法的选择不恰当。因此,在进行倾向评分匹配估计之前,要进行匹配平衡性检验。
表6是2006年新出口企业与对应非出口企业,基于各匹配变量的匹配平衡检验结果。2007年新出口企业匹配平衡检验结果与2006年类似,此处省略。一般来说,标准差值越小,匹配效果越好。Rosenbaum和Rubin(1985)认为,当匹配变量的标准差值的绝对值大于20时,匹配效果不好。表 6中,标准偏差绝对值均小于 20,本文匹配变量和匹配方法选取合适。此外,表 6中的T检验相伴概率值,除了企业所有制外其余变量均不显著,即配对后新出口企业与非出口企业在规模、年龄、地域、利润、补贴收入、融资约束程度、市场竞争程度、技术差距和资本密集度等方面均不存在显著差异,这也说明本文匹配方法选取合适,匹配变量除了企业所有制外均合适。
表6 2006年新出口企业匹配平衡检验结果
表7是出口对于企业研发能力因果效应的估计结果。总体来说,对新出口企业来说,出口对企业研发能力有显著的提升作用,且相较于研发投入来说,出口对研发产出的提升作用更大更显著。具体地,对于2006年开始出口的新出口企业,出口对研发产出的因果效应约为6.87%,在1%水平上显著,而对研发投入的因果效应约为0.28%,在5%水平上显著;对于2007年开始出口的新出口企业,出口对研发产出的因果效应约为6.82%,在1%水平上显著,而对研发投入的因果效应约为0.25%且不显著。
本文通过改变匹配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采用局部线性回归匹配估计,进一步分析出口对企业研发能力的影响,并通过检验不同的带宽值和设计不同的修剪方案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依然表明,企业出口对研发能力有显著的提升作用,且相较于研发投入来说,对研发产出的提升作用更大。
表7 出口对企业研发能力因果效应的估计结果
本文利用2005-2007年中国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微观数据,实证分析了出口贸易对我国企业研发能力的影响,得出如下结论:1.出口对企业的研发能力有显著的提升作用,不仅提升了企业的研发投入水平,对企业的研发产出也存在显著的影响。此外,出口对企业研发产出的影响比对研发投入的影响更大,这一结果表明出口贸易显著提升了国内企业的研发效率;2.划分不同地域时,出口对东部地区企业的研发产出有显著促进作用,对中西部地区企业研发投入和研发产出都有显著促进作用,这一结果表明,出口对东部地区企业创新的促进主要是创新效率的提升,而对中西部地区企业创新的促进则主要通过是创新投入来实现;3.划分不同所有制时,出口对企业创新行为同样表现了差异性,出口提升了外资企业的研发效率,而对国有企业的研发投入和研发产出都有显著促进作用;4.划分不同技术差距时,出口提升了技术密集型企业的研发投入,而对非技术密集型企业的研发投入和研发产出均有显著促进作用。
对外贸易是促进中国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文章的结果表明,出口贸易不仅通过外需拉动的途径直接促进了中国的经济增长,还通过促进企业的创新投入与创新产出的途径间接促进了经济的长期发展。目前,中国正处在经济转型的特殊时期,通过对外贸易提高国内工业企业的创新能力与创新水平,无疑具有一箭双雕的作用。为提升出口贸易对企业研发能力的促进作用,还需要不断完善国内的市场环境和政策,为此:(1)保障出口贸易发展,优化贸易结构。首先,国家要加大对高能效、低能耗企业出口的政策支持,降低加工贸易的出口比重,注重提升我国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其次,对于中西部地区企业,政府要通过政策优惠,降低其参与国际竞争的学习成本,缩短其对陌生市场的适应期,以更好地发挥其出口学习的能力。(2)鼓励中国工业企业向高技术企业转型,完善相关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对此,政府要坚决抵制侵权行为并加大对该行为的打击力度,同时完善相关的政策机制,为企业创新营造良好的国内环境。
[1] 李兵,岳云崇,陈婷:出口与企业自主技术创新:来自企业专利数据的经验研究,《世界经济》,2016年第12期。
[2] 方鸣,刘晨旭:出口对工业企业创新的影响——基于企业异质性视域的研究,安徽财经大学,2014年。
[3] 康志勇:出口贸易与自主创新——基于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实证研究,《国际贸易问题》,2011年第2期。
[4] 李逢春:出口贸易、技术溢出与企业自主创新,《南京社会科学》,2013年第11期。
[5] 李礼,卢博科:政府补贴提升了企业的创新效率吗?——基于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实证研究,《第十一届中国技术管理年会论文集》,2014年。
[6] 邵敏:出口贸易是否促进了我国劳动生产率的持续增长——基于工业企业微观数据的实证检验,《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2年第2期。
[7] 李正卫,池仁勇:技术引进和出口贸易对自主研发的影响——浙江高技术产业的实证研究,《科学学研究》,2010年第10期。
[8] 聂辉华,谭松涛,王宇锋,创新、企业规模和市场竞争:基于中国企业层面的面板数据分析,《世界经济》,2008年第 7期。
[9] 聂辉华,江艇,杨汝岱: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使用现状和潜在问题,《经济学(季刊)》,2008年第4期。
[10] 邵敏,包群:出口改善了员工收入吗?《经济研究》,2011年第9期。
[11] 王明成:出口与创新能力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基于中国1985年-2008年的时间序列分析,《经济经纬》,2011年第1期。
[12] 王岳平:开放条件下的工业结构升级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2002年。
[13] 赵伟,韩媛媛,赵金亮:融资约束、出口与企业创新:机理分析与基于中国数据的实证,《当代经济科学》,2012年第 6期。
[14] 杨青峰:高技术产业地区研发创新效率的决定因素——基于随机前沿模型的实证分析,《技术与创新管理》,2013年第6期。
[15] 周黎安,罗凯:企业规模与创新:来自中国省级水平的经验证据,《经济学(季刊)》,2005年第2期。
[16] 朱恒鹏:企业规模、市场力量与民营企业创新,《世界经济》,2006年第12期。
[17] Aghion P., Bloom N., Blundell R., Griffith H. Competition and innovation: an Inverted U relationship [J].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2005, 20(2):701-728.
[18] Arrow, K.J., 1962, “Economic Welfare And The Allocation On Resources For Invention”, In Nelson, R.R.(Ed.), The Rate And Direction Of Inventive Activity, Nber, Princeton.
[19] Aw,B.Y.,Robert, M.J., Xu, D.Y. R&D Investments, Exporting, And The Evolution Of Firm Productivity[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Papers And Proceedings, 2008, 98(2):451-456.
[20] Baldwin, J.R. , Gu , W.Trade Liberalization: Export-Market Participation, Productivity Growth And Innovation[J]. Oxford Review Of Economic Polic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20(3):372-392.
[21] Becker, S., Egger, P.H., Endogenous Product Versus Process Innovation And A Firm’S Propensity To Export [Ol]. 2007. Mimeo.
[22] Bound, J., Cummins, C., Griliches, Z., Hall, B. H. And Jaffe, A., Who Does R&D And Who Patens? [Ol]. Nber Working Paper,1982, No. W0909.
[23] Bratti M. And Felice G.., Are Exporters More Likely To Introduce Product Innovations? [Ol]. Development Working Papers, 2011,No.306.
[24] Bustos, P. Trade Liberalization, Exports And Technology Upgrading: Evidence On The Impact Of Mercosur On Argentinean Firms[J]. Amrican Economic Review: Papers And Proceedings, 2008, 98(2): 451-456.
[25] Cai, Hongbin, Liu, Qiao, Xiao, Geng, Does Competition Encourage Unethical Behavior? The Case Of Profit Hiding In China,Mimeo,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Los Angeles, 2005.
[26] Constantini, J. A. And Melitz, M. J., The Dynamics Of Firm-Level Adjustment To Trade Liberalization In E. Helpman, D. Marin And T. Verdier, Eds, ‘The Organization Of Firms In A Global Economy’,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Chapter4.2008.
[27] Gorodnichenko, Y., Svejnar, J., Terrell, K., Globalization And Innovation In Emerging Markets. Iza Dp 2008, No. 3299, Iza, Bonn.[28] Grossman, G, Helpman, E.Trade, Knowledge Spillovers, And Growth [J].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1991a, 35:517-26.
[29] Grossman, G, Helpman, E.Innovation And Growth In The World Economy[J].Mit Press, 1991b, Cambridge, Ma.
[30] Harris, R., Li, Qiancher. Exporting R&D And Absoptive Capacity In Uk Establishment. Oxford Economic Papers, 2009.
[31] Harris R, Moffat J. R&D, Innovation And Exporting[R], Serc Discussion Paper No.73, 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s, Uk, 2011.
[32] Krugman, P.Development, Geography And Economic Theory[M].The Mit Press Cambridge Massacheseets London England, 1997,56-89.
[33] Rescorla, R.A., Wagner, A.R. A Theory Of Pavlovian Conditioning: Variations In The Effectiveness Of Reinforcement And Non-Reinforcement. In Classical Conditionging Ⅱ, Black A.H., Prokasy W.F. (Eds), Appleton-Century-Crofts: New York,1972:64-99.
[34] Salomon, R. , Shaver, J.M. Learning By Exporting: New Insights From Examining Firm Innovation[J].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trategy, 2005, 4(2):431-46010.
[35] Scherer, F.M. Market Structure And The Employment Of Scientists And Engineer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67, 57(3),Pp.524-531.
[36] Stokey, N., Human Capital, Product Quality And Growth.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91, 106:587-616.
[37] Young, A., Learning By Doing And Dynamic Effects Of International Trad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91, 106:369-405.
[38] Wang, C., Kafouros, M.I. What Factors Determine Innovation Performance In Emerging Economies Evidence From China[J].International Business Review, 2009, 18:606-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