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研究

2018-06-23 06:46吴超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感染科新疆喀什844000
系统医学 2018年6期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性

吴超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感染科,新疆喀什 844000

临床治疗将乙型病毒性肝炎称作为乙肝,发病因素主要是患者受到乙肝病毒感染,造成疾病的产生。乙肝主要是患者肝脏受损的一种传染病,并且是传染病中较为严重的一种,对患者自身多种器官造成严重影响,传播途径多样化,如体液、血液、生活亲密接触、母婴以及性传播等,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临床发病率较高。我国很早便将乙肝作为乙类传染病。因此,不仅要对乙肝的流行特征进行分析,也要制定高效的预防方案,降低乙肝的发生。为了保证可以有效控制乙肝疾病的发生,并且对乙肝患者实施更好的治疗[1-2]。该次实验将以2012年1月—2017年12月该院接收的1 200例乙型病毒性肝炎作为研究对象,对流性特征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次实验研究中,选取该院接收的1 200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符合乙型病毒性肝炎临床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有详细病例资料,使用患者详细资料,患者知情同意,并通过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患者年龄范围在18~70岁,平均年龄为(42.25±1.75)岁;800 乙肝患者,患者男 446 例,女 354例;年龄 18~61 岁,平均年龄为(38.24±1.42)岁;HBVDNA定量5.03 copies/mL,HBsAg定量5 300.1 IU/mL。300肝硬化患者,患者男164例,女136例;年龄43~65 岁,平均年龄为(51.25±1.24)岁;HBV-DNA 定量4.10 copies/mL,HBsAg定量 1 138.3 IU/mL。100肝癌患者,患者男62例,女38例;年龄45~70岁,平均年龄为(56.28±1.41)岁;HBV-DNA 定量 1.51 copies/mL,HBsAg定量601.3 IU/mL。排除标准:甲、丙、丁、戊型病毒肝炎感染合并药物性、代谢性、自身免疫性、酒精性肝病患者。

1.2 方法

该次实验采用回顾性分析,对该院五年来接收的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作为实验研究对象。使用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定量检测,通过雅培i2000全自动微粒子化学发光分析仪器以及相配套的专用试剂。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则选择上海宏石SLAN96P仪器全自动核酸提取,并匹配湖南圣湘的化验试剂[3-4]。

1.3 统计方法

该实验通过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该次试验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不符合正态分布以[M(QR)]表示;各组数据使用 t检验,P<0.05 为差异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HBsAg定量值在CHB、肝硬化、肝癌中的分布情况

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sAg定量值5 300.1(70.4~18 734.2)IU/mL、肝硬化患者血清 HBsAg定量值1 138.3(14.73~2 470.2)IU/mL、肝癌患者血清 HBsAg定量值 601.3(48.0~1 145.3)IU/mL。其中,乙肝检测值最高,然后为肝硬化,肝癌检测值最低,并且呈下降趋势,各组数据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HBsAg定量值在CHB、肝硬化、肝癌中的分布情况(IU/mL)

2.2 HBV-DNA数值的变化情况

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DNA定量值为5.03(0.00~6.73)log10copies/mL, 肝硬化患者血清 HBVDNA 定量值为 4.10(0.00~5.84)log10copies/mL,肝癌患者血清 HBV-DNA 定量值为 1.51(0.00~4.57)log 10copies/mL。CHB检测值最高,然后是肝硬化,最后为肝癌组,3组患者中HBV-DNA逐渐下降,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 2。

表2 HBV-DNA数值的变化情况(IU/mL)

3 讨论

对于乙型肝炎病毒,亚洲人群基因普遍不耐受,我国作为易感乙型肝炎病毒典型地区。但是,人们对乙型肝炎病毒了解的并是不是很多。乙型病毒性肝炎是因为乙型肝炎感染病毒所感染,并且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使患者发展为肝硬化与肝癌。有关研究显示,每年会有大约100万人因为乙型病毒性肝炎等相关疾病而死,并且,大约有2.3%的乙型肝炎患者会发展为肝硬化,对患者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乙肝病毒属于嗜肝病毒的一种,在电镜观察下,呈球形状,并且拥有双层蛋白衣壳[5-6]。临床常见的病毒颗粒有3中形式,为小球型颗粒、大球型颗粒以及管型颗粒。乙型肝炎病毒其抗原是由病毒衣壳表层抗原HBsAg、PreS1、PreS2形成。其中,病毒表层的特异性抗原作为关键媒介,可以参与人体免疫识别。乙型肝炎病毒能够刺激患者机体,从而出现一系列的免疫细胞与抗体。当下,可以通过检测免疫分子及抗体,来检测乙型病毒性肝炎。另外,对转氨酶进行检测,从而判断乙型肝炎的病情发展程度。

该次实验研究中,HBsAg水平定量检测过程中,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sAg定量值5 300.1(70.4~18 734.2)IU/mL、肝硬化患者血清HBsAg定量值1 138.3(14.73~2 470.2)IU/mL、肝癌患者血清 HBsAg 定量值601.3(48.0~1 145.3)IU/mL。 其中,乙肝检测值最高,然后为肝硬化,肝癌检测值最低,并且呈下降趋势;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DNA定量值为5.03(0.00~6.73)log10copies/mL,肝硬化患者血清HBV-DNA定量值为 4.10(0.00~5.84)log10copies/mL,肝癌患者血清 HBV-DNA 定量值为 1.51(0.00~4.57)log10copies/mL。CHB检测值最高,然后是肝硬化,最后为肝癌组,3组患者中HBV-DNA逐渐下降。该次实验研究结果与王美清[7]的实验研究结果相近:HBsAg:乙肝:5 301.2、肝硬化 1 149.3 IU/mL、肝癌:603.4I U/mL;HBV-DNA:乙肝:5.01 log10copies/mL、肝癌:4.12 log10copies/mL,肝癌1.52 log10copies/mL。HBsAg定量值检测为CHB检测值最高,然后是肝硬化,最后为肝癌组,HBV-DNA呈相同规律。其原因可能是因为HBV入侵机体,机体内产生特异性细胞免疫以及体液免疫应答,便对肝细胞造成严重损伤。

在对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检测中,HBsAg是诊断该疾病的重要指标,并且患者被病毒感染后,首先表现的血清标志物。HBsAg作为乙型病毒性肝炎第一个发现的蛋白,由糖蛋白混合组成的外膜蛋白,有HBV包膜编码及基因转录,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中,作为感染HBV颗粒的膜外蛋白。HBsAg的形成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条途径是具有转录活性的CCCDNA为模板翻译,然后产生;另一途径为以宿主基因为溶原性的病毒核酸片段作为模板,通过细胞内翻译然后产生。所以,HBsAg是HBV感染的主要标志。有关研究表明,清除HBsAg,能够有效减少肝硬化及肝癌的发生[8]。

HBV-DNA处于HBV核心内部,其中HBV-DNA数量的多少,能够直接体现病毒繁殖的速度的大小,此标准能够有效评价HBV。但是对DNA检测过程中,对检测技术要求较为严格,无法有效保证准确率,检测下限并不是十分理想。因此,发现一种新型的方法且稳定的标志物,对HBV患者评估病情具有重要意义[9]。

近几年,我国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不断增多,对患者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了患者的经济压力。因为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临床治疗困难。给予一定的措施,能够有效预防该疾病的发生,具体措施如下:①向群众普及健康教育知识。向广大群众积极普及健康知识,提高群众对乙型病毒性肝炎疾病的认知,并清楚该疾病的预防事宜。保证患者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饮食,指导患者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饮食方案。另外,一定要注重卫生,密切关注自身的卫生情况,对有关疾病的感染做好预防工作。对于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要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拥有积极向上的态度,树立患者战胜疾病信心。在对患者治疗过程中,要不断鼓励患者,给予患者自信心。护理人员要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一旦患者出现负面情绪,要及时进行调整,从而促进临床有效开展治疗。②大力宣传乙肝疫苗接种。积极开展乙肝疫苗接种工作,能够有效预防乙型病毒性肝炎疾病,提高患者对乙肝疫苗接种的认识,从而提升乙肝疫苗接种率[10-11]。

综上所述,在对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研究中,患者感染后,极易发生肝硬化或肝癌。临床在检测中,主要通过检测患者HBsAg与HBV-DNA,从而能够有效判定患者病情发展程度,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1]邱守中.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特征及预防控制措施[J].基层医学论坛,2017,21(26):179-180.

[2]刘春,余华,徐勇,等.2006-2015年四川省内江市不同类型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分析[J].医学动物防制,2017(11):264-265.

[3]陆明霞,杜国明.2005-2016年张家港市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7,44(20):88-89.

[4]李兴洲,吕阳,包名家,等.2005—2014年佳木斯市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分析[J].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7,57(1):84-87.

[5]郑云,孙启刚,魏江,等.2011-2015年晴隆县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分析[J].应用预防医学,2017(5):395-396.

[6]孙云.2015年3月—2016年3月临沧市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及防控进展[J].中国卫生工程学,2017,30(1):91-92.

[7]王美清.成年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及疫苗免疫策略分析[J].心理医生,2017,23(23):122-123.

[8]彭时辉,文海蓉,张艳霞,等.南昌市2015年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特征与疫苗接种关系研究[J].医学动物防制,2017(4):384-386.

[9]王素凤.2005—2016年合浦县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应用预防医学,2017,23(1):61-63.

[10]李小玉.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流行因素分析及控制对策[J].中国卫生产业,2017,14(8):177-178.

[11]张丽芬,许琳,赵智娴,等.云南省边境地区2006-2015年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中国疫苗和免疫,2017(5):508-511.

猜你喜欢
乙型肝炎病毒性
《世界肝炎日》
2011—2020年平顶山市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牛病毒性腹泻病特征、诊断与防治研究
世界肝炎日
世界肝炎日
关注肝炎 认识肝炎
急性病毒性肝炎的预防及治疗效果观察
猪乙型脑炎PrM-E重组腺病毒的构建及免疫原性
胸腺肽α1治疗36例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效果观察
炎琥宁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不良反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