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爱英,魏小玲菏泽市第三人民医院心电图室,山东菏泽 274000
精神病是指严重的心理障碍,患者各项意识、动作等出现明显异常,不能被一般人所理解,该病治疗难度极大,需要长期的服用抗精神类药物进行治疗。但抗精神类药物会极大的影响患者心血管系统,因此长期的服用抗精神类药物可能会出现一些心脏不良反应或者药物性肌炎[1],甚至心脏骤停、猝死等严重后果,且同时会出现各种心电图异常[2]。氯丙嗪、氯氮平等非典型药物是临床常用的抗精神类药物,具有较好临床疗效,但长期服用这类药物会引发严重的心脏不良反应,因此进行心电监测具有重要价值[3]。该研究选取该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90例精神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所致心电图改变,现报道如下。
选取该院收治的90例精神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同意,并通过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均为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患者,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三版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3]。将患者根据服用药物不同随机分为3组,利培酮组、氯丙嗪组、氯氮平组名30例,病程均3个月~3年,平均(1.61±0.21)年,利培酮组男性 13 例,女性 17 例,年龄40~65 岁,平均(52.39±3.95)岁;氯丙嗪组男性 12 例,女性 18 例,年龄 41~66 岁,平均(51.57±3.87)岁;氯氮平组男性 14 例,女性 16 例,年龄 39~65 岁,平均(52.67±3.87)岁;3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利培酮组患者给予维思通利培酮片(国药准字:H20010309,规格型号:2 mg×20 片)4~6 mg 口服,1次/d;氯丙嗪组患者给予盐酸氯丙嗪 (国药准字:H12020222,规格型号:25 mg)25~50 mg/次,口服,2~3次/d;氯氮平组患者给予氯氮平片 (国药准字:H22022677,规格型号:25 mg)口服治疗,200~400 mg/d。记录患者用药前与用药后2、4、8周的心电图。
选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疗效比较采取 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该组研究90例对象均进行3例次心电图检查,3组患者共270例次,共异常99例次(36.67%),氯氮平组心电图异常发生率(56.67%)显著高于利培酮组(13.33%)和氯丙嗪组(40.00%),氯丙嗪组心电图导演发生率(40.00)%显著高于利培酮组(1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1.282 5、5.563 9、18.187 1,P<0.05)。 见表 1。
表1 3组患者心电图异常发生率对比[n(%)]
利培酮组、氯丙嗪组、氯氮平组窦性心动过速在异常心电图类型中占比分别为 41.67%(5/12)、66.67%(24/36)、70.59%(36/51), 氯丙嗪组与氯氮平组心动过速在异常心电图类型中占比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56 9,P>0.05);氯丙嗪组与氯氮平组心动过速在异常心电图类型中占比均显著高于利培酮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0.660 7、12.587 6,P<0.05)。利培酮组、氯丙嗪组、氯氮平组ST-T改变在异常心电图类型中占比分别为41.67%(5/12)、22.22%(8/36)、15.69%(8/51)。 治疗后,利培酮组窦性心动过速出现5例,占比5.56%,氯丙嗪组出现24例占比26.67%,氯氮平组出现36例占比40.00%,具体见表2。
表2 3组治疗后心电图异常类型分析[n(%)]
研究显示,抗精神病药物不管是治疗剂量,还是维持剂量,都有可能引起心电图异常[4]。抗精神药物的中枢作用会抑制血管平滑肌和心脏,肾上腺能阻断作用,药物对血钾的影响及变应性心脏损伤[5]。该组研究显示,心电图异常发生率为36.67%(99/270),表明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很容易出现心电图异常,窦性心动过速发生率为24.07%(65/270),在心电图异常类型中占比最高,原因为抗精神病药物α1受体阻断和抗胆碱能作用,导致窦性心动过速,氯氮平是苯二氮卓类抗精神病药,具有很强的抗α1受体作用和抗胆碱能作用[6],所以3组中,氯氮平组窦性心动过速发生率显著高于利培酮组和氯丙嗪组(P<0.05)。ST-T改变总发生率为7.78%(21/270),原因有以下几点:①抗精神病药物具有拮抗乙酰胆碱受体作用,抑制迷走神经,兴奋交感神经功能,加快患者的心率,增加心肌耗氧量,引起心肌缺血性改变[7];②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有奎尼丁样作用,奎尼丁能抑制心肌细胞离子通道,调节心律,降低心脏传导率,提高心室兴奋性,表现为T波改变,ST段压低,QT间期延长,严重会导致室性快速心律[8];③心肌复极化障碍导致镁、钾离子改变可能导致心肌复极化异常。研究显示,精神病患者长期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过程中,定期检查心电图,可及时发现心电图改变,便于及时预防。
综上所述,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所致心电图改变的发生率较高,需要定期检查患者心电图情况,合理调整药物应用剂量,及时预防。
[1]李均林,游志毅,谢彬,等.首发精神分裂症应用氨磺必利与奥氮平治疗的临床效果比较[J].中外医疗,2017,36(25):145-147.
[2]张珉.比较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电图QTc间期的影响[J].现代电生理学杂志,2017,24(2):98-101.
[3]张德伦,吕兰,姚鹏,等.183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药物警戒,2017,14(2):109-112.
[4]魏素华,李金桂.住院精神病人猝死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1):186-187.
[5]雷丽轩.试论为精神分裂症患者使用抗精神病药物进行治疗对其心电图表现的影响[J].当代医药论丛,2016,14(15):98-99.
[6]郭世锦.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电图及心肌酶的影响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37):110,112.
[7]张瑞林,闫冬梅.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荣军患者心电图的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16,28(8):21-23.
[8]王月惠.对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所致心电图改变的观察及护理 [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17):249,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