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闽
摘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是当前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应该重视的问题。随着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和完善,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和模式已经发生了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已经被新的教育方式取代,新课改明确要求把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作为小学教学的目标之一。对于小学生而言,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是今后生活和学习上的必要能力。本文重点就小学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重要性以及措施进行探讨,旨在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关键字:小学数学;独立思考;能力培养
一、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重要性
所謂独立思考能力是指学生在不借助外界帮助的情况下,通过自己的探索和思考来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做到独立思考,能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长期以来形成有创造力的思维模式。在长大以后才能在事业中有所作为,在人生中有所成就。
独立思考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它需要后天的培养。小学教育阶段是锻炼学生学习能力的最佳时期,此时思维模式还没有形成,正处于发展阶段,因此教师应该在这个时期格外重视小学生独立思维能力的培养。特别是通过数学这一学科,是帮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能力的最佳学科。数学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和逻辑性,只有深入的理解才能透彻的掌握数学的技巧和方法。所以,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不仅会帮助学生获得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学生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二、小学生数学独立思考能力的现状
小学阶段作为学生启蒙学习阶段,也是培养学生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能力的最佳阶段,这一阶段往往影响学生整个学习生涯以及今后的人生。就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来说,教师受到各种创新教育方式的影响,有效的应用到自己的教学中,但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方面仍然有所欠缺,学生往往处在一个被动听课的状态,不愿意主动参与教师的教学环节。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引导不足
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我国当前教学仍是以应试教育为主,家长、教师和学校一般追求学生的学习成绩忽视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数学课堂上,教师通常以教授知识点为主,学生基本上是出于被动接受知识和答案的状态。课堂上由于时间有限,没有足够的时间供学生思考问题,特别是数学问题,教师讲解某个数学题目或者公式时,这一环节完全是教师一个人完成。一节课下来,教师完成了教学任务而学生听得稀里糊涂,很多知识点来不及思考,之后学生就是简单的将题目答案抄录下来,缺少自己的思考和理解。课后,教师又布置大量的作业,学生往往把精力花在这些作业上,大量的练习占据了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教师的这种教学模式完全没有考虑学生的个人发展能力,在教学过程中缺少必要的指导,这样一来很难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二)、教学内容标准化
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的教学内容通常是按照统一的教学大纲进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往往是固定的套路,问题的答案一般都是固定统一的,这样一来学生很少有机会独立思考问题。固定的解题套路僵化学生的思维模式,一成不变的教学内容跟不上教育的要求,久而久之,造成许多学生无论在生活还是在学习上都失去了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不愿意主动参与课堂互动环节。
三、小学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具体措施
(一)、强化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
教师在学生形成独立思考能力的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一些教师认为数学就是纯粹的掌握一些数学公式,把教学重点放在如何讲解知识点能够让学生明白得更透彻,这样一来忽略了学生在课堂主体上的主体地位。因此,教师必须清除明白学生和自己之间的角色关系,以学生为主体,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基础和教学需求,通过某些手段和方法引导学生参与教学互动环节,让学生对课堂内容产生兴趣,再利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引导学生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比如:“小明今年五岁,小明的妈妈今年二十八岁,十年之后,妈妈多少岁?”通过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和有趣的现象指引学生思考数学问题,将课堂还给学生,创建活泼生动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二)、完善课上教学内容和课后练习
数学教学除了按照学校规定的教学大纲和课本知识外,还要结合学生的实际需要开展多元化教学。一般来说,数学题目单调乏味,甚至不易理解,这时就需要教师设计情景,将有趣的素材融入到数学题目中,方便学生理解,另一方面,也能够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使用道具,进行数字游戏环节、折纸游戏等,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提高独立思考能力。其次,课后练习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教师布置数学作业的原则应该以精为主,选择经典的题型,让学生以一反三,而不是按照传统的海量联系的方法。少量的题目能够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独立思考问题,提高练习的效率,经典的题目能够让学生充分用到所学的数学公式和数学思想,并且在练习的过程中,掌握题目的规律,这样一来既减轻了学生作业负担,另外还能够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思考问题,有利于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
(三)、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教学
数学这门学科具有很强的逻辑性与思维性,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经常感到枯燥、乏味,随着困惑逐渐加深,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也会逐渐减少。但数学是源于生活,启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教师应该让学生明白这一点,在教学中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试着把数学问题融入生活,充分让学生感觉到数学的乐趣。如教师在教学生学习分类这一课时,可以在课前布置学生和家长到文具超市,学习人家分类的方法,让孩子将店内的文具大致分为几种类型,如:笔、纸、书籍、书包等。这样教师在教学时,学生就有着明显的概念,很容易理解教师的问题。如果学生平时能够仔细观察生活,结合数学思想分析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这样一来既能增加学术对数学问题的理解,还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四、结语
独立思考的能力在学生的学习阶段和以后的人生中作为一项重要指标,因此小学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在小学数学的教学环节要有意识的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互动环节,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实现学生的自我学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邓淑兰.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策略分析[J].教学方法,2018,(02).
[2]刘玉婉.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09).
[3]罗蓉.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培养探究,[J].小学科学,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