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师范学院校长 梁留科
梁留科发言
隋唐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南起余杭(今杭州),北到涿郡(今北京),全长2700公里。值得关注的是,与世界上其他著名的苏伊士运河和巴拿马运河相比,隋唐大运河的开凿时间要早1200多年,长度相当于苏伊士运河的15倍、巴拿马运河的33倍,隋唐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自元朝定都于大都(北京)后,经济重心逐渐东移,对隋唐大运河进行了大规模的裁弯取直,在山东境内和北京开凿了新的运河,由江苏淮安经宿迁、徐州直上山东抵达北京,称为京杭大运河。自此,隋唐大运河以及洛阳在古代大运河中的重要意义与作用逐渐被淡化。
2014年6月22日,在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上,中国大运河包括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浙东运河在内的三大部分十段河道58个遗产点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其中位于河南的有7处遗产点,分别是洛阳含嘉仓遗址、洛阳回洛仓遗址、通济渠郑州段、通济渠商丘南关段、通济渠商丘夏邑段、永济渠滑县浚县段、浚县黎阳仓遗址。
促进物资流动与地理均衡。西高东低的自然地理条件,几大自然水系(长江、淮河、黄河、海河、钱塘江)沟通了东西向物资联系。隋唐大运河克服地理上的缺陷,第一次把几大自然水系南北向沟通成为一个巨大水域网,通过漕运促进了南北方、东西方物资交流,促进了经济发展的平衡。
促进文明交流与跨区域融合。中华文明是农业文明,更根本上是河流文明。通过沟通几大流域文明的运河网,第一次将中原文化与南方文化、北方游牧文化连接在一起,促进了文化的沟通、交通、融合与繁荣。并由此更进一步,向西沟通了丝绸之路,把中华文化带出去,把中亚、西亚、欧洲文化带进来;向东延伸到海,将中华文化与世界沟通,实现了中华黄河文明与世界其他主要流域文明(印度河文明、两河文明、尼罗河文明)的大融合。
促进经济政治一体化。军事行动和经济开拓是隋唐大运河的直接目的。大运河滋养了京师、东都、涿郡(幽州)、浚仪(汴州)、梁郡(宁州)、山阳(楚州)、江都(扬州)、吴郡(苏州)、余杭(杭州)等都市,通都漕运联缀在一起,形成遍布黄河农业区、江南鱼米经济区、北方和西域畜牧区等主要历史经济区的 “城—镇—村”物资网络和治理网络,推动了中华文化核心区经济一体化和政治统一。
促进生态调节与生计改善。隋唐大运河连通黄河、海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跨越不同气候带,雨季由南而北不断推移,不同水域的水流可相互流通,对于南北之间旱涝状况、主要历史经济区水资源生态环境有一定调节作用。同时,通过物资流通,调节不同气候带、地形区之间的物资供给与交换,减轻北方人口密集区对生态环境资源的消耗,并丰富不同地理区域人民的生计供养。
大运河精神。中国有两项人造工程令世界震撼:一个是横亘东西的长城,雄伟壮丽,是凝固的历史;一个是纵贯南北的大运河,博大灵动,是流动的文化。大运河是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最具代表性的综合物证和文化遗产之一,见证着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承载着中华民族辉煌灿烂的文明。千年大运河网络与万里长城交织在神州大地,共同哺育和守护着华夏民族。长城象征中华民族脊梁和筋骨,体现中华民族自立、自卫、自强、自信等中华民族“坚韧刚毅、开拓进取”的民族精神;千年大运河象征民族血脉和经络,贯通了中国和世界不同自然、文化和经济地理区域,连接燕赵、齐鲁、中原、江南等不同文化圈,兼容并蓄,孕育积淀出包容、开拓、刚健有为的大运河文明精神,这种精神丝毫不弱于人们熟知的长城精神。
大运河文化意义——运河文化。大运河具有对文化的聚合、传播、催生的载体作用。运河的流动性和开放性,沟通了淮河文化、海河文化、黄河文化、江南文化、长江文化等流域文化,各种文化相互吸收、融合、涵化,发生内容和形式上的变化,在共性认识的基础上形成以黄河流域文化为核心兼收其他文化的大运河文化,大运河文化这种兼容并蓄气质彰显和强化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大运河文化论坛——专题报告会
大运河生态意义。隋唐运河跨越五大水系,穿越平原、丘陵、山区等不同地形区,连接燕赵、齐鲁、中原、江南不同文化圈,贯穿农业经济区、畜牧经济区、江南鱼米经济区,隋唐大运河改变了不同地域人们原有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实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推动区域内与区域间经济社会的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
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保护大运河是沿线所有地区的共同责任,如何将大运河这一世界遗产“活化”是一个世界范围内的难题。隋唐大运河作为沟通南北交通要道的漕运时代已经终结,但它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活化”之河的时代已然开启。而在新时代,如何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这些遗产,赋予它们新的意义是隋唐大运河遗产活化过程中需要关注的焦点。因此,需要从保护性利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三个方面活化隋唐大运河遗产,弘扬隋唐大运河文化。
保护性利用不是原封不动、一成不变、简单加以修复和整理,而是要通过理性的、有序的开发使隋唐大运河文化资源得到升华,使之更加充满生机与活力。
(1)顶层设计
以大局意识和长远眼光,将隋唐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纳入国家 “大运河建设”的战略布局,在基础设施、产业布局、文化交流、对外合作、重点投入等方面给予支持。把洛阳市隋唐大运河的活化放在国家整体的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统筹考虑,与国家和河南省已有的相关规划对接,改革体制机制,强化整体保护。
分组专题研讨会
(2)规划保护
国家应尽快编制 《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加快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政策保障体系,并将近期能够实施的重大项目列入规划。建议《纲要》要点:
一是应统一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浙东运河文化带建设实践,肯定隋唐大运河的历史文化价值;
二是支持洛阳率先启动隋唐大运河国家历史文化公园建设。立足隋唐大运河遗址,彰显隋唐特色,在生态环保的基础上进行科学规划,成为隋唐大运河文化经济带的示范段。
(3)考古调查
考古调查隋唐大运河遗产资源现状,确定运河故道、水工设施、文物遗迹和名镇名村等处的准确信息,建设隋唐大运河遗产信息数据库。以“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文物保护原则,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设立专项隋唐大运河遗产保护与建设资金,用于隋唐大运河相关遗迹的保护、大运河文化的传承及相关文化产业的发展。确保隋唐大运河洛阳段遗产的保护与恢复,推动有条件的文保场所尽快向群众开放。
运河是流动的文化,这种文化是“活态”的,囊括了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军事、建筑、民俗和文学等多种文化元素。创造性转化则是要古为今用,深入挖掘以大运河为核心的历史文化资源,为历史文化遗产充实现代元素。推动隋唐大运河的创造性转化,使其从漕运之河到文化之河顺利转型。
(1)勘探发掘
对洛阳隋唐大运河遗址进行系统的勘探发掘。如天津桥、漕渠、新潭、三市等重点遗址,让洛阳隋唐大运河的遗迹得到更多的保护与展示。
系统挖掘、整理和展示大运河洛阳段深厚历史文化资源,建设隋唐洛阳城国家历史文化公园,使之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见证;建设隋唐大运河博物馆,通过展现隋唐大运河的历史风貌和文化价值,增强国家、民族和文化的认同感;构建隋唐大运河黄金旅游带,以使运河遗产更好地惠及人民群众。
(2)文化精神
挖掘隋唐大运河蕴含的“包容、开拓、刚健有为”文化精神,进行创造性的转化,呼吁人们保护大运河遗产,弘扬大运河文化精神。
深入挖掘隋唐洛阳太常寺、教坊、梨园新院等音乐文化遗产,整理隋唐文人在洛阳留下的佳作、轶事等,将隋唐大运河的历史文化片段搬上艺术舞台。
(3)创造新业态
策划群众喜闻乐见的论坛、节庆、大型演艺、庙会等文化旅游产品,发掘角抵、蹴鞠、马球、围棋、武术、百戏、射艺等传统体育文化,推动传统体育文化与竞技体育、商务、运动休闲等的结合,引进世界级高端运动俱乐部,依托隋唐大运河文化资源建设集合生态住区、酒店、休闲户外运动和竞技训练基地于一体的国际休闲运动综合体。
(4)发挥实用价值
继承洛口仓、回洛仓及含嘉仓等大型官仓呈现的隋唐洛阳商贸中心职能,建设大型官仓为主题的文化主题公园,打造多位一体的洛阳隋唐运河文化经济系统。
创造性转化城池、苑囿、宫殿等历史文化景观,发挥洛阳作为丝路经济带重要节点的职能,重点发展国际型历史文化论坛、会议等会务旅游。
继续发扬洛阳三彩对东亚、西亚乃至世界制陶工艺的影响力,强力打造中国三彩艺术馆和三彩艺术旅游社区,将洛阳三彩培育为世界礼品,将洛阳建设为一个世界性的三彩艺术集散地。
创新性发展需要创新资源统筹方式,加强文化资源整合,加快创意文化产业发展,扩大沿线对外文化贸易,编制隋唐大运河洛阳段旅游规划,培育大运河旅游风情小镇等文化载体。
(1)合理利用
隋唐大运河文化的创新性发展,首先要做到合理利用。在新时代“五大发展理念”的指导下,探索“遗产核心价值—多元投资—分类运营—社会共享”的资源整合方式及文化遗产活化的路径。
打造隋唐大运河景观带项目,开展洛河、伊河、瀍河、涧河治理工程和滨河绿色文化休闲,建设洛阳漕运文化公园。把封闭静态的“博物馆” 变成开放共享的“公共空间”,利用多种形式,让文化遗产成为公民可享用的日常资源。
(2)分段通航
据记载,隋唐大运河洛阳段水源主要来自谷水和洛水。随着大运河改道,部分河道由于年久淤塞,逐渐废弃。但作为通济渠的重要组成部分,隋唐大运河洛河洛阳段的航运一直延续至民国时期。
经黄河水补给,将洛河与涧河实现分段通航;围绕隋唐大运河文化,突出打造朱樱湖、铜驼巷、运河广场、瀍壑朱樱等主题景观,创新性地发展瀍河310国道至洛河口5.2公里示范段工程。
(3)水陆联运
南关码头是隋唐大运河重要的水工设施遗存之一,是隋唐洛阳城中一处重要的粮食中转枢纽码头,后来作为洛河水运码头一直沿用至清代。隋唐大运河洛阳段有着大量与南关码头类似的水工设施遗存,通过新设码头,在码头处设置电瓶车换乘站及旅游专用车道,实现水路、陆路、景点无缝对接。
隋唐大运河是世界最长人工河道,代表传统农业文明时代最高科学技术水平,有着丰富多彩的物质遗产。大运河的水工科技、航运技术展现了古人超高的智慧,“活”的航道迄今仍然发挥着航运、供水、灌溉、调水、生态、旅游等综合作用,具有超过长城的综合性社会经济价值。对待隋唐大运河遗产,要立足历史把握新时代,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加强研究,深入挖掘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提炼大运河精神,沿着“保护性利用、创新性转化、创造性发展”的路径活化和弘扬历史价值,彰显隋唐大运河的时代意义。
含嘉仓刻铭砖图片 洛阳晚报张广英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