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人资环委原巡视员 卫 宏
卫宏发言
梁留科校长重点讲了以洛阳为中心的隋唐大运河,我觉得讲得非常好。其实洛阳的这个隋唐大运河和京杭大运河应该说是一脉相承,只是由于历史原因,由于元代政治中心北移到了北京,省了900里,为了减少运输的成本、安全性和质量,使得这个非常古老的隋唐大运河一度失去了往年的风采。现在咱们洛阳市包括市长也来了,洛阳市要以这个为题,振兴地方经济,我觉得是非常好的。
整个大运河文化带的建设很重要,中央很重视。但是整个大运河从现在的管理体制来讲,应该是多家管理。包括文化和旅游,现在的文化旅游部,这个部门非常好,人家都说现在是诗和远方走到了一起;以及水利部、自然资源部、交通运输部、生态环境部、住建等多个部门,在建设目标、政策措施等等方面都各有不同,各有侧重。还有不同的属地,不同的部门在实际工作中,还是缺乏统筹协调,难以形成合力,这是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保护方面还需要加强的地方。
如何做好这块工作,我有四点心得:
第一是加强制度建设,推进协同管理。这里面是两个含义,一个是在立法方面开展大运河保护立法工作。《长城保护条例》是国务院审议颁发的一个法律法规,现在的《大运河遗产管理保护办法》是十三大以前文化部出台的一个文化部令,是一个部令规章,从法律地位来讲,它不够高。那么它对大运河的保护肯定会起很好的积极作用,但是应该在保护条例上,即大运河保护条例上应该升格,像保护长城一样。一个是建立健全大运河综合管理体制。要把区域之间、部门之间、产业之间的关系给它理顺,形成以运河遗产点为核心、运河河道为线、保护范围为面相结合的条块化运河保护与管理网络,互相协调。
第二点是加强顶层设计,突出大运河文化带的文化底蕴。一个是开展大运河文化资源调查和督察,做好基础性工作,建立大运河文化资源的大数据平台,借用现代的科技技术来做好基础性工作。一个是着眼于保护、传承、利用相统一,做好历史风貌和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这里特别要明确恢复历史风貌的基本原则和标准尺度,得有一个规范性的标准,要统一起来。一个是要组织开展大运河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建设,来辐射带动大运河沿线新型城镇化和美丽乡村建设。一个是加强大运河文化带文化产业的建设。文化带需要一批文化特色鲜明、带动性强的重大项目,实现文化带建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这是我汇报的第二个想法。
第三点,建立健全支持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保障政策。要有保障措施,一个是不是能设立国家层面的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专项资金基金,通过项目申报的办法,从基础设施建设、服务平台建设、文化产业项目建设各个方面来争取资金支持。一个是组织开展大运河文化带保护、传承、利用综合发展示范区和示范项目创建工作。文化带的建设,应以建立示范区、示范项目,从这个作为抓手,树立一批保护传承利用相结合,两个效益相统一的先进典型。一个是设立大运河文化节。建议能设立大运河文化节,扩大大运河文化影响,恢复大运河往日风采。
隋唐大运河示意图
大运河航道
第四点,这虽然可能难度比较大,但是在一定的时候应该实现大运河全线通水复航,全国政协有好几位委员都提到这个问题。因为生态的原因,自然条件的原因,华北特别是黄河以北已经长期运河缺水,特别河北段都成了一个防汛的一个工程了,如果先在不同的河段内恢复它的水量通航,将来有规划能够使整个大运河全线复水通航,我想对大运河文化的推动应该是有非常、非常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