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成瑞
一
那次旅行注定难以忘怀,以致于在某些冥想的时刻,那些烟熏色的面孔还会放大在我眼前,格外清晰,针一样刺痛我的神经。
几年前,7月底的苏州刚刚出梅不久,天气燥热得让整个城市蒸腾、烦躁,似乎每个刚到苏州的旅人就急于踏上回家的路,我也是其中的一位。返程的火车票全部告罄,我只好买一张晚上的站票。好不容易挤上火车,侥幸的是,在苏州上车竟还有空座,我和另外几位旅客就坐上了靠前的车厢。
列车很快就到达常州站,车似乎还未靠稳,整个车厢就塞满了人。还没有等我反应过来,一只污黑有力的手就把我从座位上拎起来: “我的,我的,我们的座!老子花钱买的座位……”紧接着我的行李也被人恶狠狠地从行李架上扔了下来,其他几个人的遭遇看来也和我差不多。七八个进城务工人员把我们夹在过道,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火药味, “战争”一触即发!
“你们抢占座位,还抢占领空吗?”
“真是农民工,没素质,没文化……”
“好了,都是赶路人,大家都少说两句!”
…………
而这些人安顿好他们的行李之后,全然不顾我们的感受,边吃边喝起来!果皮随手落地,丝毫没有犹豫。
我仔细打量着这些进城务工人员,五十岁上下吧,或许还要老,清一色灰褐的衣裤,烟熏色的面孔,看得见的是岁月的凿痕,看不出是欣喜还是忧伤。为什么这样?他们是用这样的一种方式维护自己的权益吗?还是想借此表明自己的尊严不可侵犯?一定要用这样的方式吗?
需要强调的是,我绝没有歧视任何人的意思,无论在城市还是农村,无论是干体力活还是从事文化行业,每个人的生活都不容易,都值得尊重。我只是想提及自己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观察到的一个现象:孩子的成长与父母的受教育程度有很大的关系。一般来说,父母受教育程度越高,对孩子的要求更为严格,孩子更加自律;而父母受教育程度低,更可能会放纵孩子,尽量满足孩子合理或不合理的要求,比如上网、玩手机游戏等,甚至在孩子与同学产生矛盾时鼓动孩子以暴力方式解决问题。我明白,在此应尽量避免使用绝对化的词汇,但作为教师,我们不得不去思考农村孩子的成长环境等问题。
这不是杞人忧天,乡村教育的凋敝,在今天已是不争的事实,否则当前也无需大谈特谈乡村教育振兴了。类似上述的事情,在身边可说是比比皆是。2017年暑期,我校新生招生。招生时间自早上8点开始,有个家长早早地带着孩子来报名。因为时间太早,负责报名的老师还没有开始开展工作,这个家长就在学校大门口当着孩子和值班老师的面骂骂咧咧起来。
后来,有个老师生气地对我说: “他的孩子我是不会教的。”那么,这个孩子谁来教?他会不会还成为他父亲那样的人?这种家庭背景下成长的孩子该怎样走出困境?他们在校的表现会不会受到家庭背景、父母受教育程度的影响呢?他们的未来会是怎样的呢?
为真实了解这些孩子的生活环境,学校多次组织家访活动。通过家访信息汇总,我们发现了一个普遍的现象:现在的乡村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乡村,学业优秀的人负笈异地,然后移居城市,精壮能干的也离开家乡到经济发达地区打工,留在村里的大多是老弱病残或者没有能力外出打拼的年轻人。农村孩子的成长氛围也跟以前大不相同,年轻的父母,外出打工的大多不能陪伴在孩子身边;留下来的,只满足于对物质生活的最低需求,精神生活匮乏,劳作之余就是玩手机,与孩子的交流很少。绝少再有孩子依偎在父母怀里于月下听故事的情景了。那些纯朴、好学、谦逊、上进的农村苦读少年的身影也越来越少。相反,在学校中,农村孩子普遍学习习惯不好,成绩较差,就连体育也不及其他孩子,更别说综合素质了。
二
我在想,在一定程度上讲,受教育程度决定一个人的文明程度。我又想到了2007-2010年参与莱芜市课程实施水平评估时所了解的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他们经济贫困,精神更匮乏;在他们的成长路上,缺少亲情的滋养,缺少关注的目光;他们情感冷漠,很少与人交流。
农村教育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通过与全市25所农村学校校长、25处乡镇教办主任座谈了解到,城镇化发展速度加快以及农村合班并校是其主要原因。以我所在的莱芜市为例,这些年来经过历次布局调整,全市中小学由原来的460多所到如今只剩下170所。开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的较大规模的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到本世纪初席卷全国的农村中小学 “撤点并校”运动,改变了原先 “哪里有炊烟,哪里就有学校”的办学方式。客观上讲,这项政策的实施在某种程度上确实优化了教育资源配置,促进城乡均衡发展和农村教育城镇化,但随之而来的是大量农村年轻人涌入城镇,有些地方出现空心村,个别偏远村落只剩下50岁以上的老年人和部分孩童,农村孩子的上学路途变得遥远,家庭教育更是无从谈起;尤其严重的是,“合班并校”带来更为深层的乡村文化断裂和乡土认同的迷失,而这种影响将会日益加剧。
费孝通在 《乡土中国》中指出,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 “乡土社会是礼治的社会。因为礼是传统,是整个社会历史在维持这种秩序。礼治社会是并不能在变迁很快的时代中出现的,这是乡土社会的本色。” 乡土性的特点决定了生于斯长于斯的村民信守着长期以来形成的共同规则,也就是所谓的乡约民俗,久而久之,形成了地方的文化,地方的传统。在中国传统的乡村文化中,学校是文化传播的中心,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教师是乡贤,是先进文化的代言人,在偏远乡村尤甚。因为学校的存在,因为老师的存在,村民在言行举止上都会心存敬畏,有所忌惮。学校和村民、乡村文化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文化群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丛书》中文版导论中说: “教育是一个民族的 ‘神经系统’,是一个民族传统与期望的最好表达。”费孝通也认为, “文化本来就是传统,不论哪一个社会,绝不会没有传统的……但是在乡土社会里,传统的重要性比现代社会更甚。那是因为在乡土社会里传统的效力更大。”而如今随着城镇化推进的加快和一所所乡村学校的消失,被切断的是一个个村庄的历史传统与人文血脉,迷失的是人们的自我认同和价值观。
缺乏整个乡村文化传统的熏陶浸染,缺乏乡贤名师的启发引领,缺乏父母的爱的滋养,我们的乡村教育及乡村孩子会走向何方呢?
三
我们的社会、教育行政机构、教育者应该承担起怎样的责任?
首先对于政府而言,应该重启乡村记忆,注重乡村文化保护与传承。近年来,政府层面也意识到城镇化加速、 “撤点并校”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措施,如重振乡村计划、重拾乡村记忆、保护古村落、建设美丽乡村等等。建设美丽乡村的发展理念,让每一个村庄成为儿童成长的精神家园、生活乐园,成为能够不断回望、飘着炊烟凝聚着乡愁的精神故乡,尽管目前似乎还缺乏有效的落地措施,但还是让人对不久将来的乡村面貌产生较大的期待。
对农村小规模学校的撤并一定要注意到对当地的优秀历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学校是乡村文化中心,是乡村传统文化的物质符号,是一代又一代人的集体记忆,政府有义务有责任及时修复和保留一些历史悠久的学校,重拾乡村记忆,挽救业已失落的乡村文明。正如《光明日报》曾经刊发的评论文章《盲目撤点并校或是巨大的 “文化亏本”》一文中所言: “落实教育政策精神,留住每一个有特色的农村学校,留住乡村孩子向上努力的希望和激情,让中国农村发展更和谐、更均衡。”在 “撤点并校”后失去了学校的乡村,也就缺失了文化的汇聚地。尽管政府倡导建立了农村社区服务中心、乡村图书馆等学习中心,但很多地方形同虚设,利用率很低。如何真正发挥它们的作用,建议政府经常性地组织文化下乡、科技下乡、社会公益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将文明的种子、文化的种子播撒到农民的心田,提高农民的文化内涵和精神素养。同时也要及时挖掘乡村传统文化的精髓,以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传播,增加农民的自信,传承乡村记忆,守护乡村文明。这是滋养农村少年儿童成长的文化土壤,应该使其肥沃丰实,持续不断地为儿童的精神成长提供充足的养分。
其次,对于教育行政机构而言,我想应该做好三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切实落实好 《乡村教师支持计划 (2015-2020年)》的要求,保障乡村教师在职称评定、工资收入、住房交通、进修培训等方面的待遇,增强乡村教师的职业吸引力、实际获得感、职业荣誉感,使优秀教师能够 “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二是成立教师志愿者团队。在区域内招募有公益精神的优秀教师组成志愿者团队,利用节假日、周末到农村社区学习中心,组织读书会、社会实践活动、学业辅导以及心理疏导等,解决乡村孩子假期无人看管,与手机、电视、游戏为伴的问题。同时定期开展家庭教育培训,传播亲子教育的最新理念,提高农村家长的整体素质和养育能力。三是乡村学校也要自觉承担起作为文化中心和文化传承者的责任。其中,充分挖掘乡土文化资源,尤其值得重视。村史村志、民风民俗、当地名人、传统文化等文化资源,完全可以开发成为校本课程,培养孩子从小爱家乡、成才后建设回报家乡的情感。乡村文化承载着一代又一代人的记忆,我们有必要守候和挖掘,使其成为乡村儿童与乡村联系的情感纽带。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乡土文化复兴是乡村教育振兴的基石。
第三,对于教育者本身而言。面对农村教育凋敝的现状,我们的教育者理当肩负起帮助这些孩子的责任。回到教育原点看教育,教育就是关注人的发展;回到思维的原点看教育,教育首先是教会学生生活。我想,对于农村孩子来说,不仅是教会他们生存的能力,更要教会他们有尊严地生活。我们关注和谐社会,关注社会公平,就要关注农村教育的现实,既要关注农村孩子的当下,更要关注农村孩子的未来。我们培养的人是不是合格公民?能不能自食其力?会不会富有爱心,懂得感恩,懂得回报?能不能怀揣自信,幸福地生活?这些不仅是乡村教师应当关注的问题,也需要乡村教育之外的师者共同思考,共同探索。
改变农村教育的现状,也许一个人的力量是微弱的,但很多前辈师者都有着极深沉的平民教育情怀,像晏阳初、陶行知、梁漱溟、夏丏尊……他们对教育的赤子情怀一定会照亮我们前行的路。改变从自我改变开始,改变从改变一个孩子开始,改变从改变一名教师开始。也许,我们没有办法改变世界,但我们可以举起心灯,照亮自己。我一直记得安南说的一句话,与其诅咒黑暗,不如点燃光明。所有的进步都是从个人开始的!
也许,乡村的出路在于教育,而乡村教育的出路,就在于我们每一位普普通通的教师,在于我们全社会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