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静静
(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河南 商丘 476100)
极低体重儿由于体重较轻,各器官各系统发育不成熟,易导致多种并发症出现,对生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随着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医疗技术的提高与早期护理措施的干预,极低体重儿的存活率得到明显提升[1]。本研究旨在探讨早期护理干预改善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极低体重儿喂养情况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治疗的极低体重儿50例作为研究对象,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随机分成两组,各25例。观察组男11例,女14例;胎龄24~31周,平均(27.82±0.77)周;体重640~1360 g,平均(1050.46±10.47)g。对照组男12例,女13例;胎龄25~32周,平均(27.94±0.64)周;体重635~1320 g,平均(1020.29±12.63)g。两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给予吸氧、保暖、呼吸道管理、营养支持等。观察组行早期护理干预,具体内容为:①环境护理:降低室内光线,避免强烈光线损伤患儿眼睛,注重室内卫生,实施消毒隔离,减少细菌污染,护理时应保持动作、语言轻柔,减少噪音干扰;②给予鸟巢式包裹,提高安全感;③积极与家属沟通,建立交流平台,定期在平台内发布相关健康知识,提高家属对相关知识的了解;④制定亲属探视日,并于探视后组织患儿家属进行学习,包括母乳喂养、早期干预意义、症状识别、智力运动发育规律等。⑤视野范围内配备色彩鲜艳的玩具,播放轻柔音乐,进行视觉与听觉刺激,给予全身按摩,并通过微信群与教材教会家属刺激训练与运动训练。
比较两组喂养情况,包括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生率、喂养不耐受情况、肝内胆汁淤积等。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以百分数和例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与喂养不耐受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肝内胆汁淤积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极低体重儿常面临神经运动障碍及生长发育障碍,提高其生存质量已成为目前儿科医学攻克的主要目标[2]。早期护理干预是有计划、有目的地向极低体重儿提供个性化、丰富的教育活动,由医师、护士及家属配合完成,通过视觉刺激、听觉刺激、按摩、运动训练等活动激发患儿生长发育潜能,改善预后[3]。
表1 两组喂养相关情况比较[n(%)]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喂养不耐受、肝内胆汁淤积等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表明实施早期护理干预改善喂养情况,提高患儿的生存质量。早期护理干预过程中通过减少噪音、光线刺激,优化住院环境,保证充分休息,降低侵袭性操作而引发的紧张行为,减少能量消耗,促进生长发育[4]。鸟巢式护理既可以通过肌肤触摸,给予患儿安全感,还可刺激分泌胃泌素,增加机体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及吸收,建立节律性睡眠,间接促进体格发育[5]。极低体重儿出生后早期,中枢神经元处于快速增加期,具有较强的可塑性,通过早期护理干预,进行主动训练、感知刺激,重建受损脑组织,恢复脑功能促使脑功能得到代偿,促进神经发育[6]。此外,通过对家属进行相关知识教育与护理干预技能培训,为后期家庭护理作准备,不但有利于改善医患关系,还可促进父母与孩子的感情。
综上所述,早期护理干预可改善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极低体重儿的喂养情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其生长发育,提高生存质量。
[1] 魏 雪,郝祥梅,赵英荣,等.间歇重力管饲法在NICU极低体重儿喂养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38):3577-3579.
[2] 罗飞翔,陈朔晖,程晓英,等.极低出生体重儿PICC尖端位置与体重增长的相关性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17,52(8):949-953.
[3] 杨秀霞,刘树艳.低体重儿/极低出生体重儿实施强化母乳喂养的临床实践[J].中国妇幼保健,2015,30(12):1857-1858.
[4] 武万良,李风侠,史 延.母乳喂养对苯丙酮尿症患儿血苯丙氨酸的影响[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6,24(7):776-778.
[5] 陈飞燕,李玖军,王世彪,等.PICU危重患儿临床营养管理调查结果分析[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17,24(4):296-299.
[6] 郝祥梅,蔡 盈,刘淑娟,等.不同置管方式测量中心静脉压在低出生体重儿中的应用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6,22(31):4526-4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