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晓君,续竞秦,2,何丹华,张念如,郑轶枫
(1.浙江农林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浙江 杭州311300;2.浙江农林大学 浙江省农民发展研究中心,浙江杭州 311300;3.南京农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5)
随着中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稳步推进,林木采伐受到了限制,发展林下经济能达到不砍树而致富的目的,化解生态保护与农民增收间的矛盾,为维持和提高林农收入水平开辟了新思路。《关于加快林下经济发展的意见》的颁布也为林下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机遇[1]。发展林下经济已经成为吸纳农民就业、增加林地产出、提高农户林业收入的重要途径[2]。浙江作为全国林业大省之一,森林覆盖率59.50%,森林资源丰富,具备开展林下经济的良好条件。林下经济是在林下开展林、农、牧等多种活动,或者进行间作经营,充分发挥林木与其他经济生物的综合效益的一种与传统林业和现代农业并存的新的林业经济业态[3]。在国外相关概念主要是农林复合系统[4]。国外学者认为,这种林业经营模式具有生态和社会文化优势,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景观美学[5],是一种有利于作物和生物的生态土地利用系统,可提供可持续的生物质资源和生态效益[6]。因地制宜选择合理的林下种植及养殖形式,既可以构建稳定的生态系统, 又能促进林区经济发展[7]。 目前, 已有文献从林下经济的含义[8]、 基础理论[9-10]、 发展模式[11-12]、 经济效益[7]等进行了研究。基于农户视角,从微观层面探讨林下经济的文献较少。徐玮等[13]针对国有林区职工家庭参与林下经济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他们发现被访者个人特征、家庭收入水平以及是否承包林地等对林下经济经营意愿有显著影响。王团真等[14]在对福建省三明市农村居民发展林下经济意愿影响因素的研究发现,户主作为家庭的重要决策者,其个人特征对农户发展林下经济的意愿具有显著影响。本研究在已有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影响浙江省集体林区农户林下经济经营意愿的因素,以期为提高农户林下经济参与意愿,促进林区经济发展提供政策参考。
使用数据来源于2016年国家林业局调研项目 “集体林区林权改革监测”。该项目通过随机抽样方法,选择了浙江省临安、开化、龙泉和庆元4个样本县(市、区)。依据分层随机抽样原则从每个县(市、区)随机抽取2个乡镇,每个乡镇随机抽取3个行政村,每个行政村中再随机选取10户农户,共获得240个农户样本。剔除部分缺失样本,最终使用的样本为224户。
1.2.1 户主特征 户主作为家庭的主要决策者,其个人特征可能会通过他在家庭中的主导作用,影响家庭意志与决策。一般情况下,随着年龄增长,户主对林业生产新形势、新政策的接受能力逐渐下降,不愿意进行林下经济经营的可能性更大。户主健康状态良好,自身劳动能力较强,愿意从事林下经济的可能性较大。但户主健康状态较好也面临更多的工作选择,从而降低了他开展林下经济的意愿。因此,户主健康状态的预期影响无法确定。户主受教育程度较高,一方面就业机会相对更好,而放弃其他工作选择从事林下经济的机会成本相对较高;另一方面,前瞻性更强,更愿意尝试新的事物,因此发展林下经济的意愿更加强烈。可见,户主受教育水平的预期影响方向也无法确定。
1.2.2 资源禀赋特征 浙江农村林地资源丰富,但不同农户拥有的林地资源差异较大。林地资源是决定农户是否愿意从事林下经济活动的重要因素,拥有的林地资源越丰富,农户依靠林地生产获得较高收入的可能性越大,因而愿意发展林下经济的可能性也越大。由于林下经济劳动需求量相对较大,林地离家越近,经营管理越方便,农户愿意发展林下经济的可能性也越大。
1.2.3 家庭特征 林下经济的劳动需求较大,家庭劳动力数量越多,农户愿意进行林下生产的可能性也越大。较之年轻劳动力,老年劳动力工作能力和效率都有所下降。家庭劳动力中,老年劳动力占比越高,则该家庭愿意发展林下经济的可能性越低。农村年轻劳动力可能更倾向于外出就业,愿意从事林业生产的通常是留守老人,反而可能出现家庭老年劳动力占比越高,愿意经营林下经济的可能性越大的现象。因此,老年劳动力占比的影响方向无法确定。村干部是村里的积极分子,信息获取和接受能力都较强,同时,为积极响应政策号召,愿意发展林下经济的可能性相对更大。农户参加森林保险,表明其风险意识较强,可能不太愿意尝试新的林业经营方式,但又使农户安全感上升,愿意加大林业投入和管理的可能性上升,因而,农户是否参加森林保险的预期影响也无法明确。农户家庭收入中林业收入占比高,说明该家庭对林业的经济依赖性较强,营林经验相对丰富,从而继续从事林业并进一步发展林下生产的可能性较大。家庭收入在村中相对水平的预期影响还无法判断,收入越高,一方面,说明该家庭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思想观念较新,愿意从事林下经济的可能性更高,另一方面,农户可能因为放弃已有工作的机会成本较高,而不愿发展林下经济。本研究的因变量为农户是否愿意参与林下经济经营,“愿意”用 “1”表示, “不愿意”用“0”表示。解释变量中,健康指标根据问卷分为是否健康状态良好, “是”包含健康1项, “否”包含基本健康但只能干轻活、不健康但生活能自理和生活不能自理等3项。家庭劳动力根据健康、年龄以及是否务农或从事非农工作3个指标进行确定,健康人群年满16周岁但不超过60周岁被认为是家庭劳动力,现实中,超过60周岁但务农或参与其他非农工作的老年人也认为是家庭劳动力。老年劳动力占比是指家庭劳动力中60周岁以上劳动力所占的比例。林业收入占比,是指年林业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例,其中家庭总收入包括林业收入、非林农业收入、工资性收入、自营工商业收入以及转移性收入等(表1)。
表1 变量定义与描述统计Table 1 Definition and description of variables
为考察农户林下经济经营意愿的影响因素,建立了 Logit模型:L(I=1)= α+ηiHi+γjRj+ρlFl+δtAt+ε。其中,I表示农户林下经济经营意愿,愿意为1,不愿意为0。Hi,Rj和Fl分别是衡量户主特征、资源禀赋和家庭特征的向量。户主特征Hi包括户主年龄、健康状态和受教育水平;农户林地资源禀赋Rj包括林地面积以及林地离家平均距离,理论上,林地资源越丰富,离家越近,农户愿意从事林业及林下生产的可能性越大。家庭特征Fl由劳动力数量、老年劳动力占比、是否有村干部、是否参加森林保险、林业收入占比以及家庭收入在村中所处的水平等变量构成。本研究还控制了地区虚拟变量At。ηi,γj,ρl和δt是待估计的未知参数,ε是误差项。
由表1可知:农户林下经营意愿较低,因此,我们对农户不愿意发展林下经济的原因进行了进一步了解,列于表2。从表2可知:林下经济劳动需求较高,因此,缺乏劳动力成为农户不愿发展林下经济的最主要原因。这可能是年轻劳动力外流以及女性劳动力非农就业率提高造成的。缺乏资源优势是农户不愿发展林下经济的第二大原因,资源越差,可获得的利润空间小,从而导致林下经济缺乏吸引力。交通不便、资金缺乏、放弃其他工作的机会成本较高也是农户不愿发展林下经济的重要原因。
从表3可以看出:资金补贴是多数农户最希望政府出台的林下经济发展扶持政策,其次是技术推广和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农户对通电、通水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完善产品监管标准和检测体系无迫切需求。
运用Stata 13统计软件对浙江省集体林区农户林下经济经营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Logit回归分析,模型通过了整体显著性检验,拟合效果较好,说明解释变量较好地解释了因变量(表4)。为检验结果的稳健性,还进行了Probit和OLS回归。3个模型中各解释变量对农户林下经济经营意愿的影响及方向基本保持一致,表明模型稳定性较好。
2.3.1 户主特征变量对农户林下经济经营意愿的影响回归结果表明:户主作为一家之主,其个人特征通过影响其个人意愿,进一步对家庭林下经济发展意愿产生了较大影响。与预期一致,随着年龄增长,户主更倾向于从事已有工作,开展新工作的意愿较低,不愿经营林下经济的概率上升。户主健康状态良好显著降低了该家庭参与林下生产的意愿,这可能是由于户主健康状态良好可以获得更好、更稳定的工作机会,放弃现有工作的机会成本较大,从而导致发展林下经济的意愿较低。接受过中、高等教育的农村居民,外出就业的可能性相对更大,愿意从事林下经济生产的概率相对更低。
表2 农户不愿参与林下经济经营的主要原因Table 2 The main reasons for households reluctant to participate in the under-forest economy
表3 农户发展林下经济的政策需求分布Table 3 Distribution of policy demand for households to develop under-forest economy
2.3.2 资源禀赋特征变量对农户林下经济经营意愿的影响 林地资源禀赋越好,农户愿意开展林下经济的可能性越大,农户从林地中获得较高收入的可能性越大,愿意对林地进行投入并加以管理的可能性也越大。同时,林地资源丰富,能够因地制宜开展林下经济,获得可观收益的可能性较大,因此,农户愿意发展林下经济的可能性也较大。由于林下经济需要较多的时间投入,是否便于经营管理是农户的重要考量。林地离家越近,越便于经营管理,农户愿意经营林下经济的意愿也越大。
2.3.3 家庭特征变量对农户林下经济经营意愿的影响 农村地区,年轻劳动力大量外流,老年劳动力成为从事农林业生产的主力军,导致老年劳动力占比高的家庭愿意经营林下经济。参加森林保险显著提高了农户林下经济经营意愿,这可能是森林保险增加了林地经营的安全性。家庭林业收入占比越大的家庭对林业生产依赖性越强,林业生产经验也相对丰富,希望进一步发展林下经济的可能性越大。而家庭劳动力数量、是否有村干部以及家庭收入在村中的水平对农户林下经济经营意愿无显著影响。
本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第一,农户经营林下经济意愿较低,主要是因为缺乏劳动力,其次是缺乏资源优势,交通不便、缺乏资金、放弃其他工作机会成本较高等。第二,林下经济作为新的经济发展模式,能否得到民众支持,政府的资金补贴、技术推广以及道路建设支持非常关键。第三,户主个人特征、林地资源禀赋、家庭中老年劳动力比例、林业收入占比以及是否参与森林保险都是农户是否愿意开展林下经济的重要影响因素。
本研究提出以下几点建议:第一,建立扶持林下经济发展的专项基金,提高年轻劳动力林下经济经营意愿。林下经济作为新的林业生产经营模式,前期投资相对较高,对劳动力需求量也较大,政府资金支持和政策优惠或能吸引年轻劳动力回流,提高他们参与林下经济经营的意愿。虽然老年劳动力农林业生产经验丰富,是农林业主要从事者,愿意发展林下经济,但是,老年劳动力也存在不敢冒险,获取新技术及农林产品市场信息能力不足等弱点,同时无法胜任高强度劳动。因此,加强政策扶持,解决农户部分资金短缺问题,吸引年轻劳动力返乡,提高林区农户林下经济经营意愿。第二,加快林地流转,完善相关制度建设。林地细碎化降低了农户生产效率,导致部分农户不愿进行投入和管理,因此,鼓励农户将部分林地进行流转,以实现资源分配和规模经营。鼓励林地流转的同时,相关部门应完善林地流转相关政策,简化林地流转程序,降低林农因手续繁杂而放弃流转的可能性,在保证林地流转自由的基础上,充分保障流转双方的权益。第三,加强林区道路及配套设施建设,提高通达性。林下经济经营劳动需求量较大,林间管理也较为频繁,因而,林区交通不便成为农户不愿经营林下经济的原因之一。加强林区道路及配套设施建设,克服由距离造成的阻碍,或能提高农户林下经济经营意愿。第四,扩大森林保险覆盖面,完善风险补偿机制。当前林下经济发展各项机制还不成熟,存在较大的经营风险,因此,扩大森林保险覆盖面,并在此基础上完善风险补偿机制,有利于减轻林下经济的经营风险,增强农村居民林地经营安全感,从而提高农户发展林下经济的意愿。
表4 回归结果Table 4 Regression results
[1]曹玉昆,雷礼纲,张瑾瑾.我国林下经济集约经营现状及建议[J].世界林业研究,2014,27(6):60-64.CAO Yukun, LEI Ligang, ZHANG Jinjin.Situation and advices on intensive management of under-forest economy in China [J].World For Res,2014,27(6):60 - 64.
[2]徐鹏,王金荣,郑宇,等.林下经济效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J].林业资源管理,2016(1):19-23,31.XU Peng, WANG Jinrong, ZHENG Yu, et al.Investigation on influencing factors of economic benefit of undergrowth economy [J].For Resour Manage, 2016(1): 19 - 23, 31.
[3]杜德鱼.陕西省林下经济发展模式研究[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3,28(5):264-268.DU Deyu.Development model of under forest in Shaanxi[J].J Northwest For Univ,2013,28(5): 264 - 268.
[4]PELZER K J.Ethnology and ethnography:hanunóo agriculture:a report on an integral system of shifting cultivation in the Philippines.Harold C.Conklin [J].Am Anthropol, 2010, 60(5): 968 - 969.
[5]HERZOG F.Streuobst:a traditional agroforestry system as a model for agroforestry development in temperate Europe[J].Agrofor Syst,1998,42(1):61 - 80.
[6]QUINKENSTEIN A,WÖLLECKE J,BÖHM C,et al.Ecological benefits of the alley cropping agroforestry system in sensitive regions of Europe [J].Environ Sci Polic,2009,12(8):1112 - 1121.
[7]NASI R.Beyond Timber Making Multiple Use Forest Management a Reality in Central Africa Forests[M].Stellenbosch:Stellenbosch University,2001:33-46.
[8]翟明普.关于林下经济若干问题的思考[J].林产工业,2011(3):47-49, 52.ZHAI Mingpu.Reflections on some problems of under-forest economy [J].China For Prod Ind,2011(3): 47 - 49,52.
[9]占金刚.发展林下经济的经济学解释[J].生态经济,2014,30(8):89-91.ZHAN Jingang.An economic explanation on the development of under-forestry economy [J].Ecol Econ, 2014,30(8): 89 - 91.
[10]袁军,石斌,谭晓风.林下经济与经济林产业的发展[J].经济林研究,2015,33(2):163-166,171.YUAN Jun, SHI Bin, TAN Xiaofeng.Under-forest economics and development of non-wood forest industry [J].Nonwood For Res,2015,33(2): 163 - 166, 171.
[11]陈波,李雄光,李娅.云南省林下经济主要发展模式探析:基于对云南省典型案例的调查研究[J].林业经济问题, 2013, 33(6): 510 - 518.CHEN Bo, LI Xiongguang, LI Ya.Main development models of forest undergrowth economy in Yunnan Province:a study on the typical case in Yunnan [J].Issu For Econ,2013,33(6): 510 - 518.
[12]陈静,张虹鸥,吴旗韬.广东山区林下经济发展初探[J].林业经济问题,2014,34(3):268-274,280.CHEN Jing, ZHANG Hongou, WU Qitao.Studies on the development of under-forest economy in Guangdong mountain areas [J].Issu For Econ, 2014,34(3): 268 - 274, 280.
[13]徐玮,包庆丰.国有林区职工家庭参与林下经济产业发展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7, 31(7): 38 - 43.XU Wei,BAO Qingfeng.Willingness of households of state-owned forest farms to participate in the development of under-forestry economy industry and its influence factors [J].J Arid Resour Environ,2017,31(7): 38 - 43.
[14]王团真,陈钦,朱博旖,等.农户发展林下经济意愿影响因素研究:基于220户农户的调查数据[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19(1):56-60.WANG Tuanzhen,CHEN Qin,ZHU Boyi,et al.Factors affecting farmer’s willingness to develop under-forest economy:based on the data from a survey of 220 farmer households as samples [J].J Fujian Agric For Univ Philos Soc Sci,2016,19(1):56 -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