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背景下体育扶贫参与的价值及路径
——以安徽省无为县石涧镇为例

2018-06-22 03:48王晓东张书军
关键词:体育产业攻坚精准

王晓东,张书军

(安庆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安徽 安庆 246113)

由于历史和自然环境等原因,我国拥有数量庞大的贫困群体。为扶助贫困群体发展生产、摆脱贫困,自1986年首次大规模调整扶贫开放政策以来,我国扶贫攻坚工作经历了30多年,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然而,扶贫工作因特定的内外部条件制约,存在低质、低效等问题,影响扶贫成效。为破解这一难题,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湘西视察时提出“精准扶贫”。此后,他在中央全会、全国两会、联合国峰会及多次地方会议等重要场合系统阐述了这一思想,并一再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1]。伴随精准扶贫思想的提出,扶贫开发工作一改以往粗放格局,习总书记在2015年11月召开的中央扶贫工作会议上立下“十三五”期间脱贫攻坚目标,“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2]。

如何落实精准扶贫,切实、有效、合理完成扶贫和脱贫工作任务对于中央和地方政府来说都是重任在肩。在理论层面,科学设计工作流程、形成完善政策体系是必要的路径选择[3]。在具体的操作层面,建立健全稳定的脱贫长效机制,做好村级扶贫规划,加大产业、就业扶贫力度,培育壮大贫困村集体经济被看作是必然的实施途径[4]。

在此背景下,现阶段蓬勃发展的体育产业如何参与精准扶贫,发挥应有的社会价值显然值得深入探究。本文以安徽省无为县石涧镇为例,探讨体育参与扶贫、脱贫工作的理论优势和实践逻辑,为脱贫攻坚工作寻求切实可行的创新路径。

一、田野呈现:石涧镇的体育扶贫参与

1.石涧镇的田野描绘

无为县曾是国家级贫困县,2012年“脱帽”。石涧镇位于无为县最北端,属全国重点镇、省生态镇。全镇国土面积158.8平方千米,下辖17村和3社区,人口7.9万,耕地面积6.7万亩,山场5.9万亩,水面1.2万亩。2016年全镇财政收入为1.4亿元,位居全县前列。石涧镇现有贫困村5个,2014年建档立卡的贫困户3 528户、贫困人口8 741人,贫困发生率11.06%。资源分布不均衡、水网发达但易遭水患、传统农作物产品竞争力不强、大量劳动力外出等因素是造成石涧镇贫困的重要成因。

但是,经过近3年脱贫攻坚,至2016年底,石涧镇脱贫户数为1 805户,脱贫人口5 391人,贫困发生率降至4.24%,脱贫工作成效显著。其中,5个贫困村中的F村和Z村整体出列。石涧镇脱贫攻坚的成效从政策层面得益于精准扶贫思想的指导。在实践操作层面,近年来产业扶贫开发举措则为石涧镇的扶贫、脱贫工作提供了资金和条件保证。石涧镇矿产资源和生态资源都十分丰富。矿产以高品位石灰石矿和高岭土矿为主;因毗邻巢湖和长江支系,水资源和航道水运优势明显。镇辖境内有天然大峡谷及多处自然、历史人文景观。随着近年基础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完善,镇内通行省道22公里,黄金水道18公里,建有1 000吨泊位码头5座,南北方向高铁穿境而过,当前石涧镇水陆交通十分畅通。

2.石涧镇体育扶贫参与的考察

笔者于2016年12月对石涧镇的扶贫工作进行了为期一周的田野调查,通过资料查阅、半结构式访谈和实地观察的方法获得了研究所需的经验材料。根据考察得知,石涧镇近年来按照无为县扶贫开发工作“一村一品”的建设标准,在村级扶贫规划上充分发挥了各村和社区的地域优势,通过筹措扶贫资金和发展产业扶贫项目,加大公共服务和基础建设、创造扶贫就业岗位、积累集体扶贫资金,扶贫工作取得了一定实效。

其中,贫困村Z村在脱贫攻坚工作中表现突出,成为石涧镇在2016年第一批率先整体脱贫出列的两个村之一。Z村现有人口3 997人,实时贫困人口289人,耕地面积5 246亩,水面达到2 500余亩。2016年Z村已有稳定集体经济收入为5.59万元(见表1),主要来自农业大棚的租赁金和已有的水面资产开发。Z村近期主导扶贫产业项目有特色淡水龙虾养殖、四星级农家乐水庄、生态农业采摘和光伏发电项目,预计年增加收入51.65万元。并且,Z村特色淡水龙虾养殖探索是“贫困户+合作社”的模式,免费为贫困户提供种苗,实行保底回购;农家乐水庄、水面资产开发、农业生态园等项目引进时,都承诺为贫困户优先提供就业岗位。

在近年扶贫工作过程中,Z村逐渐理清了思路,开始在扶贫产业中融入休闲体育产业要素。Z村四面环水,环境优美,离县城主城区仅3.5公里,距巢湖市35公里,水陆交通便利。Z村在2015年投资44.5万元用于四周的圩堤固化工程,2016年又从县扶贫办、金融办、城管局等部门筹措扶贫资金41.13万元,加固圩堤、加宽堤面,形成了宽3.5米、全长15千米的环村圩堤休闲绿道,与城乡干道贯通,并将水产养殖基地、农业种植基地、四星级水庄、古庙遗址公园等连成一片。与此同时,Z村进一步计划扩大当地节庆龙舟竞渡传统和庙会秧歌、旱船等民俗体育活动的影响力,目的在于以体育元素为纽带,将龙虾养殖、水面开发、农业采摘、农家乐与休闲垂钓、水上娱乐、体育健身、赛事观摩活动联姻,吸引观光人群参与骑行、徒步、划船、垂钓等休闲体育活动。按规划预计,此举可为包括贫困群体在内的全村55%以上的人口增加就业机会和经济收入,可以实现村集体的产业增收。

表1 Z村扶贫产业情况列表

规划项目实际实行的是一种“通过体育要素和传媒要素的注入来发掘体育休闲产业链,并使之融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循环,最终促进当地农民就业和增收的新模式”[5]。虽然,目前无法估算这一系列产业举措到底能给Z村带来多大的经济收益,但是这种扶贫参与模式在不改变以往扶贫产业项目基础上,化体育要素为“融合剂”和“催化剂”,依托本地的环境、文化等优势资源,以休闲活动参与人群为市场,整合特色乡村旅游观光、休闲健身娱乐、生态农业采摘、宗教文化活动等项目,它可以为扶贫攻坚工作提供有力的、可持续的产业保障。石涧镇境内水网贯通,可直通长江;山林秀美,有天然石洞;建有3 000亩桃林,桃花节享有盛名,这些资源均可与体育嫁接,在扶贫工作中开发利用。一旦Z村的规划能够产生预期效益,那么体育扶贫参与会为石涧镇的扶贫工作开辟一条新的途径。

二、体育扶贫参与的优势探讨

1.体育扶贫参与是“参与式”扶贫路径

长期以来,我国扶贫工作中“等、靠、要”的被动式扶贫和自上而下的复制式扶贫是主流模式。以体育扶贫参与为例,以往的体育扶贫工作体育部门对贫困地区或贫困人口的结对帮扶为主。如国家体育总局自1994年以来以山西繁峙和代县为帮扶对象的扶贫工作开展了20多年,投入资金折合累计3 619万元,集中在修建场馆、援建学校、救助孤老、帮扶学生和培训干部等方面[6]。但是,结对帮扶措施是多年来单位与行业扶贫的基本模式,无法体现体育行业在扶贫开发工作上的特点,也难以发挥体育产业在精准扶贫、脱贫攻坚战略上的优势。这种传统的“输血式”“救济式”的帮扶模式已暴露出诸多问题。

针对被动式、复制式等扶贫模式的弊端,研究者提出应以“发展式理论”为指导,通过贫困群众能力的提升达到贫困地区发展的可持续性,重视“参与式”扶贫[7]。Z村的扶贫产业规划,以体育要素参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生成体育相关产业,促进地区居民就业和增收的扶贫模式。在路径选择上,它以体育赛事、体育旅游、体育服务、健身娱乐等为主导,融合其他产业,形成体育产业链,注重贫困地区人口的从业参与,属于可持续性的参与式扶贫模式。

而从石涧镇扶贫实地调查来看,另一脱贫村F村2016年已有稳定集体经济收入10.25万元,来源以工业园管理费、林业和棉业出让土地租金、窑厂和预制厂租金为主。近期F村的主导扶贫产业主要举措是选择“皖垦糯2号”作为专用品牌粮食生产品种,种植面积达3 300多亩,并与无为县知名米业公司签订收购合同,预计产业收入可达536.6万元。从统计数据看,F村的已有稳定集体收入和近期主导扶贫产业项目预计收入都远超Z村。但从集体收入的增收和贫困人口的帮扶面积来看,由于F村的品牌粮食种植由16户大户及8户散户承担,加工由米业公司负责,在现有的税收机制、生产成本和机器作业普及的前提下,这一项目带来的集体收入和受益面都比较有限。并且,F村近年扶贫项目的获得多得益于团市委副书记挂职本村第一书记所争取的“戴帽“项目,即项目指标获得和工程实施动力来自于高层领导意志表达[8]。相比而言,Z村因势利导、注重体育要素发挥的扶贫模式更能体现参与式扶贫的内涵,确保精准扶贫取得实效。

2.体育扶贫参与同现阶段脱贫攻坚思想契合

扶贫、脱贫作为一项关系数千万人口生活品质与社会和谐稳定的民生工程,30年来全社会付出了极大的投入和努力。围绕这一工作进行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从未停止,且与时俱进、层出不穷。至目前,一整套完整的项目扶贫体系在我国已经形成,包括教育扶贫项目、医疗扶贫项目、文化扶贫项目、科技扶贫项目、产业扶贫项目、生态扶贫项目、妇女扶贫项目、儿童扶贫项目等等[9]。在扶贫产业的选择上需要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扶贫、脱贫在产业结构和资源结构选择上应尽力打破传统工业发展和资源开发模式,遵循“立足资源、市场、人文旅游等优势,因地制宜找准发展路子”的前瞻构思。

体育扶贫参与在主导思想上符合国家脱贫攻坚战略思维,坚持扶贫开发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坚持扶贫开发与生态保护并重,坚持精准扶贫与社会保障有效衔接等政策要求。在产业结构上,它充分发挥体育产业绿色、低碳、环保的产业特点,可以全面整合当前极具成效的旅游扶贫模式中的原生态开发、特色文化开发、农家乐开发和RHB(资源、人、效益一体化发展)等相关要素,以实现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并重。

Z村的近期主导扶贫项目如特色龙虾养殖、农家乐水庄、水面资产开发、生态农业采摘虽然都是立足本地实际的村级扶贫规划,但很显然这些产业措施与各地农村经济发展规划趋于同质化。好在后续规划中体育产业要素的引入为Z村的扶贫产业项目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体育要素既可以转化为新的商品,又使Z村的扶贫产业产品呈现出异质化特征,迎合休闲经济喷薄的现状,成为强有力的扶贫力量。

其实,这种模式已有实践先例。四川南部县在实行以养鱼、养猪为主体的传统扶贫开发举措造成湖水水质变差和产品同质化滞销后,以升钟湖钓鱼文化节为品牌,举办国际钓鱼大赛,推出了文化体育扶贫“南部模式”,通过企业赞助、产品营销、旅游纪念品和渔具销售等方式,解决了10万人的脱贫致富问题[10]。

三、体育扶贫参与的合理路径探析

1.科学选择扶贫项目

显然,体育扶贫参与应与国家脱贫攻坚整体战略总局步调统一,在“一村一品”的产业推进行动前提下,因地制宜地将体育要素纳入扶贫产业规划之中,做到项目安排精准。项目选择切不可自上而下地“引进”或“复制”,也不能着眼政绩追求“短、平、快”,忌“大而全”,宜“小而精”,依扶贫对象而定,突出“以人为本”,做好科学论证。从精准扶贫的视角来看,产业扶贫首先需要考虑产业所投放的村庄以及产业所依赖的主体[11]。既要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让贫困群体收入增加,又要关注贫困地区人口的精神追求、文化生活。这是项目规划的中心内容。譬如,黄山市通过多年探索实践,近年以国际山地车公开赛等赛事为契机,结合自身旅游资源,在30个贫困村实施“整村推进+旅游扶贫”开发,带动了4.8万人稳定脱贫,同时经济收入促进了当地的生态保护[12]。体育产业将丰富的生态资源转化为居民收入,同时丰富了贫困地区人口的精神文化生活,这样的体育扶贫项目选择充分发挥了自身资源优势,取得了扶贫实绩,科学而合理。

图1 Z村外部环境

Z村后续扶贫发展规划中融入体育要素的设想同样值得称赞,它全面地考虑到了村域四面绕水和邻近城区的外部环境(见图1),以圩堤绿道休闲、水上健身娱乐、农耕体育活动等作为优势资源吸引来客,在无为县旅游体育局的帮扶下,经过专家论证后决定重点扶持休闲体育产业项目,提出了“慢城水乡、天然氧吧”的形象定位,争取到无为县申报省级乡村旅游的示范村的资格。而且Z村已经利用扶贫资金8.64万元于2016年建成了500平方米的村民健身广场,做到物质扶贫与精神扶贫并重。其体育扶贫参与特色鲜明、安排精准、对象明确,只要措施得当,一定会取得很好的扶贫效果。

2.有效加强资金管理

扶贫资金管理的有效性是扶贫攻坚工作的关键,体育扶贫参与同样要把握资金的管理问题,涉及资金的来源渠道和使用途径两大方面。

在现实条件下,扶贫资金以中央和地方财政注入为主,来源稳定,却过于依赖外力。例如石涧镇的扶贫资金除中央财政拨款外,无为县水务局、交通局、财政局、国土局、扶贫办、宣传部、红十字会、团委、供电局、建设局、卫生局、教育局等部门,以及省市多家定点帮扶单位每年都会投入一定数额的扶贫资金用以脱贫。近三年以村为单位从外部筹集的扶贫资金,Z村632万,F村更是达到1 159.22万元。但是,为确保精准扶贫的可持续推进,地方尤其是村级扶贫项目规划上,应尽力提高自筹资金配备,变财政“输血”为自我“造血”更为可取。

在体育产业飞速发展的当前,体育产业项目有很好的前景和极大的优势,如果能以此“积极开拓面向社会筹措扶贫资金的有效筹措制度”[13],做好招商引资和市场融资,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减轻政府扶贫的财政负担,保证体育扶贫参与的持续推进。

扶贫资金使用则要建立在扶贫项目科学规划的前提下。体育扶贫参与因为以扶贫为主要目标,在扶贫资金监管上,要严格管理职责,建立以贫困户受益为导向的绩效评价机制[14]。资金支出一定要切合扶贫实际,要精准使用,以“小而精”的优势项目为基点,逐步做大、做实,让贫困人口享受体育扶贫参与带来的红利。

3.稳步落实人才举措

精准扶贫决不是仅凭在国家人力、物力参与的空前投入就能简单完成的,扶贫人才专业化的问题不容忽略[15]。在体育扶贫参与的过程中,专业人才的作用毋庸置疑。Z村干部在接受笔者访谈时最为忧心的便是怎样寻求更多的专业人才来推进下一步的休闲体育产业发展。对此,笔者认为必须通过多种举措来保证人才充分发挥能量,推动精准扶贫的顺利实施。

在现阶段,按照中央提出的“因村派人要准”的精神,在体育扶贫参与的推进过程中,有必要申请人才援助,其方式可以是专家定向服务、人才项目支持等,以保证体育扶贫项目在规划、实施和推进等各个环节中少走弯路。而从脱贫攻坚的长远形势看,要想体育扶贫参与可持续推行,必须培育当地专业人才。正如习总书记2012年在河北阜平考察所说:“把贫困地区孩子培养出来,这才是根本的扶贫之策”。“雨露计划”等措施的实行也完全可以与贫困地区扶贫专业人才的培育相结合。比如,安徽旅游学校实施的旅游教育扶贫工程项目,计划从2016至2020年每年招收贫困家庭100名学生接受学历教育,免除学费、书本、住宿等多项费用,其中家庭经济特困学生和12个大别山连片特困县区学生还可享受国家助学金4 000元作为生活补助。由政府出资,从省旅游局确定的302个扶贫重点村中遴选100名基层干部、贫困农户、基层经营或服务人员开展特色乡村旅游培训[16]。旅游产业与休闲体育产业有着极强的相关度,利用好这样的扶贫工程项目,同样可以培养出体育产业扶贫所需要的专门人才。

四、结论

实证考察发现,在村级扶贫产业规划中注入体育要素,开发体育产业,推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促进贫困人口就业和增收的扶贫方式,体现了参与式扶贫模式的内涵,与现阶段脱贫攻坚的基本理念相契合,具有理论的可行性和实践的可操作性。在精准扶贫背景下,体育扶贫参与在路径上首先在项目的选择需要科学论证,以确保扶贫对象和项目的精准。其次,项目扶贫资金应加强管理,保障来源的可持续和使用的精准。再次,为确保体育扶贫参与的实施,应当多举措落实人才战略,以专业人才保证措施精准,确保脱贫攻坚取得显著成效。

[1]曾伟,刘雅萱.习近平的“扶贫观”:因地制宜“真扶贫,扶真贫”[EB/OL].(2014-10-17)[2017-08-12].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4/1017/c1001-25854660.html.

[2]丁峰.习近平: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EB/OL].(2015-06-19)[2017-08-12].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5-06/19/c_1115674737.htm.

[3]唐任伍.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阐释[J].人民论坛,2015(10)下:28-30.

[4]李兴江,陈怀叶.参与式扶贫模式的运行机制及绩效评价[J].开发研究,2008(2):94-99.

[5]林海.体育扶贫:“三农”报道的新视角[J].中国记者,2013(1):91-92.

[6]张册.突出体育特色做实精准扶贫[J].中国扶贫,2015(7):60-61.

[7]保跃平.扶贫开发的价值前提和思维路径[J].社会主义论坛,2016(11):19-20.

[8]马良灿.农村产业化项目扶贫运作逻辑与机制的完善[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10-14.

[9]方劲.中国农村扶贫工作“内卷化”困境及其治理[J].社会建设,2014(2):84-94.

[10]张枥.中国体育扶贫的南部模式[J].中国老区建设,2012(1):32-33.

[11]李搏,左婷.精准扶贫视角下农村产业化扶贫政策执行逻辑的探讨[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7):66-74.

[12]汪俊祺.与乡村旅游融合的徽州村落体育创意产业扶贫价值、困境、对策[J].宁夏社会科学,2016(5):119-123.

[13]林翰雄.农村财政扶贫资金管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14(29):12-14.

[14]吴炜.M省N县财政扶贫资金管理研究[D].济南:山东财经大学,2016:33.

[15]王红蕾.扶贫人才专业化困境与对策[J].理论与当代,2010(10):29-30.

[16]张理想.旅游教育扶贫工程启动[N].安徽日报,2016-05-15(2).

猜你喜欢
体育产业攻坚精准
从上市公司股票走势看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现状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既要继续攻坚 也要防止返贫
体育产业之篮球
脱贫攻坚应及时清理“淤堵点”
精准的打铁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精准扶贫二首
关于《国家体育产业统计分类》的几点思考
新形势下湖北省体育产业突破性发展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