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玉珠,闫 安
(北京外国语大学图书馆,北京 100089)
“一带一路”背景下,外语专业尤其是非通用语种(除联合国通用语种英语、汉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外的所有语种)专业迎来了发展新机遇。高校图书馆担负着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双重任务,是培养人才和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为了满足语言教学和科研的需求,适应区域文化发展的需要,高校图书馆需要加强非通用语种的文献资源建设。长期以来,高校图书馆的非通用语种文献资源建设面临诸多问题,如:对象国图书品种匮乏、采购渠道不通畅、编目环节薄弱、非通用语种人才短缺、共建共享程度低等,这些都增加了高校图书馆非通用语种图书文献建设的难度。在面临诸多难题的同时,高校图书馆非通用语种文献资源建设自身也存在许多问题。
笔者在中国期刊网以“小语种+采访”为关键词,搜索到期刊论文5篇[1-5];以“小语种+文献建设”为关键词,搜索到期刊论文1篇[6];以“非通用语种+图书”为关键词,搜索到期刊论文1篇[7];以“非通用语种+文献”“非通用语种+采访”“非通用语种+文献建设”为关键词,没有搜索到相关期刊论文。这些论文主要论述了高校图书馆采访小语种图书存在诸多困难,高校图书馆通过交换与合作的方式解决韩文文献的采访和编目问题,高校图书馆通过建立全国外语联盟的方式,积极推动非通用语种的图书采购和联合编目工作的开展。
为了更好地说明非通用语种文献资源建设的重要性,笔者对目前我国高校开设非通用语种专业的情况进行了统计(见表1)。
表1 我国高校开设非通用语种专业的情况
(续表)
高校非通用语种专业数量的增加必然要求高校图书馆加强非通用语种文献资源建设。笔者通过了解非通用语种文献资源建设的实际情况,分析非通用语种在文献资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制订长远的发展目标,以期合理解决高校图书馆在非通用语种文献建设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
2.1.1 现实需求。为了满足师生的学习、教学和科研需求,高校图书馆根据学校学科建设的需要,需购买学习型文献(如简易读物、自学教材和视频等),购买教学型文献(如非通用语种对象国出版的教材、英美国家出版的教材、我国出版的教材、工具书等),购买科研型文献(如教师教学需要的文献、非通用语种对象国的语言文献、英文文献等)。
2.1.2 馆藏发展。为了保证非通用语种文献资源建设体系的连续性、持续性和完整性,高校图书馆按照学校重点学科、优势学科、加强型学科和新增学科的划分进行经费划拨,购买相关文献,保证馆藏文献资源建设体系的完整性。但是,现实需求与馆藏发展存在“用”与“藏”的矛盾,现实需求的文献资源具有时效性强和需求性高等特点,但是有些文献并不适合收藏,有些入藏文献的借阅率却较低。
为了满足教学需要,高校图书馆需要购买教学型文献。高校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还需要进行科学研究,需要阅读大量的研究型文献,以期推动学科发展。因此,为了满足教师教学和科研的不同需求,高校图书馆需要合理分配文献资源建设的经费,解决各种需求矛盾。
高校图书馆馆藏建设要以高校的学科建设为导向。以北京外国语大学为例,该校目前已基本形成了以外国语言文学学科为主体,文、法、经、管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专业格局,其中外国语言文学是北京外国语大学具有传统优势的特色学科。目前,该校开设了英语、俄语、法语、德语等84个语种,并计划在2020年之前开设100个语种,达到覆盖我国所有建交国家的官方及通用语言的目标。因此,北京外国语大学图书馆制定了非通用语种文献资源建设的发展策略,如:为重点学科提供文献保障、兼顾小语种文献的品种和数量、填补新增小语种文献的空白等。
3.2.1 非通用语种文献资源的建设情况。为了满足师生读者的学习、教学和科研需求,图书馆购买了相关语种的教材、教参和阅读文献,积极建设教学参考数据库,通过文献传递和馆际互借的方式,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多元化需求。图书馆还提供了读者荐书服务,读者根据自身需求,在馆网的荐书模块上填写推荐图书,或直接将书单发送到文献资源建设部的对外联络邮箱,或直接到办公室提交书单,图书馆经过查重后购买推荐图书。这种服务方式不仅满足了读者的文献需求,也提高了文献资源建设部的工作效率。
3.2.2 非通用语种文献资源建设的目标。由于非通用语种的多样性,非通用语种文献建设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图书馆要注重非通用语种文献的查漏补缺工作,多渠道寻找缺藏文献,利用科学的方法更好地完成文献补缺工作。为了适应学科发展的要求,高校图书馆应加强相关语种的国情类文献、经济类文献、文化历史类文献的建设。高校图书馆还应根据馆藏方针,不断优化馆藏结构,着重加强非通用语种重点文献的建设,做好中等语种的文献建设,兼顾已有语种文献的品种和数量,填补新增语种的文献空白。
高校图书馆可以将读者分成研究型读者、教学型读者和学习型读者,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各类型读者的阅读需求,及时调整采购方向和采购比例,更好地满足读者需求和馆藏发展的需要。
在数字阅读的大环境下,电子资源逐渐成为师生读者的首选。由于非通用语种文献的使用者相对较少,电子资源出版商考虑到经济成本与实际效益,不愿意投入太多财力进行非通用语种文献的电子资源建设,因此纸质资源的不可替代性在非通用语种文献中表现得非常突出。目前,非通用语种电子资源是极其有限的,图书馆应采取以纸质资源为主导、以电子资源为有益补充的方式,进行非通用语种文献资源建设。图书馆可以对馆藏的非通用语种文献资源进行数字化,形成特色资源库,满足读者的文献需求。
“一带一路”倡议给高校图书馆的非通用语种文献资源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为了更好地配合高校的非通用语种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高校图书馆应不断完善非通用语种的文献保障体系,满足高校学生、教师和科研工作者的文献需求。
参考文献:
[1] 郑燕平.高校图书馆小语种图书采访策略探讨[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9(5):54-57.
[2] 何燕.公共图书馆小语种图书采访的诉求及对策[J].图书馆论坛,2012(7):111-114.
[3] 金红花.浅谈新时期高校图书馆小语种图书采访策略[J].科技信息,2012(29):273-274.
[4] 邓小妉.公共图书馆小语种图书采访与利用[J].黑龙江史志,2012(7):61-62.
[5] 张鸣远.高校图书馆小语种图书采访策略[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6(11):179-180.
[6] 郭丽梅,仰煜.公共图书馆小语种文献建设的创新模式:以浦东图书馆韩语文献建设为例[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3(8):73-75.
[7] 杨晓景,付桂珍.走出非通用语种图书采编困境的新途径:全国外语院校图书馆联盟成立的意义[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0(2):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