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雪
卡勒德·胡赛尼是阿富汗裔美国作家,他的处女作《追风筝的人》被译成61种语言,感动世界3000万读者,其中哈桑的一句“为你,千千万万遍”,令无数读者动容。
把故事写进记忆里的原乡
上世纪70年代,阿富汗陷入政变和入侵困扰,在一片动荡不安中,胡赛尼的父亲带领全家辗转来到法国。1980年9月,美国政府批准了他们的避难请求,两周后,全家人来到了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圣荷西。
圣荷西是阿富汗移民的聚居地,数千万阿富汗人在此定居,这里有和阿富汗一样的烤肉馆、特色点心房和结婚礼堂。初到美国,胡赛尼一家生活拮据,一度靠美国政府发放的福利和食物券生活。但是全家人努力迎接新生活的挑战,很快就结束了依靠政府救济的生活。胡赛尼毕业于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医学系,取得医师执照后,成为一名医生。
胡赛尼时常回想在阿富汗喀布尔的那段生活,无比快乐的童年里,放风筝是他最喜欢的活动。每到周五,人们会在周边的山坡上放风筝。斗风筝才是最有趣的,胡赛尼会和其他孩子一起,在风筝被割断线的一刹那,为获胜者大声欢呼,那个人就是所有人心中的英雄。买不起风筝的孩子们争相追逐坠落的风筝,追到风筝的人同样会感到无比幸福。
诗歌同放风筝一样,是胡赛尼童年快乐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他的影响深远。在阿富汗,诗歌早已融入人们的血液,无论是街头巷尾,还是偏远乡村,哪怕是不识字的人,都能背诵出几段诗歌。胡赛尼的父母很随意就能背诵大段经典诗歌,在这种文学氛围里,他感受着诗歌的优美,体会着诗歌的意蕴悠长。
战争给阿富汗带来无尽的灾难,人们失去了亲人,流离失所,到处是一派残垣断壁的景象,阿富汗在风雨飘摇中苦苦支撑。1999年春,胡赛尼在电视新闻中看到一则消息,塔利班禁止阿富汗人放风筝,这让他想起童年时放风筝的诸多乐趣,他非常怀念那段旧时光,于是提笔写了一个短篇故事,写完就放在了一边。
两年后,胡赛尼偶然翻出这篇文章,重新看了一遍,发现还可以加入很多内容。于是,他试着在脑海里勾勒出故事框架,在原文的基础上,加了两个男孩的故事。因为以自己在阿富汗的生活为原型,胡赛尼感觉写起来很顺手,那段时间,除了上班,他只有写书这件事。从动笔开始到写完初稿,他总共用了15个月。
为了解阿富汗打开一扇窗
在《追风筝的人》书里,主人公与胡赛尼住在同一个街区,念同一所小学,同样喜欢放风筝,移民到美国后,也过着同样的生活。为了力求真实,胡赛尼找到经历过塔利班年代和内战年代的人,听他们讲述亲眼所见的种种暴行,根据他们描绘的阿富汗当时的样子,完成了书中的第三部分。
上世纪90年代末一个回过喀布尔的人,对胡赛尼说,曾亲眼看到一个男人,为了养活自己的孩子,在大街上与人讨价还价,卖掉了自己的义肢。这段叙述在胡赛尼脑海里迅速形成一个凄惨画面,义肢、男人和孩子无助的双眼,交替着在他眼前出现,挥之不去。写这段的时候,胡赛尼一气呵成,一边写,一边流泪,他几乎能听见他们谈价钱时的对话,以及孩子哭泣的声音。这一切都被写进小说,字里行间流露着深沉的忧伤。
《追风筝的人》以第一人称的视角,讲述了关于友情、亲情和一个男孩在自我救赎中成长的故事。主人公阿米尔少爷的懦弱自私与仆人哈桑的勇敢忠诚,形成强烈对比。多年以后,阿米尔重回阿富汗,知道了自己和哈桑的身世秘密,为年少时犯下的错懊悔不已,在满目疮痍的阿富汗开始自我救赎,完成了一个男人的成长。
2001年,震惊世界的9·11事件发生,阿富汗成了全世界关注的焦点。在美国生活多年的胡赛尼,此时有种受到两面攻击的感觉,一方面,他已经把美国当作第二故乡,另一方面,他为阿富汗的前途担忧不已。这两方面冲突在他身上激烈地撕扯着,在他写完《追风筝的人》之后,这种情绪日益复杂。
这本书的出版并不顺利,胡赛尼把小说推荐给三十多位图书经纪人,却连续收到28封拒绝信,其中一封信委婉地对他说,阿富汗已经成为过去,伊拉克才是新的热点。胡赛尼有些泄气,就在他打算放弃的时候,一位纽约图书经纪人打来电话说:“我是多么喜欢这部作品,你一定会成为畅销作家。”胡赛尼无比激动,自己的梦想就要实现了,“这种感觉令人沉醉。”
2003年,《追风筝的人》出版,胡赛尼在伦敦一家书店举行了推介会,当时只来了不到十个人。第二年,这本书推出了平装本后大获成功,机场和火车站到处有人在看这本书。这本书为人们关注阿富汗打开了一个窗口,人们可以换个角度,了解那个神秘而遥远的国度。胡赛尼成为文坛黑马,获得各种新人奖,《追风筝的人》创造了蝉联亚马逊图书排行榜131周、全球畅销600万册的佳绩,成为出版界的奇迹,《追风筝的人》还被美国梦工厂改编成电影。2006年,胡赛尼获得联合国人道主义奖,担任联合国难民署亲善大使,促进难民救援工作。
在是非对错的界域之外
在阿富汗的传统里,四五家亲戚生活在一起,亲人之间相互帮衬,大家一起吃饭,一起聊天,没有人会感觉到孤单。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很幸福,他们彼此间会得到更多的了解和关爱,关于责任和义务的观念,也悄然代代相传。
在美国,胡赛尼和很多阿富汗移民一样,为了延续这种美好,建立起自己的阿富汗式家庭。他到母亲家开车只需5分鐘,到弟弟家只需10分钟,其他姻亲也都相距不远,大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很亲近。胡赛尼的三本书都是围绕家庭展开的,“家庭关系大概是我的书中最常见的主题。我写的所有东西,最后都会变成一个有关家庭的故事。”他认为家庭本身就是非常有趣的组织,充满冲突和戏剧性,包含爱、嫉妒、憎恨、卑琐。
他的第二部小说《灿烂千阳》,讲述的是两个女子嫁给一个男人的故事,这两个水火不容的女人,在忍耐饥饿、病痛和暴力的过程中,逐渐相互珍视,彼此深爱。这种爱安静、隐忍,理智而成熟,在残酷的战争背景下,格外动人。在战争中,女性是受伤害最大的群体,“她们被当作战利品,被卖给别人当妻子,被禁止去上学和工作,被勒令戴面纱。在没有男性亲属陪同时,甚至不能上街,童婚现象也非常常见。”胡赛尼觉得阿富汗女性的处境非常艰难,应该有一个声音替她们讲述出来。
2007年,胡赛尼与联合国难民署一同前往阿富汗时,走访了很多贫困家庭,他们冬天躲在山洞里,用一张塑料纸抵御严寒,几乎每天晚上都有孩子在睡梦中死去。清晨,那些幼小的身体已经冰冷,女人们走出山洞,埋葬自己的孩子。看到这些,胡赛尼非常痛心,决定写一个父亲为了避免孩子冻死,不得不做出痛苦的抉择,卖掉了其中一个孩子的故事。
在胡赛尼创作第三部小说《群山回唱》 时,他的父亲去世了,前所未有的伤痛袭来,他也深刻理解了失去的含义。但同时,他也有了自己的孩子,亲情面前,责任感赋予他更多的思考。这本书的创作初衷始于对家庭的感念,讲述一对兄妹因贫穷和战争铸成的60年悲欢离合,探索了流亡、自我牺牲和复杂的亲族关系,“回忆往昔,已逝的幸福尤为珍贵,因为我们知道它多么脆弱。”
再回到阿富汗,胡赛尼看到了千疮百孔,同时也看到了希望,数百万女童正在接受教育,婴儿死亡率明显下降,公路和学校正在修建,人们正拿着手机联系生意,即使偶尔有袭击事件发生,人们照常举行婚礼。他和年轻人聊天时,绝大多数青年人表示对未来充满希望,他们正在接触互联网,对战争以外的事情很感兴趣,渴望学习先进的知识,与世界接轨。
胡赛尼建立了基金会,尽自己所能,帮助战后无家可归的妇女和儿童,为他们搭建避难住所,改善生活环境,因为有了家的感觉,就会有活下去的力量。“有一片原野,它位于是非对错的界域之外,我在那里等你。”他想写出更多优秀的作品,跳出战争的是非对错,以正义和公平的原则描写阿富汗,正如哈桑所说:“为你,千千万万遍。”
图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编辑 吴忞忞 mwum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