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涛
美国在发布加征关税的商品清单,将对从中国进口的约500亿美元商品加征25%的关税后,近日又威胁对额外200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加征10%关税。面对美国向各国高举的“关税大棒”,很多专家劝告美国悬崖勒马,不要重蹈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的覆辙。1930年,美国总统赫伯特·胡佛签署斯穆特-霍利关税法,对2万多种进口商品征收高额关税,引发美国的主要贸易伙伴报复及掀起全球贸易战,直接结果就是导致美国上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更严重。
美国农产品过剩惹的祸
一战期间,欧洲战火连天,美国农业蓬勃发展,输出欧洲的农产品数量持续增长。但一战结束后,欧洲开始战后重建,不再需要大量从美国进口农产品,很多美国农场主都为过剩的农产品发愁。在这样的背景下,美欧关税大战开始了第一次预演。1922年9月,时任美国总统哈定下令提高许多进口商品关税,以“保护工厂和农场”。这一决定引发美国与欧洲国家的关税战争。共和党众议员威廉·格林承认,美国农民每年因这个关税法损失超过3亿美元。
1927年,国联世界经济会议在瑞士日内瓦召开,从会上提供的统计资料可以看出,这时的美国是仅次于西班牙的全球第二高关税国。但美国人很快就觉得本国关税还不够高。因为上世纪20年代中后期,美国实现广泛的电气化,由于马和骡子被汽车、卡车与拖拉机取代,大量用于种植牧草的农田被释放出来,直接结果就是农产品过剩。
与此同时,欧洲国家失业率持续走高,劳动力成本比美国低廉得多,连续几年农产品大丰收又使全球农产品价格不断下滑。面对欧洲农产品的竞争压力,美国农民纷纷要求政府实施保护政策。1928年美国总统大选期间,共和党总统候选人胡佛的其中一个竞选承诺是提高农产品关税帮助陷入困境的农民。最终,胡佛在大选中胜出,而且共和党在参众两院获得多数议席。
胡佛入主白宫之后,立即要求国会提高农产品税率。1929年4月,参议院财政委员会主席里德·斯穆特和众议院筹款委员会主席威利斯·霍利联名提出关税议案——斯穆特-霍利关税法议案,提高农业和工业产品关税。斯穆特宣称,提高进口关税能够缓解生产过剩问题,他在回忆录中非常明确地写道:“世界在一战中付出了生命和财产的惨重代价,但它至今仍无法恢复商品购买力,以适应战后十几年间由于工业革命而导致的产能急速增长。”
经济学家们普遍感到大祸临头
虽然美国参议院直到1930年5月才通过斯穆特-霍利关税法,但全球市场对该法案非常关注。该法案尚在草拟阶段,很多国家就发出威胁,一旦美国正式实施该法案,它们将采取报复行动。1929年9月,胡佛政府总计收到23个贸易伙伴国的抗议照会,但顽固的美国不予理会。1929年10月28日,美国《纽约时报》用头版文章分析斯穆特-霍利关税法通过的可能性,第二天,全球各大报纸都对该法案进行追踪报道。巧合的是,就在这天,美国股市遭遇史上最具破坏性的大崩盘,标志着全球性经济大萧条的开始。
随着1929年底全球经济步入大萧条第一阶段,不光是美国农业部门要求保护,各个工业部门也大喊要求加大保护以刺激就业。各种利益集团游说者接踵而至,议员相互交易。1930年中期,斯穆特-霍利关税法已经成为一个融合各种诉求的“四不像”法案。根据这项法案,2万多种进口商品关税平均提高59%,可谓是升至历史最高水平,农产品只是其中很小一部分,商品种类涵盖纺织、钢铁、机械、造船和工具等众多工业产品。
1930年5月,在该法案被送交胡佛总统签字前,美国经济学家们普遍感到大祸临头。来自不同经济学派、往日分歧严重的1028名经济学家联名写信呼吁胡佛否决该法案。他们在请愿信中警告说,这个关税法将加剧经济的无效运作,导致其他国家报复,减少美国出口,反过来会损害美国农民的利益。此外,一些企业家也加入反对者行列。汽车大王亨利·福特一整晚在白宫劝说胡佛行使否决权否决这个“经济愚蠢法案”。银行家托马斯·拉蒙特说,他几乎要跪下来求胡佛否决愚蠢透顶的斯穆特-霍利关税法。胡佛本人也认为这个关税法有点过头,这样大规模提高进口关税会破坏他对国际合作的承诺。然而,最终他还是屈从于自己党内和利益集团的压力,于6月17日签字使之生效。
“20世纪美国最愚蠢法案”
经济学家们的担忧很快成为现实。许多国家都认为,这个“20世纪美国最愚蠢法案”付诸实施意味着美国打响了贸易战。为阻止经济危机蔓延,各国都对进口采取严厉措施,竞相征收新关税或采取其他措施,以保护本国产业。1930年5月,严重依赖美国市场的加拿大率先对16种产品征收新关税,占美国出口加拿大商品总额的30%。
法国和英国亦表示抗议,并开始发展新的贸易渠道。德国则通过清算建立了一个贸易体系。意大利对美国汽车征收双倍关税,美国汽车在意大利的销量随即减少了90%。西班牙的报复手段是把对美国汽车征收的关税增加到“没人买美国车”的程度。更可笑的是,美国农业官员深信,如果美国小麦脱离世界市场,必然导致全球小麦短缺,外国人很快就会哭爹喊娘要买美国小麦,可事实是加拿大和阿根廷的小麦生产者把美国的市场份额抢走了。
西方经济学家和经济历史学家的共识是,正是“蠢猪般的”斯穆特-霍利关税法加剧了大萧条。关税大战使经济危机周期大大延长,英镑和美元相继贬值,世界贸易受到重创。最终美国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1932年,美国从欧洲进口总值仅3.9亿美元,相比之下,1929年为13亿美元;同期美国向欧洲出口总值7.84亿美元,而1929年高达23亿美元。总体而言,1929年-1934年,全球贸易总量缩水达66%。一些观察家称,斯穆特-霍利关税法可能使希特勒等人利用经济大萧条之机蛊惑人心,从而增强政治实力并获得权力。通往二战之路打开了!
在美国,斯穆特-霍利关税法使共和党尽失民心,社会上流传着很多有关胡佛总统及其核心阁僚的笑话。1932年美国大选期间,斯穆特-霍利关税法始作俑者斯穆特和霍利双双落选,灰溜溜地离开政坛。生活艰难的美国民众也抛弃了胡佛,推行新政的罗斯福得以上台。
美国《华盛顿邮报》评论称,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声明使人想起上世纪30年代的斯穆特-霍利关税法以及伴随着大萧条的贸易战——该法案推出之后,全球经济陷入前所未有的衰退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