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詹姆斯顿基金会《中国简报》最新一期文章,原题:中国自学到的本领——为什么上海合作组织重要中国政治局面变化和印度加入上合组织,标志着中国首创的多边组织之一开启新的篇章。但西方分析很少注意到,中国在通过多边组织推进其地缘战略利益过程中,已学到很多东西。
对上合活动的评估显示,中国把该组织视为空白画布,磨砺自己在国际舞台上充当领导角色的能力。
中国官媒和网民称上合是中国探索和落实新型国际关系的一个论坛。上合官方文件也承认,该组织有必要继续改善协作和组织机制。这意味着随着上合议程扩大,中国与该组织接触的战略也不断演变。上合令中国有机会定义和表达自身利益、基于国内事务重心影响国际机构焦点、游说邻国采用自己的做法,并把那些观点纳入一个具有国际合法性的多边进程。
随着中国对自身全球角色的看法改变,其对地区接触的期望也随之转变。中国领导人提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从某种意义上或许可解读为使中国重回理所当然的地区领袖角色。
“伟大复兴”在外交上的含义,明显见之于中国不断扩大与周边国家的经济往来。起初,北京试图通过上合组织实现加强关系的目标。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引入,中国已能够在双边基础上与上合成员国往来,影响该组织对中国投资的态度。中国外交越来越把新丝路与上合将开展的工作相联系。实际上,2018年上合峰会的成果之一就是相关国家与“一带一路”倡议的关系得到加强。
2018年上合组织青岛宣言全文比2017年上合组织阿斯塔纳宣言多出2000字,包括提到电子贸易、阿富汗和平进程、叙利亚内战、国际贸易壁垒、朝鲜半岛和平、国家主权、反恐、毒品走私、反腐及一连串其他议题。
中国外交部能在如此广泛的议题上领导多边谈判,表明中方官员对细节、外交灵活性的重视,以及在更广泛问题上影响政策结果的渴望,尽管其中许多可能一时不会产生实质影响。通过为目前发展中国家缺乏讨论的一系列新问题打造更多的多边支持,北京将从成为国际关系“先行者”中受益。中国因而能在对未来几代人至关重要的事务上,确定参数、定义成功。
今后数年,中国是否遵循上合的推进各国平等、不干涉内政的“新型国际关系”,抑或是否中国的“伟大复兴”会冲击周边国家,眼下尚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中国在上合组织内的活动教给北京如何塑造国际组织“新模式”并与之打交道的有价值经验。▲
(作者阿比盖尔·格莱斯,陈俊安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