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正出新:以“实验”沃土培育“全面发展的人”

2018-06-20 14:52赵璐玫
中小学管理 2018年5期
关键词:长征课题足球

赵璐玫

在基础教育改革浪潮汹涌的今天,每一所学校都在思索如何提高办学水平、提升育人质量这一重大课题。北京市海淀区实验小学基于多年的办学积淀,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脚踏实地、守正固本的治校精神,积极探索、锐意创新的办学追求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固本强基,开创了优质的办学局面,也积累了丰硕的育人成果。

一、立德树人:从常态开展到生态建构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就必须把德育放在首位。为此,我校创新德育载体,以“长征精神”教育为主线,把德育常态工作有机串联起来,并进行系统的生态建构,使德育工作焕发了新的生机。

1. 以“长征精神”为主线,提升德育工作感召力

我校一直坚持德育为先、育人至上的原则,将“守真、从善、修美”的学校文化多角度切入学生的习惯养成、道德涵养、行为塑造等多个层面,并形成了以學生的学习自觉、生活自理、个性自主为纵坐标,以学科教学、班级管理、团队活动、社会实践为横坐标,德育目标、内容、举措、评价四位一体的大德育框架,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了抓手。学校还尤为重视养成教育的开展,从学生的校园生活入手,抓住每一个环节进行习惯培养和行为训练,形成了集团内“四校区一体、低中高衔接”的养成教育体系。

德育工作在务求实效的同时,如何通过创新,使其具有更鲜明的主线和扎实的落脚点,从而产生更持久的感召力呢?这就要提到在我校已开展长达五年之久的“长征精神”教育。之所以选择将“长征精神”教育作为我校德育工作的主线,源于几年前我们受到的一次心灵触动和由此产生的思考。2012年,应文化部中华文化促进会的邀请,我校金帆合唱团的学生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首演少年版《长征组歌》专场音乐会。在现场,我们看到孩子们受到长征精神洗礼后在舞台上呈现出的自信昂扬的状态,不由地想:如何让转瞬即逝的歌舞表演教育效果更持久?如何让“长征精神”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发挥作用?如果能把“长征精神”作为教育载体,与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结合起来,那么能否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伟大工程注入更强大的动力呢?基于这样的思考,“长征精神”教育在我校落地、生根并蓬勃开展起来。

2. 整合系列教育内容,强化德育工作长效性

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如今我校的“长征精神”教育已经有机融入学校的养成教育、主题活动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等各个层面,并呈现出活动系列化、教育长效化的特点。例如:“长征歌曲我来唱”、“传承长征精神,锻炼强健体魄”象征性长跑、“传承长征精神,发扬勤俭美德”童心献爱心义卖等活动,就与学生的养成教育有机结合,增强了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集体荣誉感,磨砺了他们坚韧的意志品质,也促使他们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我们还抓住少先队建队日、长征胜利周年纪念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大型专题活动,如“长征接力有来人”“少年有志,追梦中国”等主题教育活动和“寻访革命圣地,传承长征精神”研学旅行活动等。2016年10月21日,我校金帆艺术团的学生还参与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办的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文艺晚会中多个节目的演出,并成为这场大型演出活动中唯一一所参演小学。在开展系列主题活动的同时,我们还将“长征精神”教育与学校每学期的教育重点、热点紧密结合,如将“长征精神”教育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特色载体,组织开展“长征足迹我寻访”“童心向党”等活动,使学生对于“长征精神”更能够在思想上内化,在行动中落实。

3. 系统构建育人网络,形成德育工作的多维合力

为了增强育人合力,我们还充分借助学科教师和校外人士的力量,构建系统联动的育人网络,从而将“长征精神”教育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例如:我们巧妙挖掘各学科中与“长征”相关的教育因素,在学科教学中渗透长征精神,将知识教学与思想教育有机融合。如在数学课上,教师会组织学生统计象征性长跑的里程;体育课上,教师会带领学生参加“长征”模拟项目;美术课上,教师会引导学生绘制长征故事小报等。

我们还主动开发校外资源,提升“长征精神”教育的社会关注度和影响力。例如:我们曾邀请《长征组歌》首演参与者马子跃和曲作者之一李遇秋来校为学生作艺术指导;还邀请部队战士担任学校象征性长跑活动的旗手和领队;在编写校本教材《长征》以及建设“长征精神”主题校园文化的过程中,学校还多次向校外专家和设计人员请教……

二、启智强脑:从知识主导到素养聚焦

面对核心素养时代的到来,学校教育要从知识主导走向素养聚焦已成为教育人的共识。为此,我校通过宏观规划课程体系,微观创设课程内容,有效整合课程资源,精心建构富有特色的课堂形态,带领学生开展“小课题”研究等,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1. 科学统整课程,促进育人目标的“三维统一”

我校注重突出课程育人的核心地位,构建了由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主题性课程和综合性课程组成的课程体系,各层级课程间注重基础、体现整合、突出实践,力求达到基础性与发展性、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学生智力发展与能力培养的“三维统一”。其中,基础性课程由国家课程组成;拓展性课程由基础性课程派生,力求突出学科实践活动课程的实践性和探究性;主题性课程与国家课程的综合实践活动整合,突出专题性与实践性,如我校的“多彩研学课程”;综合性课程则是“小课题研究”等学科融合型课程。

学校还积极开发与实施多样化的校本课程作为各学科的拓展性课程,以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目前已开设“国学”“长征”“足球”“科学探索”“走进音乐的人文世界”等十几门校本课程;同时进行不同课型的探索和实践,依据学科教学内容、目标、要求的不同,合理确定学时,有效提高课堂实效。

2. 构建“彩虹课堂”,实现学生“不同跑道,异步同行”

课堂是落实新课改的主阵地,为了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转变教与学的方式,学校积极建构“彩虹课堂”,倡导教师要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关注学生的本真需要、兴趣、体验,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灵活地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的质疑声、讨论声、评价声成为课堂的主旋律,从而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有实际获得感。我们希望通过“彩虹课堂”的实施,激发教师的教学潜能,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让不同的生命个体都焕发出自身独特的色彩,达成师生双向受益的目标,由此实现“不同色彩,交相辉映;不同起点,自我超越;不同跑道,异步同行”的美好愿景。

3. 拓展“小课题”研究,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提升

教育的本质就是驱动个体的可持续发展。自2012年起,我校启动了学生“小课题”研究活动,引导学生将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确立为“小课题”,并通过教师引领、同伴合作,个人思考、实践、探究等,综合运用知识与能力去研究和解决问题。为了提升和固化研究成果,我们又开发建设了校本课程—“小课题”研究活动课程,该课程与其他各学科、各项活动有机融合,实现了学习资源、方法、成果的整合,也推动课题研究由“随机、零散”向“系统、核心”转变。例如:我们将“小课题”研究与学校的足球课程相结合,让学生根据自身兴趣点开展“足球小课题研究”;在“博物馆专题学习”系列学科实践活动中,孩子们在参观博物馆的活动体验中,围绕学习主题进行自主探究;在完成语文个性化作业时,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进行了“中国对联”“传统节日”等课题研究……就这样,“小课题”研究从理念走向实践、从活动走向课程,让学生内隐的学习潜力被充分发掘出来,成为显性的综合能力。

五年来,我校学生的小课题研究数量累计达几千个,研究内容也与时俱进,体现出他们对社会生活的关注和思考,如共享单车的利弊、雾霾的形成与治理等,并且全体学生都参与其中。有的学生还对研究活动作了连续规划,对自己的课题从三年级一直研究持续到小学毕业,甚至将课题带进中学,在更高层面的知识基础上进行深入拓展研究。可以说,“小课题”研究让学生真正找到了学习的兴趣点,产生了强劲的学习内驱力,实现了为终身发展立本奠基。

三、健体尚美:从功能取向到价值追求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是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要真正落实这一要求,充分发挥体育和美育对学生身心成长的促进作用,就不能仅停留在表层的功能取向,如让学生掌握几项体育运动技能,或培养几种艺术特长,甚至是取得优异的比赛成绩等,而应当树立一种由表及里、由内而外的价值追求,让体育和美育给予孩子终身发展所需的创新精神、意志品质、审美素养等隐性的精神财富。

1.“点”“面”融合,让“校园足球”助力学生阳光成长

没有强健的体魄,就没有全面发展的教育。我们创新工作思路,抓住一“项”,带动一“育”,促进学校体育工作的整体优化,其中这一“项”就是校園足球项目。

在开展校园足球项目过程中,我们不仅关注学生对足球基本技能的习得和经验的积累,还注重发挥体育运动在砥砺学生意志品质、培养其协作精神等方面的功能。2014年,我们将“足球进校园”活动正式纳入工作计划,采取“普及+提高”的培养模式,将足球纳入每周的体育课教学,形成“面”上的推开,同时组建足球比赛梯队,形成“点”上的深入,使足球长久地扎根于学生的体育活动中。同时,学校还基于全员设计了多种趣味性强的足球活动,如“我说足球”演讲活动、“我画足球”绘画展、“校园足球小课题研究”、“实验杯”足球班级联赛等,并开设足球校本课程,推动了足球运动的普及。

随着足球活动的蓬勃开展,我们又适时组建了足球校队。校队参加各级各类赛事累计200余场,每年训练时间均在260天以上。通过长年的刻苦训练,学生们不仅拥有了健康的体魄,而且不断砥砺品格、磨炼意志,明白了付出与收获、个人与集体、责任与义务的关系,精神世界得到了升华。近年来,我校被教育部授予“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荣誉称号,还被评为“海淀区校园足球实验学校”。足球已成为展示我校体育特色的一个窗口,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独特作用。

2. 梯队发展,以“三金帆”活动涵养学生文化品格

开展艺术教育是学校推进美育工作的一条重要途径。我们秉持“遵循育人规律,体现核心价值,夯实普惠基础,彰显金帆特色”的理念开展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取得了突出成效。在我们看来,金帆是一种品牌、一种标志,更是一种文化。在这里,学生收获的不仅是丰富的艺术知识,更得到了内心的成长、精神的丰盈、品质的磨砺,这将成为他们一生用之不尽的财富。

如今,我校是北京市三所获得“三金帆”荣誉称号的学校之一,学校的金帆合唱团、金帆管乐团、金帆舞蹈团规模庞大,带动了全校艺术活动的广泛开展。同时,每个团都形成了由学校主管领导、艺术教师、外聘专家共同组成的分层管理体系,并实行梯队制发展,即按照学生年龄分为四个梯队,根据学生的个人素质能力和专业成长表现实行弹性的梯队流动制,既尊重了学生的发展需求,又能有效督促和激励学生自觉完善提高,使各梯队保持合理的结构。各团还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管理,如鼓励每个孩子竞聘当团长,协助教师管理日常事务等;同时还实行“导师制”,让大孩子带领小孩子共同进步等。

经过不懈的努力,我校的金帆艺术团多次在国际、全国、市、区举办的各种比赛中取得佳绩,在音乐普及、公益演出和区域辐射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同时,学校的金帆艺术团还积极参与国际艺术交流活动,向世界展示中华优秀文化和中国少年的精神风貌。如2015年10月,为庆祝建校50周年,我校隆重推出原创音乐剧《这里是实验》,就展现了我校素质教育的丰硕成果。

(编辑 王淑清)

猜你喜欢
长征课题足球
红军长征起止于何时?
智珠二则
智珠
让足球动起来
第十单元 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第二课时)
少年快乐足球
认识足球(一)
竹溪县实施“五个一”工程开展草根课题研究
“研”
二则(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