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颖
关鍵词:《故乡》;思维能力;初中语文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010X(2018)11-0062-03
思维能力的概念
思维能力:指人们在工作、学习、生活中每逢遇到问题,总要“想一想”,这种“想”,就是思维。它是通过分析、综合、概括、抽象、比较、具体化和系统化等一系列过程,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并转化为理性认识及解决问题的。我们常说的概念、判断和推理是思维的基本形式。无论是学生的学习活动,还是人类的一切发明创造活动,都离不开思维,思维能力是学习能力的核心。
《故乡》教学设计的改进缘起
2017年怀着对深入学习语文专业教学知识、提升自我的渴求,笔者来到北京教育学院进修学习。笔者从教十六年,教学中有成绩、有收获,同时也有着很多的困惑,有时甚至会觉得自己的教学到了一个“瓶颈”。日常教学中,多年的教学经验的累积,的确能做到让学生通过语文课堂学习在考试中考个好成绩。可“能考试”是我们想要通过语文教学让学生达到的最终目的吗?答案一定是否定的。初中三年的语文学习之后,除了试卷上的分数,我们还应该留给学生什么?新课标指导我们——语文学习最终是要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语文学习的能力。而思维能力是学习能力的核心,基于这种思考笔者开始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思考和改进。
《故乡》选自鲁迅的小说集《呐喊》,文章的体裁直接决定了学习的重点之一应该在小说知识的传授,那么我们通过一篇小说的教学之后要让学生学到些什么呢?笔者认为,从培养语文思维能力的角度出发,让学生学到的应该不仅仅是关于这一篇小说的内容、知识,而应该尽可能教给学生更多的东西。知识是有形的,而能力是无形的,通过一堂课的教学,让学生感受到语文课堂并非是听、记、背的死板模式,而是可以任由个体去充分地深入文本,去品读、分析、概括、综合,以及判断和推理,感受主动发现的乐趣、感受思想碰撞的火花。并且通过一篇小说的学习,合力炼取一把打开小说世界的钥匙,使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真正得到提升。此前,笔者对此文的教学进行了设计与实践,通过几天的学习、教授的悉心教导与传授,印证了笔者的思路,让笔者更有信心在通过课堂教学提高学生语文思维能力的路上勇敢前行,同时也根据几日所学对原教学设计做了适当修改。
教学目标:
一、求知目标:
语文知识:学习语言知识和文学常识。
文本知识:回顾并进一步学习掌握小说的相关知识,逐步学会独立表达、阅读与欣赏。
二、明理目标:
作者理念:准确体会作者对当时社会的反思与揭露。
读者理念:感受发现与探讨的乐趣,激发品析研读小说的热情。
三、审美目标:
剖情审美:感受作者在文中对于“希望”的反复渲染,感受鲁迅的伟大人格。
析采审美:鉴赏作者精当的写作手法。
教学重点:小说知识的学习,作者背景常识及其写作思想。
教学难点:自主学习,探究并表达。
教法学法:自主阅读、合作探究、讨论交流。
课时: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初步自主阅读。(详见附表1)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在上节课学生充分感知文本的基础上按自主阅读的8步走完成自学展示,通过充分的生——生、师——生的对话交流达成教学目标(动态生成的过程)。(详见附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