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俊清
[摘 要] 近年来,职业倦怠成为了职业发展中普遍关注的职业危机。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是立德树人,身在育人、助人行业中的高校辅导员,主要的工作任务是面向大学生从事德育工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处理学生相关事务等,因其工作的特殊性、复杂性,高校辅导员的职业状态受到学界的普遍关注。新建本科院校办学理念、管理体制、培养目标、招生规模、就业方式等的巨大转变给身在其间的辅导员工作带来了一系列挑战,辅导员工作也将更有难度。新建本科院校的辅导员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基于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特性、辅导员的工作特点、学生特性、社会评价等方面的特性,要从加强新建本科院校辅导员工作的文化建设,引导新建本科院校辅导员向专业化、职业化发展,提升新建本科院校辅导员的社会认可和自我价值方面消除职业倦怠的消极影响。
[关键词] 新建本科院校;辅导员;职业倦怠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8) 03-0092-03
“職业倦怠”是1974年美国临床心理学家Freudenberger基于心理学视域提出的专业术语,用以描述助人行业的从业人员因工作时间过长、工作量过大、工作强度过高而导致的一种疲惫不堪的状态。随后,Maslach和Jackson将职业倦怠定义为:在以人为服务对象的职业领域中,个体的一种情感耗竭、人格解体和个人成就感降低的症状 [1]。近年来,职业倦怠成为了职业发展中普遍关注的职业危机。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是立德树人,身在育人、助人行业中的高校辅导员,主要的工作任务是面向大学生从事德育工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处理学生相关事务等,因其工作的特殊性、复杂性,高校辅导员的职业状态受到学界的普遍关注,近十年来,关于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倦怠的学术论文就有百余篇。笔者在学习、借鉴前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工作实际,主要从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特性、辅导员的工作特点、学生特性和社会评价方面,探讨新建本科院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成因,并提出对策建议。
一 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成因研究综述
近年来有关我国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研究成果,主要从理论分析和实证调查两个方面提出。首先,基于Maslach提出的职业倦怠三个维度:情绪衰竭、去个性化、低个人成就感,表述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表现为:在情绪方面,易感疲劳、情绪低落、自我效能感低、内心空虚、易发怒、少耐性;在态度方面,缺乏活力、冷漠、缺乏爱心及耐心、多抱怨;在行为方面,缺乏热情、没有动力、工作方法简单、不愿创新、工作消极被动甚至厌倦 [2]。其次,根据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表现特征,分析出造成倦怠的原因为工作超负荷,心理压力过大,地位低,待遇差,角色冲突大 [3]。第三,国内学者还对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成因进行了深层理论探讨,包括从组织生涯管理理论视角,指出辅导员职业发展方向不明确、工作任务量大、职业角色模糊、培训学习机会少、处于职业生涯早期状态等因素 [4];从路径依赖理论视角,提出高校传统文化教育伦理观、传统权威主义文化心理、高校实行“坐班制”、高校对辅导员考核方式和激励措施的路径依赖、高校对辅导员角色定位不科学(角色冲突、角色模糊、角色超载)等因素 [5];从心理需求层次理论视角,提出高投入低回报容易产生心理失衡、复杂的工作内容给辅导员带来严重的心理负担、过多的角色承担使辅导员产生焦虑、过高的社会期望与较少的社会支持不成比例、辅导员个人发展出路迷茫等因素[6];从资源保存理论视角,从主要资源(包括待遇、职业声望、社会权益)、工作要求(包括:选拔、培训、考核、职称评定等)两个方面对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倦怠成因进行了分析 [7]。第四,实证调查大都使用Maslach编制的职业倦怠问卷或在此基础上进行修订的问卷,调查分析得出导致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几对矛盾,即对辅导员工作的高要求与低认识之间的矛盾;工作负担较重与承受能力有限之间的矛盾;自我抱负水平高与实际工作实效不明显之间的矛盾;政治素质及能力要求较高与培训提升相对缺乏之间的矛盾 [8]。同时部分实证调查还从人口统计学变量因素(即性别、学历、职称、工龄、收入、所在学校、管理学生人数、专兼职、婚姻状况)方面探讨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差异[9]。
二 新建本科院校辅导员职业倦怠归因分析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曾经的一批高职高专、师范专科、成人学历教育等院校完成特定时代赋予的使命后,在教育发展新征程中转型升格或改制成为普通本科院校,统称为新建本科院校。教育部在2016年4月7日发布的《全国新建本科院校教学质量监测报告》和《百所新建院校合格评估绩效报告》中显示,自2000年始,全国共新建本科院校403所,这一批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逐渐改变着中国高等教育格局,同时也成为了我国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生力军。新建本科院校办学理念、管理体制、培养目标、招生规模、就业方式等的巨大转变给身在其间的辅导员工作带来了一系列挑战,辅导员工作也将更有难度,这也是新建本科院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一层因素。
(一)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特性因素
新建本科院校大多源于既存的高职高专、师范专科、成人高校的升格或转制,这种转变不仅仅是学校名字的变更,本质上是学校教育管理体制上的转换升级。这种升级不是对老院校在某一或某些方面的修修补补,而是全方位的,具体表现为学校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教师队伍、科学研究、教学条件、教学过程监管、教学质量监控、学生能力培养、社会声誉评价等方面都会有较大的改变与突破。这势必要求辅导员既能继承学校历史发展过程中存量的优良传统,又能与时俱进地把握学校在发展增量中作出的各项转变。因此,不论是新建本科院校前建校的老辅导员,还是新进的辅导员,都需要在由“旧”向“新”的转变过程中更新思维,顺应学校的转型发展,才能更好地担负起培养学生成才这一中心工作,与学校共度转制升格的阵痛期。
(二) 新建本科院校辅导员的工作特点因素
新建本科院校辅导员的工作与一般高校不同的是,在完成思想政治教育、日常工作事務的同时,还面临着新建本科专业的学士学位评估、本科教学工作的合格评估等艰巨的任务。如在高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中,“学风建设与学生指导”是“评估指标和标准”七大一级指标之一,包含有“学风建设”“课外活动”“指导与服务”三个方面共6个观测点:政策与措施、学习氛围、课外科技活动、课外文体活动、组织保障、学生服务。这些工作任务都与辅导员工作密不可分。要完成这些指标和观测点的工作,不仅工作量巨大,且要求严格,况且作为辅导员,还得协助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学生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体育、美育、校内评价、社会评价、就业等等观测点的工作。可见,作为新建本科院校的辅导员,可谓任务艰巨,难上加难。
(三)新建本科院校的学生特性因素
2016年4月,教育部在发布的《全国新建本科院校教学质量监测报告》和《百所新建院校合格评估绩效报告》中指出,新建本科院校实现了应用型的办学定位、以需求为导向的专业结构设置、以产出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方案的转变,是承担偏远地区民众接受高等教育的重要力量,也是基本解决“上大学难”问题的主力军。因此新建本科院校的学生培养相比较国内“985”“211”及办学历史悠久、办学条件成熟的大学来说,非常注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这也可能会与部分学生及家长理解的“大学”会有一些偏差,像“大学”,又像“职业学校”。其生源结构、学生的学习能力、发展目标和国内“985”“211”等大学还是有不同之处的。且跨入大学是学生们人生中非常重要的转折点,然而这一批学生在跨入大学之前只要成绩拿得起,就是好的,其他关于生活能力、关于独立人格等都在其次,学生进入大学后普遍存在着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兴趣不高、学习信心不足、自我管理能力较差等问题。那么,新建本科院校辅导员们在工作中需要扮演管理者、咨询者、保姆、朋友、导师等多重角色。
(四) 新建本科院校辅导员的社会评价因素
新建本科院校的大量涌现壮大了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生力军。学校转型升级后,必然要求学校在办学定位、管理体制、教学要求、工作方法、服务模式等方面相应换档升级。教育对象由专科或成人层次的学生升级为本科生,而且学生年年都是新面孔。教育对象的根本转变,本质上要求新建本科院校教职员工工作方式方法的转变和工作能力的提升,作为担负学生管理工作的一线辅导员更是首当其冲。辅导员工作任务繁重、琐碎庞杂,不仅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还要对学生进行学习、就业、创新创业各类指导,学生的英语过级、学科竞赛、心理健康咨询、各类学生社团组织及相关活动等,都需要辅导员老师的参与、鼓励与指导。但是,辅导员的高付出并不一定能收到丰厚的收入和较高的社会评价,因为新建本科院校大多经费并不充裕,且高校中大多认为专业教师才是推进学校发展、培育人才的中流砥柱,认为专业教师才能教给学生很多知识,辅导员只是尴尬的“勤杂工”“保姆”。
三 新建本科院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对策建议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张大良在全国新建本科院校联席会议暨第16次工作研讨会上提出,新建本科院校要“对焦需求”“聚焦服务”“变焦应用”。作为在新建本科院校中工作的一员,理应适应学校发展,在学习中、工作中不断整理思路,提出消除新建本科院校辅导员职业倦怠消极影响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新建本科院校辅导员工作的文化建设
基于新建本科院校辅导员繁重、高压的工作性质,学校在学生工作的管理模式和文化建设上也要有调整与创新。首先,“学生工作无小事”,辅导员琐碎的工作也要得到学校的重视与关注,学校在顶层设计上也要考虑到辅导员队伍的建设与成长。第二,鼓励辅导员继续学习培训。学校要在学历提升和工作能力培训两方面促进辅导员的继续学习。第三,组织辅导员到其他高校学习考察。第四,在交流学习中设立一些奖项,多多给予辅导员精神激励。
(二)引导新建本科院校辅导员向专业化、职业化发展
“高校辅导员是教师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教师又是干部”,“辅导员长期在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第一线,责任重大,学校要在政策和待遇方面给予辅导员适当倾斜。”[10]由此可见,高校辅导员工作是应受到高度重视的,高校辅导员的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从理论上看是很有发展空间的。但通过查阅近些年学者们对高校辅导员职业路径的研究成果不难发现,高校辅导员的发展路径还有许多瓶颈与障碍没有突破。那么,新建本科院校辅导员职业发展更要在其他高校的管理经验和学者们的研究成果基础上创新开拓发展路径。首先,在新建本科辅导员的选拔和任用上,要一改把不适合做专任教师和行政干部的人员安排在辅导员岗位的作风,优选责任心强、热爱教育事业的同志到辅导员岗位上。其次,辅导员工作能力培训需常态化,提高辅导员的工作能力和工作自信。第三,细分辅导员工作及研究方向,比如思想教育方向、专业指导与学业指导方向、心理疏导方向、就业指导方向、创新创业指导方向等,各方向要有带头人,形成工作团队,指导、督促大家做出某一方向的教学、科研成果,引导辅导员从所有工作“一把抓”的全能状态走向专业化、职业化。
(三)提升新建本科院校辅导员的社会认可和自我价值
职业倦怠的一个非常典型的症状就是“低成就感”,要消除这一症状,就得提升新建本科院校辅导员的社会认可和自我价值。新建本科院校辅导员的年龄结构基本偏年轻化,以笔者所在的新建本科院校为例,专职辅导员共74人,其中男性34人,女性40人,年龄在20~29岁之间有31人,占比41.9%;年龄在30~39岁之间有28人,占比37.8%,也就是说在20~39这个职业发展最佳年龄段的人占79.7%。这一个阶段的人需要有理想、有实绩,渴望得到认可,实现自己的价值。那么,对于辅导员的工作业绩应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式考核。定期公示通过学生成长成才显现出来的辅导员业绩,比如英语过级率、学生获奖、学生活动开展情况等,既是鼓励,也是鞭策。难以定量的辅导员工作内容,采取荣誉奖励,增强辅导员工作激情与信心。其次,通过走出去的方式加强社会认可度。走出去包括到其他高校学习、交流,让新建院校辅导员能力得以提升,也能感受到领导的重视及工作的重要性;走出去也包括带队去参加学生竞赛,特别是学有所长的竞赛,能增加自豪感。第三,打造精品课程,多角度感染学生。根据辅导员兴趣及专长,打造一至两门精品课程,破除辅导员“高级保姆”论,让学生感受到辅导员的能力及魅力。得到学生的尊重与欣赏,是辅导员工作开展得好的大前提。
参考文献
[1]李永鑫.工作倦怠及其测量[J].心理科学,2003(3):556-557.
[2]刘凤华,马莲.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个体因素分析及其调适[J].山东省团校学报,2007(6):46-48.
[3]张海霞.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倦怠”现象及对策[J].甘肃林业高职教育,2010(15):15-17.
[4]王莉.基于组织生涯管理理论的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应对研究[J].河南社会科学,2009(2):200-202.
[5]李素芳.路径依赖理论: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组织因素与对策[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80-83.
[6]马坤.以心理需求层次的视角看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J].科技创新导报,2010(14):191-193.
[7]陈立民,黄涛.从资源保存理论看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倦怠[J].科技信息,2009(24):44-45.
[8]薛建国,胡士平,等.和谐社会视域下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研究综述[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239-242.
[9]赵元,罗大贵.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研究综述[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6):132-135.
[10]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Z].中发[2004]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