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莲和颐和园

2018-06-19 04:47李馨
大众摄影 2018年6期
关键词:文昌阁颐和园机位

李馨

源远流长——2017年12月3日上午拍摄,画面中的冰与水形成的曲线像音乐的旋律一样,把读者的视线牵引到主体(石舫)之上,给人一种流畅和悦动的感觉。天空流动的云使得读者的思绪也随之活跃互动起来。张晓莲摄

大自然对话——2016年4月16日颐和园的傍晚,有风有云,用慢门拍下了云在走、柳如烟的大自然对话。张晓蓬摄

枯木迎春——2017年3月15日早晨拍摄。利用枯树和另一棵树的桃花巧妙组合。一次性拍摄。张晓莲摄

走过百年——2019年7月8日早晨拍摄,利用古树根做前景并虚化,谐趣园的知鱼桥,彰显古园的沧桑感。张晓莲摄

五月的清晨,当第一缕阳光刚刚拂过飘摇的柳枝时,张晓莲就已经来到颐和园寻找她心中的景色了。尽管在北京颐和园工作了几十年,但张晓莲却从未想过用相机记录下这个北京摄影爱好者心中的拍摄胜地,工作的时候,只是拿着小卡片机、用P挡随意“瞎拍”过一些。直到退休后,颐和园官方微信号“颐和园微览”正式上线,和她约照片,为了不让面向公众的这些照片显得不专业,张晓莲买了一套单反相机,正式走上了摄影之路。

颐和园里每天都有扛着“长枪短炮”、追光逐影的爱好者,遇到好天气,从中午11点开始,就有人在东堤一线占机位、等着拍摄被夕阳映红的十七孔桥。日落的时候,东堤上一字排开的摄影师阵仗,蔚为壮观。

最初,张晓莲也是这个队伍中的一员,每天跟着拍摄大军追逐日出日落。这样的拍摄无疑能带来极大的快乐,但却并不能带来与众不同的作品。在拍摄中带着对各种现象的思考,張晓莲意识到自己同颐和园拍摄大军相比,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这里是自己工作过的地方,每一个景点的故事,每一座建筑的位置,每一寸光影的挪移,早已潜移默化地烙刻在心中。和外来的拍摄者相比,自己对颐和园的了解和熟悉,能帮她拍到别人眼中陌生的颐和园。陌生感也并不是用耀眼的东西去抓人眼球,而应该是有内涵、有历史感的东西。于是,厚厚的《颐和园志》就成了她拍摄的指导资料,按照上面的记载,一个景点、一个景点地去拍。

当手里的片子多起来时,“晓莲说”这个个人微信公众号就应运而生了——寻光、觅影、云、窗、雨、雪……一年的时间,做了30余期,张晓莲自己编辑的这每一个主题里,都详细地记录下颐和园里每天发生的变化。这些影像,给人带来陌生和惊喜,但也有读者表示担心:每期一个专题,会不会很快就把存货用完?张晓莲并不担心,她说自己脑子里还有很多很多个主题可以做,更何况她每天还在拍摄新的片子。

在她的个人公众号里,有不少爱好者留言,请教她怎么能拍到这些精彩的画面。她说:我仔细思考过这些问题,虽然遇到特殊的光影、奇特的云朵,我仍然会赶快跑去拍摄,但这不应该是常态,我要做的应该是事先在内心有了一个自己想要的画面,然后再去颐和园的每一个角落里寻找。

飞碟观塔——201 5年2月4日早上,天空呈现出少见的飞碟云。我在颐和园的高处拍到了,幸运。张晓莲摄

2018年4月10日,7级大风下的湖水浪很大,这种景象是很少见到的,在湖水中找到了海浪的感觉。张晓莲摄

古枝文昌阁——2017年7月8日晨拍,文昌阁大家都很熟悉,利用雨后水影,低机位古树枝拍出有新意不一样的感觉。张晓莲摄

知道自己想要拍什么是最重要的,而了解、熟悉拍摄对象,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前提。

大戏台后身的老槐树,凤凰墩亭子尖上的落日,后溪河上的倒影……每一个转瞬即逝的精彩画面,无不是经过三四次踩点、观察才能捕捉到的。

所以,当大家还在为东堤上挤不到一个好的拍摄位置而懊恼时,张晓莲已经在清晏舫(俗称石舫)拍到了一个有趣的画面,而她来到清晏舫时,那里只有寥寥几位游客拿着手机在自拍。

在大风光、大制作的当下时,张晓莲拍的颐和园,并不能给人震撼之感,但在她的坚持、坚守和思考中获得的这些画面,却很传统、很温馨,让一个概念化的皇家范儿颐和园变得更丰富、更鲜活,更具情趣和活力。

猜你喜欢
文昌阁颐和园机位
#你会分享爬楼机位吗?#
附着全钢升降脚手架不同步升降性能研究
颐和园
文昌阁 最潮的菜馆开在文庙旧址上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机位排布优化方法及应用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机位容量因其数量影响的仿真运行及量化关系研究
颐和园导游词
扬州文昌阁中环疏解工程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