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亚兰 吴胜良
摘要:作为我国西南边境的贫困县级市,近年来靖西市建立了“平台互助、金融扶持、带资入股、固定分红、劳务增收”的农户小额贴息贷款模式。本文基于广西靖西市农户小额贴息贷款运行现状及问题进行调查,利用收集的数据对农户小额贴息贷款运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农户小额贴息贷款运行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靖西市;农户小额贴息贷款;现状调查
贫困间题一直是国内外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社会间题之一。靖西市推行的农户小额贴息贷款政策,成为支持建档立卡贫困户增加收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提高自我发展能力的有效融资方式。当前靖西市经营农户小额贴息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主要是农村商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白农村商业银行开展农户小额贴息贷款业务以来,在解决农村贫困人口贷款难、贷款贵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对于规范农村金融市场行为、创造良好的农村金融市场环境、抑制农村金融市场高利率借贷和民间借贷行为,同时推动农村贫困人口减贫脱贫,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1 靖西县扶贫农户小额贴息贷款发展状况
靖西市农户小额贴息贷款是以建档立卡贫困户为主要贷款对象的政府全额贴息的贷款。对一般在1万至5万的小额贷款无担保、无抵押。农户小额贴息贷款设立贷款风险补偿资金,构建风险资金池,是商业银行放贷的资金保证。同时伴随农户小额贴息贷款保证保险,分散貸款风险。农户小额贴息贷款通过贫困户小额信贷评级确定贫困户农户小额贴息贷款授信额度,最高不超过5万元,贷款期限原则上不超过三年。
1.1 靖西市扶贫及扶贫贷款发展状况
1.1.1 靖西市历经两次金融扶贫,金融扶贫即农户小额贴息贷款扶贫。
1986年至1989年共放贷1860万农户小额贴息贷款,共扶持9万多户贫困户发展农业生产。到1989年,累计解决温饱48689户266663人,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985年的125元到1990年的236元,增长88.8%。
2015年靖西市发放2亿人民币农户小额贴息贷款,实现21个贫困村3.29万人减贫脱贫,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927元,比上一年增长19.3%。
2016年,金融扶贫在精准扶贫政策下作用凸显,发放贷款4.5亿,惠及建档立卡贫困户9000余户,实现17个贫困村6738户29430人减贫脱贫,农民人均纯收入6579元,比上一年增长11%。
1.1.2 靖西市贫困人口数量变化与扶贫资金投放情况
自2009以来,靖西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保持高于8%的增长率,甚至高达26.4%,高于国家与自治区人均收入增长率,但由于靖西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基数小,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虽很高,但实际增长量低于社会平均增长量,收入变化不大。因此,虽每年在旧的贫困线标准下实现很大数量的贫困人口的脱贫,但在国家整体新的贫困线标准下,在2012年以前,靖西市当年贫困人口数量在逐年增加。
2012(含)年以来,专项扶贫资金的投入不断增加,靖西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保持在11%以上,甚至高达26.4%,在新的贫困线及建档立卡精准贫困户的精确统计下,靖西市贫困人口持续减少。
综上所述,扶贫资金、扶贫金融在靖西市扶贫攻坚工作中发挥巨大作用,推动农民收入增加,促进贫困户减贫脱贫。
1.2 靖西市农户家庭特征信息统计
从农户家庭特征的统计信息来看,受访农户类型大多为农村户口,占到88.8%,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43户,占农村户口33.9%,精准贫困户32户占25.2%,准脱贫户11户占8.7%。从学历上看,当地农户多为小学及以下文化水平,占73.8%,高中学历以上的农户仅是少数,不足5%。
家庭人口方面,多数农户主要是5-6人,占63.2%,6人以上的多子女家庭占24.7%,这与当地的生育政策与观念有关。从家庭收入的劳动人口看,无劳动力家庭极少,占比不足1%,拥有1个劳动力的家庭占13.2%,拥有2个劳动力的家庭占53%,拥有3个及以上劳动力的家庭占32.8%。从外出务工人员看,1人外出务工家庭占21%,2人外出务工家庭占34%,3人及以上外出务工家庭占18.6%。从数据上看,仍有26.4%的家庭在家经商或者务农,从事农业生产活动。
从务农人口数据统计得到,20-30岁务农人口占11.8%, 30-40岁务农人口占34%,40-60岁务农人口占38.5%,60岁以上务农人口占15.7%。从这个数据看,在家务农多为中老年人,青壮劳动力较少。
1.3 靖西市农户小额贴息贷款运行状况
1.3.1 获得农户小额贴息贷款的家庭收入情况
所调查的对象中,共有3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获得农户小额贴息贷款,家庭年人均纯收入均低于4500元。其中低于1000元的占5.4%,1001-2000元的占13.5%, 2001-3000元的占29.7%,3001-4000元占40.5%,4001-4500元的占10.9%.
1.3.2 获得农户小额贴息贷款的贷款额度
贷款额度为1万的农户占2.7%,2万的占8.1%,3万的占18.9%,4万的占32.4%,5万的占37.9%.
1.3.3 贷款的实际用途
根据实地调研的数据显示,农户申请小额贴息贷款主要用于扩大生产、委托经营、创业等。把农户小额贴息贷款用于扩大生产,作为生产成本或者经营活动资金,占总数的45.9%.其他的主要用途在于危房改造、儿女教育以及婚嫁等。但也有部分农户把贷款资金未使用于规定的用途,也有部分农户只是为了获得贷款贴息的优惠。
2 靖西县扶贫农户小额贴息贷款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农户小额贴息贷款资金有限,存在贷款排队问题
靖西市农户小额贴息贷款运行模式是财政部门在农村商业银行构建风险资金池,农村商业银行根据风险资金池风险资金量放大10倍确定放贷总额,比如2015年财政部门在农村商业银行构建了2000万的风险资金池,农村商业银行当年的放贷总额为2亿元。然而,靖西市贫困人口多,加之近年来经济发展,贷款需求增加,2亿元的农户小额贴息贷款无法满足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贷款需求,存在贷款供需缺口,出现贷款排队问题。
2.2 农户农业生产稳定较差,按时还款率较城镇居民偏低
靖西市属于喀斯特地貌,基础设施落后,容易受到旱灾、粮食价格等的影响,同时,地处西南沿海地区,夏季易受到臺风的影响。而当地农户以种植业为主,农民收入大多来自于贩卖粮食,因此粮食产量和价格就会很大程度地影响当地农民的年收入,农民年收入的不确定性会影响农民的贷款还款率,农民还款率普遍偏低。
2.3 农户小额贴息贷款优惠大,代为贷款问题较为严重
从统计数据看,当地农户多为小学及以下文化水平,占73.8%,高中学历以上的农户仅为5%。较低的文化水平导致贫困农户创新创业能力偏低,缺乏创业或者扩大生产规模的资金需求,但拥有申请农户小额贴息贷款的资格。而已经脱贫、知识水平相对较高、创新创业能力较强的非建档立卡贫困户或个人对资金需求量大且希望降低融资成本,就会希望以农户小额贴息贷款补贴利率(4.75%)给到农户,然后获取这笔融资成本较低的资金,这就促使代为贷款的存在,加剧贷款排队的间题。
2.4 农户小额贴息贷款使用未在规定的用途
农户小额贴息贷款用于凡能促进贫困户增加收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提高自我发展能力的项目。而部分农户将贷款资金用于买嫁妆、高档消费等,背离了农户小额贴息贷款的目的。
3 推动靖西县扶贫农户小额贴息贷款健康运行的建议
3.1 增加信贷资金投入,缓解贷款排队问题
广西靖西市总人口约67万人,2016年贫困户31163户,贫困户众多。随着农户年收入的增加,对资金的需求,尤其是扶贫资金的需求巨大,户均达到4万元左右,也就是农户小额贴息贷款需求总额约为12亿,与2016年的贷款量存在巨大缺口。因此我们需要扩大风险资金池的风险资金,扩大贷款量供给总量,满足贫困户资金需求,解决贷款排队的问题。
3.2 严格农户信用评级审核,提高农户小额贴息贷款的还款率
农户小额贴息贷款是无抵押的小额补贴利息的信用贷款,且农户收入不稳定,易受天气、农作物价格等因素的影响,农户贷款风险度较高。加强农户的信用评级,建立农户信用等级信息库,有利于对农户进行信用评级,确定是否贷款以及贷款额度,加强贷款风险控制,减少贷款延期还款率和贷款损失率。
3.3 建立有效的信贷鼓励措施,提高商业银行的贷款意愿
农户经济收入来源不稳定,与农作物(主要是水稻、玉米、烟、甘蔗等)产量紧密联系,而农作物的产量以及经济收入与天气、市场价格紧密相关,也就是农户还贷能力是不确定的,不良贷款率较高,也加大了银行的贷款损失风险。因此,政府实施适当的鼓励措施,可以增强农村商业银行贷款意愿,同时也加大了扶贫专项贷款基金对于扶贫开发的作用。
3.4 提高资金运用监控,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加强政府与农村商业银行的合作,有效管理农户小额贴息贷款资金,提高资金放贷授信考核,严格监督资金用途,使农户小额贴息贷款真正发挥改善民生、发展生产的作用,带动贫困人口增加收入。
参考文献:
[1]吴本健,马九杰,丁冬.扶贫贴息制度改革与“贫困瞄准”[J].理论框架和经验证据.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2014(8).
[2]杨飞燕,刘光哲.陕西林业贴息货款项目管理创新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陕西省林业厅基金管理站,2010(3).
[3]张智富.完善扶贫贴息贷款制度[J].中国人民银行南昌中心支行,201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