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建英 杨建营
摘要:相对于其他运动项目,中华武术的生存环境欠佳。为使武术走出困境,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方法,首先研究了武术下跌风险的成因,将其归结为社会根基先天不足、忽视技击而带来的信任危机、外来运动项目对生存空间的挤压、缺乏领军人物;建议:扶持代表性拳种,实现“以点带面”;从名称入手,由表及里,深挖文化内涵,完成“由术至道”的整体跨越;依靠国家行为,多管齐下,改变武术的生存环境;以太极拳为突破口,打造精品赛事和时尚产业;从武术专业教育入手,加强“供给侧改革”。
关键词:中华武术 下跌 风险 太极拳 振兴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1839(2018) 4-0004-06
20世纪中华武术本土的发展曾有两次辉煌,其一是30年代前后,武术被国家层面提升到“国术”高度,由国术馆系统推动而迎来的第一次辉煌;其二是80年代《少林寺》的上映激发了众多青少年的习武热情,武术馆校遍地开花,各种武术杂志应运而生,掀起全国性的武术热。然而,进入21世纪以来,中华武术面临危机;其一,竞技武术无缘奥运,处于极度尴尬的境地;其二,武术馆校逐渐没落,习武人群大大减少;其三,高等专业院校民传系武术专业的毕业生普遍找不到对口工作;其四,各級普通学校的体育课中几乎都不开展武术方面的教学内容,中华武术失去了最有生命力的青少年群体;其五,武术的技击性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质疑。特别是2017年4月“徐晓冬魏雷约战”事件之后, “中国武术究竟能不能实战”几乎成为社会各界茶余饭后的谈资,中华武术面临有史以来最大的信任危机。可以说,这次危机是中华武术发展过程中间题的总爆发,严重地侵蚀了中华武术的生存基础,是中华武术断崖式下跌的导火索。如何使面临危机的中华武术再次振兴,成为武术界学者应该重点思考的课题。
近年来,有学者的研究开始涉及到中华武术发展的危机问题,如《体育全球化中中华武术的生存危机和发展抉择》(2009)[1]、 《加与减:对中国武术发展的另类思考》(2012)[2]、 《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基因谱系研究》(2017)[3]等研究分别指出“因‘与中华文化母体已经完全脱离而造成的‘武术中华文化身份的危机”“中国武术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极为危险的时刻”“中国武术的生存再一次面临着严峻考验”等等。
1
中华武术面临断崖式下跌风险的成因
1.1 中华武术发展社会根基先天不足
进行中日武技对比研究的郑旭旭、袁镇澜曾发出感慨: “在中国,如果有人说,以传统武术之精神振奋民心,大约会被人耻笑”,而“在日本,以武道精神培养青少年……可以得到政治家、教育家、企业家们的共鸣”。[4]差别之所以如此之大,是因为文化传统不同。在东方文化圈内,日本所继承的是中国历史上的“唐型文化”,而我们所传承的则是“宋型文化”。“唐型文化”与“宋型文化”是20世纪70年代台湾学者傅乐成首先提出的概念,其后又有学者跟进研究,总括其观点: “唐型文化”才兼文武、尚武豪放、开放自信、兼容并蓄,具有豪迈雄壮的文化精神,受此影响, 其文人知识分子普遍具有一股劲健豪侠之气,“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是当时文人的心声;而“宋型文化”则重文轻武、封闭内敛、含蓄内省、平淡和雅[5][6], “万般皆下品, 唯有读书高”成为知识分子的主流认识。在这种社会背景下,武术被视为难登大雅之堂的“庄稼把式” “江湖下技”,被排除在上流社会及主流文化之外。
虽然民国时期出于救国需要,武术被提升为“国术”,极大地振奋了国人精神,当代受影视文化影响,中国功夫成了中国文化的代名词,被称为“国粹”,但历时千年的“重文轻武”思想根深蒂固。看看我们现在的学校教育,不用说武术可有可无,就连整个体育都非常边缘化,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才是学生及家长内在的主要学习动力。时至今日,仍然“有很多社会人士(非武术人)不禁吃惊,武术居然有这么多的博士,言外之意,武术不过是一项‘运动、一种‘把戏,何时成了一种文化、一项‘国学?”。[7]难怪有学者的调查指出:“相当一部分被调查者表示喜欢而不愿意习练中华武术,对武术的关注与身体实践之间存在巨大鸿沟”。[8]西方发达国家十分重视其竞技体育,几乎人人都喜欢运动,日本韩国十分珍视其传统武道,将其列为学校必修课进行大面积普及,而中华民族长期流行的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文弱之风”盛行是中华武术发展先天不足的社会根基。
1.2 遭遇空前信任危机,生存基础进一步削弱
武侠影视文化虽然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中华武术的发展,但由此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受影视文化影响,大众对中华武术的认知充满了玄幻色彩。各种神奇的招式以及神秘莫测的内力或真气,构成了大众对中华武术的认知。人们相信只要拥有了内力或真气,不仅可以力大无穷,还可以延年益寿,普通的招式加上内力或真气就可以展现惊人威力。然而,文学不是科学,中华武术在影视文学中大放异彩的同时,却在现实世界中遭遇困境。
首先竞技武术遭遇了身份认同危机。为适应现代体育化改造,从20世纪50年代起发展出了竞技武术,并分化为追求高难美新的武术套路和追求格斗致胜的武术散打。然而,在大众眼中, “套路运动一直被称为花拳绣腿,在唯美方向上越舞越没有了观众”,而武术散打“虽然在于世界武技的交流中为中华武术赢得了些许荣誉;然而,自从散打项目诞生之日起就饱受逅病被认为拳击加腿,代表不了中国武术”[9],这种“四不像”根本不符合普通大众的心理认同。因此,竞技武术发展失去了其根。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人把中华武术发展的希望寄托于流传于民间的传统武术。
近年来民间传统武术也正在遭受空前质疑。长期在封闭圈子里流传的传统武术拳种流弊丛生,很多拳师为招引学生而故弄玄虚,故意把技术包装得玄而又玄,使本来非常科学的传统武术技术逐渐神秘化。不仅如此,一些著名拳师还以类似传销的模式构建法轮功式的师徒网,不仅拜师费动辄上万甚至几十万,而且师父高高在上,犹如无冕皇帝,也如被众多徒子徒孙神化的宗教教主。2017年4月“徐晓冬魏雷约战”事件后,武术界运用各种方法证明这个在10几秒内就被打倒的“太极宗师”是水货,但武术专业人士都心知肚明,目前的传统武术拳师即使有一定真才实学,也根本无法与现代格斗抗衡,这是一个普遍问题,绝非个例。目前网上否定传统武术技击的帖子铺天盖地,正是有力的说明。
影视中的“能打”与现实中的“不能打”产生了巨大的落差,使人们从迷恋中华武术,到质疑中华武术,其最终结果必然是抛弃中华武术,学者们应该看到这种危险。
1.3 国内搏击格斗、休闲健身市场正被外来运动抢占,武术生存空间遭受严重挤压
现在武术产业的发展明显滞后于武术运动本身的发展。[10]当前我国武术产业发展存在着非常尴尬的境遇,一方面喜爱武术的人数众多;另一方面,愿意消费武术产品的顾客却少之又少。[11]女人和孩子是最有消费潜力的人群,瑜伽和跆拳道以其鲜明的市场定位,分别占据了女性市场和青少年市场。瑜伽精准地向目标人群女性传达了美丽、时尚、健康的卖点。跆拳道则向青少年人群精准展示了腿技与以及“礼仪+对抗”的新模式。以“瑜伽”“跆拳道”为关键词查阅百度图片,精湛的技艺、美感动人的画面确实给人以赏心悦目的感觉。而查阅中华武术、太极拳,则混乱不堪,不仅缺乏清晰的市场定位,也毫无时尚美感可言,甚至是大爷大妈齐上阵,根本无法展现中华武术的文化魅力。
如果传统武术不完成现代转型,不与现代社会接轨,仍然在狭小的圈子里搞那些玄而又玄的阴阳五行、发放外气、秘不外传,迟早会完全失去生存空间。随着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国际上流行的泰拳、MMA、UFC、K-1等搏击项目也开始在中国风靡,传统武术将面临完全被淘汰出局的危险。
1.4 后继乏人,缺乏领军人物
纵观日本武道和韩国跆拳道的发展,领军人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日本武道的博兴与大教育家嘉纳治五郎的努力有非常直接的关系。19世纪末嘉纳治五郎率先将传统柔术进行改造,将其发展为既有安全保障又有精神引领的现代柔道。以之为先声,于20世纪初,其他各类武技相继完成现代转型,形成了包括柔道、剑道、合气道、弓道、铳剑道、空手道等诸多武道项目。[12]世纪中期,韩国的崔泓熙整合了国内门派林立、繁杂的各种武技,创立了跆拳道,并利用其将军的身份之便,在军队中普及,乃至发展成为今天的跆拳道。另一位韩国政坛的重要人物和国际奥委会副主席金云龙对推动跆拳道成为奥运项目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而中华武术历史上虽然也不乏杰出人物,如张之江、李小龙等,但因种种原因,都未能实现武术的现代化转型与跨越式发展。而现代社会随着影视拍摄技术的大幅提升,武打演员的功夫越来越显得不那么重要,出现如李小龙、成龙及李连杰这样的功夫明星的机会越来越少。本就缺乏职业上升渠道的武术从业人员的处境更是雪上加霜,无法进入精英阶层,从而也就难以产生能代表中华武术的领军人物。
2 中华武术如何走出困境,重现辉煌
在当前严峻的形势下,已经容不得中华武术慢慢改革,慢慢发展,需要整合全社会资源形成合力,树立旗帜,重塑大众对中华武术的信心,营造利于武术发展的文化氛围。为此,课题组提出以下策略。
2.1 选择太极拳作为中华武术的代表
中华武术门派众多,仅记录在案的拳种就有129种,这既是一种文化资源,也是一个文化包袱。几年前就有学者指出: “武术负载了太多的东西,已经积重难返”, “只有解除对武术的束缚,剔除它身上历史的重负才能使其重获新生”,从而提出“减是一种反省后的自生之路”, “要静下心来去挖掘整理传统武术技术体系、文化体系,找出影响中华武术发展的元典所在”。[2]在当今形势下,唯有择一典型拳种作为代表,打造精品,集中资源加以扶植,并打造产业集群,才能逐步摆脱目前的不利局面。以近邻日本、韩国的武道为例,日本虽然有9大武道连盟,但其中起先导作用的是柔道,居于核心地位的是剑道。韩国也有诸多传统武技,但他们经过整合最终推出了以腿法见长的跆拳道。中华武术的发展也需要首先推出影响巨大的代表性拳种,然后再以点带面,带动其他拳種的发展。
太极拳是中华文化符号最鲜明的武术拳种。首先“太极拳与中国文化高度结合,集中展现了‘以巧斗力的‘技击之道,作为中华武术高级阶段的产物,作为‘哲拳而受到更多的武术爱好者青睐”,[13];其次,太极拳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传播范围广泛、习练人群众多, “目前,太极拳已传播到全球150个国家和地区,有7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立了太极拳组织,世界上有近3亿人在习练太极拳”[14];再者, “太极拳是极富中国传统元素的文化形态,其文化核心理念是和谐思想,非常适合传播中国和平崛起的发展理念”[15];最后,太极拳具有广泛的适宜人群,青少年可以练习简单的太极推手,中青年可以套路、推手兼练,老年人既可以练习舒缓的套路,也可以搭手摸劲,愉悦身心。可以说,太极拳是一个非常有代表性的拳种。然而,半个多世纪以来,国家层面仅仅开发了其健身价值,大力推广了24式、48式、42式等慢练形式的套路运动,致使太极拳成了大众眼中的“老年拳”,这种刻板印象形成之后,一般青少年认为练习太极拳会变得老气横秋,会被同龄人笑话,从而避而远之。为改变这种状况,并适应竞技比赛需要,进入21世纪以来国家层面又开发了太极拳的艺术表现价值,集中打造了新型的竞技太极拳套路,但由于这类套路具有难度极高的特点,仅仅适合极少数专业人群习练,所以普及面非常窄,从而极大地限制了其发展空间。到目前为止,唯有太极拳最核心的技击内涵没有受到应有的关注,而太极拳所追求的“以巧斗力”的“技击之道”正是该拳种最吸引人的独特魅力所在。这个最核心的部分没有得到应有的开发,是其信任危机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抽掉了这个核心支撑,其他拓展的健身养生、艺术表现等内容也变得黯然失色。如果解决了人们最关切的太极拳技击问题,规划好太极拳的整体发展,中华武术的其他问题将迎刃而解。因此,集中资源打造以技击为基础、以健身养生和艺术表现为拓展的太极拳产业,将其树立为中华武术的旗帜,可谓中华武术振兴的最佳选择。
2.2 由术至道,中华武术命名不应再抱残守缺,而应遵循时代潮流进行改造
日本的各类武打技术于20世纪前期就相继完成了“由术至道”的转型,形成了柔道、剑道、合气道、弓道、空手道等诸多武道项目,韩国的传统武技也通过整合,提炼出了跆拳道。其共同点是名称上“以道引领术”。名称的改变虽看似小事,却提升了人们的认识层次。人们会自觉不自觉地去挖掘武技背后所蕴含的哲学思想层面的东西,从而深化文化内涵,提升文化品位。中华武术虽然在民国时期曾被称为“国技” “国术”而受到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但从名称上始终没有脱离“术”的范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改回了“武术”的称谓。虽然中华武术所蕴含的“道”层面的东西绝不逊色于日本、韩国的武道,但在普通大众意识中,武术仅仅处于“术”的层面,缺乏深层次的价值提升,与日本、韩国的武道相比,好像处于较低的层次。这也是国外武道大受欢迎,中华武术无人间津的原因之一。
俗话说“名不正,言不顺”,而中华武术要改变“江湖下技”的形象,也必须完成“由术至道”的跨越,首先从外在的名称上进行提升,然后再以名称为先导,引领人们有意识地深入挖掘其更深层面的内涵。中华武术完全可以更名为“中华武道” “武学道艺”等更富有文化内涵的称谓。 “太极拳”的称谓本身就具有哲学内涵,如果更名为“太极拳道”,则可更进一步提升文化品位,并促使太极哲学思想与武打技术贯穿起来,形成一个“由术至道”的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得到更广范围的弘扬。中华武术发展必须由表及里,实现深层次跨越,才能改变人们业已形成的刻板印象。
2.3 依靠国家行为,形成国内各相关部门齐抓共管的局面,改善武术的生存环境
日本、韩国武技的飞跃式发展都因有领军人物的存在,而中国至今没有出现这样的人物。我们一方面可以消极地坐等这样杰出人物的出现,另一方面还可以依靠国家行为进行整体规划,并整合各种资源促进中华武术的发展。中华武术既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又是以身体运动的形式呈现,还具有培育民族精神的教育价值,以及其本质属性所规定的技击价值、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拓展出来的艺术表现价值和健身养生价值。如果把这样一个价值多元的文化丛体仅仅由以抓运动竞赛为主要职责的体育总局管理,其多种价值将被淹没。武术的发展必须依靠政府部门的支持,上升为一种“国家意识”,成立国家武术发展领导小组.在其总体规划下形成多个部门各司其职、共同参与管理的局面(见图1)。例如,国家体育总局相关中心主要负责各种武术赛事的组织管理、武术的大众健身养生活动开展;教育部相关司处负责武术的普及教育规划和专业教育规划;文化部相关部门负责武术文化遗产的保护、武术艺术形态的开展、武术影视的规范以及以武术为载体对外宣传民族文化;公安部重点研究武术技击,特别是充分发挥既利于治安又不伤人的太极推手的控制作用;卫生部则重点研究武术特别是太极拳的健身防病机理,做好通过武术“未病先治”的工作。只有真正认识到武术的社会价值,将其真正作为国粹,进行开发利用,服务于社会,武术发展才有希望。
2.4 以太极拳为突破口,打造精品赛事和立体多元的产业体系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武术的发展离不开经济支持,但是仅靠政府的经济支持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依靠市场,集中资源打造文化品牌,建立起一个涵盖竞赛、教育、健康养生、游戏娱乐、影视旅游的武术文化时尚产业集群,在全球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只有这样才能為中华武术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以其中最具文化内涵的太极拳为例,首先将其最核心、最有特色、最能体现“技击之道”的技击形式挖掘提炼出来,打造多种赛事。以推手比赛为例,对于青少年、中青年、中老年等不同人群可以采用不同的竞赛方法,运用不同的竞赛规则。青少年可以采用技术相对单一、对抗相对激烈的对抗形式,比如定步推手或在小场地内推手,只运用推的方法;中青年可以采用更复杂的、更综合的技术,比如在大场地内运用推、拿、近击等技法;中老年人可以采用以实施控制为主、更深刻体现“技击之道”的太极拳综合技术,为保护该群体的安全,还可规定不允许用快速发力的技术,如仅仅把让对方拔根、慢慢倒地、被慢慢拿住的技法视为得分技法,而快速发力推倒对方的技法则视为犯规技法。除了开展立体多元的赛事之外,还可以一方面进军学校教育,通过太极拳的推手对抗这种安全文明的格斗形式培育青少年的“刚健自强”精神,增强青少年的身体素质,主要服务于青少年群体;另一方面充分运用太极拳拓展出来的内容,构建太极拳健身养生技术体系,充分发挥其健身养生价值[16],主要服务于中老年群体;再一方面合理利用太极拳拓展出来的艺术表现形态(如目前的竞技太极拳套路),通过少数高精尖的人才宣传中国和谐文化。仅仅太极拳一个拳种就可以构建起立体多元的产业体系。武术产业只有系统化、规模化,才能形成影响力,充分发挥各相关产业的规模效益,并结合自身特点形成市场竞争优势,提升武术产业区域经济竞争力,加快经济增长,真正发挥其作为第三产业的商业价值,为武术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后盾。[17]
2.5 从武术专业教育入手,加强“供给侧改革”
目前的武术人才培养机制,难以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武术人才。比如,在学校内之所以出现“学生喜欢武术,却不喜欢武术课”的尴尬局面,是因为我们提供的教学内容存在严重问题。像五步拳、少年拳、初级长拳等套路都是中华武术艺术化发展的产物,即使再简单,也仅仅适合少数人群习练,不适合大面积推广普及;像8式、16式、24式太极拳,这些慢悠悠的套路的主要受众群体是中老年,根本不可能引起活泼好动的青少年的学习兴趣。现在学校武术教育最亟需解决的问题是进行“供给侧改革”。 “供给侧改革”是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召开财经领导会议时提出的一个概念,其原意是“从生产领域加强优质供给,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使供给体系更好适应需求结构变化”,这里的“供给侧”是相对“需求侧”而言的。经济领域“供给侧改革”概念也可借用到武术教育领域。对于学校武术而言,存在的最主要问题是教育者提供的教学内容问题重重,既不是广大青少年所需要的,也不是培育民族精神所需要的。借用“供给侧改革”的概念,教师应该提供更适合活泼好动的青少年的武术对抗性内容,特别是安全性极高的太极推手。可以从最简单的定步推手开始,逐级增加难度,拓展内容。这里的“供给侧”不仅是武术教师,更是培育武术师资的师范类高校体育专业院系的武术教育,只有从师资的源头人手,进行武术师资的“供给侧改革”,才能够彻底解决学校武术的根本问题。同样,中老年群体健身养生则需要真正从健身养生角度设计的武术内容,这也需要进行“供给侧改革”,要求武术学院与中医学院结合,提供更适合“治未病”的武术内容。而就全国40余所开设民族传统专业教育的院校而言,目前其教学内容的主体都是竞技武术套路和竞技武术散打技术体系的内容,各大师范类高校体育院系的武术教学内容也以竞技武术套路为主。这类内容普及面非常窄,既不适合在广大青少年中推广普及,也不适合中老年人健身养生。也就是说, “供给的内容”与“需求的内容”完全风马牛不相及,这也是武术断崖式下跌风险的深层原因之一。只有从源头人手,进行“供给侧改革”,才能解决武术发展的根本问题。
3 结语
中华武术面临断崖式风险的主要原因可归结为以下几方面:中华武术发展的社会根基先天不足,千百年来延续下来的“重文轻武”思想所导致的视武术为“江湖下技”的观念还在普通民众中有一定影响;由于长期以来国家层面发展武术的重点在“武术进奥运”,忽视了传统武术拳种技击的开展,导致武术技击内容大量流失,技击价值大幅削弱,从而遭到了普通百姓的质疑,产生了空前的信任危机,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其生存基础;武术发展的失策也同时为跆拳道、瑜伽、空手道等国外武技抢占市场提供了可乘之机,致使武术的生存空间遭受严重挤压;反观日本武道、韩国跆拳道的发展,都有影响巨大的领军人物,而中华武术缺乏这样的人物引领。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如下促使武术振兴的建议: (1)选择代表性拳种,大力扶持最具代表性的太极拳,以之为龙头实现“以点带面”;(2)从外在名称人手,由表及里,深挖中华武术的文化内涵,完成“由术至道”的整体跨越; (3)依靠国家行为,形成多部门齐抓共管、各司其职的局面,改变武术的生存环境;(4)以太极拳为突破口,打造精品赛事和时尚产业;(5)从武术专业教育人手,加强“供给侧改革”。
参考文献:
[1]姜 熙.体育全球化中中华武术的生存危机和发展抉择[J].体育学刊,2009(10):84-88.
[2]李翠霞,赵 岷.加与减:对中国武术发展的另类思考[J].中国体育科技,2012(1):96-101.
[3]乔玉成,侯介华,许登云,等.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基因谱系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7(12):122-132.
[4]郑旭旭,袁镇澜.从术至道——近现代日本武术发展的轨迹[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1:214.
[5]苗叶芳.唐型文化和宋型文化的区别——以唐宋文人及其诗词创作为例[J].沧桑,2010(3)236-237.
[6]王宏武,略论唐型文化与宋型文化[J].甘肃高师学报,2011(6):31-33.
[7]张国良,戴国斌.“身体消费”视域下武术的挑战与反思[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7(12):135.
[8]周正宏,王智慧.中国武术文化主观影响力水平的实证研究——基于不同区域群体的个案调查[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7(9):139.
[9]李印东,刘 永.武术技术创新与发展的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7(12):133-138.
[10]刘 鹏.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武术产业的发展[J].人民论坛,2010(5):151.
[11]王龙飞,金 龙.体验经济下我国武术产业升级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7(11):108.
[12]楊建营.张之江与嘉纳治五郎的武术(武道)实践比较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7(11):68.
[13]杨建英,杨建营.太极拳历史流变及转型发展[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7(7):70.
[14]焦作市将组织世界百万太极拳爱好者共同演练活动将在国内外30多个城市“秀太极”[N].大河报,2015-10-15 (1).
[15]陈 刚.一带一路与我国体育文化国际传播策略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6(7):11.
[16]冯香红,杨建英,杨建营,武术健身养生实践的理性解析[J].体育文化导刊,2016(7):46.
[17]李 龙,井海波,论武术产业集群化发展价值[J].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2):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