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市大气环境中NO2变化趋势及原因分析

2018-06-19 06:17:34任克秀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18年4期
关键词:铜陵市氮氧化物机动车

任克秀,刘 静

(铜陵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安徽 铜陵 244000)

NO2是一种酸性气态物质,与其他污染物在一定条件下能产生光化学烟雾污染,影响大气环境质量和能见度,溶于水时生成硝酸,是形成酸雨的原因之一。环境空气中的氮氧化物主要来源于天然源,属于自然界中的氮循环过程,但城市大气中的氮氧化物污染主要来自人为活动源,如机动车尾气、电力、水泥、化工等行业的固定源等。

大气中NO2浓度是《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一种常规气态污染物监测项目[1]。本文主要利用铜陵市国控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站数据,分析铜陵市NO2的浓度变化及污染原因,为铜陵市制定大气污染防治计划提供服务。

1 环境空气监测点位概况和评价标准

铜陵市共设置6个环境空气监测点位,分别是市第四中学、市公路局、市新民污水处理厂、市第九中学、车站新区和市职教基地。2014年,监测项目有SO2、NO2、PM10、CO,其中SO2、NO2、PM10为24 h连续自动监测。2015年,监测项目增为SO2、NO2、CO、O3、PM10和PM2.5六项,监测方式均为24 h连续自动监测。

铜陵市全市范围内的环境空气质量应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

2 统计结果及分析评价

2.1 NO2年度变化规律

铜陵市NO2监测浓度的各年度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5年来,大气中NO2浓度逐年增加,上升趋势明显。其中,2016年、2017年度的NO2浓度年均值超过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40 μg/m3)。

表1 全市环境空气NO2监测结果统计

2.2 NO2时空分布规律

2.2.1 日变化规律

2015年各个测点NO224 h浓度分布状况如图1所示。其中,市公路局、车站新区(第十一中学)和第四中学测点NO2小时变化出现2个峰值,一个出现在19:00左右,其次出现在8:00前后,谷值大约在14:00。3个测点均处城市中心区,人口密度高,路网密集,车流量大,机动车尾气排放的氮氧化物相对较大,氮氧化物气体浓度增高。而距离工业区较近的市第九中学和新民污水处理厂测点显出开口向上的抛物线型,谷值大约在14:00。

2.2.2 月变化规律

NO2月均值呈波浪式起伏,并且每年月起伏规律并不一致,2013年和2017年铜陵全市NO2月均值浓度变化情况如图2所示。

图1 NO2小时平均浓度的日变化

图2 全市NO2月均值变化

2.2.3 空间分布特点

2013-2017年,铜陵市各空气监测子站NO2数据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

由表2可以看出,市公路局测点NO2浓度增幅最大,而新民污水处理厂增幅最小。

表2 铜陵市各个空气子站NO2监测浓度统计结果

3 NO2污染原因分析

3.1 工业源影响分析

“十二五”以来,铜陵市委、市政府将大气污染防治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将其列为全市一号民生工程,制定了一系列大气污染防治实施方案、攻坚方案。围绕工业企业、城市扬尘、燃煤小锅炉、秸秆禁烧、机动车尾气、矿山开采等大气污染防治的重点领域,其制定了专项整治方案,以“压煤、降尘、控车、迁企、减排、增绿”六大专项行动,深入推进大气污染防治一号民生工程实施。2017年圆满完成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任务和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示范市目标,全市氮氧化物排放总量逐年减少。

为什么工业减排氮氧化物的力度较大,而大气中的NO2浓度不降反升?主要原因是大气中的NO2浓度除了受工业燃煤污染影响以外,还与机动车数量高速增长有关。

3.2 机动车尾气影响

从前述分析可知,目前铜陵市主城区内大气NO2污染相对严重,与周边密集的路网引起的交通源污染有关。“十二五”以来,铜陵市机动车保有量增速较快,尤其是个人机动车拥有量增加迅猛,2017年比2011年增加122.2%。大气中的NO2浓度2017年比2011年增加172.7%,与机动车数量增加呈正相关,如图3所示。

4 结论

铜陵市大气环境中NO2污染呈加重趋势,月均浓度变化规律不明显,在路网密集区,NO224 h浓度分布呈双峰型,其年均浓度增幅人口密集区高于工业区,说明主城区内车流量大的区域,大气环境中的NO2污染更为严重,并且有迅速恶化趋势。NO2除形成酸雨外,还是形成光化学烟雾的主要因素,会引起二次污染,目前已取代二氧化硫成为铜陵市主要的大气污染物。

图3 NO2年均浓度与机动车数量的相关性

铜陵市应继续控制工业污染,实施能源结构调整,同时不可忽视交通源污染,在加快老旧车辆淘汰的同时,应尽快出台、划定重型载货汽车的禁行区。另外,在政策层面应积极引导绿色出行,实行公交车、出租车等社会服务车辆的公务卡(车贴)一卡消费,扩大出租车运营车辆、完善车辆运营方式,优先发展公交网络系统,提高公交出行分担率,减少私人机动车出行比重[2]。积极推广使用电力、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动力车,控制机动车数量,也是切实减轻NO2污染的一项重要措施。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GB3095-2012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2.

2 邰继承,张 铁,张玉旭,等.内蒙古主要城市空气质量状况分析与评价[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146-151.

猜你喜欢
铜陵市氮氧化物机动车
让机动车交通安全统筹更
公民与法治(2022年7期)2022-07-22 07:12:22
由一起厂内机动车事故引发的思考
铜陵市大通古镇防洪墙设计
工程与建设(2019年1期)2019-09-03 01:12:16
铁路机动车管理信息系统
电子制作(2019年24期)2019-02-23 13:22:30
铜陵市公务人员体育消费调查研究
互联网+时代下大众阅览点对青年之影响——以安徽省铜陵市全民阅览点为例
新闻传播(2016年23期)2016-10-18 00:54:14
我的星际之旅
小学时代(2016年32期)2016-02-24 09:03:22
通过高压直接喷射实现高效率和低氮氧化物排放的氢燃烧方式
氮氧化物吸附催化器与选择性催化还原装置组合排放控制系统用的先进催化剂
N和挥发分对低NOx燃烧锅炉氮氧化物排放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