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课程与民乐社团“伙伴协作”的构建与实施

2018-06-18 13:48赵一鸣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12期
关键词:合作共赢音乐课程

【摘要】中小学音乐社团活动是在音乐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们对于音乐的兴趣为前提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利用学生的业余时间和空间进行的音乐社团活动,这样的社团活动更有利于孩子们的身心发展,能达到提升学生音乐、人文修养的目的。而将社团活动融入到音乐的课堂之中,则更能提高学生们对于音乐的热情,从而辅助教师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在教育体制改革的浪潮中,音乐课堂的教学改革也被提到了日程,为了改善传统的教学模式,改变单一的教学风格,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特做出了勇敢的尝试。

【关键词】音乐课程 民乐社团 合作共赢

【中图分类号】G633.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2-0213-01

一、引言

民间音乐社团活动近两年才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之中,是新兴音乐形式,所以我们对此的研究还不是特别成熟。但是其注重成员的能力培养还是值得我们去更深入的探讨研究的。而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的欠缺也逐渐得到人们的重视,填鸭式的死记硬背真的能提高学生的音乐修养吗?不去实践的教学,也只能停留在纸上谈兵,所以如何将二者的优点进行完美的结合,剔除他们存在的不足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上述问题进行了研究讨论:当下音乐课堂的教学模式,民乐社团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等,供各个学校进行借鉴指导,也欢迎各界人士批评指正。

二、传统音乐教学模式与民乐社团的现状

1.传统音乐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受传统教育理念的限制,传统音乐教学只注重学生音乐知识的掌握情况,基本都是教师带唱,学生咿咿呀呀的学,根本找不到精髓所在,课堂学习机械化,教师教学样板化,使得学生失去了学习音乐的乐趣,同时也扼杀了很多音乐上的天才少年,这和我们开展课程的初衷是相违背的。

2.民乐社团现状

民乐社团实践活动对音乐课堂地延伸,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化,以及团结协作的能力,能够让他们在社团活动中锻炼交际能力,推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然而大部分的社团活动都比较单一死板,没有创新,以学习音乐技能为主,大大遏制了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而且大多数社团都是属于功利性质的,以演出和比赛为目的,音乐知识的涉及面相当的有限,这样长期发展便违背了我们办社团的最初目的。

三、民乐社团与课堂教学相结合

1.民乐社团走进音乐课堂

民族音乐在我国音乐历史的长河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孕育了各具特色的民族音乐,像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中原音乐,四域音乐,像蒙古族的马头琴等都是传统音樂的代表。

在南山附中小学部的教育系统改革中就将民乐社团融入到了小学的课堂之中,通过一些贴近生活的,同学们相对比较喜爱,容易接受的,带有浓厚传统音乐色彩的民族音乐中选取一些曲目,让同学们去学习,同时让大师做导引,让他们更好的爱上传统音乐,音乐的课堂也不再是呆滞死板的,而是将所有的学生都融入进来,共同创作,体验音乐制作过程中的乐趣,大家一起分享,共同演绎,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可以开发他们对音乐的深层次理解,同时讲一些音乐人创作背后的故事,更能加深他们对音乐含义的理解。

2.民乐团走进课堂对师生的影响

民乐团走进课堂首先有利于提高教师的学习素质,一位大师说过“素养是一个人长期形成的价值观,生活方式,对待事物的看法和观点,对人的行为起到稳定作用的素质才叫素养。”所以教师不断地与专业人员进行沟通,潜移默化的就会提升自身的价值观,审美观,鉴赏能力,同时增加知识储备,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可以更多的向学生传授知识,让更多的学生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心,培养他们对民族音乐的兴趣,使他们的创作能力也得到相应的提升。

3.民乐团走进音乐课堂的具体实施

学校教师与社团教师合作编辑出高中低三本音乐脚本,成立课题组,在实践中改善教学模式和内容。现阶段,每学期邀请专家讲座一两次,与社团合作开展比赛一次,按照脚本授课3次。

四、结果

通过这一活动的开展,唤醒了教师对艺术课程的重视,进一步观察学生对音乐教学的兴趣点,检查音乐教学成果。调整教学模式,用轻松活泼的教学方式传授音乐,弘扬民族精神。校园教师与社团教师的合作,促进了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创建专题组,让教师更多的参与研修活动,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让学校教学课程更生动更富于个性,注重文化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响应国家的号召。

总之,新课标下的音乐教学对教师的要求水平更高,也更能体现出教师的能力,音乐课程与民乐社团的结合是互利共赢的,不仅可以让课堂教学变得丰富,有趣,也让民乐团更加的专业,让经济利益与艺术追求达到了完美的结合。

参考文献:

[1]梅玮. 音乐课程与民乐社团“伙伴协作”的构建与实施[J]. 黄河之声,2015,(16):23.

[2]邓玉. 中小学音乐社团活动研究综述[J]. 音乐时空,2016,(10):46-48.

[3]沈沁文. 小学课外音乐社团活动融入课堂音乐教学的思考与探索——以杭州市留下小学“西溪竹乐”社团为视角[J]. 黄河之声,2016,(22):21-22.

作者简介:赵一鸣(1990.4.5-),女 ,汉族 ,辽宁沈阳人,大学本科,漳州康桥学校。

猜你喜欢
合作共赢音乐课程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问题探析
高校图书馆馆配市场中三方博弈与合作共赢
浅谈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小学高年级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论多媒体技术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新闻聚合APP著作权侵权的行为规制
经略中东:中国展示新型大国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