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游戏化学习渗透小学数学的“数”

2018-06-18 13:48杨桂芳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12期
关键词:游戏化学习渗透小学数学

【摘要】游戏化学习(教育游戏)被越来越多的教育者所认识和接纳,并在教学中进行实践。基于游戏化学习的方式渗透数的概念和算理理解,使抽象概念具体化、生动化。结合案例,探讨游戏化学习在小学数学“数”中的应用。

【关键词】游戏化学习 小学数学 渗透 数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2-0093-02

一、引言

游戏化学习(Game Learning),又称为学习游戏化,顾名思义就是采用游戏化的方式进行学习,在游戏中学习知识、技能与态度等[1]。在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中,“数”(数与代数)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基础内容,但在数概念和算理教学中,学生在学习这些概念的过程中遇到了困难,其中困难之一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深度理解方面受到教学工作者的批评。教育工作者认为,通过使用娱乐和悦趣教学方法可以克服上述困难,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从他/她积极的互动中获取直接经验。因此,教师在讲授数概念和算理时引入游戏的机制或元素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让学生从直观体验到形成表象再进行抽象,逐步建立数概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的含义和增进对算理理解。

二、基于游戏化学习渗透“数”的策略

讲授数学概念时,特别是小学数学概念,该年龄阶段的学生,思维正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对抽象概念的理解有一定难度。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减轻负担在教学中往往采用死记硬背的方法让学生记忆概念定义而忽略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知识建构过程,从而导致学生机械地理解与掌握数学概念。要想改变这一教学困境数学教师在进行概念教学时应合理运用数形结合思想根据具体教学内容的特点巧妙地将一些数学概念运用游戏中的直观“形象”来展现。如何将抽象概念直观化、具体化?如何将枯燥的概念讲授变得生动有趣?基于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提出利用游戏化学习渗透“数”,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的含义和增进对算理理解。

1.情境中渗透“数”

利用游戏创设情境不仅可以建立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强化学生的求知欲,又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增强学生主动参与性。在这个环节中,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和技术条件的允许下完成创建不同类型的情境,例如创建真实的游戏情境和创建虚拟的游戏情境。

比如,在学习“认识分数”这个知识点的时候,教师可在导入环节中将Refraction这款游戏作为引入,让学生自我探索。Refraction游戏描绘的情境是太空中有很多小型宇宙飞船需要补充能量才能继续飞行,学生需要以平分(如1/2、1/3)的方式切断能量绳,而能量绳的长度需要与飞船的大小匹配[2]。通过以上游戏的铺垫,将分数这一抽象概念由游戏中具体的“形”体现,使学生通过游戏的方式来感知概念,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在玩中学习知识。

2.在活动中渗透“数”

游戏化学习通常是在真实的或虚拟的情况下进行的,学习者通过激烈的多种感觉来感受游戏的乐趣。通过教育游戏学习数学,学习者可以在虚拟情境中发现并解决问题,探索并掌握数学知识,提高学习者的数学应用能力。

比如,在分数学习时,选取《看分数选蛋糕》[3]flash小游戏作为学生的课堂练习。游戏中每一个分数对应一种蛋糕的分法,切出来的蛋糕直观形象地显示出了分数的意义,让学生观察分数和蛋糕图形,由分数联想到图形,又用图形去验证分数,让学生脑海中的数与形建立起牢固的联系,从而帮助学生对分数和蛋糕的比例建立較强的联系,有利于学生对分数的进一步理解。

3.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渗透“数”

目前学校教学大多是班级授课制,而每个学生的接受力、想象力、理解力等均不同,学生之间存在有差异,仅仅依赖课堂上教师讲授的时间使得所有学生都能掌握知识点是很困难的,而游戏在设计任务时,是分等级的,有梯度的,必须先完成第一级的任务才能进行接下来的活动,这也适应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全面的发展。低表现度的学生在教育游戏中可以找到一席之地,在游戏中他(她)们能够更自由地发挥天性,不必担忧完不成学习任务,因为借助教育游戏可以重复实验的特点,低表现度的学生在教育游戏上可反复尝试乃至成功。对班级的“后进生”来说,这也是一种帮助他(她)们提升自己,缩小与他人差距的方法。

比如龙虎[4]在《基于游戏化学习社区的小学数学教育游戏的设计》一文中,按照游戏的设计流程和原则,运用 Flash 技术设计了基于游戏化学习社区的小学数学教育游戏“数学游乐园”,根据数学学科的学科性质,选择了探究式的模式,将其应用于教学活动。在各游戏场景中分别设置了不同等级的任务以适应不同程度的学生,最终实现学习数学知识的目的。该游戏把生活场景模拟为虚拟的场景,使学生通过游戏完成计算,最后习得知识,理解算理,掌握计算的方法和解题思路。

三、结语

通过向学生提供丰富而典型的感性材料,并尽可能地利用恰当的演示或操作,使抽象的数概念转化为具体内容,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维等活动逐步建立起清晰的表象[5],进而抽象出数的概念和感知算理,并在游戏活动中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高阶能力。如果游戏化学习仅仅是为了给传统的教与学包上闪亮的外壳,那么它根本不会产生任何附加价值,甚至很可能会让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变的更加糟糕。要使游戏化学习取得好的效果,除了优良的教育游戏,更需要教师在深入了解学科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后,对教学进行严谨细致的设计。

参考文献:

[1]尚俊杰,裴蕾丝.重塑学习方式:游戏的核心教育价值及应用前景[J].中国电化教育, 2015(5):40-49.

[2]尚俊杰,张露.基于认知神经科学的游戏化学习研究综述[J].电化教育研究, 2017(2):104-111.

[3]李巧儿.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游戏化学习的思考与实践[J]. 教育导刊, 2014(8):91-92.

[4]龙虎.基于游戏化学习社区的小学数学教育游戏设计[D].河南师范大学, 2012.

[5]毛秋娟.小学数学抽象问题解决策略[J]. 小学教学参考, 2012(2):58-59.

作者简介:杨桂芳(1993-),女,汉,河南兰考,在读研究生,单位:杭州师范大学杭州国际服务工程学院,研究方向:信息技术教育。

猜你喜欢
游戏化学习渗透小学数学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